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中的德城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城文史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645
颗粒名称: 前进中的德城区
分类号: K295.2
页数: 36
页码: 1-36
摘要: 德城区,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从那时起,勤劳、智慧、朴实、勇敢的德城人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广袤无垠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夏暑冬寒,栉风沐雨,用勤劳的双手,在野坡荒原上,求得衣食、生存,营造了美丽的家园。德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明清以来就一直以“神京门户”“九达天衢”而著称。1950年曾一度取消德州市并入德县为城关区。德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为使这一文物延续后世,现省市政府已有意筹款复建。工艺美陶系防古工艺品,雕刻细腻,型体端庄,古朴典雅,富有民族色彩和明显立体感。
关键词: 文史资料 德城区 发展情况

内容

悠久文明的古城
  德城区(原德州市下同),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从那时起,勤劳、智慧、朴实、勇敢的德城人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广袤无垠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夏暑冬寒,栉风沐雨,用勤劳的双手,在野坡荒原上,求得衣食、生存,营造了美丽的家园。
  五千年的风风雨雨,既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足迹,也记载了后羿射日的史诗,这里曾经是“少康中兴”的舞台,更是董仲舒孜孜求学的所在,刘备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是她忠厚、仁义的美好见证,御制“九达天衢石坊”显示了交通枢纽的重要地理位置,皇建“苏禄东王墓”印证了她的博爱胸怀与友好外交,“凤都”与“鸡城”的美誉又令她拥有了几分神秘与传奇。德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明清以来就一直以“神京门户”“九达天衢”而著称。
  建国五十年来的德城,青春焕发,光彩照人,50万勤劳智慧的德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战天斗地,以不屈不挠、顽强奋进的革命精神,为古城添砖加瓦、增色争光,谱写了州城人民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新篇章。
  德城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在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即有史料记载,夏、商、周三代更有史料可查。自秦汉以来,便为历代封建王朝的州、县治地,秦并六国统一华夏,德州史称鬲县,延称至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鬲县为长河县。宋时,易长河县为陵县。元宪宗二年(1252)将陵县改制为陵州。明洪武七年(1374)改陵州为德州,并领德平、平原二县,隶属济南府。清雍正三年(1725)将德州改为散州。民国元年(1912)又改为德县,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德县解放,定为德州市。1950年曾一度取消德州市并入德县为城关区。1951年夏,恢复德州市。1995年,德州地区改为德州市,原德州市撤市建区,改为德城区至今。
  德州市德城区位于鲁北平原冀鲁交界处,是德州市政府驻地,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跨东经116°13′——116°25′,北纬37°19′——37°34′之间,西与河北景县、故城县接壤,北与河北省吴桥县毗邻,东与陵县隔马颊河相望,南与平原县、武城县相连。
  全区辖10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58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33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
  德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她北依京津塘,南靠省会济南,西临石家庄,东接胜利油田和沿海开发区,是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的开放城市。京沪、德石铁路在此交汇,104、105国道,京福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是华北、华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德城区通讯设施先进,资源丰富、能源充足,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投资环境十分优越。
  德城区地属黄河平原,历史形成了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有京杭大运河,中有叉河,东有减河,三河纵贯全市,总长91公里,是农业灌溉及城市用水的重要资源。
  德城区为暖温带亚温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风向多西南,次东南,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雨雪较少。一般年平均气温13℃,极端高温43.4℃,最低气温-27℃,气温大于0℃的农耕期280天,大于10℃的作物生长期270天,年平均降水量在590毫米左右,其中70%集中在七、八月份。年平均日照2729小时,无霜期201天,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是华北重要粮食作物及蔬菜生产基地。
  历经几千年的沧海桑田,置于高科技快速发展中的德城区,不光拥有先进的现代文明,还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点缀于现代都市中,这座历史名城更是别有一番风韵。
  德城历史悠久,古迹颇多。加之解放后几十年的城市建设,城市风景名胜更添新姿。
