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城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609
颗粒名称: 经济大潮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46
页码: 125-168
摘要: 袁桥乡林果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素以“水果之乡”著称。解放前,由于长期处在战乱之中,又无有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林果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保留下来的果树多系枣、梨树等,仅有3600多株,且零星分散产量低。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林果生产,制定林业政策,采取资助措施,鼓励农民发展林果生产。1950年,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提出的“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和“公私林木一律保护”的政策方针,在“谁造谁有”的号召下,林果生产才逐步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林果生产先进单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这个乡的林果生产已开始走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高产优质高效之路。在全省果品评优中,这
关键词: 德城区 袁桥乡 经济大潮

内容

林果业——袁桥乡经济的重要支柱
  袁桥乡政府供稿 田贵宝整理
  袁桥乡林果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素以“水果之乡”著称。解放前,由于长期处在战乱之中,又无有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林果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保留下来的果树多系枣、梨树等,仅有3600多株,且零星分散产量低。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林果生产,制定林业政策,采取资助措施,鼓励农民发展林果生产。1950年,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提出的“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和“公私林木一律保护”的政策方针,在“谁造谁有”的号召下,林果生产才逐步发展。农业合作化以后,土地归集体所有,私人林地基本纳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之中,造林由私人造林为主,转入以集体会战造林为主,由于实行“谁种树归谁有”的林业政策,部分村开始少量种植果树,品种多以桃、梨、杏为主。到1960年,辖区境内种植果树已达10296株。但由于种植零星,株行距过大,大都株距8米、行距8米,或株距8米、行距7米,每亩仅植10几株,加之管理粗放,致使果树成型慢、结果晚,单位面积产量低。1144亩果园,总产只有22.8万公斤。
  1961年,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袁桥从曹村人民公社析出,成立了人民公社。在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指导下,袁桥公社党委,针对本社各项生产出现的不平衡,本着瞻前顾后,积极慎重的精神,把发展林果生产作为治穷致富之本来抓,加强管理,实行合理密植,改株行距为5×6米或5×5米,增加亩株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由不剪枝改为剪枝,由重剪改为轻剪,采用低干矮冠、小主多侧、冠型半园的修整方法,使果树成型快、结果早,管理及采收方便。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成片果园,使全社林果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至1965年底,果园面积达到1332亩,总产达65.4万公斤。成为远近闻名的林果生产先进单位。
  正当袁桥公社党委带领全社人民大力发展林果生产的时候,1966年6月,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了,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五十年代落实的林果政策,扩大农户植树造林的范围等作为资本主义道路来批判,农户家前院内植树栽果当成资本主义尾巴来割,农民造林的积极性受挫,加之商品流通渠道单一和缺乏果品储存、加工的条件,无人管理,每到果品收获季节不是低价倾销,就是腐烂损失,也曾一度出现毁果种粮的现象。一些桃、梨、杏等乡土品种,破坏损失严重,产量降低,挫伤了果农生产的积极性。直到七十年代中期,以苹果为主的果品生产才有所发展,1977年,全乡果园面积较1965年虽然仅增了10亩,但产量确增加了250万公斤。致使果品生产在曲折徘徊中步履维艰了10多年。
  1978年,党中央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中心转移,随着党的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袁桥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破过去单一种粮的旧格局走上多种经营的路子。他们抓住袁桥等村发展果品生产的典型经验,大力推广,及时统一全乡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在新的形势下,充分发挥党的各项政策的威力,巩固已有成果,发展现存优势,走以粮棉为基础,以林果为龙头,促农、促牧、促工”的路子,把林果生产摆上振兴农村经济的首要战略位置,拿出主要领导力量常抓不懈。从过去的“以粮为纲”转到“以林果为主”上来。从1979年到1982年,结合学习、贯彻、落实中央颁布的《森业法》,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同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促进林果生产发展。全乡果园原来是由各村成立的林业专业队承包经营,果品产量和质量低而不稳,乡党委、政府通过深入地调查,根据当时农民的技术、文化、资金以及其他素质条件,在全乡16个大队实行了果树承包责任制,采取群众自报公议,支部审批,乡政府备案的办法,将果园承包到户。为平衡果树承包户和粮食承包户的收入,合理分配,各村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定出果园、粮田提成标准。承包林果的农户,层层签订生产合同,一定五年或十五年不变。林果联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改变了以前由专业队承包吃小锅饭的弊端,解决了管理粗放、掠夺式经营的问题,明显地增强了经营承包者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调动了果农增加果园投入、培肥地力的积极性。
  1983年,由于棉花价格优惠,刺激了农民种棉积极性,乡党委、政府对林果生产一般号召多,具体措施少,林果生产虽有一定发展,但没有大的突破。1985年全乡果树面积4500亩,总产达到500.3万公斤,这一时期,虽然林果生产发展缓慢,但积累了经验,锻炼了人才,为林果生产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86年,棉花面积调减,农民的注意力开始转向林果生产。乡党委、政府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把发展林果作为振兴全乡经济的战略措施来抓。他们立足这个优势,努力扩大这个优势,为使林果生产迅猛发展,在全乡作了建立林果生产基地的布置。成立了乡林果生产协会,组建了护林大队和果树技术服务体系。这一年,在德州地区林科所高级农艺师于建国、袁海林、李金江等科技人员的带领下,四下泰安、威海、青岛、烟台等地,为实现全乡万亩果园开发选购优良果树品种,先后引进了日本晚三吉梨、红富士、美国新红星、烟青苹果和大红袍、大金星山楂等果树品种6个,优质果树苗11万株,苹果栽植面积由原来的几百亩增至6000多亩,并成为首批平原绿化达标乡。到1991年,全乡林地面积发展到1.21万亩,其中果园9300亩,比1978年增加7950亩。
