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曲折的进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城文史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648
颗粒名称: 艰难曲折的进程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8
页码: 15-32
摘要: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德城区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区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但是,在此期间,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借党整风之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动了猖狂进攻,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决定对右派进攻实行反击。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错误所带来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
关键词: 德城区 发展历史 教育 交通

内容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德城区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区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
  1957年,党中央先后下发了“关于整风运动”、“关于继续组织党外人士对党政所犯错误缺点展开批评”以及“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全党整风开始。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界党外民主人士,对党和国家提出了批评意见和建议,态度是诚恳的,意见大多是正确的,对党改进作风、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密切党群关系,都是有益的。但是,在此期间,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借党整风之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动了猖狂进攻,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决定对右派进攻实行反击。从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反右派斗争,直到1958年夏才基本结束。
  从当时的情况看,对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进行反击,是完全必要的,不这样全国就会陷于思想上、政治上的混乱,刚刚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巩固。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员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后果。德城区98个单位,10800人参加了党的整风运动,其中党员2287人,团员2012人。结果有226人被定为右派分子或反、坏分子,占参加运动人数的2.1%,其中党员39人,占党员人数的1.7%,团员29人,占团员数的1.44%;右派分子中有极右分子8人,占右派总数的3.5%。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错误所带来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它不仅使一大批知识分子、革命干部、爱国民主人士长期蒙受不白之冤,而且在理论上,经过党的八届三中全会和八大二次会议,否定了党的八大关于国内阶级斗争和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和判断,否定了既反右倾保守又反急躁冒进的正确方针,而结果只准反右倾,不准反冒进。这就为后来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种下了祸根,使德城区的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陷入长时期的“左”倾迷途。
  1958年至1960年,在中国大地上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大跃进”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所进行的一次实践。结果表明,这一实践是不成功的,这种用“全民大办”一切事业的群众性的“大跃进”方式不适合搞经济建设,它造成了国民经济主要比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遭到了重大损失。
  总路线的实质是高速度。速度高于一切,速度就是一切。在这一基本思想的指导下,德城区和全国各地一样,也主观地提出了一些不可能实现的高指标。当时中央提出“在农业方面要求提前实现农业发展纲要”;“在工业方面,要求15年内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主要产品产量上,赶上或超过英国”;“要求地方工业产值在五年内或更多一点的时间内赶上当地的农业总产值”;山东省委提出“苦干三年,改变山东面貌,争取五年实现农业发展纲要”;德州地委则提出“农业一年过黄河,三年工业总产值赶上农业总产值”的要求。层层加码,层层拔高,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起来。
  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原德州市提出了1958年的工作方针和任务是:以政治思想为统帅,以工农业生产为中心,带动其他工作前进。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毛主席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在“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原德州市提出了不可能实现的1958年的大跃进规划:工业总产值在1957年2340万元的基础上,1958年要增长到6251万元,比上年提高169%,争取翻两番;农业方面,粮田54151亩,保证单产500市斤,争取800市斤,比1957年翻一番半到三番,其中地瓜2万亩,单产5000市斤;棉田14000亩,单产皮棉100市斤,争取120市斤,比上年翻一番半到两番。另外还要求年终养猪达到每人一头,储蓄要求全年余额400万元,比1957年翻16番。
  在“大跃进”的气氛中,还出现了一些主观唯心主义的口号和顺口溜:“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干不到,就怕想不到”,“拼拼拼,干干干,俺也不是好惹的县,你说产一千,我说产一万”。浮夸风盛行一时,甚至原德州市委和市府也公布了一些谁也不相信的生产数字:胜利社种玉米2140亩,单产2212.5市斤,利勤社种玉米1070亩,单产2600斤,民主社种高梁1.07亩,单产10005市斤,和平社种棉花33.13亩,单产皮棉544市斤,其中有4亩单产皮棉1000余斤,庆丰社种地瓜1.3亩,单产72644市斤
  “大跃进”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在当时已显露出来。德城区从1958年冬季起,市场上就出现了紧张情况,首先是猪肉、鸡蛋、食油、蔬菜、食糖等副食品供应紧张,逐渐发展到肥皂、电池、纸张、胶鞋等日用工业品,到1959年春,粮食供应也出现了紧张情况。面对日趋恶化的经济形势,干部、群众中已开始产生对“大跃进”的怀疑情绪,但这在当时被看作是“强调科学分析,而忽视了冲天干劲。这实际上仍然是右倾保守思想的反映”。
