解放前后德州文化机构记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006
颗粒名称: 解放前后德州文化机构记略
分类号: G123
页数: 14
页码: 14-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解放前后德州文化机构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民国时期的德县民众教育馆、解放后德州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德州市文化馆、解放前后的德州图书馆、德州市博物馆、德州市展览馆。
关键词: 德州 解放前后 文化机构

内容

一、民国时期的德县民众教育馆
  民国17年(1928)德州就有了组织辅导群众文化活动的专设机构。由通俗图书馆和通俗讲演所合并为“德县民众教育馆”。地址设在旧州城内旧州署街(今市府街)的关帝庙内。先后馆长有徐乃真、于圣言等。置总务(含会计、保管、交际)、推广、研究实验三个部,职工28人,经常费1980元,事业费1842元。固定事业:民众读书阅报处二,民众问询代笔处十,图书阅览室一,讲演所一,体育场一,诊疗所一,古物陈列室一,民众学校六。活动事业:巡回文库,巡回讲演,识字运动,卫生运动,种痘及防疫注射,民众同乐会,民众运动会,演说竞赛,国术比赛会,书画展览会。出版刊物:民众丛书七种,民众壁报,乡村周刊。
  民众教育实验区设在运河西五里庄、张庄、李庄、阎庄、陈庄、大屯,办事处设在五里庄。普及乡村教育,设有实验区小学一处,民众学校六处,纺织训练班一处,民众诊疗所一处,乡村壁报,每周两次,六张,分贴各村。
  教育馆藏书35种,5521册,杂志24种,图表1种。
  附组织系统表和平面图
  1937年州城沦陷后,驻德侵华日军和德县伪政权设新民教育馆于旧城市场内,馆长罗榕,至1945年日本投降。
  二、解放后德州市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德州市政府教育馆
  1946年,州城解放后,置德州市,以接管原新民教育馆的部分图书和报社、出版社赠阅的部分报刊杂志为基础在中山市场东跨院内建立了德州市政府教育馆,负责人宋书铭,工作人员三人,1949年增至五人,隶属德州市教育科。任务是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宣传党的方针任务。宣传形式有黑板报、“土广播”、书报阅览、书写大字标语、图片实物展览,组织辅导群众业余文娱演出,并代管专业戏曲艺术演出团体和流动艺人。曾大力开展了参军、支前、支援大军南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重大任务的宣传活动。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组织专业、业余演出团体义演,代收慰问品等,同时设火车站分馆于车站街,由吴振东负责。
  (二)德州中心文化馆
  1950年5月,德州专署成立,驻德州市,将德州市政府教育馆改称德州中心文化馆,隶属地、市两级文教科,编制13人,设馆长一人,副馆长一人。下设图书、宣传、文娱辅导三个组,兼管艺术表演团体、广播、体育等,还设有一处速成识字班。1951年由市场内迁至原山东省进德会德县分会处,占用了除移风社以外的全部设施。
  1952年,地委文工队撤销后从中调入该馆11人,加强了力量,人员增至24人,是德州市群众文化活动的鼎盛时期。
  1950年,德州地委文工队进驻德州市,演出了大型歌剧《刘胡兰》、《钢铁战士》和新创作歌剧《丰产忙》、《田园新歌》等。领导的重视,专业艺术团体的启迪,群众性的业余文娱组织蓬勃兴起,遍及城乡。先后出现了在群众中较有声望的青年业余剧团,烟厂业余剧团,工商业余国剧社,仓廒小学师生业余剧团,四镇业余剧团,新兴街业余剧团,手工业联社业余剧团等,演出了《白毛女》、《赤叶河》、《三世仇》、《红旗歌》、《罗汉钱》、《柳树井》、《小女婿》、《大结婚》、《惠芳担水》、《井台会》、《王定保借当》、《李二嫂改嫁》、《小姑贤》、《群英会》、《春秋配》等节目。《井台会》、《惠芳担水》参加了山东省业余文娱会演,荣获嘉奖。广大青年、业余文艺工作者对流传在德州城乡的民歌、民舞进行了广泛的搜集整理。搜集记录了民歌百余首,有30余首分别载入山东省和德州地区编印的《民歌选集》,其中《巧女绣花》、《十美图放风筝》、《尼姑思凡》、《随河小调》等荣获山东省民歌会演优秀节目奖,选入《山东省建国十周年优秀民歌选集》,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参加了山东省组织的巡回演出队,到首都和全国各地演出。长庄路家民乐班埙篪合奏,1951年参加山东省民歌会演荣获嘉奖。1954年,郊区辛庄农民民歌手谢景明唱的夯号《十针扎》先后在省城济南和北京演出。前进街刘子生、车站街刘万仓表演的民间舞蹈《跑驴》,也先后在济南及上海演出。其他宣传活动也较活跃。1953年、1954年,在物资交流大会和明街闹市举办了大型图片实物展览、图书借阅、幻灯放映、“土广播”、黑板报遍及城乡,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起了极大的作用。