  果品的竞争,是质量的竞争,质量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为保证林果生产的稳定发展,提高果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果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此期间,袁桥乡每年都从山农大、省果科所、地区林科所以及县、市、区林业局,聘请专家、教授及技术人员来乡到村、到实地讲课授艺,传授林果科学管护技术。并于1986年起,不惜高薪从地区林科所聘请了两名高级农艺师,作为常年果树技术指导,定期举办果树管护技术学习班、培训班。以研讨会的形式,交流、学习和推广新技术、新经验,既锻炼了队伍,也推广普及了果树管护新技术,提高了果品生产的科技含量。近年来,先后培养出300多名林果技术员,基本上达到林果户户均一人,形成了本乡能常年进行独立工作的林果专业技术队伍。1995年,在全市率先推广“刻、剥、拉”及人工授粉、疏花疏果、套代、苹果贴字等新技术,为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生产绿色无公害高档果品提供了保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这个乡的林果生产已开始走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高产优质高效之路。乡里制定了《林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果树老品种改造规划》,坚持调整优化林业结构,大规模实施低价林改造,苹果劣质品种嫁接改造。通过几年的改优换劣更新改造,使全乡果园的品种结构得以调整和改善,形成了以中熟品种为主,适当增加早熟品种和部分优质晚熟品种的格局。从1992年至1998年,累计完成低价林改造13000亩,在汰劣改优的同时,全乡在面上普遍开展了立足小流域治理,大规模开发高效优质林果基地的建设,先后建成规模面积达500亩以上梨、苹果、杏等基地5处,新增省级样板果树园300亩,75%以上的果园,达到了市级优质果园标准,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林业发展后劲。1998年,全乡果树面积达1.1万亩,比1978年增加9658亩,林木覆盖率达21%,果品总产达到1980.6万公斤,比1978年增加1877.15万公斤。在全省果品评优中,这个乡生产的新红星、金帅苹果品种,均获“山东省优质果品金奖”,并以个大、皮薄、色艳味醇脆甜,赢得国内外市场消费者的赞誉。
  林果管理体制的改革,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需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林果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近几年来,袁桥乡从当地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把果品生产作为发展商品经济的突破口来抓,逐步形成了果品生产、储存、销售“一条龙”生产体系,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新路子。
  袁桥乡果品生产、储存、销售“一条龙”生产体系,主要是由村、果农、果品贸易公司、信息组和果品生产服务站组成。通过统分结合的组织形式,使果品生产、储存、销售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了加强对果品生产、储存、销售生产体系的领导,袁桥乡成立了果品生产、储存、销售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乡果品生产、销售的发展规划,协调生产中各自的关系,研究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对果品生产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流通渠道的开拓,通过信息组、果品贸易公司和果品生产服务站,提供服务,传递生产、销售信息,负责果品销售,同时通过全国各地信息点直接向销地提供信息,采取请用户上门的办法开拓销售渠道,协调组织产销直接见面。为了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他们以乡的信息机构为枢纽,统一汇集整理来自上下左右各条渠道的市场信息和果品行情及时反馈给生产者。并由果品生产服务站负责全乡果树种苗调剂,提供果树所需要的药械,传播果树管理技术,并实行技术承包。
  为了建立稳固的果品生产基地,从乡到村,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调剂种苗、统一标准质量、统一栽植时间、统一检查验收。有条件的村,还实行了集体统一购买化肥、农药和园艺药械,统一修建水利设施和浇水,统一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统一看管果园,统一采摘时间,统一帮助签订交售合同等。对发展商品果有困难的村、户,优先贷款,帮助他们筹集资金,对新果树,在原实行分户承包的基础上,采取统一规划,分户施工管理的方式,谁栽树、谁管理、谁受益,签订合同,长期不变。这样,既适应了果树生产的长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又调动了承包户对果树实行集约经营的积极性,保证了果品的持续稳产、高产。通过多种形式,积极组织销售,寻找客户,扩大果品的销路。
  为了提高信誉,开拓市场,还制定了“三不销”、“四不准”的规定,即:施剧毒农药的不销,霉烂变质的不销,达不到规格标准的不销;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不准随意废除合同,不准哄抬物价,对外地来收购的不准乱收费,不准短斤少两。由于他们严守规定,狠抓落实,信誉不断提高,产品销往京津、东北、江苏、香港、深圳、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内外五十多个大中城市和地区。
  袁桥乡的果品生产服务体系,是在自愿平等、互利互惠的基础上,进行的松散性的经济联合和协作。具体来说,每到年初,由乡果品贸易公司与村或果农签订合同,其内容包括果品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采摘时间等,由于受市场供求影响,在果品价格上,实行浮动性的合同价格,收购时,按当时市场价格进行收购。这样,使果农、果品贸易公司共同承担价格风险。在果农与果品生产服务站之间签订果树技术合同,由果品生产服务站向果农提供果树生产技术和信息,帮助果农制定全年果品生产预算方案,并派人定期实施。通过签订技术承包合同,进一步激发了果农对果树进行科学管护的积极性,促进了全乡果品生产的发展。同时也密切了果农与果品贸易公司和服务站之间的经济联系。
  几年来,袁桥乡林果生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格局,成为远近闻名的商品果生产基地,收到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一方面,通过组织果品产销见面,直接收购,减少了经营风险,建立了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体制。另一方面,通过果品生产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实现多次增值。改变了过去果品产销互相脱节的状况。1997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5809万元,其中果品生产完成2304万元。