  纵观1958年至1960年的三年“大跃进”运动,在经济上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成绩,但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全局来看,它却是一次失大于得,欲速则慢的失败的实践。“大跃进”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主要作法都是错误的,它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是极其严重的。
  和“大跃进”并行的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们党在50年代后期全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但由于种种复杂原因,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它的主要表现是在变革生产关系方面盲目求公,急于过渡;在领导体制上实行“政社合一”。从而,脱离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现实水平,脱离了我国农民的意愿,给农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困难。
  1958年9月9日,原德州市将原有的三个乡、20个生产合作社合并,建立了一个“红旗人民公社”。同时兴办了名不副实的图书馆、俱乐部、剧团、红专学校、农业女子中学、农业大学、妇产院、幸福院等,并从10月份实行了基本生活供给制、半工资制。在基本生活供给制方面,准备实行十二包,即包吃、穿、住、学、生、养、医、理发、葬、看戏、看电影、洗澡等,半工资制方面,按体力强弱、技术高低、劳动态度好坏评定五级工资。实际上,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这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由于1958年的“大跃进”和1959年“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撕毁合同,撤走专家,造成了我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的严重困难。粮食产量急剧下降;基本建设规模过大;通货膨胀,物价上涨;重工业内部比例失调,设备损失严重;工业和企业管理混乱,浪费惊人,许多企业的生产难以为继。面对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1960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0年中的重要转变。
  德城区在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指导下,对各项建设事业中出现的不平衡,本着瞻前顾后、积极慎重的精神,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了调整。第一,根据缩短基本建设和重工业战线,拉长轻工业和手工业,加强对农业支援的指示精神,压缩了基本建设和工业生产规模。在基本建设方面,认真贯彻了“缩短战线,保证重点”的方针。基建投资有1960年的1929.5万元,逐步减少到1962年的98.45万元。对52个国营工厂企业,通过采用停、并、撤、转的方法,调整为24个。第二,在1961年调整企业下放人员的基础上,1962年和1963年上半年,继续贯彻执行了中央关于全部完成和力争超额完成精简任务的决定。两年多的时间内,德城区共精简下放国家职工21800人,减少城镇人口22900人,减少吃商品粮的人口23800人,其中回到农业战线的强壮劳力达12000人。第三,坚决贯彻执行了中央关于清仓核资的指示,对115家工厂企业和国家机关的物资、资金进行了清理、共查出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小仓库、小金库87个,清理出粮食21万市斤,棉布4.88万市尺,账外款项59万元。第四,按照中央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工作的决定,加强了财政信贷的管理工作,货币回笼工作全面展开,消灭了财政赤字。第五,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增产节约运动,通过抓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建筑安装造价、降低流通费用等工作,工商业亏损由1962年的17户减到1963年上半年的6户。
  在这一段时期,原德州市委和德州市人民委员会领导全市人民,依靠党的政策,积极贯彻和执行了“以自产自救为主,互助互济和国家支援为辅”的方针,向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斗争。1960年底,认真贯彻了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政策“十二条”,组织了退赔兑现,实行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推行了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集体所有制,社员的情绪开始稳定;1961年通过“六十条”的贯彻,在分配政策、管理体制、制度建设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逐步地进入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阶段;1962年初,又认真执行了中央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实行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正是由于这些政策的贯彻和实施,有力地调动了当时广大社员集体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广大人民的生活也有了相应的改善。
  1962年,在德城区有八万亩耕地雨涝成灾的情况下,全年粮食总产量为2185万市斤,比1961年总产785万市斤增加了1400多万市斤。如果再加上社员自种自收的397万市斤,就比1961年增产了粮食1800多万市斤。以单产计算,1962年比1961年增产了42%,一部分生产队平均亩产已经达到或接近达到1957年水平。除粮食外,德城区的棉花也由1961年总产13.7万市斤,增加到1962年的154.3万市斤,增长13倍以上;花生由1961年总产3.2万市斤,增加到21.4万市斤;1962年郊区大牲畜3563头,比1961年增加15%;生猪存栏数也比1961年增长10%。
  总之,在严重的“三年困难时期”,全区人民紧紧依靠党的领导,上下一心,团结战斗,1961年比1960年好些,1962年又比1961年好一些,到1963年上半年,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在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基础上,德城区人民又满怀信心地为争取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新高潮,而投入了新的战斗。
  正是全区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的时候,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波及德城区。中等学校学生先后卷入运动,部分教师、领导干部被当作资产阶级学者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遭到围攻。8月,学校开始停课闹革命,红卫兵组织蜂拥而起,并冲击党政机关。工厂、农村相继成立群众造反组织,踢开党委闹革命。1967年1月25日,原市委被26个群众组织联合夺权陷入瘫痪。随后,各基层党委相继被夺权陷入瘫痪。
  1969年原市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建立后,全市相继开展了“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一打三反”(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运动和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集团运动。在“左”的思想和派性干扰下,造成许多冤假错案。
  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原中共德州市委领导全市人民深入开展了“批林整风”运动,积极进行了企业整顿,落实党的干部政策,使各方面工作有了转机。1974年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使全市再次陷入混乱局面。
