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革命老区旧貌变新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477
颗粒名称: 南山革命老区旧貌变新颜
分类号: K269
页数: 7
页码: 188-194
摘要: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纪念日。建国前的战争年代,南山革命老区的人民,英勇奋斗,前赴后继,为掩护党的组织,支援革命战争,建立革命政权,付出过巨大牺牲,作出过重大贡献。建国50年来,南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气壮山河,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慨,战天斗地,使南山这块革命根据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吴化文于9月19日晚举行起义,当夜市委移驻仲宫的并渡口。24日济南解放,市委迁入市内,从此离开了南部山区。区政府已将该村列入“引进国外智力果品技术推广示范园”。仲宫镇的蔬菜种植逐年扩大,成为济南市无公害蔬菜基地。粮食果品的丰收,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南山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 南山革命老区 建设 发展

内容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纪念日。建国前的战争年代,南山革命老区的人民,英勇奋斗,前赴后继,为掩护党的组织,支援革命战争,建立革命政权,付出过巨大牺牲,作出过重大贡献。建国50年来,南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气壮山河,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慨,战天斗地,使南山这块革命根据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南山革命老区是指西营、绣川、仲宫、柳埠、高而5个乡镇,总面积为555平方公里,自然村415个,人口19万余人,耕地14万余亩。建国前,这一带山高沟深,树木茂密,道路崎岖,拉游击大有回旋余地。1940年我们党就在这里扎了根,发展壮大党的组织,以山区为依托,建立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南山革命根据地。
  1943年,上级党组织派张洪涛同志到泰山地委任副书记,并负责开展济南地下工作,建立了济南工委,当时工委机关就驻在西营周围的佛峪、道沟、白炭窑、葫芦峪等村。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在商家庄西边的廒而庄成立了济南市委、市政府。1946年初,市委机关驻仲宫的郭而庄,市政府机关驻仲宫。同年5月,市委移驻突泉,并在突泉与渤海、鲁西工委召开了联席会议。6月,市委移驻柳埠的李家塘。7月,市委驻柳埠的窝铺,此时国民党进攻解放区,内战暴发,市委在窝铺进行精减机构,动员战备。8月,市委移驻泥淤泉。1947年,市委曾驻柳埠的柏树崖、黄巢等村。1948年初,国民党军由济南出动一个旅“扫荡”历城南山区,逼近市委,市委移驻章历边境。上半年,市委驻佛峪、道沟、枣林、南营等村,并在这里开始加紧做解放济南的准备工作。1948年9月,济南战役打响时,市委驻在柳埠的李家塘,济南战役指挥所设在仲宫的尹家店。吴化文于9月19日晚举行起义,当夜市委移驻仲宫的并渡口。24日济南解放,市委迁入市内,从此离开了南部山区。
  1944年,历城县委、县政府在西营村成立,机关曾驻西营、南营、商家庄、柳埠、突泉、大会、桃科、窝铺、仲宫等村。县委在这一地区曾领导全县人民开展了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动参支前等工作。1948年9月,王舍人庄县城解放,县委、县政府机关从仲宫迁至东郊杨家屯。为了纪念南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济南市委最近决定在绣川水库南岭高坡上建一块“济南市南部山区革命根据地纪念碑”,让子孙后代知道半个世纪之前,革命老前辈依靠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留下的光辉足迹。