  过去,农民想发展果品生产,由于担心销售困难,而不敢发展。果品生产、储存、销售生产体系的建立,强化了农民的商品意识,使他们看到了发展果品生产的美好前景,调动了他们发展果品生产的积极性。现在全乡拥有各种果树43.8万株,其中苹果37.2万株,梨3万株,杂果3.6万株。全乡户均果园2.3亩,人均果树23.2棵,不仅改变了生态环境,增加了果农收入,而且还为果品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可靠基础。1998年全乡直接从事果园管理的人员达5000多人,有效地改变了全乡劳动力结构,使剩余劳力得到合理利用。
  春天,当您步入袁桥乡每一个果园的时候,如进花园。那一片片低干矮冠圆型果林,格局分明,繁茂葱郁,繁花如攒似拥,满园鸟语花香。那杏花、桃花含苞吐蕾,争妍斗艳,竟向人们报告春天的讯息。那白的素装素裹,晶莹皎洁的苹果花和栽培长达百年之久的梨花,看着它,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出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怀。园内条条道路纵横交错,顺道而行,似有曲径通幽之感。
  深秋,不同品种的苹果挂满枝头,高者映日闪光,低者吻地含笑,绿中透黄、红里泛青,四果相连,不时向您展现出“祝你幸福”、“身体健康”、“万寿无疆”等字样。个大味香、质脆肉甜的鸭梨、胎黄梨、谢花梨、马黄梨、日本晚三吉梨,挨挨挤挤各呈姿态,令人望而生津。
  采果时节,欢乐的人们忙碌于果林之中,封装好的果箱,一片片排列整齐。购果的客商纷至沓来,拉运果品的各种车辆往来不断,运往全国各地。
  目前,袁桥乡正在稳步发展以林果业为主的多种经营,他们计划大力发展果品加工业,同时准备建立配套的冷藏设施,搞好果品冷藏保鲜,以便调节、扩大果品销售;适当发展果树大棚栽培,为果品生产的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果品生产向更高水平迈进。
  艰难的创业
  杜文祥
  说起袁桥乡工业的发展,人们就会联想到德城区双星化工厂生产的黄油,它原属袁桥乡孝攒店村的一个村办企业,在全区乡、街工业企业中称谓“小不点”然而生产的钙荃酯(俗称黄油)润滑油,被市、区技术监督部门评定为合格和信得过产品,产品远销山东、河北、山西等地,誉满德州十一县市区。作为全区乡、街企业的“小不点”企业,生产如此过硬的产品,是如何一步一步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呢?这要从企业艰难而又曲折的创业史说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已吹遍神州大地,孝攒店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自主权。“光靠种地农民不会富起来……,”搞活经济,无工不富的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中涌动,更搅得李西瑞这位当时40多岁的汉子彻夜难眠。
  现年54岁的李西瑞,中等个子,方脸膛,文化知识不够丰厚。饱经风霜的脸上,一对又黑又长的剑眉透着几分刚毅,一双有神的眼睛闪着智慧的光亮,思维与谈吐虽不敏捷,但说话声却很宏亮。就是他率先提议,并带领部分农民创办起村里第一个“小化工”,填补了乡村“有桑无工”的空白,为孝攒店村写下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页。
  有这么一句名言:聪明睿智的特点就在于只需看到和听到一点,就能长久地考虑和更多的理解。人与人的能力大小差不多少,但为什么有的人轰轰烈烈一生,有的人却平平庸庸一世呢?究其原因,就是遇事善于不善于思考。1979年,李西瑞在袁桥乡供销社从事代销员工作,工资收入比较优厚,生活也较为安逸。改革开放大潮的涌起,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这位善于思考,勇于开拓进取的人不能够“安分守己”。“机不可失,时不我待”,他利用工作便利的条件,在多方面业务洽谈中得到信息,并经专业人员的论证和实地考查,认定加工生产钙荃脂润滑油投资少,工艺简便,见效快。
  经过许多个日夜的奔劳,工程项目终于有了雏形,在村支部和乡亲们的支持帮助下,他们大胆的实施了。当时,村里投资5000元,从河北邯郸化工企业请来一名技术员充当“军师”;从本村青壮年中精心挑选了14名村民招录为企业工人;在村东头借供销学校旧址的墙头搭起工棚;支架的三口大锅代替了精制的专用炼油罐;十余个大铁桶代替了成品油“仓库”……。也许是凭着中国农民特有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倔强的“牛劲”,他们的企业建成了。当年产出成品油6000公斤,实现产值12000元,创利税4000多元。创业的成功,使他们激动不已,也为这小小的村落带来了生机和福音。
  事业上的成功固然值得庆贺,可脚下的路又有多少人知其艰难。
  建厂初期,企业的生产条件相当差,近乎原始的耕作方式,这意味着,企业一旦投产运转,工人们的劳动强度是可想而知的。而且,要在极高温和随时可能发生火灾的状态下操持作业,安全与保健等问题摆在了他们的面前。更换“洋设备”,建设较为标准化的厂房,这对于经济刚刚起步,农民也刚刚过上“温饱”日子的小村落,无疑是不切实际的。“明知火烧人,偏向火海冲”,摽上了,他们硬是凭着大庆创业时“干打垒”的精神和农民朴实而倔强的干劲,风风火火地干起来。这期间,他们曾有过创业成功的喜悦,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企业生产艰难困苦的日子里,李西瑞辞去了供销社代销员的工作,一心扑在事业上,老李实际上也把自己的家和企业的位置掉了个头,家只是他歇脚稍息的地方,更多的时间是工作和守候在生产现场,他一人担起了组织生产和产品销售的两副重任,风里来,雨里去。他先后跑遍了河北、山东等地几十个县市,为企业的产品寻找销路。头发白了,身子日渐消瘦,这一切李西瑞都不顾及。然而,为了工厂的生存,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和人生目标,他不止一次的被火烧伤,至今脸上仍显现出被火燎伤的痕迹。每当这时,家里人和好心人都来劝说:“你还是离开这个烟熏火燎的地方,回到供销社那人人都仰慕的‘安乐窝’。凭着李西瑞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和较为富裕的家庭生活条件,回到那安逸的工作岗位,或是辞去工作,一心建设自己的“安乐窝”是不成问题的。但是,他怎么能够忘掉同甘共苦的创业伙伴,扔掉这块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不管呢?为了这块故乡的热土,为了父老乡亲尽快脱贫致富,李西瑞带领十几名工人硬是支撑下来。
  创业难,守业更难。1984年,在全国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周边地区乃至村村点火,家家冒烟,竞上“五小”企业,形势的迅猛发展,同行业的不断出现冲击着这个刚刚起步的“小不点”。面对突如其来的变革,企业经营日趋低下,村里又抽回仅有的5000元投资,部分工人也沮丧地弃业务农。无奈,李西瑞重新联合原企业中的4人,每人投入资金1000元,合伙经营,勉强维持生产,企业在保本微利状态下徘徊不前。到1989年,由于市场的过渡疲软,再次撞击着这个漂泊不定的企业。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村支部副书记李树新利用亲朋至友的关系,几次跑天津汉沽,为企业联络到经销成品油的业务,暂时缓解了企业的危难。
  1994年,个体私营业的崛起,给步履艰难的企业带来了希望,也为李西瑞这位不甘人后的倔强汉子增添了信心,他思考着,焦虑着。回首过去的十年,历史没有留下任何值得炫耀的痕迹,却记载了创业者的血和汗。幢景着事业美好的未来,李西瑞身感过去那种消沉和负重情形荡然无存,倍觉有使不完的干劲。
  企业要生存,事业要发展,面对艰难,胆怯、退缩是没有出路的。李西瑞大胆的设想和计划着工作方略。想时容易,做时难,实践之中知艰险。如何干?现有的条件明显地摆在那里,一无资金,二无场地,三缺少技术和设备。就此罢休,大伙决不甘心,办法是人想出来,条件是人创造出来的。钱不够,李西瑞四处奔走,求亲告友;跑农行,赔笑脸,请求贷款,老天开恩,筹集4万元。凭李西瑞跑销售的老关系,从河北石家庄化工机械厂购进较为先进的炼油罐,研磨机,以及过滤器等辅助设备。为适应市场的需求,改变产品单一的落后局面,他们想到了新产品的开发,一方面积极地安装和调试新设备,一方面拜老师,求技术。功夫不负苦心人,最终从天津一化工厂引进生产二硫化钼润滑酯工艺和技术,并从河北邯郸化工行业聘请了业务和技术指导,很快新产品便进入了市场。
