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黄涝洼变江南 多种经济大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427
颗粒名称: 沿黄涝洼变江南 多种经济大发展
其他题名: 历城沿黄人民引黄改稻发展经济纪实
分类号: F424
页数: 5
页码: 12-16
摘要: 在历城北部,与黄河同一流向的小清河向北至黄河岸边,南北约5公里左右这一地带,包括华山、遥墙两镇全部以及唐王、王舍人、董家三镇的部分,称之为历城的沿黄地带。东西全长32.5公里,面积约20.7万亩,这一地带地势低洼,平均海拔20米左右,历史上有记载的决口就有17次之多。由于地势低洼,坑塘遍布,长期内涝,土地碱化,形成大面积盐碱涝洼,生产条件极差。在陈孟圈有一通前清遗碑,上面记载着“野生碱囟、地尽不毛”八个大字。这里的土壤含碱量为0.3~0.7%,最高达1%,一年只能种一季高梁或一季小麦,正常年景亩产不过百斤,群众生活非常贫困。“春天遍地霜,夏天水汪汪,秋天割茅草,冬天去逃荒。”这是解放前当地群众生活情景地真实写照。
关键词: 历城区 经济 工业

内容

在历城北部,与黄河同一流向的小清河向北至黄河岸边,南北约5公里左右这一地带,包括华山、遥墙两镇全部以及唐王、王舍人、董家三镇的部分,称之为历城的沿黄地带。东西全长32.5公里,面积约20.7万亩,这一地带地势低洼,平均海拔20米左右,历史上有记载的决口就有17次之多。由于地势低洼,坑塘遍布,长期内涝,土地碱化,形成大面积盐碱涝洼,生产条件极差。在陈孟圈有一通前清遗碑,上面记载着“野生碱囟、地尽不毛”八个大字。这里的土壤含碱量为0.3~0.7%,最高达1%,一年只能种一季高梁或一季小麦,正常年景亩产不过百斤,群众生活非常贫困。在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碱洼碱,碱洼荒,不涝就碱不打粮,一家老少忙一年,还得糠菜来充肠。”“春天遍地霜,夏天水汪汪,秋天割茅草,冬天去逃荒。”这是解放前当地群众生活情景地真实写照。
  建国后,沿黄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对黄河进行了整险、加固河堤、固定河槽、控制流向等一系列治理,安全地渡过了1949年和1958年多次大汛,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但是盐碱涝洼的面貌却没有根本改变,面对这一客观现实,应该怎么办?出路在那里?给当地干部群众提出了严峻挑战和考验。
  引黄改稻 根治涝洼 不毛之地变成米粮川
  辩证法告诉人们,一切事物都处在矛盾之中。好与坏,利与弊,既对立又统一,不是绝对永恒不变的。黄河有害也有利,它即可引起盐碱化,但又可灌溉洗碱,放淤改土,为什么不能扬长避短、兴利抑弊。当时历城县委的决策者们经过研讨论证,一个新的认识产生了:“碱随水去,碱随水到,碱地生效,引水种稻”。
  1964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沿黄人们开始在这块盐碱涝洼上进行引黄改稻工程。旱田改水田,杂粮改稻子,这是件新鲜事,是一次耕作制度的大变改,自然引起一些人的怀疑、抵制以至反对,有的人说:“祖祖辈辈就没听说这盐碱滩上长过稻子。”也有的说:“红高梁窝窝都吃不饱,还想吃大米,真是做梦娶媳妇。”埝头村有个老农拍着胸脯说:“这盐碱窝里要能长出稻子来,我头朝下走给你们看。”是啊!五十年代后期大跃进时,人们缺乏科学知识,单凭一股冲天干劲,引黄灌溉,因工程不配套,以排代灌,大水漫灌,尾水无出路,致使地下水位不断升高,土质碱化日益严重,不但没增产,反而大减产,这深刻地教训,人们怎能不记忆犹新?可“失败乃成功之母也”,虽然这次失败,导致作出全部停灌决定,但是停灌后,人们经过几年认真总结,懂得了科学种田,这次引黄改稻就是经过领导和技术员深入调查研究、周密计划后提出来的。为取得成功,首先在北河套圈大队进行试点,结果870亩水稻喜获丰收,平均单产500斤,并出现亩产千斤的高产地块。全大队粮食总产达614000斤,比前三年总产量(530000斤)还多84000斤。一年大翻身,由“三靠”队变成余粮队。试点成功了,典型和榜样的力量比空口说教要强千百倍,当年冬天一个大规模的群众性改稻工程在沿黄地区全面铺开,全线出动几十万劳力,动用土方155万个,修筑干渠280条,架设高压线33.7公里,平整土地10万亩,将昔日的盐碱涝洼地,改造成了沟、桥、渠、路配套、排水系统健全、旱涝保收的林网化农田,同时修建了盖家沟、付家等5处虹吸工程,对保证引黄改稻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第二年夏秋时节,沿黄一片金黄,
  稻谷飘香。当地农民望着一望无际的稻谷,感慨地流下了泪水,激动地说:“真是做梦也没想到啊!”是啊,谁也不会想到,这片昔日的不毛之地,一年收获了稻谷4500万斤,是该地区上年粮食产量的5倍,这令人瞩目地壮举整版整页地上了《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全国性大报,吸引了沿黄众多省、县的参观者,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引黄改稻的成功,彻底改变了沿黄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黄河成了沿黄地区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三十多年来,沿黄地区一直是历城粮食高产稳产的生产基地。据1981年统计,沿黄人均占有粮食830斤,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1.6。
  因地制宜 发挥优势 多种经济大发展
  引黄改稻,给沿黄地区大农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七十年代末,沿黄人民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济,走上了种养、加工、销售综合经营的路子。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禁锢人们多年的极左思想解放了,广大群众放开了手脚,新的农业政策使人们开阔了视野,认识到必须跳出单纯生产粮食的圈子,而要形成多途径、多渠道开发沿黄地区经济的新格局。政策调动起了人们的积极性,许多闲置多年的坑塘水洼、苇子湾、茅草滩养上了鱼、种上了藕,栽上了芦笋,还大面积地推广了稻藕间作。1984年芦笋面积发展到17000亩,年收鲜笋510万斤,总收入达360万元,成为济南市芦笋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地。养鱼水面3300亩,占可开发面积的53%,年产鲜鱼51万斤,年收入100多万元,除有集体经营的比较大的商品鱼基地,如唐王渔场等,还有近百户个体养鱼专业户,并有大量的养鱼兼业户。同时,济南市与联合国粮农计划署联合开发白云湖水产精养基地建成,有草、鲢、鲫、罗非鱼等十几种,人工试验养殖的河蟹、甲鱼、红鳟鱼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和工商业发展,北园藕田面积逐步缩减,沿黄地区抓住这一机会发展起了黄河莲藕,黄河藕白嫩清香、甜脆可口而且水源纯净不受污
