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北洋机器制造局,清朝末年隶属清廷的兵部。民国初年改称:“德县兵工厂”,隶属陆军部。初办时,机器设备全部由德国进口,以内燃机为动力,工程技术人员也是聘用德国人。
该局技术力量雄厚,工人技术精湛,产品质量优良。就连外国人对此也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称赞说,其仿造(指中国工人仿造的生产机器和各式枪弹)极为精巧,与原物(指进口机器)无甚异点。中国人之能力,诚为惊佩。
论产品质量,更是在全国名列前茅。据说当时德州机器制造局生产的各式枪弹,从来未发现过“臭火”。
但是,工人们领到的劳动报酬很少,生活状况十分低下。德州北洋机器制造局的工人来源,绝大部分来自附近农村的劳动农民和德州城区的贫苦居民。也有一些属于流落街头、乞讨为生的穷苦人被招来做工的。他们多是青少年,年龄大一点的是十六、七岁,小的仅有十二、三岁。工人干活工时很长,早晨六点钟上工,晚上六点钟收工,每天要干十多个钟头的活。而工资收入极少。每月工资多者五、六元,少者只三元。只能勉强维持工人本身的吃饭,谈不上养家糊口。就是这极少的工资收入,还要遭受上至总办、会办,下至封建把头的层层克扣。甚至工人连续几个月领不到分文。清朝末年因重银洋轻纸币,所以,本来规定发硬币银圆,局方却借故发给工人纸币。工人干活,更谈不上人身安全,劳动保护。就连工人下班后洗去手上油污所用的去污用品,也是由工人自己掏钱购买。对工人们上下班施行搜身制度,发现工人违章“盗窃”,轻者打骂罚款,重则关押、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