  设备的更新,产品的换代,使企业又活了起来。主要产品钙荃酯、二硫化钼年产量可达700余吨,年销售收入超10万元。企业活了,李西瑞和他们的工人们并没有盲目的乐观,他们首先想到和想干的事情是增加新产品扩大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效益。李西瑞不断地告诫职工要把好产品质量关,要讲信誉,守合同。为提高产品质量,跑遍了全省各地,向先进厂家拜师学艺,请有关技术人员到企业现场指导。1997年7月,经德州市技术监督部门评检,企业生产的“三号钙荃脂”达到GB491—87合格产品标准。
  十年的光阴过去了,德城区双星化工厂经历了漫长的艰难跋涉,当年一个只有三口大锅,千余只铁桶的小化工厂,变成今天一个很有希望的企业。日前,李西瑞与他的创业伙伴们,为迎接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埋头苦干,着手试制锂荃酯高级润滑油新一代产品,同时也在精心地构画着美好的蓝图。
  创业的道路是艰难的。但“双星化工厂”仍然是步伐坚定,仍然是执着地、发奋地向前走着,等待他们的将是再一次艰难与成功的考验。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发明、创造的,反过来它又服务于农民的耕耘、播种和收获,因而推算并预报二十四节气一直是我国农历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据古代记载,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很有把握地利用土圭(即用一根杆子直立于地面上)测量日影长短,确定冬至、夏至、春分和秋分四个节气了。确定的根据是:一年中,中午土圭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由夏至到冬至及冬至到夏至的过度中,土圭影子适中,昼夜平分的两天为秋分和春分。到距今两千一百年左右的秦、汉之际,已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并且一直沿用到现在没有什么变化。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名称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大寒、小寒。
  在漫长岁月的使用过程中,人们逐渐编排了便于记忆的二十四节气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一个迅速崛起的企业——德州振德化工有限公司
  王晓建
  德州振德化工有限公司,系袁桥乡个体私营企业。企业自1997年6月28日筹建起,即显示了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截止1998年8月,企业固定资产已达226万元;实现产值500万元;利税50万元,一跃成为袁桥乡的明星企业。
  艰苦创业
  中共十五大召开之后,袁桥乡党委、政府根据本乡乡村企业建设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确定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加快袁桥乡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结合企业改制,他们决定将濒临倒闭的乡漂染厂,借壳膨胀,引进人才,引进项目,实行新的经营方式。
  1997年5月,原庆云县尚堂原料化工厂厂长王道生,由于土地协议事故,身遭坎坷。在朋友的引荐下,来到袁桥乡,借用原漂染厂的27间厂房,决定筹建振德化工有限公司。
  1997年7月,王道生,这位39岁的山东省优秀青年企业家、国家科技星火带头人、德州地区三届拔尖人才,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筹集资金是当务之急,王道生上德州、跑庆云,求助朋友入股50万元。又找领导跑关系,争取鲁银贷款50万元,筹集到100万元资金。原漂染厂的厂房破旧低矮,不适应化工染料的生产,王道生购买了水泥、砖料进行修善改造。漂染设备用不上,全部拆除掉。派人到天津购买了空压机、偶合罐、重氮气罐等设备,自己设计,自己按装,15天的工作量,6天就完成了。筹建四十多天来,他们连夜加班,吃不好、睡不好,饿了啃口馒头,困了睡在院子的大树下。人瘦了一圈,体重减轻了二十多斤。在他和他的工友们辛勤努力下,1997年8月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从拆卸到安装,从试车到投产,一次性成功。
  扩大生产
  振德化工有限公司投产后,生产酸性媒介藏青染料,主要用于漂染毛、麻制品。
  企业要膨胀发展,产品必须适应市场,而适应市场的产品又必须多样化。为此,振德化工有限公司投产后,并不满足现状,裹足不前。他们边生产、边积累、边筹备,于1998年3月,筹集资金15万元,用于车间技术改造,扩大了生产线,新投产了酸性媒介红S——80染料。仅仅6个月的时间,从白手起家到投入生产,一个小型规模的个体私营企业年生产能力竟达150吨。现在,他们根据市场需求,又调整了产品,准备投产酸性媒介棕和酸性媒介漂蓝两种染料。振德化工有限公司走过的道路证明,个体私营经济产权明析,机制灵活,是当前发展最快、最有希望的一种经营形式,也是袁桥乡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高质量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高,市场销售畅,经济效益好,企业就发展快。为此,振德化工有限公司投产后,就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生产中的重中之重。
  质量是生命,人才是关键。振德化工有限公司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招聘技术人员11名,占全公司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其中,有助理会计师、工程师、经济师职称的5人。他们恪尽职守,从严把关,在提高产品质量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严密、规范的操作程序,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振德化工有限公司强化职工的质量意识,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操作制度,工作中严把“三关”。一把原料关。原料一进厂,化验室首先进行分析,达到标准后,车间才能提料。二把工艺操作关。从投料、重氮、偶合、咸细、过滤、烘干、研碎到混配等各个程序,工人一丝不苟,严密操作。三把出厂关。产品产出后,经化验室化验合格,方可出厂,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出厂。由于振德化工有限公司狠抓产品质量,其生产的酸性媒介藏青原料已达到国际标准,即西德拜尔公司标准。产品销往无锡、兰州、天津、辽阳等地,从未出现质量问题,赢得了广大客户的欢迎与好评。
  节能降耗
  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振德化工有限公司又狠抓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企业在管理中的重要措施。
  为了防止生产环节中出现的跑、冒、滴、漏现象,
  企业制定了严格的奖罚制度,共计三十条,内容细致、合理,每道程序都规定了消耗的百分比,把消耗指标与工艺指标挂钩,与工人工资挂钩,严格奖惩,增强了工人的责任感。经过努力,酸性媒介藏青由原吨耗195公斤降至153公斤,酸性媒介红S——80染料,由原吨耗500公斤降至400公斤。吨耗量在全国同类化工行业中数头名。天津市化工二公司的专家听说后不相信,认为这样低的消耗从理论上达不到。后来到厂看了原始记录,连连点头称赞道:“我们大企业办不到的事,你们小企业都办到了,吨耗之低真是奇迹啊!”