  苏禄国王墓 苏禄古国位于今菲律宾苏禄群岛,国有东、西、峒三王,而以东王为尊。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苏禄三王亲率眷属及侍从前来我国友好访问,辞归途中,东王巴都葛·巴答剌于九月十三日病逝于德州安陵,讣告传京,明成祖朱棣亲撰祭文,于十月十三日以王礼葬于德城。东王妃葛木宁、次子温哈剌、三子安都鲁及侍从10人留在德州守墓,钦定供给粮饷所需及祭田238亩,并明文永免赋税。至清雍正九年(1731),经东王八代孙温崇凯、安汝奇申请并获准,所有王裔加入中国国籍,现德城区北营村温、安二姓皆为其后代。永乐十六年(1418),明成祖朱棣为表达对东王的哀思,于东王墓前修祭庙,树御碑,立翁仲、石狮、石马、石羊,石豹等石雕,所有这些石刻文物,至今保存完好。自1977年起,山东省政府将东王墓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十年来,原德州市人民政府对东王墓进行了一系列建筑与修整。现已建成正殿,东西配殿,长廊、正门、牌坊、围墙和通往市里的北陵桥。经过整修,现王墓全貌既庄严肃穆,又清幽典雅,远远望去,十分壮观。1986年,为表达中菲两国人民的友谊,北京电影制片厂还以王墓为背景,取名《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拍成电影,1988年1月,国务院又将王墓升格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予读书台 德城西门外,有一董子读书台。董子乃西汉时著名哲学家、思想家,董仲舒(公元前179年一公元前104年),今河北省景县董古庄人,他自幼潜心研究孔子学说,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用,自此,以儒家学派为正统的局面统治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并把神、政、族、夫四权为一体,形成封建神学体系,认为天是主宰一切的,即使皇帝也系君权神授,对百官和平民竭力推行“三纲”、“五常”的封建思想体系,以掩盖阶级矛盾的激化;其代表作有《春秋繁露》和《董子文集》。明弘治八年(1495)为纪念董子,在近董子台处兴修了董子祠八楹和厢房十二楹。明万历年间,德州知州马明瑞再修董子祠,并筑“柳湖书院”一处,其中珍藏了董子《春秋繁露》及诸子百家经典。
  董子读书台是一处既有祠堂又有书院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然而很可惜,这一全国闻名的古迹自民国以后,因连年战乱,无人维修,早已成为一片废墟而不复存在。为使这一文物延续后世,现省市政府已有意筹款复建。
  德州新湖 德州新湖原是位于市中心的一个废水塘。1979年,原德州市人民政府决定投资在这里开辟风景区。当年便使用人工和挖泥船拓宽塘面,加深塘底,形成了一个面积178.5亩,容量45万立方米的水面,从此定名“新湖”。次年,市政府继续投资建设,四周筑起石砌护岸,建成了近水台,莲步町,购置了20余只游船,修建游船码头。同时,为美化新湖环境,又在湖的西南面筑起了人工石山,名曰“叠翠山”。山上修筑了隧道,幽洞,小桥和通往山顶的石阶;山顶有雕梁画栋,绿瓦飞檐的药王亭,叠翠山下有小花园,园内曲廊回转,水流潺潺,植满了各种树木花草。现在的德州新湖可谓山水相映,花木葱郁,景色十分秀丽,是德城最美的风景区之一。
  特产 德州土特产很多,当今最著名的有德州西瓜、工艺美陶和五香脱骨扒鸡。
  德州西瓜约有300年的种植历史。清康熙年间,在江南巡抚田雯的《古欢堂集广种瓜说》中即有“斑青更有西洋种,剖之如乳倾壶浆”赞美德州西瓜的诗句。德州西瓜汁多、皮薄、果肉细腻,纤维少,瓤脆甜,因而扬名省内外,远销东北三省。德州西瓜主要有喇嘛、犁皮、运粮子、五月鲜等20多个品种,近年来又引进了庆丰、旭东、蜜宝等新品种。
  工艺美陶系防古工艺品,雕刻细腻,型体端庄,古朴典雅,富有民族色彩和明显立体感。陶器有黑、红、黄之分,而以黑色最受称赞,在不同角度观赏,光彩煜煜,黑紫灰兰色色相映。目前花色品种有盒、瓶、罐、笔筒、挂盘等150多种。用此陶点缀家庭很是相宜,将其陈于室内,表观文雅大方,置于庭院,更显得浑朴隽永,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中国著名画家刘文西为美陶挥笔赞书“美的创造”。目前这些产品远销英、法、西德、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广交会上甚为畅销。自1983年起,已列为定型出口产品,1984年获山东省全国旅游工艺品优秀奖,国家还数次以德州工艺美陶馈赠外国元首和友人。
  五香脱骨扒鸡已有70余年产销史。其特点,型体优美,熟烂脱骨,浓香馥郁,营养丰富。因制作以砂仁、桂皮等多种中草药为配料,故有理气、益肾、开胃之功能,不失为宴会和馈送亲友之佳品。德州扒鸡闻名遐迩,1950年运至朝鲜作为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重要礼品,1956年在全国食品展览会上获得很高评价。以后,北京、青岛、大连等城市均派人来学习制作技艺。1981年在山东省同类产品评比中,被评为全省之冠,并获全国优质产品称号。此后,多家报刊争相介绍,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还把德州扒鸡搬上银幕,并于1984年载入全国食品年鉴。从此,德州扒鸡名扬国外,美国、日本相继来人考察。日本的《花好月园》杂志还以“老饕”为题作了详细报道。
  德城在改革,德城在开放。她用博大的胸怀及其崭新的面貌去回报党和人民的厚爱,她用优惠的政策和舒适的投资环境招俫外商,吸引一切外资促进经济的发展,她用发达的交通与通讯设施联系祖国及世界各地,她用繁荣的市场经济与正在飞速发展的工业、商业、企业及个体私营业来回答时代赋与的命题。
  “千年古城儒风在,齐鲁明珠门扉开。”而今的德城,雄资英发、高楼叠起、仪态万千,已成为鲁西北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的中心。
  在州城人民的大胆开拓下,这颗璀璨的明珠必将会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社会变革的成就
  社会主义改造,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而进行的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是从1951年秋至1956年底进行的。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改革后,德城区虽然实现了劳动农民土地所有制,但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方式,在生产条件和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抵御来自各方面的天灾人祸。如1948年运河决口,受灾村的不少农户为了渡灾湖口,违心地卖掉了刚刚分得的土地;而较富裕的中农则趁机发不义之财,造成农村新的两极分化。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路子。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原德县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在组织农民向地主开展“雇工增资”、“减租减息”的同时,就在贫苦农民中组织过“变工队”(或称换工队)。参加“变工”的农户“互换互助、调剂有无”,既有利于贫苦农民之间的团结,也有助于发展生产。解放后,这种“变工”形式得到了充分发展,到1949年底,全区农民“变工”队发展到500余个。1950年春,人民政府号召农民在原变工互助的基础上,普遍组织劳力、农具、牲畜临时搭伙的小组。这种互助合作虽无长远生产计划,无固定章程,但也解决了一些单门独户无法克服的困难。是年,德州大旱,政府提出“不荒一亩地,不饿死一口人,互相帮助,共同渡灾”,这种临时性互助组发挥了很大作用。
  1952年春,各级政府在总结办临时互助组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帮助农民建立常年互助组。德州地委在城东郊宋官屯村和曹村分别抓了两个办常年互助组的典型。这就是当时闻名遐迩的宋官屯村王胜彬互助组和曹村的李荣魁互助组。这两个互助组的共同经验是:以贫雇农为主体;民主选好带头人;有长期规划也有小段计划;按劳计分,成果虽不统一分配,但年终结算时,按各户出工、出畜、出农具的多寡互相补偿。这些经验推广后,到1952年底,各村纷纷效法,建立起373个互助组,入组户数占总户数的35.7%。
