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地名大普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467
颗粒名称: 历城地名大普查
分类号: P281
页数: 7
页码: 152-158
摘要: 历城地名普查工作,开始于1980年根据《全国地名普查若干规定》等文件精神,经过近两年时间,按照上级要求,胜利完成了全县地名大普查和地名补调、资料更新工作。在全县范围开展地名普查,是历城有史以来第一次浩大的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地名科学探索。历城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县、社认真作好地名普查前的摸底,广泛宣传发动和印制图、表、卡等项准备工作后,于同年4月份,在港沟公社进行了为期6天的全县地名普查工作试点。1987年5月,撤销济南郊区和历城县,成立历城区。地名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县领导对建档所需人力、资金给予了全力支持。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和获济南市科技档案成果奖。
关键词: 历城区 地名 调查

内容

历城地名普查工作,开始于1980年根据《全国地名普查若干规定》等文件精神,经过近两年时间,按照上级要求,胜利完成了全县地名大普查和地名补调、资料更新工作。
  地名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科学性都很强,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在全县范围开展地名普查,是历城有史以来第一次浩大的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地名科学探索。它不仅填补了历城地名工作方面的空白,纠正了“文革”时期乱改地名造成的混乱现象,更使今后地名为经济建设服务和地名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城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1980年3月,县里成立地名领导小组(后改为地名委员会),由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分别任主要负责人,地名办设在政府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兼任地名办主任。当时,遥墙、唐王、董家、港沟、孙村、大龙堂、邵而、英雄山、仲宫、锦绣川、西营、高而、柳埠13个公社,共抽调94人分别建立地名普查工作小组,分级负责地名普查工作的实施。县、社认真作好地名普查前的摸底,广泛宣传发动和印制图、表、卡等项准备工作后,于同年4月份,在港沟公社进行了为期6天的全县地名普查工作试点。学习《全国地名普查若干规定》,进行实际调查,学会填写各类图、表、卡、文,使参加人员明确目的要求,掌握具体作法,各公社回去又先后搞了自己的试点。这样积极慎重,由点到面全县展开。先在室外逐村逐点,进行实际调查,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查找家谱、碑碣;再从室内查阅各类词籍方志,找出依据。以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反复检查、考证、修改各类地名资料,认真填写图、表、卡、文。经省、市地名办先后在港沟、高而、遥墙三个公社检查验收合格,又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填写图、表、卡、文一式四份,分别上报国家、省、市地名办,全县顺利的完成地名普查任务。
  1987年5月,撤销济南郊区和历城县,成立历城区。以原来历城14(新置郭店镇)个乡镇和原郊区划入的3个镇;1990年1月由齐河县划入的3个乡镇,共20个乡镇,于同年7月至1991年2月,由区民政局地名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又进行了全区第二次地名补调、资料更新工作。从而使历城各类地名和新补资料,更加全面、准确、规范、翔实。前后共召开各种座谈会1100多次,走访群众5900多人(次),查找家谱120份,碑碣72通,引证史书1400多处,共普查各类地名3290条,最后整理上报2314条,其中,行政区划和居民点名称1959条,各类专业部门名称58条,人工建筑物名称77条,自然地理实体名称190条,名胜古迹和纪念地名称30条;填写卡片9000多张。还有专项文字材料、地名表、标绘地图等资料。
  历城地名普查结束后,根据《全国地名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地名档案保管期限表》和省、市地名办对建立县级独立地名档案室的具本要求,历城又进行筹建地名档案室的工作。