  化工染料价格昂贵,吨降耗100公斤可节约资金2000元。从开工至今,粗算起来,共节约资金7万余元。振德化工有限公司重视节能降耗,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入,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开拓市场
  市场营销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营销,适应市场需求,是企业第一位的任务。振德化工有限公司在搞好生产的同时,又把眼睛盯在市场上,先后在无锡、兰州建立了染料经营部。除销售自己的产品外,还销售其他企业的产品。品种有碱性品红、直接湖兰5B、硫化青BRN等34种。通过经营,既宣传了自己的产品,也了解了市场的需求,使振德化工有限公司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搞好产销衔接,以需定产,以保持企业发展的常胜不衰。
  经营部在预测市场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无锡经营部一年可获利润近20万元。兰州经营部建立五个月,时间较短,预计年底可获利润5万元。
  在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振德化工有限公司又开始转向国际市场,与丹东锦友染料化工有限公司签订了30吨外销协议,争取下半年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创造更佳经济效益。
  团结奋斗
  纵观古今世事兴衰,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精明的振德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道生又看到了这一点。他作风民主,平易近人,善于做思想工作,和工人交朋友。他时常召开座谈会,虚心听取工人的意见,采纳一些合理化建议。“工作之时是老板,工作之余是朋友”王道生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闲暇时,也常和工人下棋打扑克。在工资待遇上,从不克扣工人。他说:“工人工资要有保障,钱要从效益上赚,从节耗中赚,决不能从工人身上赚。”现公司工人人均月收入800元,居袁桥乡企业之首。
  王道生的人品和行动,得到了职工的信任,受到职工的好评,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全公司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为企业发展尽心竭力。
  袁桥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思想开脱、工作务实,积极培育、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及时解决了振德化工有限公司在用地、民事纠纷等方面的问题,给王道生以很大的鼓舞和帮助。王道生劲头更足,干劲更大了。
  展望前景,王道生满怀豪情,决心立足袁桥,大干一番。抓住机遇,扩大规模,严格管理,把振德化工有限公司办成德城区一流企业。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振德化工有限公司将成为德城区个体私营企业一颗耀眼的明珠!
  乘胜前进 再展宏图
  王晓建
  袁桥乡砖厂位于袁桥乡碾子赵村村北,占地360亩,年生产能力1400万块,产值200万元,利税45万元,固定资产70万元,是袁桥乡经济效益较好的龙头企业。
  步履维艰
  袁桥乡远离城区,东临陵县南与抬头寺乡相邻、北与河北吴桥县接壤,方圆百里无一砖厂。
  1975年,乡革委会决定利用碾子赵村村北300亩撂荒地,建立砖厂,方便四方乡亲,增加集体收入。当时,砖厂条件简陋,用工由队里记工分,生产手制红砖,群众争先购买,砖厂经营也一度红红火火。
  1985年后,由于砖厂经营管理不善,三易厂长,仍处于困境,停产了6年,房屋倒塌,设备散烂,砖厂成为一片废墟。
  1992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鲁北大地,袁桥乡党委、政府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认识到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唯一出路,决定招聘人才,实行租赁承包。
  德城区二屯乡前小屯村农民王又生,曾在某窑厂任过车间主任,热爱制砖行业。他经过实地考察,认为砖厂土地资源丰富,大窑保温性能好,决定承包砖厂,尽快扭亏增盈,改变砖厂落后面貌。第一年,他投资15万元恢复生产。谁知遇到的困难比想象中的困难还大,内忧外患,企业步履维艰,两年下来,老本也赔进去了。王又生这条硬汉子,越是在逆境中,越是不低头,他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坚定信心,勇往直前。
  1995年是个好年景。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纷纷建新房,砖的需求量大,价格也开始回升,这给砖厂带来了好运,砖厂由此起步,踏上了正规生产的征程。
  借鸡下蛋
  企业生产靠设备,良好的设备则是生产的基本保障。袁桥乡砖厂原有设备除丢失、损坏外,远远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扩大生产,必须尽快添置设备。但是,购买设备需要资金,银行不贷款,乡政府条件有限,无力扶助,亲戚朋友也拿不出大宗资金支援,怎么办?必须自己想办法,走自己的路,寻求一套自己的解决方式。“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根据砖厂这一特殊行业的特点,王又生决定“借鸡下蛋”,预售红砖。即:降低了砖的价格,让群众预交砖款。虽然利润降低了,减少了收入,但有了资金生产就能运转。仅1995年一年,砖厂预售红砖250万块,筹集资金达35万元,先后购置400型砖机一台、802铲运机一部、60推土机一部、大型采煤机一台、板车12辆、装窑车11辆。另外,还打了一眼机井,修善了10多间办公室。
  承包7年来,砖厂用“借鸡下蛋”这种方法添置了55万元的设备,没向国家银行贷款一分钱,初步解决了企业的流动资金,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
  加强管理