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南山区人民为支援革命战争,建立新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建国50年来,南山区人民继承了先辈的革命精神,不畏艰难,英勇拼搏,战天斗地,夺取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关心南山老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建国初,南山土地瘠薄,种植单一,粮食亩产仅百余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老区逐步推行了家庭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粮食生产由过去的大集体、单一经济转到个人承包多种经营上来。由于实行联产计酬,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1997年达59144吨,比1985年的30370吨,将近翻了一番。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乡镇企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1997年镇、村、户办企业发展到2655个,总产值达276452万元,利税总额达2582.9万元,同时已建成了医疗化工、农机制造、建筑材料、木器加工、保健饮料、刺绣工艺、农副产品加工等10多个门类的企业。南山的石头储量很丰富,过去的石头只是用来盖房、垒堰、烧石灰,现在加工成板材,赚大钱。被誉为世界三红之一的“柳埠红”,大都暴露在地表,极易开采、加工和运输。高而、绣川、西营等乡镇保健价值极高的木鱼石磨制加工成精美茶具和工艺品,销往国内外。过去农户把木头用来盖房或当柴烧,现在随着林业的发展,把木材制做成各种家俱,使木头走出大山迈向市场。西营镇黑峪村兴业家俱厂,开发了木质雕刻沙发、床、椅、衣橱等中高档家俱,在市南郊建立了分厂,吸纳了几百名劳力,成为全镇个体纳税大户。锦绣集团济南德锐思制衣有限公司,是绣川乡的乡直企业。近几年来,先后与韩国、美国等国家,台湾、香港等地区的有关公司建立了稳固的合资关系。目前企业已有固定资产1000万元,年生产能力服装40万件、玩具18万达、216万只,年产值3000万元,出口创汇30万美元的全国中型二档乡镇企业,1997年被区政府评为“优秀三资企业”。仲宫镇穆家庄的泉水,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元素,是极好的矿泉水,现已开发利用,还加工成保健饮料,远销城乡各地。柳埠镇近几年来,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和扩大对外开放,先后引进10余家企业来柳埠安家落户,吸收资金2000多万元。这些乡镇企业项目的崛起,为南山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城南部以锦绣、锦云、锦阳三川为主的山区,经过几十年劳动人民的开发和绿化取得了“山岳公园”的美称。建国以来,由于常年封山造林,现在果品种类繁多,北方的各种干鲜果品无所不有。主要品种有苹果、梨、杏、核桃、山楂、柿子、大枣、葡萄等20多种。有些还是远近闻名的特产,如仲宫镇出产的泰山小白梨,形状美观,色泽鲜亮,甜脆多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高而一带的核桃,个大皮薄,仁香油多。被称为“杏中之魁”的红玉杏和红荷包杏,个大肉厚,酸甜适度,这几种果品,都远销国内外。
  自1987年至1993年在南山老区开始实施济南市保泉绿化工程,后又实施市长二号工程,并推行山林果园承包,几十年不变。新的措施和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山区人民发展林果生产的积极性。除使林木生产形成松柏林、刺槐林等规模外,还建立了若干果树生产基地。先后建成了锦绣川、西营1000公顷优质苹果基地;柳埠、西营、高而1000公顷板栗基地;仲宫、柳埠70公顷良种柿子基地;柳埠、绣川的70公顷大樱桃基地;绣川和卧虎山周围、四门塔附近等处200公顷的石榴基地,还有近万亩红荷包杏良种基地、核桃良种基地。西营、绣川等乡镇达到了人均一亩果园,1997年干鲜果品产量达到31828吨。西营、仲宫、绣川、高而等乡镇先后建立了果品交易市场,吸引了黑、吉、辽、湘、鄂、浙客户前来收购。林果收入占到农户纯收入的三分之二。西营镇的上罗伽村,引进“红富士”、日本甜柿子、华丰核桃等30多个果树新品种,1997年各类果品产量达50多万公斤,人均果品收入达1000余元。柳埠镇的王家峪村引进国内外的大樱桃、优质李子、矮化板栗等名优品种53个,种植300亩杏、300亩大樱桃、500亩苹果、600亩板栗,1997年人均收入达3000余元。