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建设的一面旗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460
颗粒名称: 山区建设的一面旗帜
其他题名: 王家峪村依靠科技走上了致富路
分类号: F127.52
页数: 3
页码: 128-130
摘要: 柳埠镇王家峪村,地处海拔500多米的跑马岭西侧,有分布在4条山峪的4个自然村组成,有150多户,520多口人。从94年冬开始,全村干部群众在村支部书记王洪和的带领下,在区政协副主席、林果专家杨振刚的精心指导、协助下,依靠科技,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济南市市长谢玉堂1998年5月视察后称赞该村是“山区建设的一面旗帜”,走的是“一条真正依靠科技致富的路子”。这更导致了生产的恶性循环,呈掠夺性经营趋向,经济出现全村下滑趋势。区政府已将该村列入“引进国外智力果品技术推广示范园”。
关键词: 历城区 地方经济 发展

内容

柳埠镇王家峪村,地处海拔500多米的跑马岭西侧,有分布在4条山峪的4个自然村组成,有150多户,520多口人。从94年冬开始,全村干部群众在村支部书记王洪和的带领下,在区政协副主席、林果专家杨振刚的精心指导、协助下,依靠科技,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济南市市长谢玉堂1998年5月视察后称赞该村是“山区建设的一面旗帜”,走的是“一条真正依靠科技致富的路子”。
  1994年前,王家峪村种植果树虽有一定基础,但是品种老化、单一,群众缺乏基本的管理技术。满山放养的1000多只山羊,也对山林资源造成破坏。370亩家庭承包地非常零散,又因人口的变化三、五年调一次,农民对土地的投入积极性不大,以致于土地越种越薄,果树越管越少,林果产量极低,一年收不了仨瓜俩枣,很多农户只有靠外出打工增加点家庭收入。这更导致了生产的恶性循环,呈掠夺性经营趋向,经济出现全村下滑趋势。村领导也曾想了不少点子,做了不少努力,也想发挥山区优势做点文章,但由于受各种
  因素的制约影响,始终没能走出困境。
  1994年冬,区政协副主席杨振刚去王家峪村进行考察,看到3500亩荒山仍在沉睡,大片山林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人民群众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水平如此的恶劣和低下,心痛万分。当即召集村镇干部一起研究如何进行王家峪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经济,使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杨振刚同志分析指出,该村的优势在山,富山才能富民,出路在果,兴果才能兴村。他说:“山、水、林、田、路要有序治理,而不是想起什么干什么,在王家峪村就要先抓资源的培植和开发,后抓生产条件的改善和改变。”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调整政策、搞科技开发、处理好产业关系、注重序化治理”的建设指导思想。
  科学的决策必须得到群众真正的理解和支持,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村干部多次组织召开不同层次的群众会议,会上杨振刚同志反复向群众介绍外地先进经验,引发群众科技兴果的热情,并多次带领群众代表到本区的小流域治理示范村参观,带领镇村干部到胶东参观,把带回的科技录像带反复让群众收看,还想法弄来国外优质苹果、梨、大樱桃等成熟果品,分组让群众看,讲明发展前景和将来的经济收益。对个别思想不通的农户,杨振刚和王洪和一起到农户家中细谈。有几次,他们一直和群众谈到午夜一、二点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群众对科技的认识普遍提高,依靠科技致富的欲望被激发起来。干部和群众下定决心,要建设一个适度规模,集约经营,高产优质,适应市场经济的林果科技试验示范区,为促进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王家峪村搞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林果生产基地,首要的任务是调整群众原承包地,村里具体制定了“相对集中,连片承包,合理提留,长期不变”的土地政策。其内容是:一、打破原有的自然村、生产队界限,把全村的土地、山场根据不同类型种植品种分为四片,并规定以地连山、以园带山、树随地走,使每户的承包地、山场有机结合,相对集中。从1995年春至10月份,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完成了承包地的调整任务。二、做到相对稳定,规定承包地片
  30年不变,期间增、减人口的户相应减、增承包费,合理调节农户收益。三、适当增加集体积累和集体责任,承包户按每亩年收入的15%向集体交纳承包费;同时,村里实行五统一科技服务:即统一布局,统一苗木调剂,统一栽培标准,统一技术管理,统一经营核算。对调整的地片,坚持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村与农户重新签订合同,一式二份,由司法部门进行公证。在合同中,对烈、残、军属、幼儿教师、独生子女户适当照顾。完善土地承包政策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使资源的产权更加明晰、利益更加直接,极大调动了群众、集体双向的积极性,壮大了集体积累;另一方面实现了林果业向集约、效益型的根本转变,符合党的经济政策,使山区经济综合开发出现了质的跨越;同时,稳定了群众建设山区、开发当地资源的思想,加大了农村奔小康的步伐。实践证明,该村的做法符合了1998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中“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精神。
  从1994年到1997年春季,该村治理荒山2000多亩,全村拥有果树10万棵,人均占有200棵,全村养羊300多只,养兔10000多只。新造水平梯田300亩,引进栽植大樱桃、矮化板栗、脱毒苹果、优质李子、德杰桃、优质草莓等53个国内外优质树种和水果,并对全村的老树进行高接换头,改造丰产沟3万米,挖埋疏水管道5000米,整修生产路6公里,扩建成一处3万立方米的水库,扶持90%的户养起了小尾寒羊及良种兔,培训成立了有32人组成的技术服务队。到2000年,全村果树进入盛果期,各种果品年总产量可达150万公斤,户均收入2万余元,集体收入预计可达40万元。
  经过3年多的忙忙碌碌,王家峪村的果品已呈现梯次性收获的周期,一户一园,园园连片,果树成带,林牧协调发展,已经走上了一条健康持续发展的路子。王家峪村群众的科技认识显著提高,科技观念明显增强,科技知识日渐丰富,市场意识逐步增强,在发展山区经济中,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区政府已将该村列入“引进国外智力果品技术推广示范园”。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本书资料多为亲闻、亲历、亲见史料,有文章《闪光的历城 辉煌的成就》、《绿色长城展风采》、《军民共育文明花》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石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