  改革的春风,给砖厂这个乡村企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从困境摆脱出来的砖厂,如何向前发展,这个问题又摆在了厂长王又生面前。王又生清楚地认识到,企业要发展,管理是关键,必须从管理入手,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占有,以增加经济收入。于是,他大刀阔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压缩非生产人员。旧的管理体制,给企业带来许多弊病,企业要进步,必须在体制上动大手术。原砖厂财务科、销售科、生产科等科室齐全,管理人员多,且人浮于事,王又生决定由此下手,压缩全部行政管理人员。自己身兼数职,即当厂长,又兼任会计、保管、销售员等。他早上四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一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心扑在工作上,一人承担了17人的工作量。
  原砖厂有技术人员8人,现压缩为1人,技术员既是窑头师傅,又是统计、维修工和电工,一人干8人的活。
  原砖厂有专职保卫人员6人,仍杜绝不了偷盗现象。王又生决定辞掉6名保卫人员,自己兼任保卫。人少了,责任心强了,砖厂从此再没出现丢失电机、红砖的情况。
  砖厂两部铲运机运土,雇技工操作开支较大,王又生又决定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干,父子兵齐上阵,共同活跃在砖厂里。
  由于压缩人员,减少了开支,一年可节约近二十万元。
  人员少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精明的厂长带出了一批精干的队伍,他们一人多职,任劳任怨,紧张而有秩序地忙碌着。
  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企业要发展、要生存,靠的是以产品质量赢得市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砖厂十分重视产品质量,决心以优质的红砖赢得更多的用户。车间建立了岗位责任制,规定了标准操作规程;喂料机、喂煤机、切条机、回收机等均有12名技工把关。严格的操作程序,保证了砖的基本质量,再加上砖厂土质好,烧出的红砖质量优良,深受周围群众的欢迎,产品年年供不应求,市场进一步拓展。
  改革分配制度。工资待遇关系到工人的切身利益,砖厂按照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建立了按劳分配的激励机制,实行两种工资形式。行政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工作完成好、工作量较大,得到的就多;车间工人实行计件工资,如板车工一车3角,床子工1万水坯25元,天天记账,月底结算。砖厂资金困难再大,也保障工资按时发放,7年来,从未拖欠工人工资一分钱,从而也有力地保持了工人队伍的稳定。
  安全生产。砖厂工作多是露天作业,劳动量大,工作艰苦,工伤事故较多。在砖厂工作了十几年的王又生,亲眼目睹了许多工伤事故的惨状,工伤事故不仅给工人造成身体上的痛苦,而且使企业受到经济损失,影响生产的进行。为此,几年来,砖厂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改善生产环境,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要求工人在生产期间不大声说闹,不交头结耳,每一道工序均按要求操作。因此,七年来,砖厂从未出现一次工伤事故。
  由于加强了管理,砖厂生产井然有序,蒸蒸日上,可谓一年一大步,一年一个新台阶。
  美好前景
  袁桥乡砖厂建立至今,经历了23年的风风雨雨,曾停工六年。是改革的大潮,挽救了濒临倒闭的砖厂,砖厂起死回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自实行承包以后,王又生共上交乡政府承包费49万元,纳税12万元,为砖厂的兴旺,为袁桥乡经济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1998年7月,王又生又与乡政府签订了十年的租赁合同。他面对合同,憧憬着砖厂美好的前景,心里十分激动,他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我王又生要体现人生价值,在袁桥乡干出点名堂。”他打算购置先进设备——500镇空砖机,进一步提高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年产量增产一倍以上,可达2500万块。他重新规划了360亩土地,除生产红砖外,养殖、种植齐头并进。用挖土机挖坑塘,修建30亩的养鱼塘,周围种上2万株白杨树,再修上几条路……,把砖厂建设成为花园式企业。
  随着改革的深入,袁桥乡砖厂也将乘风破浪,阔步前进,一个崭新的、花园式企业将出现在袁桥大地上,愿袁桥乡砖厂插上腾飞的翅膀,再展宏图,再现灿烂!
  节气与农事、气候
  (一)
  立春:表示冬天即将结束,春天开始了。
  雨水:立春过后,天气逐渐暖和,雨水开始多起来了。
  惊蛰:雨水过去开始,逐渐将有春雷轰鸣,藏于地下冬眠的生物也就惊醒了。
  春分:春分这天昼夜平分,正是春天的中期。
  清明:春分以后,春光明媚,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雨水有比较显著的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立夏:表示夏天开始了。
  小满:麦类等夏热作物籽粒丰满起来,但还不到开镰收获的时候。
  芒种:麦子有芒了,夏收作物成熟,应该收割,大秋作物应赶快下种了。
  夏至:古称“日北至”,表示盛夏就要来临,白天渐短了。
  小暑:夏至以后天气炎热,称为小暑。
  巨人的细胞——家庭——小辛庄印象
  袁书平
  神州的版图上,闪耀着无数改革的群星。我有幸在鲁北平原上扑捉了一颗灿烂之星,这是社会主义巨人的一个细胞——小辛庄家庭。
  这个村,点燃一支烟可以绕村转两圈,东头叫卖油条西头也能听得见,这就是小辛庄给我们的初步印象。的确,小辛庄村小人少。1966年前,仅有17户人家,68口人,有孙、赵两大姓,而无党无团。时至1968年,小辛庄仍作为一个生产小队,附属于耿庄大队管。名庄实队的小辛村只有一名小队长,一名队会计,分别由孙、赵两个家族的代表担任。又因家族观念强,派性斗争激烈,村内工作实难开展。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孙、赵两人(家族代表)激流勇退,甩手撂下了两副担子,村里如同一盘散沙,无人管,大段时间陷入了无政府状态。村民靠吃国家
  救济生活,花钱靠贷款,有困难靠上级照顾。一时间变成了远近闻名的“三靠”村。许多人也因无法生存外出谋生找出路。本来就小得可怜“巴掌”大的村庄,人再外流,剩下的只是一个虚名。
  1969年,曾任陵县袁桥公社党委书记的石连芳看到眼里,疼在心上。他身为17级国家干部竟三下小辛庄,深入调查了解群众,并亲自帮助这个村建起了革命委员会,选拔了18岁的赵云良当了革命委员会主任。从那以后,村里开始有了组织,有了村集体领导班子,集体生产及各项事务也都逐步趋向了正规化。