  三、德州市文化馆
  1956年1月,德州专署撤销,合并聊城,德州中心文化馆改称德州市文化馆,隶属德州市文化科,设馆长一人,副馆长一人,业务范围和工作分工同前。同年,省、市投资3.6万元在柴市街北(今市广播局处),占地1,800多平方米筹建新馆,含办公活动室五间、图书借阅室五间、礼堂五间、文物陈列室三间、宿舍七间,计725平方米,1958年底竣工。1959年初文化馆由原进德分会迁至新址。同年,建德州市图书馆,德州市博物馆,三馆同居一处,分馆办公。文化馆编制九人,设馆长一人,副馆长一人,下置文娱辅导、宣传两个组,不再兼管其他事宜。这一段时间,群众业余文艺创作较活跃,编印了《东风劲吹百花红》、《笔诛瘟神》、《跃进民歌》第一、二集等。1961年恢复德州专署后,三馆合并、迁出,借驻工人俱乐部三间北屋,图书、文物等大宗物资资料,封存在市政府大仓库(原仓廒)内,丢失很多,活动基本停止。同年底,撤销德州市展览馆,文化馆迁至展览馆二楼,占房间1,000余平方米,撤销德州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合并办公,设馆长一人,副馆长一人,仍置图书、文娱辅导、宣传三个组。1965年,搞大型阶级教育展览,文化馆由展览馆二楼迁出,借驻自强街小学一间北房,活动全部停止。1966年下半年文革开始,迁回柴市街北原址,改称德州市毛泽东思想宣传馆,设革命领导小组组长一人,副组长一人。1967年,撤销工人俱乐部,合并于毛泽东思想宣传馆,迁址工人俱乐部(今工人文化宫),设组长一人,副组长三人,下置图书、美术摄影、文娱辅导、文学创作、电影放映五个组及财会、传达两室,工作人员22人。1971年又改称德州市文化馆,设馆长一人,副馆长二人。1974年,恢复工人俱乐部,改称工人文化宫,馆、宫分开办公。文化馆设馆长一人,副馆长一人。1975年,省、市投资30万元,在柴市街东头占地5,600平方米,新建两幢二至三层楼房,一座小礼堂的文化馆。1978年,由文化宫迁至新址,文化、图书再次分馆办公。文化馆设馆长一人,副馆长三人,下置文学创作、戏曲辅导、音乐辅导、美术摄影四个组及财会、传达两室,工作人员20人。创办了四开四版铅印的季刊《德州文艺》、《新湖文学》和一年一届的“新湖音乐会”、“新春灯展”及中、小学生暑假艺术培训班等。
  自1956年改称德州市文化馆后,曾七迁其居,三易其名,两合三分,并历经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浩劫,使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文化馆工作有了新的发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跨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四、解放前后的德州图书馆
  民国四年(1915)贡生金朝臣,劝学员李成训、董瑶林倡导建德县通俗图书馆于南门瓮城三义庙内,管理人员郑大肚子(原道衙差役)。有报纸、刊物和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万有文库》,限于少数人活动,至1928年,合并于德县民众教育馆。
  解放后德州市图书馆始设于1959年5月,设馆前为图书室,配有专职图书管理员。1946年,图书管理人员宋书铭、刘勃。宋书铭用《万有文库》部分图书以页换页从华北抗日报社换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十月革命、五四运动时期的新书,开展了群众性的读书活动。1951年,专职图书管理人员王书歧。
  1959年5月,经山东省文化局批准设德州市图书馆,从文化馆分出独立办公,设馆长一人,编制五人,置图书借阅、书报阅览、图书流动三个组。有流动图书箱和基层图书室,兼管对基层图书室的业务辅导和人员培训。馆址柴市街北,房一幢五间,135平方米。1961年合并于文化馆,书刊封存,停止活动。1962年迁展览馆二楼,仍为图书室。1978年,再次由文化馆分出,独立办公,馆址柴市街东头,房20间,1,000平方米,有馆长室、办公室、采编室、资料室、出纳室、藏书室、书库、儿童阅览室等。设馆长一人、副馆长二人,置采编、资料、线装书、报刊、借阅、文物管理六个组,藏书100,621册,报纸65种78份,刊物300种327份。线装书5,000册,固定读者1,300人。并有一份完整的《大众日报》,一套《二十四史》和《四库全书》以及有关书刊,可供专家学者查阅资料。