到2000年全村果树进入盛果期,预计各种果品年总产量可达150万公斤,户均收入可达2万余元,集体收入达40万元。区政府已将该村列入“引进国外智力果品技术推广示范园”。谢市长称赞该村是“南山区建设的一面旗帜”。仲宫镇的蔬菜种植逐年扩大,成为济南市无公害蔬菜基地。1997年种植面积达740公顷,产量达42522吨。除供应济南市外,还销往天津、秦皇岛、沈阳等地区。粮食果品的丰收,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南山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9年,人均收入不到20元,1997年,人均收入达到1795元。1998年,柳埠镇人均收入达2350元。群众赞誉南山老区为:春天鸟语花香,夏天瀑布飞扬,秋天果实累累,冬天松柏苍苍。
  解放前南山区没有一条象样的公路,乡镇村之间,只是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运输靠的是肩扛、驴驮、担子挑,连独轮车都难以推行。解放后,南山区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慨,头顶蓝天,脚踏荒山,冒着严寒酷暑,劈山岭,架悬桥,使几十条山区的崎岖山道变成了宽阔的柏油公路。几十年来,先后筹措资金修通了柳埠至西营、西营至彩石、西营至港沟、高而至长清等公路。乡镇与各村之间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汽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山区公路网络。高而乡组织4000名劳动力,投工12万个,修通了南至泰安交界的6.7公里的驴脖子岭山区公路,方便了群众,加速了经济的发展。西营的四个办事处,38个行政村,村村通了柏油路,全镇的7股支路通了客运汽车。绣川乡投资55万元修通了大水井至港沟的乡村公路。投资205万元铺设了通往27个村的沥青公路20余公里。金刚纂村的群众,利用一个冬天劈下了3个山坡,架起四座桥,砌石堰2000多米,动土石方1.5万立方米,投工2万余个,修了一条村级公路。同时还奋战3个年头,动用土石方10万余方,凿通了村北岭至港沟桃科的盘山公路。他们这种开山修路的新愚公精神是南山区劳动人民的突出代表。
  1995年,投资1.2亿元开辟了省道002线。002线,北起十六里河镇的分水岭,南至仲宫镇,全长12公里。路面宽20余米,架通大小桥及涵洞30余座。它是一条设计时速100余公里的一级公路。从仲宫至柳埠跑马岭高标准的观光旅游路现正在紧张施工之中,南山区的公路网络已基本形成。当年在这里拉游击的历城县武工队指导员、历城县第一任组织部长李烈炎同志重游故地后,感慨地说:过去是出门眼前山,抬头只望天,一脚羊肠道,路比蜀道难;现在是大道直通天(从山下修到山上),汽车爬上摩天岭,幸福生活万万年。“公路通,百业兴”,南部山区方便的交通,每天都有近万辆汽车往返于重山峻岭之中,奔驰于城镇乡村之间,源源不断地把大量农机、化肥、农药、百货等物资送到乡村,又把粮食、山果、药材、建材及其它农副产品运到城市,促进了城乡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南部山区地形复杂,除少数有条件的地方能打深井外,多数地区是过去连吃水都难以解决的历史旱区。群众吃水、用水、浇地,大都是靠雨水、山泉和旱井、旱池蓄水。建国后,南山区的广大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支援下,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区内除二座大中型水库外,还有小型水库20余座,塘坝水池300余座,沿河建扬水站130余处。仅西营镇,现有水浇地面积达1200亩,并有21个村吃上了自来水。特别是卧虎山、锦绣川两大水库,不仅是泉城人民的重要饮水资源,也是旅游胜地。
  锦绣川水库建于1966年,1970年竣工拦河蓄水,总库容量是4150万立方米。栏河大坝为浆砌石溢流重力坝,有4个自流孔,坝高48米,长328米,设计新颖,造型独特,宏伟壮观,似一条巨龙横卧在锦绣川之上。大坝两侧设有放水洞,过水流量7立方米。配套干、支渠穿越高山峡谷,迂回曲折到达济南市区边缘南郊一带。绵绣川水库,若遇大雨库水猛涨,水从大坝自流空溢出,形成美丽壮观的瀑布,召来数以万计的游人观赏。同时,还为济南市民一年提供3000万方优质水源,以解市民供水之急。
