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发展迅速 成就辉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475
颗粒名称: 卫生事业发展迅速 成就辉煌
分类号: R19
页数: 5
页码: 180-184
摘要: 建国五十年来,历城区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成就辉煌。乡镇卫生院20个,其中中心卫生院5处。区、乡镇两级医疗卫生单位共有业务用房387.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922万元,开设病床770张,其中区级医院250张,乡镇卫生院520张,平均每千人占有病床1.5张。全区行政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100%,其中甲级卫生占71.4%,乡村医生1332名,其中已获得乡村医师职称的783名,占58.7%。形成了遍及全区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的身体健康,大力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卫生改革和医德医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区卫生系统大胆改革管理体制。
关键词: 历城区 卫生事业 发展

内容

建国五十年来,历城区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成就辉煌。
  卫生基础设施 1949年前,历城县没有正式的公办医疗卫生机构,只有为数不多的个体诊所和走访郎中。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全县医疗机构增至194处,开设病床101张,其中县办医疗卫生单位8处,病床45张;公社卫生所17处,村卫生室54处,个体诊所115处,卫生从业人员471人。其中医师26人,占总数的5.5%,中专毕业生18人,占总数的3.8%,到1999年,全区共有公办医疗卫生机构28个,,其中区属单位8个,即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区防疫站、区妇幼保键所、区药检所、区结核病防治所、区皮肤病防治所、区卫校。乡镇卫生院20个,其中中心卫生院5处。行政村卫生室789个,个体疗点114处,另外还有驻区的省武警医院和市第三人民医院。区、乡镇两级医疗卫生单位共有业务用房387.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922万元,开设病床770张,其中区级医院250张,乡镇卫生院520张,平均每千人占有病床1.5张。专业技术人员1197人,其中高级职称36人,中级职称516人,初级职称645人,平均每千人占有卫生技术人员3.1人。全区行政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100%,其中甲级卫生占71.4%,乡村医生1332名,其中已获得乡村医师职称的783名,占58.7%。医士职称492名,占37%。形成了遍及全区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现在全区拥有CT机、摇篮式X光机、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心电图机等先进医疗设备。94年,根据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有6处卫生院通过评审,被授予“一级甲等医院”,10处卫生院被授于“一级乙等医院”,区人民医院定为“二级合格医院”。
  卫生防疫 历城区有一半的乡镇分布在山区,解放前交通不便,缺医少药,尤其是一些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急慢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天花、脊髓灰质炎、伤寒、白喉、猩红热、麻风、结核及自然环境造成的地方病如俗称“大脖子”的碘缺乏症、地氟病等肆虐横行,给人民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的身体健康,大力加强卫生防疫工作。1956年历城县防疫站成立,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逐步设置了专兼职卫生防疫人员。1997年,根据国家规定按2/万配齐了防疫人员,成立了乡镇卫生院防保站,区防疫站专业技术人员达73人,分设专业科室8个,到1999年,发展为拥有233人的专职卫生防疫队伍,防疫工作取得辉煌成就。全区先后消灭了天花、丝虫病、疟疾、脊髓灰质炎,连续10年没有出现新的麻风病人,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率降至189.11/10万,死亡率0.1/10万,地氟病、碘缺乏病基本控制。计划免疫工作于95年通过省级验收,实现“第三个85%”。97年在全区推行计划免疫集中式接种,使计划免疫建证建卡率分别达到100%和99%,“四苗”全程接种合格率达95%。1993年10月,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的控制结核病项目在全区启动,为结核病患者和可疑患者提供免费治疗和检查,全程管理治愈率达90%以上。南部山区几个乡镇的碘缺乏病控制在2160/10万以下。
  妇幼保健 建国初期,妇幼保健工作由县实验卫生院妇产科兼管,全县基本上是旧法接生,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很高。60年代,各乡镇逐渐建立产院,新法接生开始普及,至1986年,全县新法接生率达99%,住院分娩率达30%,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8.11/万。1988年全区推行母婴保健程序化管理,高危妊娠系统化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大幅度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逐年下降。1995年,开展创建“爱婴区”和“爱婴医院”活动,96年获国家级“爱婴区”称号。到1999年,全区乡镇卫生院产科覆盖率达100%,高危妊娠全程监护和住院分娩率达100%,孕产妇及儿童系统化管理率分别达93.33%和80.38%,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至2.5/万和9.63%,低于国家标准。
