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民族经济 促进民族团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479
颗粒名称: 发展民族经济 促进民族团结
分类号: K269
页数: 5
页码: 197-201
摘要: 党家庄镇有46个村(居),农业人口53261人,其中少数民族村3个、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村9个,少数民族人口近万人,占镇人口总数的18.5%,占济南市少数民族人口的1/10,是我市较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全镇少数民族中,主要是回族,此外还有满、维吾尔、朝鲜等民族。党家庄镇发展民族经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相应的荣誉。1986年被评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关键词: 党家庄镇 建设 发展

内容

党家庄镇有46个村(居),农业人口53261人,其中少数民族村3个、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村9个,少数民族人口近万人,占镇人口总数的18.5%,占济南市少数民族人口的1/10,是我市较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
  全镇少数民族中,主要是回族,此外还有满、维吾尔、朝鲜等民族。多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党的民族政策,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山东省民族工作条例,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把团结与进步、稳定与发展作为全镇民族工作的主题,加强领导,扎实工作,开拓进取,逐步形成了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全镇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及其它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绩斐然。
  发展是硬道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状况如何,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关键。因此,镇党委、政府把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放在整个民族工作的首位,纳入全镇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民族经济的新途径,采取“利用优势、因地制宜、找准路子、积极扶持”的工作原则,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倾斜,使全镇民族经济焕发了勃勃生机,加快了发展步伐。
  首先,在农业方面,大力引导少数民族走农业化之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已成为当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镇党委、政府积极倡导各少数民族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发展高科技产品,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建基地、带农户,走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路子。党东回民村建成了“省级机关奶业基地”,杜庙村建成了济南市第一家“外向型科技农业示范基地”,为民族农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丘山集团1995年成立了畜牧分公司。肉牛存栏量达到650头,目前该项目已与省牧工商集团联合,投资2200万元将该公司发展成“省万头畜禽肉牛饲养基地。”此外,还建成了“葡萄基地”和“花卉基地”。相映生辉的特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其次,在工业方面,充分利用靠近大企业的优势,搞好配套服务和引进资金,努力发展自己的民族企业。刘家林村依靠临近济南汽车制造总厂的优势,大搞服务加工,建起了汽车附件厂,可为汽总加工黄河、罗曼、斯太尔三大系列160余种规格的汽车配件。党东村利用靠近山东水泥厂的有利条件,建起了纸袋厂,并于1997年引进资金120万元,与泰安一企业合资新上了一条塑料编织袋流水线,其年产值可达600万元,利税60万元,既满足了我市几个水泥厂包装袋的需求,还远销外地。党西回民村利用附近国有水泥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建起了自己的水泥厂且销路较好。
  第三,大力扶持少数民族第三产业的发展。104国道有8.4公里通过党家庄镇,党东、党西两村紧靠该国道。近年来,镇村两级扶持两村回族村民在104国道边发展个体私营业户130多家,占辖区公路两侧第三产业总数的60%,形成了一条富有民族特色的服务长廊。党东村投资百万元,在村东友谊大街长达900米的路段内,建起了商业店铺,个体工商户买卖兴隆,成为名符其实的商业街。党东村还利用靠近山东水泥厂、北邻104国道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个体运输业,如今已拥有运输车辆400余部,其中黄河、东风、解放等大型运输车230多辆,形成了一个集购、运、销于一体的运输专业村。目前,全镇个体工商业户已发展到2000多家,其中少数民族经营业户就有700多家。
  为了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镇每年召开3次民族经济座谈会,邀请市、区、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的少数民族人士及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企业代表参加,共商发展民族经济的大计。镇政府还制定了发展民族经济的八条优惠政策,即:(1)优先论证新上项目;(2)优先安排提供经营场地;(3)优先提供原材料;(4)优先提供使用贷款;(5)优先提供经济信息;(6)优先组织产品销路;(7)优先办理各项营业手续;(8)优先培养引进技术人才。经过多年努力,全镇民族经济发展迅速,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党东、党西、刘家林、马家庄、杜家庙等几个民族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在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团结和其它各项民族事业的发展。
