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之乡”的高产高效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436
颗粒名称: “大白菜之乡”的高产高效农业
分类号: F323
页数: 4
页码: 47-50
摘要: 久负盛名的“大白菜之乡”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今天已成为济南市著名的农业大镇和重要的粮菜生产基地,是颇具规模的特色农业、高新农业、开发农业、设施农业和现代农业为一体的高产高效农业区。这与改革前的唐王农业相比,可谓历史巨变。由此,唐王农业生产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揭开了唐王农业生产的新篇章。唐王镇是济南地区妇孺皆知的“大白菜之乡”,种植蔬菜已有多年的历史。被人们称为“济南菜园子”、“小寿光”的蔬菜之乡已初露端倪。根据中央十地延包30年的方针,唐王镇积极进行土地延包工作。土地承包,使农民吃了定心丸,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为唐王镇农业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 历城区 农业经济 林业建设

内容

久负盛名的“大白菜之乡”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今天已成为济南市著名的农业大镇和重要的粮菜生产基地,是颇具规模的特色农业、高新农业、开发农业、设施农业和现代农业为一体的高产高效农业区。这与改革前的唐王农业相比,可谓历史巨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唐王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和自然农业区,粗放型经营,产业结构单一,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白菜,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尽管农民辛辛苦苦一年又一年,可结果仍是粮食低产、低效。虽然大白菜种植形成规模,成为济南地区城乡居民冬季和初春的“当家菜”,并使唐王扬名济南、乃至省内外,但是几分钱一斤的白菜也未能使群众致富,人们仍在生存型的生活水平上徘徊。当时,一位知名的支书在总结其村里状况时戏言:“辛辛苦苦三十年,光棍一个加强连”。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农业经济的落后状况。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唐王大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特别是近几年,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认为,要发展唐王经济,必须立足于农业这一根本,并确立了调整产业结构,由传统型农业向现代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自然型向设施型和开发型、由粮菜生产的单一型“小农业”向生产的复合型“大农业”转变的战略。由此,唐王农业生产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揭开了唐王农业生产的新篇章。
  发挥蔬菜生产优势,更上一层楼。唐王镇是济南地区妇孺皆知的“大白菜之乡”,种植蔬菜已有多年的历史。在继续种植大白菜这一王牌产品的同时,近几年的“大棚菜”生产红红火火,蔬菜种类齐全、四季不断,成为唐王的支柱产业。被人们称为“济南菜园子”、“小寿光”的蔬菜之乡已初露端倪。
  适应市场,发展特色农业。唐王镇的“三鲜”(鲜食花生、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已成为镇上新的名牌产品和特色农业。全镇“三鲜”面积已达1.5万亩,占全部耕地1/4,并设有颇具规模的韩官村“三鲜”批发市场,远销北京、天津、青岛、济南、淄博、昌乐、章丘等地。“三鲜”不但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更使农民大大提高了收入,比如,种植鲜食花生的效益是干花生的2—5倍,种植鲜食玉米的效益是干玉米的2—8倍。另一方面,“三鲜”还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唐王“三鲜”基地已被济南市人民政府列为我市开发项目。
  依靠科技,发展高新农业。唐王镇认识到,只有高新的技术,高新的产品,农业才具有较高的效益,并获得较快的发展。为此,唐王镇引进兴办“名特优新资源苑”和“济南京鲁林木良种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带动了全镇高新农业的发展,并组织引进葡萄、李子、杏等优良瓜果品种和一些优良蔬菜品种,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特别是引进的黑玉米是我省第一家种植,属高营养保健食品,附加值高,镇上还正在引进种植反常色蔬菜,它们又将成为唐王农业的一大特色。
  加大投入,发展开发农业、设施农业和现代农业。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田基本建设工作,走开发农业的路子。镇上以利用世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项目为契机,大力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投资600万元,修筑生产用路102公里、铺设地下管道120千米、营造农田林网1.2万亩,形成了“田成方、管(道)成网、树成行、粮满仓、生产用路通四方”的格局,为唐王镇具有良好的农田水利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节能降耗,开发农业为设施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唐王镇,以地膜覆盖与塑料大棚为主的保护栽培已经普及,设施农业发展走在全市前列。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镇上根据土地土质、面积、地块形状、走向等情况,适当小范围调整,解决了统一排灌、推广良种、集中防治病虫害与农民自由分散种植的矛盾。镇上重视农业科技成果和技术推广,建立和健全了乡村两级农技、农机、水利等专业和服务组织,实行种植区域化、耕作机械化、排灌水利化、作物良种化、栽培管理规范化、生产资料供应及产品销售统一化的“六统一”服务,把农民分散的经营活动统一到集体经营中来,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渔业和畜牧业。唐王镇是著名的白云湖所在地,镇上利用这一优势发展渔业生产,水面养殖面积超过2000亩,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带动了旅游和餐饮业的发展。唐王镇是产粮区,具有丰富的饲料资源,发展畜牧业是一条适合的路子。于是,镇里引进牛、羊等食草家畜优良品种,成为济南的牛、羊肉生产基地之一。此举不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农田提供了优质有机肥料,促进了秸杆还田,改良了土壤,为蔬菜、粮食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五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又鼓起了唐王农业远航的风帆。根据中央十地延包30年的方针,唐王镇积极进行土地延包工作。土地承包,使农民吃了定心丸,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为唐王镇农业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本书资料多为亲闻、亲历、亲见史料,有文章《闪光的历城 辉煌的成就》、《绿色长城展风采》、《军民共育文明花》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志国
责任者
朱作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