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科技五十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454
颗粒名称: 历城科技五十年
分类号: G31
页数: 4
页码: 114-117
摘要: 建国前,历城的经济主要是农业生产,用从父辈、祖辈那里传下来的传统方式种地,俗话说“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建国后,历城人民开始了新的生活,科学技术也受到了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五十年代初,县、区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合作化后出现了农业科学实验队,省里在柳埠建立了山区农业试验站。1958年8月建立了历城县科学工作委员会,1959年改为历城县科学技术委员会。1959年,历城县有了农业科学研究所,到1960年全县的科技干部队伍达到了226人。每年评审奖励一次,对做出成绩的科技人员进行奖励。济南市高科技市场的营业额已达到2亿元。
关键词: 历城区 科技 研究工作

内容

建国前,历城的经济主要是农业生产,用从父辈、祖辈那里传下来的传统方式种地,俗话说“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耕作方式多为两年三季的旱作,水土浅的地方有点水浇地,也是辘轳头,个别人家有畜拉的斗子水车,耕地是畜拉木犁,有很大一部分是镢刨,农作物多是沿用多年的农家品种。建国后,历城人民开始了新的生活,科学技术也受到了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五十年代初,县、区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合作化后出现了农业科学实验队,省里在柳埠建立了山区农业试验站。1956年8月建立了历城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58年8月建立了历城县科学工作委员会,1959年改为历城县科学技术委员会。1959年,历城县有了农业科学研究所,到1960年全县的科技干部队伍达到了226人。在这一时期推广了碧蚂一号、四号、蚰子等小麦良种,金皇后、坊杂二号等玉米良种,地瓜是胜利百号,扩大了玉米、地瓜高产作物种植面积;推广普及了解放式水车、步犁、双铧犁等新式农具;化肥、农药普遍使用,果树的嫁接、修剪开始推广,畜禽防疫也按季进行。
  1962年、1968年两度撤销了历城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历城县科学技术协会,1974年冬恢复了历城县科学技术委员会。1966年,全县有农业科学实验队140个,1100多人。1975年全国推广湖南省华容县四级农科网的经验,到1979年,全县有农业科学研究所一处,18处公社都有农科站,81个管理区建立了农科网,82%(614个)的大队建有农科队,45%(2112个)的生产队建有农科组,群众性的科学实验队伍近7000人。1976年全县农、工、医等科技人员共有746人。六、七十年代农作物良种进行了两次更新,六十年代推广了济南二号、四号等小麦良种,七十年代推广了泰山一号等小麦良种,玉米推广了双交种、单交种,仲宫形成了第一个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地瓜推广普及了“徐薯18”,当家二十多年的胜利百号下岗,有效地控制了地瓜根腐病的发展危害。抽水机、拖拉机普遍使用,金帅、国光、红星等优良果树品种栽植面积扩大。1964年开始的沿黄涝洼稻改,经三年的努力,使近10万亩的盐碱涝洼种出了高产优质的大米。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978年春,国家在北京召开了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迎来了第二个科学的春天。省、市、县相继召开了科学大会,在山东省科学大会上,我县的“卧虎山水库页岩筑坝问题研究”、“地瓜根腐病防治研究”等五项科技成果获奖,在济南市科学大会上有11项科技成果获奖。据资料查,1978年获县级奖励的科技成果有32项。
  改革开放以后,在新的环境下,我区的科技事业更加蓬蓬勃勃、健康有序,1992年区建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到1995年,全区20个乡镇都建起了科技领导小组和科学技术委员会,861个行政村有了科技副村主任。区直有农技、林果、畜牧、蔬菜、水产、农机、植保、种子等科技服务机构23个,全区乡镇共有科技服务机构140个。1982年1月建立了历城县科学技术协会筹备委员会,1985年成立了历城县科学技术协会,到1991年全区20个乡镇都建立了乡镇科学技术协会,到1995年乡镇的农研会有281个,会员5399人,区直有学会、协会20个,会员2829人,科技管理体系、科普体系、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科技培训体系逐渐健全,科技队伍迅速壮大,素质提高,1985年全区有各类科技人员1181人,其中高级的2人,中级的86人;到1999年全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3026人(包括教师),其中高级的735人,中级的5565人。先后编制了《历城县“七五”科技发展规划》、《历城区“八五”科技兴区规划纲要》、《历城区科技发展“八五”规划》,1995年,又编制了《历城区科技发展“九五”规划及到2010年科教兴区规划纲要》,并经历城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九次常委会讨论通过。年年都有科技计划,自1979年到1999年全区共安排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98个,1998年区级科技三项经费投入达到百万元。在这一时期,农作物良种的更新周期缩短,九十年代的良种普及率达95%以上,水浇地面积达51万多亩,保护地栽培,机械化耕、播、收、打,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果菜良种的应用,畜禽品种的改良,配合饲料喂养,电力提水,节水灌溉等先进农业技术已覆盖全区,涌现了杜长春、赵新坤、周建忠、曾兆芳、李华银等一批农业科技带头人,并培育出了春夏大白菜、六月紫葡萄、历平1号平菇等优良品种,并向全省、全国推广。在工业方面,镁碳砖、光缆、覆膜沙等科技成果也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982年,县政府首次颁发了《历城县科技成果奖励办法(试行)》,1986年修订为《历城区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试行办法》,1993年又作了第二次修订,奖金定为一等奖2500元、二等奖1500元、三等奖800元,当时在济南市区级奖励金额是最高的。每年评审奖励一次,对做出成绩的科技人员进行奖励。自1979年到1999年我区共获得各级政府奖励的科技成果国家级的2项、省级的14项、市级的75项、区级的216项。1994年洪家楼镇被确定为省级星火示范乡镇,济南通汛电缆厂被确定为省级星火骨干企业。自1985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颁布,到1999年6月,全区共申请专利1054件。自1985年建立历城新工艺研究所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起,到1998年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75家,并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历丰春夏大白菜研究所已完成了两项省级科研项目,培育出了鲁白14号、秋珍白3号等5个春夏大白菜良种,通过了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推广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济南市高科技市场的营业额已达到2亿元。1996年7月24日,国家科委以国科发政字[1996]321号文命名历城区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经1997年、1998年两次复查,仍保持了这一荣誉称号。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本书资料多为亲闻、亲历、亲见史料,有文章《闪光的历城 辉煌的成就》、《绿色长城展风采》、《军民共育文明花》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董毓鑫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