  地名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地名资料不丢失,保证地名档案的齐全、完整、准确、规范,是党和国家政治、经济、国防、内政、外交和科研、新闻、出版、编史修志等各项工作所必需的重要资料。历城从地名普查开始,就注意了对地名原始资料的保管整理,为地名建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县领导对建档所需人力、资金给予了全力支持。三下费县学习建档经验。1986年,在省、市地名办的关心指导下,历城建成内容丰富,管理规范,查找方便的,全省第一个由行政编码,原始普查资料,新行政区划资料三结合的地名档案室。立卷261盒,1679卷,卡片406册,表5册,地图175张,照片700多张等地名资料。省、市地名办多次在历城组织全省地名档案员学习班和现场会,介绍推广历城建档经验。北京、上海、天津、河南、浙江、新疆等省和地区也前来参观指导。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和获济南市科技档案成果奖。
  通过地名普查中大量史料说明,历城历史悠久,地名起源较早,古老地名也较多。地名的发展变化,成为历城历史发展的翔实记录。
  历城地处济南市区。古为齐鲁之会,三齐之首。因南对历山(今名千佛山),城在山下,故名。战国称历下邑(故址在济南市历下区西北部)。秦置历城县,属济北郡。汉属济南郡。西晋永嘉末,济南郡治由东平陵移此,为郡治之始。隋为齐郡治。唐为齐州治,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全节县并入。宋政和六年(1116年)为济南府治。元为济南路治。明洪武九年(1376年)为山东行省布政使司驻地。是省会之始。按察司、都指挥司由青州府移此,济南府、历城县同治于此。清沿明制。1913年属岱北道(次年改名济南道),为省治与道治。1928年废道,直属于省。1929年析城郊置济南市。1937年县治迁城东王舍人庄。1944年抗日民主政府析历城南部分地与泰安县北部分地合置泰历县属泰安专区。1945年撤泰历县,长城岭以北并入历城县;同年析章丘县西北部地与历城县东部地合置章历县,属泰山专区。1948年历城县政府由西营、仲宫迁东郊杨家屯。1949年迁王舍人庄圩子里。1951年5月迁董家庄,同年9月迁滩头。1953年9月迁祝甸。1955年3月迁王舍人庄南赵家庄新址。1958年历城县由泰安专区划归济南市,济南市郊区并入历城县,迁址洪家楼至今。
  1980年历城析北园、姚家、吴家堡、华山、东郊、西郊和英雄山公社的13个大队、邵而公社的4个大队,复置济南市郊区。1987年撤济南郊区和历城县,以原历城地及郊区洪家楼、华山、王舍人三镇地合成立历城区。1990年将齐河县桑梓店、靳家、大王三乡镇划归历城区,现辖20个乡镇。
  历城古邑名。从春秋至唐代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历城属地内出现过不少古邑。
  泺邑。《续山东考古录》载:“周初属充州谭国地”,“春秋庄公十年,齐师灭谭”后,遂为齐地。春秋属齐邑。《春秋》:“鲁桓公十八年,公会齐侯于泺”,即指此邑。
  历下邑。战国为青州地,属齐国,称历下邑。《三齐记》:“历下城,南对历山,城在山下故名”。
  鞍邑。春秋属齐邑。《续山东考古录》:“鞍当在靡竺山东北,且去‘华不注’不远”。《春秋·成公二年》:“战于鞍,齐师败绩”,即指此邑。
  台邑。春秋齐台邑,属济南郡。《太平寰宇记》:“台城在县北一十三里”。后汉、三国,魏仍属青州济南国(郡)。晋省台县入历城县。
  鲍邑。春秋属齐邑。《元和郡县志》引《述征记》“;鲍城在县东三十里,鲍山下,齐鲍叔牙所食邑也”。
  平陵邑。春秋属齐邑。汉置东平陵县,属济南郡治。《说苑》:“齐桓公之平陵”,即指此邑。传东平陵治所,曾迁城子村(今董家镇)。平陵邑遗址,今属章丘市境。
  谭国。《春秋·庄公十年》:“齐师灭谭”,即指谭国。又《山东通志》:“谭城在县东七十里,龙山镇南,古谭子国”。今属章丘市境,称“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
  营城。《太平寰宇记》引《三齐记》:“历城县东四十里,有营城”。又《括地志辑校》:“齐州历城县: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置营城县,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省。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营城,属谭州,八年(公元625年)省入平陵县”。
  顿丘县。刘宋置顿丘县,属谭州。高齐废顿丘县。《续山东考古录·卷之一·济南府章丘县》:“县西南五十里,鸡山西有东、西、南三村,皆名顿邱”,即指今孙村镇东、西、南三顿邱。
  全节县。《旧唐书·地理志》: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齐王祜起兵,平陵人不从顺,遂改为全节。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正月,以户口凋残,并全节入历城县”。
  山茌县。三国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汉茌县为山茌县。属泰山郡。隋属齐州,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省山茌县入历城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复置山茌县,属齐州济南郡。遗址在今党家庄镇丰齐。
  丰齐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山茌县为丰齐县,属济南郡。治山茌城。《山东考古录》:“丰齐县,古山茌也”。元和十五年