  万事开头难,乱村工作更难干。赵云良上任后,村里的生产条件很差,无电、无水、无机械,人们的思想混乱。面对如此境地,年青的赵云良便大刀阔斧地理顺起乱摊子,向乱开刀,向难开战。但终因经验不足和人们的思想偏见,致使年青的领导班子,一度陷入孤立难堪的困境。1970年,适逢全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赵云良“飞马腾空”,一气跑到了山西省昔阳县。接着,他又到了大寨大队进行了参观学习。没想到,赵云良这一大寨之行,感触甚深,启发甚大。大寨人与天斗与地斗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坚定了他带领小辛庄人民走出贫困,打好翻身仗的决心和信心。从大寨回来后,他和村里的其他干部一起,横下一条心,决定从转变思想意识入手,统一整顿人们的思想,每天集合上工前,带领大伙背一段毛主席语录。通过思想的集中整顿,人们消极怠工的灰色情绪得到了摆脱,人人都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思想的统一为以后各项经济工作的开展铺平了道路。小辛庄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在赵云良和其他村干部的带动下,本着“先治坡后治窝”(陈永贵语)原则,用3年时间整平土地100亩,动土近万方。到1973年底,全村高低不平的低洼地块,全部整为一马平川的小平原。象村南五、六亩高台地,男女老少、齐上阵,大干一冬一春,彻底整平,使从未浇灌过的历史高台地变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丰收田。粮食产量开始逐年递增,单产超过了纲要400斤。为解决浇水难问题,村里新建了扬水站,集体购置了柴油机,水泵;为解决群众生产上耕种、打场等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的困难,村集体又购置了骡马车和一台28马力拖拉机;还新上了轧棉花、弹簧垫加工等工副业加工项目,增加了公共积累。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提高,村容村貌也有了大改观。全村涝洼地的平整,为联片开发和规模化种植打下了基础,生产条件的改善,村民思想的安定,为小辛庄农业的大发展赢来了契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似春风吹遍了古老的神州大地,也吹到了小辛庄人的心坎里。土地承包到户,群众有了生产积极性和劳动自觉性。小辛庄人表现了前所未有的劳动热情,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摆脱了贫困。而村干部却自我加压,变行政命令为服务群众。1984年在村里仍不富裕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为全村群众安上了照明电。1990年,赵云良四处奔波,又为村里的照明电拉上了专线。从此,小辛庄告别了洋(煤)油灯照明的历史。1995年,村里本着上级补一点,集体拿一点,群众摊一点的原则,在村内铺设了一条长达1100米的柏油路,改善了交通条件,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这个社会主义巨人躯体上的小细胞,一跃变成了能支撑人民群众生活的“大门户”。当家人赵云良,做为村党支部书记又担起了管理这个家庭门户的重担,凭一身正气、热血红心和勤劳的双手,把这个“家”引上了光明之路。1997年荣获区级“文明村”称号。
  有位哲人说过:“忘记了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也许正是因为经历过那段苦难的历史,小辛庄的决策者们才会更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他们为了小辛庄人的未来,为了小辛庄宏伟蓝图的实现,做着更多更细的艰苦工作。
  赵云良担任支书,民主治村是他的施政方针。他以思想教育为主,经常走家串户和“家”里的老人,青年谈心,与少年儿童戏逗,深受爱戴。全村140口人,谁家有事,他都圆满解决,哪家几口人,谁家婆媳不合、邻里不睦,哪家孩子上学有困难,他都了如指掌,都设法去办,而且件件办的无一不恰到好处。多年来,村里坚持每月开一次村民大会布置工作,公布经济账目,增加了经济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从1971年开始,小辛庄的人们每年举行两次茶话会,以茶代酒,同饮齐欢,至今已形成了习惯。第一次是在中秋节晚上举行,由每户出一名代表,组成了“大家”,合家欢聚齐喝同心茶,畅所欲言,共商大事。在这个席面上,“家”里的每个人都有机会讲几句发自肺腑的言谈话语,哪个成员也能心花怒放。若是两家有矛盾,“大家”齐抓共管,帮助解决。若是谁家违犯了“村规民约”,“大家”也会毫不客气地批评指正。中秋月圆,人心所向,使每个家庭成员感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众人齐唱幸福歌。
  第二次是在每年的正月初一日。新年伊始,“大家”团拜,即象征着社会主义大家庭团结友好,尊老爱幼,也表明了礼仪之帮的国度,正气腾空而起。大家拥聚在新的六配套学校里,象学生一样,聆听着党支部总结上年的工作报告,新的一年计划,提出设想。
  同时,也学习上级重要文献,以提高“家人”的“五爱”思想,议国议政,民主理财。“家庭”成员与“家长”共商大计,各抒己见。这样做,小辛庄这个“大家庭”里人心靠拢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摆正了。“四有”新人不断涌现。如8岁的小学生拾到20元钱交公,青壮年无偿为乡民开挖池塘、水渠,老年人主动给妇女看管婴儿等。而这里的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邪风、却早已望而不见了。
  就这样,赵云良和“家庭”里的每个成员,凭劳动的双手,自力更生,摆脱了困境,走出了谷底。大干换来了大变。一颗颗赤热的心,在黄土地上不停地跳动,辛勤地耕耘,播下了希望,收获着理想。赵云良一“家”,由1971年粮食总产三、四千斤,猛增到去年粮食总产十八、九万斤,一个箭步提高了60倍。全村的可耕地变成了吨粮田。支部书记赵云良还通过一系列考证,学习参观,又从中国林科院引进了当今国内外最新良种苗木,从山东农业大学和德州林科所等科研单位和部门,聘请了专家、教授进“家”讲课,使“庭院”果树栽培面积大幅度增长,品种逐渐增加,产量飞跃上浮。农牧副渔,百业兴旺,使这个庄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300元。小辛庄这个神州版图上找不到的村庄,一跃成了一颗升腾的星。拥有140口人的小辛庄,聚然变成了社会主义大家族中的家庭成员,巨人的细胞也变成了一个“大家庭”。
  就因为这些,我笔中的墨仍不停地溢出。写起它——小辛庄,这个组成“巨人”的“细胞”,凭着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乐观的志趣,克服了困难,团结奋进。我在想:倘若是“巨人”的“细胞”都象他们那样健康、文明、科学、兴旺、发达,巨人不更加强壮吗?