  五、德州市博物馆
  德州市博物馆设于1959年5月。1928年,德县民众教育馆设有古物陈列室。当时主要文物有魏碑、陨石、《五十三参顾绣画册》等。德州解放后,文化部门有专人兼管文物。1956年11月19日建德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统战部长王玉铎兼主任,文化科长刘敬斋、社会贤达许丙午任副主任,开展了文物保护和文物征集工作,确定了苏禄王墓、永庆寺殿等为市级重点保护单位,集中了魏碑等近百件馆藏文物。1959年5月,设德州市博物馆于柴市街北,房三间71平方米,馆长一人,编制四人,广泛搜集了古瓷器、古字画、金、石、玉器等散存在民间的较有价值的文物300余件,设立了文物陈列室。1961年,合并于文化馆,馆藏文物存于市政府大仓库,大部丢失。永庆寺殿、大王庙于1967年文化大革命拆除。1974年,胡树林分管文物,对古墓葬、古遗址进行了普查,对散存在民间的金、石文物进行了搜集,获得一部份有价值的文物。
  1987年10月,建立文博馆,为全民事业单位,临时在苏禄国东王墓东西配殿办公,设副馆长二人,编制五人。
  自1974年以来,省、地、市累计拨款50余万元,先后复修了苏禄王墓,新建了北陵桥、北陵路、牌坊、大门、正殿、东西配殿,加高了王墓,王妃和王子墓,修建了石头护坡,维修了清真寺,王墓已达到全封闭,成为德州市旅游点之一。
  六、德州市展览馆
  1958年,在原南门西街占地8,800多平方米修建了混合结构高两层的德州市展览馆,它与地区第一招待所、市政府、市委楼,是当时的四大建筑。1959年10月开馆展出,设馆长一人,工作人员四人。1962年下马,一层由百货另售店占用,二层设文化馆,文化大革命中归属地区,今为德州地区图书馆、展览馆,先后举办了农业展览、阶级教育展览和城市规划、书画摄影等大型展览和专题展览。
  七、解放后的城乡文化站
  1946年,建德州市政府教育馆火车站分馆于车站街,活动内容书报阅览、板黑报等,工作人员吴振东、刘勃。
  1953年,建三镇文化站于马市街,活动内容书报阅览、土广播、黑板报、幻灯放映、文娱辅导等,工作人员刘文海、魏惠君、张幼芬。
  1955年,建桥口文化站于桥口街,活动内容书报阅览、图片展览、幻灯放映、土广播、黑板报、文娱辅导等,工作人员王书歧、聂觉民、索云芝。
  1959年,建曹村文化站于西曹村,开展驻地和公社辖区内的文化宣传活动,工作人员高华斌、王建华。
  1959年,建黄河涯文化站,开展驻地和公社辖区
  内的文化宣传活动,工作人员解玉声。
  1975年,建长庄文化站于长庄公社机关内,开展公社辖区内的文化宣传活动,工作人员张振河,驻长庄村。
  1975年,建二屯文化站于二屯公社机关内,开展公社辖区内的文化宣传活动,工作人员卢金田,驻二屯西南德桑公路西侧。
  1975年,建陈庄文化站于陈庄公社机关,开展公社辖区内的文化宣传活动,工作人员王志刚,驻魏庄北德州通往飞机场的公路北侧。
  1975年,建于官屯文化站于于官屯公社机关,开展公社辖区内的文化宣传活动,工作人员井立明,驻于官屯。
  1975年,建廿里铺文化站于廿里铺公社机关,开展公社辖区内的文化宣传活动,工作人员韩洪达,驻德(州)一聊(城)公路西侧。
  1975年,建黄河涯文化站于黄河涯公社机关,开展公社辖区内的文化宣传活动,工作人员赵伟善,驻黄河涯,建有简易影剧院,初步形成文化中心。
  1975年,建曹村文化站于曹村公社机关,开展公社辖区内的文化宣传活动,工作人员先后有张洪彬、安治泉、杨善文,驻东曹村,建有影剧院。1958年、1973年,两次组建公社评剧、河北梆子剧团,曾赴外地售票演出。1984年,随公社机关迁至宋官屯南,改称宋官屯乡文化站。
  1990·8·24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收“苏禄国东王德州后裔简述”、“解放前后德州文化机构记略”、“曲艺杂技艺从行业术语”、“德州市京剧团纪实”、“旧戏班中的习俗和忌讳简述”“记德州市工商业余剧团”“北厂街狮子老会”“敌伪时期德县的话剧活动及《雷雨》排演经过”“一列式高缆拖带法首创于德”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孙世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