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林长足发展 吃住行很大改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433
颗粒名称: 水路林长足发展 吃住行很大改善
分类号: F323
页数: 4
页码: 37-40
摘要: 对山、水、林、田、路进行了综合性的治理,使全镇范围内的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南峪和东峪属沙石山脉,西营人民一代接一代地打井、挖湾、修渠、筑坝。西营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始终不渝地把发展水利同治山、治水、治路放在改变山区面貌的主要位置上,西营人素有能吃苦、肯下力的优良传统,前几年在西营普遍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号水利建设成效显著,七十年代西营公社成立了学大寨、战山河工作队,利用三年时间修了枣林、葫芦峪、白炭窑、积米峪四个连环水库。南营片修了下降甘、藕池、王家庄和杏行子水库。
关键词: 历城区 农业经济 林业建设

内容

西营镇位于历城区东南部山区,总面积达126平方公里,辖4个办事处,38个行政村,99个自然村,3万多人口,境内群山环抱,沟壑纵横,由于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建国后,历届领导不懈地努力,组织带领广大群众奋发图强,改变着贫困落后的面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山、水、林、田、路进行了综合性的治理,对地上、地下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使全镇范围内的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
  西营镇座落在锦绣川上游,其地形结构为一川四峪。枣林为东峪;龙湾为北峪;南营为南峪;另分支秦口峪为西峪。西、北两峪属青石山脉,南峪和东峪属沙石山脉,相对来看,青石山脉水层深,沙石山脉水层浅,由于山区特点,一般情况下抗涝不抗旱,一旦遭遇到干旱,人们只能望天兴叹!
  为了增强抗御旱灾的能力,解放后,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西营人民一代接一代地打井、挖湾、修渠、筑坝,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近年来,西营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始终不渝地把发展水利同治山、治水、治路放在改变山区面貌的主要位置上,利用春冬农闲时间,采取专业队和打群众战争相结合,不断根据小环境的自然地形条件,大力开展水利建设。到目前,已基本形成沟沟有水库,峪峪有水渠。水源条件较好的沙石山地域,达到了地到哪里,水到哪里,极大地发挥着水的作用。
  西营人素有能吃苦、肯下力的优良传统,每逢大旱之年,便会促进一次大的水利建设。前几年在西营普遍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号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天大旱,人大干,大旱促大干”。何时旱情严重何时便会发生一次大规模的抗旱高潮。七十年代西营公社成立了学大寨、战山河工作队,利用三年时间修了枣林、葫芦峪、白炭窑、积米峪四个连环水库。南营片修了下降甘、藕池、王家庄和杏行子水库。在葫芦峪水库、枣林水库和白炭窑水库建成后,为其配套的20多华里的北山大水渠断断续续修了20多年,当时群众对此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一年呼隆一阵子,修了三个库衩子,围着半根腰带子,天旱了,还是白瞪眼珠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镇领导转变了大呼隆的工作方式,实行了小段保工,把责任落实到户到人,并尽力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对群众实行义务工制度,宜井则井,宜坝则坝,宜塘则塘,本着谁收益谁出力的原则,村自为战,户自为战,根据自然条件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如:藕池村(属沙石山)山沟多,山场大,极富开发潜力。多年来,只是拘于水的限制,使广阔的资源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利用。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带领群众建成了藕池梯级蓄水工程,把地面的水蓄起来,旱能引水灌溉,涝能防洪除害,极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保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有了水,便促进了荒山利用,现在的藕池村可以说是“山无半步闲”,成了相当规模的板栗园,并达到了树到哪里水到哪里,树靠水长,水靠树存,即方便了生产生活,又改善了生态环境,1997年被评为“市长二号工程”先进单位,省级山区小流域治理先进单位。
  没几年的功夫,西营的水利建设便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全镇即有大口井50多眼、水库8座(容水量260万立方)、旱井120眼(蓄水量在15立方以上的)、拦河截流200座、塘坝12座、水池100个、配套水渠5万米,现水浇面积达1200亩,并有21个村吃上了自来水。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道路建设突飞猛进
  历年来,交通道路是限制西营人民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山外的化肥农药运不进来,山里的瓜果土产运不出去,鲜美的水果
  蔬菜因运输不及时白白烂掉,起早贪黑,忙活一年的农民增产不增收,因交通不便给西营人民造成极大损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营的交通事业有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全镇的4个办事处,38个行政村,村村通了柏油路,全镇的7条支路通了客运汽车,贯穿西营的407国防路每天8次客车往返省城济南,柏油路纵横40华里,从西营还开通了西至柳埠、东至章丘、南至泰安的长途客车。如今的西营可以说是出进方便,四通八达,彻底结束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路无三尺平”山间小路的历史。
  上罗伽村水泥路面环绕全村,路边还接上了路灯,指定专人看管,昔日的小山村,成了不夜城。1986年前,西营镇政府驻地西营村户落密集,街道狭窄,不足4米宽,交通不畅导致经济发展缓慢。近10年来,镇政府投资140万元,对西营村南至大南营村北2公里路段实施了拓宽、铺油、硬化,开发建设了一条集贸、工、农三位一体的商业大街。
  林果生产蓬勃发展
  发展林果是改变西营面貌的重要手段。
  西营镇126平方公里中,耕地面积仅有25860亩,原有荒山面积77000亩,是良田面积的3倍,所谓靠山吃山,潜力主要在于开发利用荒山。
  属于丘陵地形的西营镇,土质适中,气候适宜,核桃、板栗、苹果、柿子、梨等各种干鲜果均可生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西营镇对发展林果的认识不够,单纯地注重粮食生产,结果是粮食不够吃,钱更不够花,原有的果树多是零星种植,因管理不重视,果质残差,卖不出好价钱,群众守着金山没饭吃,靠着青山没柴烧。1992年,西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通过周密调查,反复论证,一致认定发展林果是西营人民脱贫致富的出路,要摘掉穷帽子,必须先从果突破。经过广泛宣传发动,在全镇干部群众中形成共识,一时间发展林果的热潮可谓轰轰烈烈,马路沿线石(墙)壁上写满了发展林果的大字标语“不管东西南北风,抓住林果不放松”、“山区要想富,少生孩子多栽树!”、“把西营建成万亩大果园”赫然醒目。在这一舆论的影响下发展林果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不少村人均达到100余株果树。发展较早较好的要数东、西岭角村和上、下罗伽村。他们最先尝到了甜头,因此真正把果树当成了摇钱树,有的群众把粪宁肯不往庄稼地里施,也往果园里施,有的拿钱舍不得买油也要买化肥。当时苹果一块多钱一斤,有的一个苹果卖到5块钱,仅苹果一项不少家庭年收入即达2万余元。几年的功夫,群众家庭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扔掉了听了多年的喇叭头子,买了电视机、录音机;有的还买了冰箱、冰柜;有的翻盖了新房子,光棍娶了媳妇。林果已成为西营人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本书资料多为亲闻、亲历、亲见史料,有文章《闪光的历城 辉煌的成就》、《绿色长城展风采》、《军民共育文明花》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文山
责任者
王青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