  1953年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指出要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决议》精神指引下,全市农民除地主富农外大部分加入了互助组,同时还试办了一批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组是在个体经济基础上,进行集体劳动的生产组织,生产资料所有权归个人所有,劳动成果不实行统一分配。但人与人、户与户之间,在劳力、蓄力、农具等方面,可更好地进行调剂和补充。常年互助组还普遍制订了生产计划,各组成员困难大家帮,灾害共同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经过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然后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采取逐步升级的形式,实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翌年1月,在《决议》精神的指引下,农村形成办初级社的高潮。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原来的互助组全部转入初级社,一部分尚未入组的农民也加入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主要生产资料私有、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主要特征。初级农业社的规模一般二三十户,也有四五十户的,一村数社。社员民主选举社委会,设社长、副社长、另有会计、保管、计工员等。1955年底,全区发展到104个初级社。
  1955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决议认为,在全国农村中,新的社会主义群众运动高潮就要到来,指出要全面规划,加强领导,掀起农业合作化新高潮。1956年2月,中共德州地委向各市、县发出《关于抓紧办好高级农业合作社的指示》,全区掀起大办高级农业合作社的高潮。至1956年春播前,原有初级社迅速转为高级社,部分单干户也直接加入了高级社,德城区(原德州市)共建成高级社20处,入社农户5343户,占总农户的99%。其间由于要求过高,工作不细,个别地方违背了“入社自愿”的原则,出现过定指标、赶进度,强行要求农民入社的问题。
  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德城区对个体手工的社会主义改造是1954年春至1956年1月进行的。它是一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互助合作道路,将个体手工业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运动。建国初期,全区有个体手工业户543家,从业人员1202人,分铁业、木工、棉织、榨油、卷烟、修车、成衣、印刷、刻字等19个行业,其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1949年为59.7%,1953年仍占20%左右。手工业对全区居民的生活需求有重要作用,但因生产资料私有,经营分散,技术落后,既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城乡居民改善生活的需求。因此,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1954年春,区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上采取首先建立手工业生产小组,再组建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最后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步聚上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这一时期,通过宣传发动,一批经营规模小、资金周转差的手工业户积极要求互助合作。1954年6月,由铁业、木工等手工业户共72人自愿组成了第一批手工业生产小组。到1955年冬,组织起来的手工业户共511户,占总手工业户数的94.1%,按行业共组成16个生产合作社和11个生产合作小组,固定资产金额24.13万元;从业人员1148人。1956年1月19日,组织起来的个体手工业者向党委、政府报喜,欢庆对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胜利完成。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德州解放后,据1948年统计,全区有工商业户1650户,另有摊贩千余户。
  德城区对私营工业的改造在1948年即已进行。当时在发展国营公司和合作经济时,就对从事榨油、铁锅、水车及其零件制造业的私营工厂,实行了委托加工定货并统购包销。1954年10月1日,民丰铁工厂、巨丰锅店、益记工厂、恒德工厂、建鲁工厂、四金工厂、聚德号、益聚恒绸缎庄等10户参加合营,定名为公私合营建新铁工厂,是当时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1955年5月1日,又有忠信锅店、同兴锅店、信诚工厂、同义公竹号、泰昌颜料店等私营厂(店)成立公私合营建中铁工厂。1956年1月,建中、建新两厂合并成立公私合营德州铁工厂(德州齿轮厂前身);光明料器厂和同记油坊分别成立公私合营德州玻璃厂和公私合营同记油厂。至此,对私营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德城区的商业大体分货栈业、批发业、零售业几种类型。为引导这些私营商户走经销代销的道路,1954年前,政府已引导83家货栈组成私方联营的土产联营栈和货栈联营社,联营后便可互相监督,有利于为国营商业搞好经销和代销。对原有的私营批发商,在国营商业控制进货渠道的情况下,大部分转为工业、服务业,也有的转为零售商;对私营零售商和经营以粮油为主要原料的糕点、饮食、酱园业和粮油店,则组织其为国营商业经销代销。1954年,通过摸底排队,对有条件的私营商户,一律与国营公司签订了经销代销合同。到1955年10月,已有355户私商成为国营公司的经销代销店。
  1955年下半年,由于对私改造政策深入人心,一批私营业主纷纷表示愿意尽早实现公私合营。1955年12月6日,政府批准又一村饭店为公私合营企业。同年12月14日,土产代理业开始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至1956年1月20日,政府先后批准了18个行业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并按行业性质成立了百货、棉布、文化用品、五金、烟酒、茶食、福利、酱园、药材、杂货、竹陶、饮食、煤炭、旅栈共15个公私合营总店和医药、交电2个公私合营中心店;批准各粮油代销点为国营粮店,肉食经销门市部为国营肉食门市部。同时,政府根据政策先后批准了372户个体摊贩参加了公私合营。1月22日,原德州市工商业者举行盛大游行活动,庆祝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艰难曲折的进程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德城区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区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