  在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广大共产党员和基层组织对左倾错误进行了抵制,国民经济虽遭严重破坏,但仍有一定发展。
  几十年来,德城区的经济在曲折中崛起,经历了恢复发展,失误挫折,调整改革,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历程。德城人民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
  建国初期,德州经济比较落后,基础十分薄弱。1949年原德州市工农业总产值1216万元(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其中,工业总产值只有322万元,农业总产值894万元,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只有108元,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水平低下,人民生活贫困。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及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党和政府领导全区人民彻底完成了土地改革,开展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政府针对我区国营工业薄弱的状况,投资新建了一批全民工业企业,工业生产有了较快发展。经济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032万元,比1949年增长3.3倍,平均每年递增14.2%,其中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27.2%。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财政收入状况迅速好转,1957年财政收入达到626万元,与此同时,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群众生活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1958年~1965年,是我区经济建设的起伏调整时期,这八年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其间既有较大的失误,也有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当时由于在所有制变革上急于向全民过渡和经济建设上的急于求成,加之当时又遇到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不但没有实现经济建设的高度发展,而且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出现了我区建国以来历史上的国民经济的第一次负增长。工业生产从1961年出现下降,到1962年已下降到建国初期的水平。1962年以后,我区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积极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首先纠正在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克服“共产风”和“平均主义”,恢复农业生产,同时压缩基本建设投资,精减职工队伍,有针对性地关、停、并、转了部分企业,扶持了一批基础较好的骨干企业。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全区经济形势趋向稳定,工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571万元,比1961年增长54.6%,比1957年增长63%,其中农业总产值1459万元,比1961年增长四倍多,粮食总产量达到4216万市斤,增长四倍,工业总产值5112万元,比1962年增长57.4%,年平均递增16.3%。
  1966年开始的延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刚刚摆脱了困境的原德州市经济又走上了艰难徘徊的路程。农业生产增长缓慢,多种经营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工业生产起伏不定,经济效益下降,消费品紧缺。但是由于全体人民的积极努力,使得“文革”对我区经济的破坏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原德州市的经济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8.2%,其中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9.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区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原德州市调整了经济工作布局,确定了以城市工作为重点,工业为中心,郊区依托服务于城市,城市支援农村,城乡同步发展的工作方针,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到1988年,全市社会总产值达21.0837亿元,比1978年增长4.8倍,平均每年递增19.2%;国民收入7.7185亿元,比1978年增长5.5倍,平均每年递增17.9%;人均国民收入2625元,比1978年增长3.4倍,平均每年递增12%。其发展速度和水平是旧中国难以比拟的。
  工业:我区认真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在改造老企业,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建设新的符合我区实际情况的企业。自1978年以后对部分能耗高、浪费大、工艺落后、经济效益差的企业进行了调整、关停,同时新建了一批轻纺、食品加工业等投资少、见效快的企业,还发展了一批和城市工业相配套,为大工业服务的乡镇企业,使我区的工业生产初步形成了以纺织、机械、化工、建材、电力、食品等企业集团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结构日臻完善的综合加工生产体系。到1988年,我区工业企业达到253个,比1978年增加44个,独立核算工业固定资产原值达7.0183亿元,比1978年增长3.4倍,全市工业总产值12.223亿元,比1978年增长3.2倍,比1949年增长375倍,平均每年递增16.4%。由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使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工业生产逐步由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988年全市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每人18544元,比1949年提高2.4倍,比1978年增长28.1%;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347亿元,比1957年增长48.1倍,比1978年增长2.8倍。
  农业:建国以来,我区狠抓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大力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技术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我区的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了一大步,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建国以来,我区为彻底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了农田水利灌溉条件,机电井到1988年达1335眼,引黄灌溉系统日臻完善,大大提高了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1988年,全区有效农田灌溉面积达15.4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7.6%,比1970年增加59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88年全区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达7.3万千瓦,比1962年增长35.5倍,比1978年增长92%。农村用电量达2021万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三倍多。农用化肥施用量4694吨,比1957年增长二百多倍,比1978年增长90%。