  染,颇受泉城市民青睐。1980年以来,试验推广稻田间作藕成功,使藕田面积发展到13000多亩,年产鲜藕4000多万斤,纯收入1400多万元,成为沿黄群众的一条重要致富渠道。多种经营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和土地投入,反过来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形成了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整个沿黄地区发展多种经营后,粮田面积虽然减少了,但单产提高,总产依然不减,据1986年的统计,粮食总产8300万斤,单产1050斤,比1981年的623斤,增加400多斤,人均所得粮食797斤,比全区平均水平高137.3斤。华山镇桃园村是一个沿黄涝洼、坑塘水面众多的村,全村780口人,过去粮食单一,1978年人均分配仅69元,收入小对土地投入也就少,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当时粮田面积1170亩,亩产仅491斤,而1986年粮田面积虽缩减到414亩,单产却提高到1080斤。粮食总产与九年前差不多,全村总收入95万元,人均分配近千元,坑塘水面成为村里的“小银行”、“摇钱树”,村貌巨变,昔日的碱洼滩变成富裕村。遥墙镇桥南村农民唐增生,利用地理优势,在他承包的土地上培育良种,与全国几百家技术市场建立关系,为省内外提供技术服务,一年社会效益达亿元之多,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纯收入达万元以上的不下百余户。大杜家村杜长春利用沿黄低洼潮湿的特点,从1980年办起食用菌商品生产场,栽培生产蘑菇,发展养蘑菇专业村50多个,每年向市场提供各种蘑茹150多万斤,被公认为全省最大的蘑菇专业户。
  前景广阔 方兴未艾 商品经济迅猛发展
  1987年5月1日,历城调整为市辖区,这就赋予历城在新的形势下,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必须是贯彻服务城市,致富农村的方针,以加速实现城乡一体化,从而给历城沿黄地区发展多种经营商品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这一市场形势和产品销路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是历城沿黄地区经济发展最有利的机会和条件。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广大城市居民,经济日益发展、收入逐渐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对农副产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于是,沿黄人民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开辟了多层次、深加工、增产值商品生产的新路子。使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力占整个劳力的百分之四十以上。芦笋的年加工能力为35万斤,与济南肉联厂联营生产供出口的芦笋罐头年生产能力达300万斤,除每年有30多万斤的芦笋出口外,还生产了一批深受市场欢迎的产品糖酥藕片、麻辣茄子、多味黄瓜等,利用稻草资源发展起的造纸业是沿黄地区新兴的行业,年产各类纸九千多吨,生产的瓦棱纸、箱板纸远销省内外几十个县市。近几年,沿黄地区二、三产业进入高层次发展,仅华山镇就有镇村户办企业250多处,年产值达3200多万元。以运输、饮食服务商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发展到1672处,年收入1200多万元。实践告诉人们,沿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都具备了巨速发展商品经济的条件。遥墙第二罐头食品厂、唐王造纸厂、“济南青”花岗石材厂等为龙头的一批群体企业及鸭旺地热、济南纸浆厂、遥墙机场、荷花路风景旅游区、大桥路农贸批发市场以及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开发的唐王渔场等,已形成带动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此外,还有人的因素。随着沿黄地区面貌的改变,沿黄人民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变化,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人闯进了商品经济的大世界,使他们得到了锻炼,学会了本领,心胸更广阔,眼光更长远,成为开拓型的一代新型农民或农民企业家。再就是人才的流入,随着沿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有识之士,其中有专家、教授、工程师、大中专学校毕业等,纷纷以不同形式和方法参与了沿黄地区的经济开发活动,从而大大加强了科研成果的推广,促进了经济效益的增加。
  届时,历城沿黄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将有更多的劳力从事多种经营与第二、三产业,商品生产商品意识将进一步促使产品优化,效益增加。我们相信,不会太久,历城的经济布局将发生一个战略性大转移。历史上这块贫困的沿黄涝洼不毛之地,将会成为历城经济最繁荣最发展的地带。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本书资料多为亲闻、亲历、亲见史料,有文章《闪光的历城 辉煌的成就》、《绿色长城展风采》、《军民共育文明花》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延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