  1957年,党中央先后下发了“关于整风运动”、“关于继续组织党外人士对党政所犯错误缺点展开批评”以及“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全党整风开始。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界党外民主人士,对党和国家提出了批评意见和建议,态度是诚恳的,意见大多是正确的,对党改进作风、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密切党群关系,都是有益的。但是,在此期间,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借党整风之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动了猖狂进攻,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决定对右派进攻实行反击。从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反右派斗争,直到1958年夏才基本结束。
  从当时的情况看,对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进行反击,是完全必要的,不这样全国就会陷于思想上、政治上的混乱,刚刚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巩固。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员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后果。德城区98个单位,10800人参加了党的整风运动,其中党员2287人,团员2012人。结果有226人被定为右派分子或反、坏分子,占参加运动人数的2.1%,其中党员39人,占党员人数的1.7%,团员29人,占团员数的1.44%;右派分子中有极右分子8人,占右派总数的3.5%。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错误所带来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它不仅使一大批知识分子、革命干部、爱国民主人士长期蒙受不白之冤,而且在理论上,经过党的八届三中全会和八大二次会议,否定了党的八大关于国内阶级斗争和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和判断,否定了既反右倾保守又反急躁冒进的正确方针,而结果只准反右倾,不准反冒进。这就为后来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种下了祸根,使德城区的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陷入长时期的“左”倾迷途。
  1958年至1960年,在中国大地上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大跃进”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所进行的一次实践。结果表明,这一实践是不成功的,这种用“全民大办”一切事业的群众性的“大跃进”方式不适合搞经济建设,它造成了国民经济主要比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遭到了重大损失。
  总路线的实质是高速度。速度高于一切,速度就是一切。在这一基本思想的指导下,德城区和全国各地一样,也主观地提出了一些不可能实现的高指标。当时中央提出“在农业方面要求提前实现农业发展纲要”;“在工业方面,要求15年内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主要产品产量上,赶上或超过英国”;“要求地方工业产值在五年内或更多一点的时间内赶上当地的农业总产值”;山东省委提出“苦干三年,改变山东面貌,争取五年实现农业发展纲要”;德州地委则提出“农业一年过黄河,三年工业总产值赶上农业总产值”的要求。层层加码,层层拔高,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起来。
  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原德州市提出了1958年的工作方针和任务是:以政治思想为统帅,以工农业生产为中心,带动其他工作前进。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毛主席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在“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原德州市提出了不可能实现的1958年的大跃进规划:工业总产值在1957年2340万元的基础上,1958年要增长到6251万元,比上年提高169%,争取翻两番;农业方面,粮田54151亩,保证单产500市斤,争取800市斤,比1957年翻一番半到三番,其中地瓜2万亩,单产5000市斤;棉田14000亩,单产皮棉100市斤,争取120市斤,比上年翻一番半到两番。另外还要求年终养猪达到每人一头,储蓄要求全年余额400万元,比1957年翻16番。
  在“大跃进”的气氛中,还出现了一些主观唯心主义的口号和顺口溜:“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干不到,就怕想不到”,“拼拼拼,干干干,俺也不是好惹的县,你说产一千,我说产一万”。浮夸风盛行一时,甚至原德州市委和市府也公布了一些谁也不相信的生产数字:胜利社种玉米2140亩,单产2212.5市斤,利勤社种玉米1070亩,单产2600斤,民主社种高梁1.07亩,单产10005市斤,和平社种棉花33.13亩,单产皮棉544市斤,其中有4亩单产皮棉1000余斤,庆丰社种地瓜1.3亩,单产72644市斤
  “大跃进”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在当时已显露出来。德城区从1958年冬季起,市场上就出现了紧张情况,首先是猪肉、鸡蛋、食油、蔬菜、食糖等副食品供应紧张,逐渐发展到肥皂、电池、纸张、胶鞋等日用工业品,到1959年春,粮食供应也出现了紧张情况。面对日趋恶化的经济形势,干部、群众中已开始产生对“大跃进”的怀疑情绪,但这在当时被看作是“强调科学分析,而忽视了冲天干劲。这实际上仍然是右倾保守思想的反映”。
  纵观1958年至1960年的三年“大跃进”运动,在经济上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成绩,但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全局来看,它却是一次失大于得,欲速则慢的失败的实践。“大跃进”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主要作法都是错误的,它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是极其严重的。
  和“大跃进”并行的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们党在50年代后期全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但由于种种复杂原因,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它的主要表现是在变革生产关系方面盲目求公,急于过渡;在领导体制上实行“政社合一”。从而,脱离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现实水平,脱离了我国农民的意愿,给农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困难。