  节气与农事、气候
  (二)
  大暑:比小暑节气更为炎热,这是一年中的极热季节,所以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之说。
  立秋:表示秋天开始了。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了以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了。
  白露:天气渐渐凉起来了,空中的水气在树木、花草上可以结成露珠了,故称白露。
  秋分:白天黑夜等长,恰在秋天中期。
  寒露:天气更凉了,露水也很凉了。露降:开始有霜了。
  立冬:冬天来临了。
  小雪、大雪:下雪季节开始,先是小雪,至大雪已成积雪。
  冬至:古人称“日南至”,表示寒冷的冬天到了。白天渐长了。
  小寒、大寒: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
  黄河岸边的星
  袁书平
  鲁北平原上有一个小村,叫西官道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上或许找不到它的名字。但是,翻开日本中秋徒会访华团的记录,却有一段这样的记载:“1987年10月8日,参观中国齐鲁农村一个叫西官道魏的庄子,收获很大,感受甚深。”这个村只有400口人,点燃一支烟可以走两个来回,东头炸油条,西头也能闻着香。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鲁北小村,如今固定资产竟有2000多万元。农业生产连年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粮食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亩产300斤,增到1800斤;棉花由亩产籽棉120斤,增到500斤。人均纯收入2760元,比1977年增长了21倍。的确,正象人们说的那样,“西官道魏能有今天,多亏了村委主任刘吉胜和老支书邵玉兰”。
  刘吉胜担任过村民兵连长、大队长、团支部书记;邵玉兰担任过乡妇女主任,自1958年下半年至今一直任西官道魏村党支部书记。西官道魏村在刘吉胜、邵玉兰的带领下,1989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省级明星村”,德州市农村“样板小康村”。可在他(她)们上任的时候,面对的却是这样一种状况:全村除一户吃国家商品粮的干部家属有一座砖房外,其余全部是土坯垒成的旧式老房。粮食每人每年不足300斤,400亩土地竟有三分之一是碱场涝洼。然而,刘吉胜和邵玉兰没有退却,在广泛征求社员意见的基础上,多次召开党支部、队委会议,反复研究,决定开展群众性的改土治碱、兴修水利和植树造林运动,农、林、牧、副、渔各业齐发展。
  西官道魏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曾徘徊了20年,且经历了10年动乱。1979年后,群众承包的土地分散,有的户竟有大小十多块,水浇条件差,且有盐碱。为此,大队党支部、队委会,对土地进行了合理调整,利用两个冬春,开展了群众性的改土治碱,兴修水利和植树造林运动。肩扛手抬、镢挖铣端,建成了四条排、灌、路、林,全长8华里的综合水利工程,改良土壤152亩,刘吉胜还拿自家的钱修建了村民的水利设施。村里又投资20多万元,兴修水利,架起了高压电线,为村民安上了电灯,用上了自来水,建起了中型排灌站和配套机具。刘吉胜还到水电部第十三工程局,雇了挖泥船,深挖河道,整修养鱼池,增加蓄水能力,解决了村民浇水难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以市场为导向,把握机遇,优化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把有限的土地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增强了农业自我积累。在稳定粮棉总产,提高单产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了规模经营,一步一个台阶地发展了养殖、瓜果、蔬菜等商品生产。利用增加科技、资金、劳务综合投入,强化了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在此基础上,西官道魏村立足当地资源,面向城乡两大市场,发展多种经营,搞开发利用,实行种、养、加工综合经营,先后发展了牧业、运输业,走出了一条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路子。本着“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和“相对集中,发展群体优势”的原则,提倡横向联合搞开发,建设高起点、高档次、高技术企业,以高补迟,一步到位。加快开发了104国道路边工业区。在原有运输队、制香厂、汽车修配厂等村办企业基础上,1996年新上了面粉加工厂。1997年又在104国道路边新建了115亩蔬菜园。仅此一项,西官道魏村民人均增收400元。1997年农业收入97.9万元;庭院收入40万元;“三产”收入45万元;工副业收入63.4万元。国民总值达到了353.1万元;人均纯收入276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然而,西官道魏村在富裕的同时,没有忘记村庄建设,村党支部、村委会把村庄建设和管理做为振兴经济,富民兴村的战略决策列入了议事日程。克服了村庄建设无领导机构、无固定人员、无总体规划、无资金来源的“四无”状态。自1982年以来,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修建了青年、民兵、妇女之家、老年游艺室、幼儿园、育红班、高标准学校、文化娱乐中心、村民会议室、村委会办公室,图书馆、文化室、医疗室、科技、文化、普法、计生学校等设施,绘制了总体规划图,铺设了2000多米长的环村柏油路,疏通了内外交通,解决了晴天扬土、雨天积水行路难的问题。购置了桑塔纳轿车、仪征面包车、四部解放牌汽车、铁牛55马力拖拉机等交通工具。近年又对学校、幼儿园、育红班,青年、民兵之家、老年游乐厅等服务设施,做了重点装修。集体为村民安上了电话,上了程控电话自动交换机,达到了内外交通网络化、通讯现代化。形成了集体、个人、家庭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村政建设体系。
  西官道魏村的村庄规划,是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在市、区、乡三级政府的严格要求下进行的,全村150座1305间村民住房,一个标准。
  主要街道和巷道胡同,一个尺寸。村庄中心左右两侧,分别开挖了花栏杆围织的石坡鱼池;柏油路边栽种了法桐、国槐;文化大院,娱乐中心种植了塔松、排松;树下道边,院内院外,栽有冬青、月季、牡丹、玫瑰、菊花等各种花卉苗木。达到了布局合理,标准统一。
  为了强化基础管理工作,深化农村改革,促进两个文明建设,西官道魏村于1993年5月13日经全体村民讨论,通过了《依法治村规范化管理规定》。主要有村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村民组织、土地管理、财务管理、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内容。
  经济的发展,为改善群众生活和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条件。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净化了村风民气。全体村民团结友好,尊老爱幼,积极向上,村风健康文明。西官道魏村在党的领导下,在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摆脱了困境,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上站起来了。它像奔腾的黄河,将伴随着改革的大潮,进入二十一世纪……。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德城文史》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德州市德诚区文史资料等情况。例如袁桥乡概况、政权建设、乡村往事、历史回顾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