  农村卫生 解放前,由于旧政府不闻不问,加上经济条件、自然环境很差,导致农村卫生水平极低,农民的健康和生命难以保障。解放后,党和政府极为重视农村卫生工作,逐步建立和健全了区、乡镇、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卫生工作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87年,乡镇卫生院实行“条块分割”,划归乡镇管理,区乡镇两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卫生事业投入,至1998年,20个乡镇卫生院有18个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貌建设,新建医疗用房2.26万平方米,投入资金724万元。1990年,开始实施《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规划目标。区、乡镇两级政府将初级卫生保键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和当地经济和这社会发展规划。区、乡镇两级财政对卫生事业投入逐年增加,至1995年卫生事业经费已占财政支出的8%。1991年区政府确定了对干旱缺水的南部山区以蓄引水为主、丘陵地区以打深机井为主、平原以浅机井为主、沿黄以手压井为主解决人畜用水的工程措施,普及安全饮用水。总投资360.4万元,379个行政村的58.49万人吃上自来水,对173个行政村的大口井进行了改造,根据定点水样监测,合格率达到100%。“八五”期间,全区用于改厕资金500多万元,新建改建公厕790个,,居民厕所14045个,公共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1996年底,全区20个乡镇均已完成初保规划任务,96年4月,通过省级达标验收,被授于农村初保合格区称号,97年,通过国家抽查,跨入全国初保合格县(区)行列。合作医疗六十年代开始兴办,至七十年代基本普及,八十年代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管理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农村合作医疗大幅度滑坡,至1994年仅洪楼镇、华山镇少数村(居)建有村办村管的合作医疗制度,参加人数2万余。就从这一年开始,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合作医疗在农村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98年底,参加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达57.3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76%,为广大农民提供医疗保障和解决农村因病致贫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卫生监督执法 1978年历城设立县食品卫生领导小组,各公社卫生院设专人抓食品卫生工作,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实行之后,食品卫生工作由县防疫站食品卫生科负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饮食服务业如雨后春笋般急剧增加,到1998年底,全区已有饮食品生产经营业户8529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为加大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严把病从口入关,区卫生局成立了执法监督办公室,依法理顺了食品卫生执法管理体制,聘任乡镇食品卫生监督员45名,组成了81人的食品卫生监督队伍,扩大了监督覆盖面,有效地提高了食品卫生合格率。建国前,药政管理混乱。1951年建立县卫生科,有一人兼管药政工作,1981年设药品检验所,1985年工作人员3名。1998年,区药检所经过积极的软硬件建设,顺利通过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达标验收,跨入具有独立监测检验药品的药检所行列。1999年6月成立区药品监督检验所,使药政管理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卫生改革和医德医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区卫生系统大胆改革管理体制。实行院(站所)长负责制;对一些职能交叉的部门进行新的排列组合;进一步对劳动、人事、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实行院内浮动工资制度、后勤部门企业化管理制度等。在办院模式上,在保证基本医疗和搞好社会卫生的前提下,根据自身优势,与上级医院联合,发展专科特色。比较成功的有锦绣川卫生院与省精神卫生中心联合创办的锦绣川精神卫生康复中心。该中心自1986年创办以来,由过去的15张病床,20多名职工发展到1995年150张床位、100多名职工,两个门诊8个临床科室,两个专科病房的精神病康复中心。连续3年被评为省级“卫生系统先进集体”,1992年被山东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文明单位”。1989年8月11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精神卫生专家和官员萨托瑞斯、新福尚隆参观视察了锦绣川精神病康复中心,给予较高评价。
  1993年后在卫生系统中开展了以“医德医风红旗”竞赛为主线,以“三拒一送”为内容,以行风评议活动为动力的医德医风建设活动。建立了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制度、医药收费明码标价上墙制度、医德考绩档案制度等。设立意见箱、行风评议公开栏30处,每年召开病员座谈会6—12次,聘请社会监督员165人,1994—1998年,卫生局共向病人及社会群众、有关单位发放医疗、药品、卫生执法满意度调查问卷1200份,测评表明,对三项服务满意率均达90%。1998年底全区卫生系统有12个单位跨入文明单位行列,其中董家卫生院连续5年保持市级文明单位。绣川卫生院连续8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历城区五十年来的卫生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到高、从单一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个能基本满足广大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的体系已经形成。然而,要使这个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平进一步提高,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历城区的卫生工作者正以高昂的斗志和百倍的信心去迎接新世纪、新的挑战,创造新的辉煌。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本书资料多为亲闻、亲历、亲见史料,有文章《闪光的历城 辉煌的成就》、《绿色长城展风采》、《军民共育文明花》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桂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