  1958年9月9日,原德州市将原有的三个乡、20个生产合作社合并,建立了一个“红旗人民公社”。同时兴办了名不副实的图书馆、俱乐部、剧团、红专学校、农业女子中学、农业大学、妇产院、幸福院等,并从10月份实行了基本生活供给制、半工资制。在基本生活供给制方面,准备实行十二包,即包吃、穿、住、学、生、养、医、理发、葬、看戏、看电影、洗澡等,半工资制方面,按体力强弱、技术高低、劳动态度好坏评定五级工资。实际上,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这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由于1958年的“大跃进”和1959年“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撕毁合同,撤走专家,造成了我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的严重困难。粮食产量急剧下降;基本建设规模过大;通货膨胀,物价上涨;重工业内部比例失调,设备损失严重;工业和企业管理混乱,浪费惊人,许多企业的生产难以为继。面对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1960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0年中的重要转变。
  德城区在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指导下,对各项建设事业中出现的不平衡,本着瞻前顾后、积极慎重的精神,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了调整。第一,根据缩短基本建设和重工业战线,拉长轻工业和手工业,加强对农业支援的指示精神,压缩了基本建设和工业生产规模。在基本建设方面,认真贯彻了“缩短战线,保证重点”的方针。基建投资有1960年的1929.5万元,逐步减少到1962年的98.45万元。对52个国营工厂企业,通过采用停、并、撤、转的方法,调整为24个。第二,在1961年调整企业下放人员的基础上,1962年和1963年上半年,继续贯彻执行了中央关于全部完成和力争超额完成精简任务的决定。两年多的时间内,德城区共精简下放国家职工21800人,减少城镇人口22900人,减少吃商品粮的人口23800人,其中回到农业战线的强壮劳力达12000人。第三,坚决贯彻执行了中央关于清仓核资的指示,对115家工厂企业和国家机关的物资、资金进行了清理、共查出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小仓库、小金库87个,清理出粮食21万市斤,棉布4.88万市尺,账外款项59万元。第四,按照中央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工作的决定,加强了财政信贷的管理工作,货币回笼工作全面展开,消灭了财政赤字。第五,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增产节约运动,通过抓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建筑安装造价、降低流通费用等工作,工商业亏损由1962年的17户减到1963年上半年的6户。
  在这一段时期,原德州市委和德州市人民委员会领导全市人民,依靠党的政策,积极贯彻和执行了“以自产自救为主,互助互济和国家支援为辅”的方针,向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斗争。1960年底,认真贯彻了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政策“十二条”,组织了退赔兑现,实行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推行了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集体所有制,社员的情绪开始稳定;1961年通过“六十条”的贯彻,在分配政策、管理体制、制度建设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逐步地进入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阶段;1962年初,又认真执行了中央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实行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正是由于这些政策的贯彻和实施,有力地调动了当时广大社员集体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广大人民的生活也有了相应的改善。
  1962年,在德城区有八万亩耕地雨涝成灾的情况下,全年粮食总产量为2185万市斤,比1961年总产785万市斤增加了1400多万市斤。如果再加上社员自种自收的397万市斤,就比1961年增产了粮食1800多万市斤。以单产计算,1962年比1961年增产了42%,一部分生产队平均亩产已经达到或接近达到1957年水平。除粮食外,德城区的棉花也由1961年总产13.7万市斤,增加到1962年的154.3万市斤,增长13倍以上;花生由1961年总产3.2万市斤,增加到21.4万市斤;1962年郊区大牲畜3563头,比1961年增加15%;生猪存栏数也比1961年增长10%。
  总之,在严重的“三年困难时期”,全区人民紧紧依靠党的领导,上下一心,团结战斗,1961年比1960年好些,1962年又比1961年好一些,到1963年上半年,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在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基础上,德城区人民又满怀信心地为争取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新高潮,而投入了新的战斗。
  正是全区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的时候,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波及德城区。中等学校学生先后卷入运动,部分教师、领导干部被当作资产阶级学者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遭到围攻。8月,学校开始停课闹革命,红卫兵组织蜂拥而起,并冲击党政机关。工厂、农村相继成立群众造反组织,踢开党委闹革命。1967年1月25日,原市委被26个群众组织联合夺权陷入瘫痪。随后,各基层党委相继被夺权陷入瘫痪。
  1969年原市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建立后,全市相继开展了“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一打三反”(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运动和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集团运动。在“左”的思想和派性干扰下,造成许多冤假错案。
  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原中共德州市委领导全市人民深入开展了“批林整风”运动,积极进行了企业整顿,落实党的干部政策,使各方面工作有了转机。1974年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使全市再次陷入混乱局面。
  在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广大共产党员和基层组织对左倾错误进行了抵制,国民经济虽遭严重破坏,但仍有一定发展。
  几十年来,德城区的经济在曲折中崛起,经历了恢复发展,失误挫折,调整改革,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历程。德城人民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