  (公元820年)省丰齐县入长清县。遣址在今党家庄镇丰齐。
  历城古镇。金代曾设6镇,现有4镇在历城。《金史》载:“历城镇六:盘水、仲宫、老僧口、上洛口、王舍人、遥墙”。
  盘水镇。金置盘水镇,现在章丘市龙山镇。
  中宫镇。曾名终军村,以西汉终军故里得名。金置中宫镇。青末名终宫镇。今沿称仲宫镇
  老僧口镇。唐名老僧渡口,传因赵王河从村中穿过。一老僧撑船摆渡行人,故名。金置老僧口镇。今为老僧口(村)。
  上洛口镇。曾名泺口。金置上洛口镇。今名洛口,属天桥区北园镇。
  王舍人镇。唐名王舍人店。春秋鲍叔牙封邑。金置王舍人镇。1937年和1955年至1958年为历城县治。
  历城自然村建村年代。在现有1082个村庄中,大体分布为:商代1个,春秋战国3个,汉代10个,隋代1个,唐代87个,宋代34个,元代51个,明代591个,清代2252个,民国16个,新建13个,建村年代不详的23个。在明代由枣强移民建村的较多,如《孙氏祖谱》有“始祖原籍枣强人,明永乐年间迁居历邑东北八里庄,五世孙尚贵迁居历邑东北赵仙庄”的记载。
  自然村的演变。历城自然村名称,在史志中多有记载,这是历城地名的显著特点之一。
  据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历城县志·里社》载:“十家为甲,十甲为里”有一坊3里,二坊3里,三坊4里,四坊4里;南保5里,北保5里,东关3里,桃园3里,堰头7里,清河1里,鹊华8里,仙台7里,闵孝5里,南会清3里,北会清3里,南保泉3里,北保泉2里,安平5里,南绮园3里,此绮园3里,明贤17里,共97里。另有村墅“大小九百有奇”。又分:龙山路,领村33个;神武路,领村30个;营城路,领村23个;沙河路,领村8个;虞山路,领村19个;巨野河路,领村37个;奉先城路,领村19个,平陵城路,领村33个;白云湖路,领村36个;函山路,领村37个;锦云川路,领村20个;锦阳川路,领村46个;锦绣川路,领村39个;历山东路,领村19个;城西路,领村33个;北滩路,领村22个;黄台路。领村9个;大清河路,领村23个;〓华路,领村20个;怀家洼路,领村46个。共97里,552个村庄。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历城县志·地域考》里记载:发展到共71里,827个村庄。
  民国十五年(1926年)《续修历城县志·地域考》里社载:有城内8约与清时同,城外关厢:东关一,辖10街巷;南关南保一,辖40街巷;西关南保三,辖5街巷;南保四,,辖6街巷;南保五,辖8街巷;北保一,辖13街巷;北保二,辖16街巷。城外共8约,12乡,929个村庄。
  1959年《历城县行政区划图》载:共15个公社,1570个村庄。
  1992年《济南市历城区地名录》载:共20个乡镇,1082个村庄。
  自然村名的由来。历城地名的含义比较建康,内容比较丰富,具有北部多以姓氏,南部多以山川、地形命名的特点。大体分为:
  以姓氏命名的342条。如赵家庄、李家庄、王家庄等。据《于氏家谱》记有:于恩业明洪年间,由直隶枣强迁此定居立村,以姓氏得名于家村。
  以山水、地形命名的291条。如山头庄、小山、梯子山等村,如十八盘村即因张氏早居立村于山顶,由山下到山上盘旋而登,足有十八道弯之多,故沿称村名十八盘。
  因事传闻命名的198条。如韩仓、展村、车角山等。像南、北全福庄、原名劝夫庄。就是由当地广为传说“杀狗劝夫”的故事而得名,后为图吉祥沿称现名。
  以物产命名的61条。如矿村、枣林、栗林沟等。如香附崖,李氏早居立村,地处多山,盛产各种草药,传说西山下有位“秋仙”,经常攀登山崖采集香附子。而沿称村名香附崖。
  以吉祥嘉言命名的45条。如兴隆村、太平庄、凤凰村等。如朝阳村,是因地处原有大小两个湾,小湾比作凤凰眼,大湾比作凤凰胆,住宅比作凤凰翅,形似双凰朝阳,而得村名。
  以古迹、庙宇命名的41条。如杜家庙、石庙、五里堂等。明《重修观音堂》碑文:有“历城县东,明贤乡间东,原龙山镇五里许,右有观音堂,堂因庄而建,庄取堂而立名,村曰五里堂”。
  另外,在历城地名中,以两位历史人物传闻而命名的村庄,流传甚广,千百年来被当地群众代代传颂着。以农民领袖黄巢命名的村庄名称,有30多处。由于黄巢率起义大军曾在黄草庄安营扎寨,后被官兵追杀兵败。后人为其纪念将黄草庄改名为黄巢。把黄巢驻军存放车辆、种菜、做军服和练兵、打仗的地方,命村名为车子峪、上黄瓜峪、下黄瓜峪、上裁缝峪、下裁缝峪、饮马湾、跑马岭、交战顶等村名。以唐太宗李世民命名的地名,也有30多处。传说李世民率大军东征路过历城。途中渡过巨野河处,因得名唐王渡口(今唐王道口)。存放粮草之地,得名还仓(今韩仓)、东积米峪、西积米峪、万粮峪、凉米台。供兵马饮水之处,即得名忠泉(今中泉)、东泉等。其中,塘豆寺,原称淌豆寺。寺中原清代碑文载:有“因号龙泉寺,又谓李唐时屯兵于此,饷粮不给。忽于石隙间豆涌如泉,后人绝称其事”的传说。当大军前进到西营地区,视三山峪口处,进能攻,退好守,是个休整兵马的好地方,便安营扎寨,一营为西(今西营),一营为南(今大南营)。其练兵习武处,今沿称上、下、后降甘。
  总之,通过地名大普查为我区挖掘和保存了完整、翔实的地名历史资料,地名工作在推动历城两个文明建设中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本书资料多为亲闻、亲历、亲见史料,有文章《闪光的历城 辉煌的成就》、《绿色长城展风采》、《军民共育文明花》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德绍
责任者
王兰
责任者
高瑞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