  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我区还普遍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建立了农业科研机构和科学服务机构。各乡还普遍建立了各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各类农业科技人员达到几百人。在种植上普遍采用了优良新品种和科学的生产管理技术,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我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1988年,农业总产值达7340万元,比1949年增长5.4倍,平均年递增4.9%,比1978年增长1.3倍,平均每年递增8.7%。在生产得到了巨大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得到了合理调整,农林牧副渔各业有了协调稳定的发展。到1988年,林牧副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6.5%,比1979年增长103个百分点。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5.5447亿元,其中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产值4.0515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为73.1%,为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2.2万元,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
  商业:自建国至1978年以前,我区实行的是产品经济,这一方面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使人们缺乏竞争意识,不讲求经济效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提出了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给整个国民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我区商品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城乡市场繁荣,商业贸易兴旺的好局面。1988年商品纯购进2.7476亿元,比1978年增长3.6倍。各种轻工业、家用电器、日用化学品等商品也成倍增长,使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得到改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6.1897亿元,比1949年增长64倍,比1978年增长7.3倍。其中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为4.8835亿元,比1978年增长6.7倍。对农民的生产资料零售额达7962万元,比1978年增长7.5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商品购买力的不断增长,我区流通领域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多种经济形式、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少环节的商品流通体系已初步形成。国营商业继续担负着主渠道作用,集体、个体商业以及多种形式的联营商业也已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商业的发展,活跃了市场,刺激了生产,满足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人民生活: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使我区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的深入发展,德城区不断增加了职工工资,调整了农副产品价格,城乡居民收入猛增,生产水平显著提高。1988年全区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达到1025元,比1978年增长2.6倍;农民人均生产性纯收入达856元,比1949年增长18倍,比1978年增长10.7倍。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居民的消费水平也有了提高。1988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达991元,比1978年增长2.7倍;农民的人均生活费开支达535元,比1984年增长12.2%。主要食品消费量也有了明显的增长。长期困扰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到1988年底,我区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6.5平方米。
  交通邮电:经过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区的交通运输邮电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到1988年,全区铁路、公路货运量达到1295万吨,客运量达到1242.6万人,比建国初期有了大幅度增长。邮电通讯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面貌焕然一新。1988年邮电业务总量达345.5万元,比1949年增长73.8倍,比1978年增长4倍。
  文教:随着对教育投资的日益增多,我区的教育工作得到了很大发展。1988年全区拥有各类学校204所,专业教师3424人,在校学生5.16万人,其中大中专院校9所,在校生5169人。学校教学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全区学校危房已经绝迹。文化事业也顺应了改革开放的形势,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既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又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到1988年,城区已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5个,其中影剧院两所,并有电视台和电台各一座。
  卫生:由于各项事业的协调配套,推动了我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卫生技术队伍不断加强,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1988年,全区卫生技术人员已达3017人,比1978年增长1.5倍,同时,医疗仪器和设备不断更新,技术水平越来越先进,人民的医疗保健条件得到了保障,健康水平大幅度提高。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第十六辑

《德城文史第十六辑》

本书复设了《古今人物》、《古迹寻踪》、《历史足音》、《春秋随笔》、《名老字号》、《文史长廊》等栏目,续写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珍贵资料,又展示了德城区政协与广大的政协委员,不负历史重任,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动德城区两个文明建设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而风雨同舟的历史画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