  建国初期,德州经济比较落后,基础十分薄弱。1949年原德州市工农业总产值1216万元(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其中,工业总产值只有322万元,农业总产值894万元,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只有108元,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水平低下,人民生活贫困。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及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党和政府领导全区人民彻底完成了土地改革,开展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政府针对我区国营工业薄弱的状况,投资新建了一批全民工业企业,工业生产有了较快发展。经济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032万元,比1949年增长3.3倍,平均每年递增14.2%,其中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27.2%。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财政收入状况迅速好转,1957年财政收入达到626万元,与此同时,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群众生活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1958年~1965年,是我区经济建设的起伏调整时期,这八年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其间既有较大的失误,也有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当时由于在所有制变革上急于向全民过渡和经济建设上的急于求成,加之当时又遇到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不但没有实现经济建设的高度发展,而且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出现了我区建国以来历史上的国民经济的第一次负增长。工业生产从1961年出现下降,到1962年已下降到建国初期的水平。1962年以后,我区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积极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首先纠正在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克服“共产风”和“平均主义”,恢复农业生产,同时压缩基本建设投资,精减职工队伍,有针对性地关、停、并、转了部分企业,扶持了一批基础较好的骨干企业。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全区经济形势趋向稳定,工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571万元,比1961年增长54.6%,比1957年增长63%,其中农业总产值1459万元,比1961年增长四倍多,粮食总产量达到4216万市斤,增长四倍,工业总产值5112万元,比1962年增长57.4%,年平均递增16.3%。
  1966年开始的延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刚刚摆脱了困境的原德州市经济又走上了艰难徘徊的路程。农业生产增长缓慢,多种经营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工业生产起伏不定,经济效益下降,消费品紧缺。但是由于全体人民的积极努力,使得“文革”对我区经济的破坏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原德州市的经济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8.2%,其中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9.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区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原德州市调整了经济工作布局,确定了以城市工作为重点,工业为中心,郊区依托服务于城市,城市支援农村,城乡同步发展的工作方针,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到1988年,全市社会总产值达21.0837亿元,比1978年增长4.8倍,平均每年递增19.2%;国民收入7.7185亿元,比1978年增长5.5倍,平均每年递增17.9%;人均国民收入2625元,比1978年增长3.4倍,平均每年递增12%。其发展速度和水平是旧中国难以比拟的。
  工业:我区认真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在改造老企业,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建设新的符合我区实际情况的企业。自1978年以后对部分能耗高、浪费大、工艺落后、经济效益差的企业进行了调整、关停,同时新建了一批轻纺、食品加工业等投资少、见效快的企业,还发展了一批和城市工业相配套,为大工业服务的乡镇企业,使我区的工业生产初步形成了以纺织、机械、化工、建材、电力、食品等企业集团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结构日臻完善的综合加工生产体系。到1988年,我区工业企业达到253个,比1978年增加44个,独立核算工业固定资产原值达7.0183亿元,比1978年增长3.4倍,全市工业总产值12.223亿元,比1978年增长3.2倍,比1949年增长375倍,平均每年递增16.4%。由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使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工业生产逐步由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988年全市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每人18544元,比1949年提高2.4倍,比1978年增长28.1%;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347亿元,比1957年增长48.1倍,比1978年增长2.8倍。
  农业:建国以来,我区狠抓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大力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技术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我区的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了一大步,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建国以来,我区为彻底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了农田水利灌溉条件,机电井到1988年达1335眼,引黄灌溉系统日臻完善,大大提高了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1988年,全区有效农田灌溉面积达15.4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7.6%,比1970年增加59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88年全区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达7.3万千瓦,比1962年增长35.5倍,比1978年增长92%。农村用电量达2021万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三倍多。农用化肥施用量4694吨,比1957年增长二百多倍,比1978年增长90%。