  卧虎山水库建于1958年,容水量1.1亿立方米,面积相当七、八个大明湖,环湖公路20余里。水库未建前,玉符河逢雨季则山洪滚滚,数百亩粮田毁于一旦,遇旱情便颗粒无收,十几个村庄吃水也很困难。水库建成后,设有数十个水池、塘坝、防渗渠道。水库的蓄水,不仅解决了附近村庄的吃水困难,也流入济南市区,供市民饮用。1985年春,在卧虎山水库北岸山坡上,修建了卧虎山宾馆,建筑面积为7800平方米。宾馆依山傍水,系庭院式连体楼房,呈四合院形式,房间宽敞明亮,设施齐全,餐厅可容纳400余人用餐。水库环境优雅,每年引来数以万计的游人观光、游览、垂钓。
  南山老区的小城镇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历城第一届县委、县政府建立纪念地西营村,过去是坑洼不平的土路,房子均是破旧的草房和石房。由于街道狭窄,不足4米宽,户落密集,交通不畅,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八十年代后期,镇政府投资140万元,拓宽了西营至南营村2公里的柏油大马路和18米宽的西营街,开发建设的商业街,与西营村的瓦房、小楼房连成一体。
  解放战争时期,济南老市委、历城老县委驻地仲宫镇,原来街巷狭窄,道路不平,房屋陈旧。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加速了仲宫的旧城改造,成为济南市的卫星城。改造后的仲宫街,昔日破旧的茅屋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新楼房。过去狭窄脏乱的街巷变成了宽敞整洁的柏油路。过去萧条冷落的市面,如今商店、商亭林立,四方商货云集,仅宏福商场,每天赶集市的即达3万余人。宏福商场,现有固定经营业户96家,中间营业大棚2000平方米,两侧设售货台总长260米,固定摊位200多个,从业人员400余人,成为仲宫的“天天市”。先后建成了容纳1000余人的电影院、3000平方米的医院大楼、容纳24个班的中心教学楼和12个班的仲北小学楼。建成了占地6.6公顷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占地4公顷的建材批发市场。近十年来,建成5层以上的楼房16座,从事三产的商户达1350家,初步形成了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的商业长廊。仲宫镇1985年税收72万元,1998年税收达354.4万元,税收的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小城镇的开发与建设。仲宫镇被济南市列为旅游度假开发区,并划分了镇驻地4平方公里的商贸区,以及仲宫岭以北二仙、店子一带3平方公里的无污染轻工业区,卧虎山周围3平方公里的风景旅游区。仲宫镇1990年被国家建设部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5年被省政府授予“村镇建设新型乡镇”,列为全省小城镇建设“百新工程”试点镇,成为全国12个小城镇建设样板示范镇之一,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南山革命老区的巨大变化,为世人所瞩目。年已九旬高龄的历城第一任县长武中奇老人,在旧地重游时,当他看到满山的果树,绿油油的梯田,矗立在深山老峪的工厂时,无限感慨地说:“南山革命老区变了!变了!全变了!山变得更加秀美壮观,人变得更加意气风发。”年轻的乡镇干部们对武老说:“过去,革命老前辈出生入死为我们打下了江山,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担落在我们青年一代肩上,我们一定担得起,绝不辜负老前辈对我们的期望。”武老语重心长地说:南山区发生的巨大变化,使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回首往事感慨万千,着眼现实心潮澎湃。看到山区工农业生产蓬勃向上的大好局面,南山区的人民真不愧为老根据地的人民。我坚信,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南山区人民,在历城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乘改革、开放之东风,一定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胜利属于您,繁荣昌盛属于您——英雄的南山区人民。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本书资料多为亲闻、亲历、亲见史料,有文章《闪光的历城 辉煌的成就》、《绿色长城展风采》、《军民共育文明花》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展昭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