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店镇引黄灌溉效益显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429
颗粒名称: 桑梓店镇引黄灌溉效益显著
分类号: F424
页数: 3
页码: 17-24
摘要: 桑梓店镇引黄灌溉效益显著,尤其是解放前黄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桑梓店人民群众曾不止一次饱尝了黄河决口,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李家岸险段决口12.7公尺:千顷农园变为尘沙飞扬寸草不生的荒草洼(即人们传说的赫家洼即现在的园林场故址),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黄河的治理工作,为解决河道狭窄、洪水湍急,沿黄的丁口、刘庙、邱岸、街后、东秦、西秦、南郑、铁匠、老屯、水屯10个自然村迁居黄河北堤,还充分利用了黄河这一自然资源为民造福,都在引黄灌溉上大作文章,齐济干、六六河则是引黄的主动脉。
关键词: 历城区 工业经济 引黄灌溉

内容

桑梓店镇位于济南市西北35华里处,东起桃园西至油房赵,往南25华里与黄河北堤接壤,总面积共97平方公里,全镇约32000人,以农为主,可耕地46000亩,多为沙碱土壤。
  “水是农业的命脉”,引黄灌溉,对桑梓来说应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然而这一天然资源却长期未被利用,至少说未能充分利用,尤其是解放前黄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桑梓店人民群众曾不止一次饱尝了黄河决口,家破人亡的辛酸。仅据有史记载: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李家岸险段决口12.7公尺,洪水泛滥,桑梓境内一片汪洋,历经三年余才修复溃堤。此次黄河水过后,千顷农园变为尘沙飞扬寸草不生的荒草洼(即人们传说的赫家洼即现在的园林场故址)。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王窑再度决
  口,桑梓群众又受到了严重损失。
  解放后,毛主席视察了黄河,向全国人民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黄河的治理工作,历年耗巨资、集民众,加固黄河堤坝。
  1958年秋汛期,洪峰达3800立方米/秒,桑梓地段几次出现险情,但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大打人民战争,日夜严密防守,终于转危为安,将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的黄祸猛兽驯服了。1970年,水利部长钱正英亲临黄河桑梓店地段视察,为解决河道狭窄、洪水湍急,消除决口隐患,作出了建造二道防洪堤的决定,沿黄的丁口、刘庙、邱岸、街后、东秦、西秦、南郑、铁匠、老屯、水屯10个自然村迁居黄河北堤,袁贾、小吕、左家、丁家、仓上等村从围提内北迁新坝定居,治黄防洪从此有备无患,人民遭受黄灾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不仅如此,为将害河变利河,还充分利用了黄河这一自然资源为民造福,如发电、淤沙、灌溉等。为了引黄灌溉,实施黄水截流,建造了李家岸大虹吸闸和王窑虹吸管道工程,牵出了水龙王,灌溉了万顷农田,对夺取农业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桑梓店镇的党政领导同志换了一茬又一茬,都在引黄灌溉上大作文章,洒血汗,挖沟筑渠,修桥造闸,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制定了桑梓店“三条线,两大片”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第一条线是109公路东起小寨西至油房赵,以路带沟;第二条是308国道东起李家堂,西至园林场,以沟带路;第三条线是干渠西起前房,东至小辛,三条主干东接齐济干、西通“六六河”。齐济干、六六河则是引黄的主动脉,全镇各村根据农田分布和引黄距离的远近,发动群众大挖沟渠,巧设涵闸,纵横交错,沟渠互连,保证了灌溉的畅通无阻。两大片:一大片是高王西洼万亩方,土质优良达到畦网化,精种小麦、玉米;另一大片是北王堂北、东多为盐碱薄地,充分利用黄河水,改旱田为稻田,丁家、赵家两管区,距黄咫尺,多沼泽,因地制宜,则发展水稻、芦苇、藕鱼、蒲笋等多种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桑梓,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特别是引黄灌溉,又有了新举措,镇党委、政府除了
  原挖的诸条干渠彻底疏理清淤之外,于1998年秋后集资90万元,由齐河项目办承包,机挖齐济干,共挖淤泥28万立方,从而保证了引黄灌溉的畅通无阻。
  引黄灌溉给桑梓发展农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使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90年以前小麦亩产全镇总平均还不足400斤,至1998年即增至800斤,产量翻了一番,人均占有粮食千斤,向国家卖小麦共达290万斤。为桑梓店镇实现小康,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修建引黄闸 造福于民——大桥镇水利建设纪实
  李广平
  大桥镇是沿黄乡镇,辖区沿黄10公里的堤坝。据历史记载:黄河自从1855年改为现在的河道后至1889年,仅34年的时间里,在大桥镇辖区的堤坝上,就曾发生过大、小7次决口,最后一次就是在1889年的伏汛期南范决口。决口处就是后来神乎其神的“黑水湾”和相连的“母子洼”,这次决口其害之大,难以言状。黄河决口之害,固然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到无可抗拒的灾难,就是黄河带来的风沙之苦,也可谓苦不堪言,有几句民谣唱道:“大风吹来沙弥漫,尘沙逼你难睁眼,行人路过难拔腿,三里沙滩走半天,田间庄稼被埋没,大小树木更罕见。”这段民谣充分说明了解放前沿黄人民遭受的黄河风沙及无树之苦。
  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政府一期期的治理黄河,加固和增高堤坝,一期治河就一两个月,付出了极大的劳动代价;在1953—1960年期间打水井427眼,挖渠排涝累计付出劳动工日一百多万个;在根治沙害方面,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主要以植树造林为主。除发动村村户户沿沟渠植树和荒地植树造林外,沿黄河堤两侧培植大型林带,基本上控制了风沙,改变了生态环境,为防沙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本书资料多为亲闻、亲历、亲见史料,有文章《闪光的历城 辉煌的成就》、《绿色长城展风采》、《军民共育文明花》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朝俊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