  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我区还普遍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建立了农业科研机构和科学服务机构。各乡还普遍建立了各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各类农业科技人员达到几百人。在种植上普遍采用了优良新品种和科学的生产管理技术,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我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1988年,农业总产值达7340万元,比1949年增长5.4倍,平均年递增4.9%,比1978年增长1.3倍,平均每年递增8.7%。在生产得到了巨大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得到了合理调整,农林牧副渔各业有了协调稳定的发展。到1988年,林牧副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6.5%,比1979年增长103个百分点。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5.5447亿元,其中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产值4.0515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为73.1%,为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2.2万元,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
  商业:自建国至1978年以前,我区实行的是产品经济,这一方面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使人们缺乏竞争意识,不讲求经济效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提出了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给整个国民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我区商品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城乡市场繁荣,商业贸易兴旺的好局面。1988年商品纯购进2.7476亿元,比1978年增长3.6倍。各种轻工业、家用电器、日用化学品等商品也成倍增长,使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得到改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6.1897亿元,比1949年增长64倍,比1978年增长7.3倍。其中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为4.8835亿元,比1978年增长6.7倍。对农民的生产资料零售额达7962万元,比1978年增长7.5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商品购买力的不断增长,我区流通领域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多种经济形式、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少环节的商品流通体系已初步形成。国营商业继续担负着主渠道作用,集体、个体商业以及多种形式的联营商业也已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商业的发展,活跃了市场,刺激了生产,满足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人民生活: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使我区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的深入发展,德城区不断增加了职工工资,调整了农副产品价格,城乡居民收入猛增,生产水平显著提高。1988年全区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达到1025元,比1978年增长2.6倍;农民人均生产性纯收入达856元,比1949年增长18倍,比1978年增长10.7倍。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居民的消费水平也有了提高。1988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达991元,比1978年增长2.7倍;农民的人均生活费开支达535元,比1984年增长12.2%。主要食品消费量也有了明显的增长。长期困扰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到1988年底,我区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6.5平方米。
  交通邮电:经过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区的交通运输邮电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到1988年,全区铁路、公路货运量达到1295万吨,客运量达到1242.6万人,比建国初期有了大幅度增长。邮电通讯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面貌焕然一新。1988年邮电业务总量达345.5万元,比1949年增长73.8倍,比1978年增长4倍。
  文教:随着对教育投资的日益增多,我区的教育工作得到了很大发展。1988年全区拥有各类学校204所,专业教师3424人,在校学生5.16万人,其中大中专院校9所,在校生5169人。学校教学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全区学校危房已经绝迹。文化事业也顺应了改革开放的形势,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既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又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到1988年,城区已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5个,其中影剧院两所,并有电视台和电台各一座。