  一是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坚持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党家庄镇有党西、党东、刘家林、马家庄、杜家庙村5处清真寺。党西村清真寺建于元朝末年,党东村等4处清真寺建于明清年代,年久失修。自1990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回汉干部群众慷慨解囊捐助100多万元,把5处清真寺修饰一新。在维修清真寺时,党西村93岁的老人马清祥主教阿訇捐款2万元,丹心献于清真寺;国际友人孟加拉国的穆斯林艾思曼将5100美元捐献给党东清真寺。1995年,党西村清真寺被济南市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党东村清真寺被历城区政府批准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初,党家庄东、西两个行政村为资助商河县站南村捐款6万元,1998年秋,为两江抗洪干部群众捐款10万元、捐物2万元,1999年初,为镇回民中学建教学楼捐款10万元。党家庄镇汉族干部群众为镇回民中学的建设捐款达50万元。全镇各民族相互尊重,密切合作,共同发展,营造了一个水乳交融的民族关系新局面。
  二是坚持依法治理,实施法律进万家及建立普法宣传一条街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1997年4月,济南市少数民族“三五”普法现场会在党东村召开,党家庄镇的工作经验受到了市区领导的一致好评。
  三是把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作为搞好民族进步工作的“基础工程”来抓。全镇新建教学楼17座,其中少数民族教学楼占了6座;1995年建成的党西回民小学教学楼,是全市回民小学投资最多、建得最好的教学楼;1998年投资320万元兴建的党家庄镇回民中学教学楼,是具有民族风格的4038平方米的四层式建筑,可容纳24个教学班,包括仪器室、实验室、阶梯教室、活动室、电教室等配套齐全;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全镇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镇已为各大中专院校输送少数民族学生600多人。党东、党西村从1997年开始每年投资10万元为本村小学和幼儿园实施“温暖工程”。各民族村幼儿园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市级标准。1998年,党西回民村成立了“党家庄镇民族艺体学校”,促进了全镇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也都发展迅速。
  党家庄镇发展民族经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相应的荣誉。1994年、1995年分别被评为省、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984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1986年被评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1992年荣获全省第二届双文明建设竞赛“明星乡镇”,1994年被评为全省综合经济实力二百强乡镇。1999年2月,被评为“济南市1998年度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并颁发奖杯。1985年,山东省在党家庄成功地举办了“省首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1995年、1998年党西村被评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989年2月,党家庄镇农技推广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评为先进单位,并颁发奖杯和奖状;同年4月,农技站又获得济南市政府《粮油菜增产增值开发研究》项目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杜家庙村党支部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党支部”,同年6月,原山东省委书记、现国家领导人姜春云同志,带领省、市、区领导人一起到杜家庙村视察工作,并到田间参加麦收劳动。
  成绩的取得,是在党的领导下,全镇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其中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1998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961亿元,其中少数民族国内生产总值1.6亿元,占20%。全镇人均纯收入3158元,少数民族人均纯收入则突破了4000元,高出全镇人均纯收入2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党东村的发展变化,对全镇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推动作用。
  党东村有2197口人,在改革开放20年的时间里,村两委会率领全体村民团结一致,乘改革开放的东风,迅速壮大了全村的集体经济,走在了全区乃至全市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前列。目前,党东村人均收入已突破4000元。20年前,全村连一辆拖拉机都没有,现在拥有各种车辆695辆,其中拥有高档轿车31辆,全村已安装电话293部,有手机64部,1995年被命名为电话村;全村有彩电590台,冰箱316台,洗衣机318台;养奶牛500多头。在村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村里的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各项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1992年投资建成了高标准教学楼,九条主要街道全部硬化,并安装上路灯;村集体出资45000元,为全村520户村民每户办理限额3万元的家庭财产保险手续;村两委会为保护历史文物,关心爱护少数民族宗教活动场所,1995年投资30万元重新维修了清真寺。为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问题,使老有所养,村集体从1998年起,为全村60岁以上的235名老人,每人每月发放养老金50元,使老人安度晚年,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富起来的党东村回民也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曾捐资3万元帮助商河县站南回族村发展教育事业,为党家庄镇回民中学的修建捐款5万元,在1998年的抗洪救灾捐助中,党东村回民捐资4.6万元……1998年被评为“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党东村的发展变化,可以说是党家庄镇发展民族经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个缩影。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本书资料多为亲闻、亲历、亲见史料,有文章《闪光的历城 辉煌的成就》、《绿色长城展风采》、《军民共育文明花》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金延荣
责任者
程木利
责任者
张国良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