  卫生:由于各项事业的协调配套,推动了我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卫生技术队伍不断加强,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1988年,全区卫生技术人员已达3017人,比1978年增长1.5倍,同时,医疗仪器和设备不断更新,技术水平越来越先进,人民的医疗保健条件得到了保障,健康水平大幅度提高。
  负重奋起的辉煌
  1995年初,根据中央、省、地的决策,原德州地区改为德州市,相应的,原德州市撤市改为德城区。
  撤市改革之前的1994年,原德州市市委、市政府在原地委、行署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提前一年达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经济强县市的八项经济指标。1994年,全市(原德州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4.54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37.6%。第三产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20.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9.2%;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包括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2.2389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6.09%;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亿元,增长34.5%;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2680元,增加5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8元,增加409元。由于撤地改市和撤市改区,原德州市的部分企业上划,德城区的经济基础有了较大改变,同时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事权的划分,德城区经济实力相对过去有所削弱,经济规模小、基础薄弱、人才匮乏的矛盾更加突出,对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区委、区政府提出了今后经济工作的思路是:围绕发展财政经济和效益经济,以财政增收、职工居民增收、农民增收为目标,重点发展工业,积极发展服务、加工、高效型农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膨胀经济规模,提高经济素质和经济效益。同时结合德城区的实际问题,区委确定了“一年起好步,三年见成效,五年大提高”的总要求。改区后的德城区肩负着重担,去迎接新的挑战。经过全区人民一年的努力,199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14.5亿元;出口商品供货总值达到1.5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8%;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0%;小城镇建设初见成效;初步完成“双基”任务;城乡居民收入有所增加。初步开创了建区后经济工作的新局面,实现了“一年起好步”的目标。
  1998年德城改区以来遇到困难和矛盾最为集中的一年,也是德城区迎难而上、艰苦拚搏,各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这一年,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解放思想、放开搞好、加快发展”的工作主题,高扬发展主旋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前进,促进了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
  经济建设扎实推进。大力实施“工业立区、三产兴城、农业支撑、科技带动”四大战略,突出个体私营经济、骨干项目、市场建设、农业产业化、改革开放五大重点,加大投入,调整结构,经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92亿元,同比增长16.45%;地方财政收入1.0066亿元,增长28.26%;农民人均纯收入2900元,增加242元;固定资产投入6.1亿元,超计划5000万元。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鸡、菜、花三大主导产业巩固提高,龙头企业、服务组织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城乡工业蓬勃发展,太阳能、玻璃钢、电子等五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皇明、科海、铁西水泥等一批骨干企业迅速膨胀,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市场建设势头强劲,累计完成投入8000万元,新建、扩建、改造市场16处,装饰材料城、东方红纺织品、城隆庙市场被列为全市十大重点建设市场;个体私营经济迅速膨胀,试验区建设快速启动,进区企业32家,总投资近2亿元,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的企业5家,实现了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出形象。全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75万户,私营企业560家,实现总收入33.5亿元。尤为可喜的是,区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均突破亿元大关,改区四年后首次实现了当年收支平衡。
  建国五十年来,德城区经历了一段很不平凡的历程。五十年来,德城区克服了重重困难,发展着、壮大着。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德城人民以自己的辛勤汗水和顽强拚搏,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富裕了。德城区正伸出双臂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如今,区委、区政府又制定出了更加宏伟的发展目标,力争用3——4年的时间在全市率先建成经济强区。德城人民正在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把一个文明、富强的德城带向未来,带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第十六辑

《德城文史第十六辑》

本书复设了《古今人物》、《古迹寻踪》、《历史足音》、《春秋随笔》、《名老字号》、《文史长廊》等栏目,续写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珍贵资料,又展示了德城区政协与广大的政协委员,不负历史重任,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动德城区两个文明建设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而风雨同舟的历史画卷。

阅读

相关人物

张闵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