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为一时之冠”的于慎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254
颗粒名称: “文学为一时之冠”的于慎行
分类号: K826.16
页数: 5
页码: 147-151
摘要: 于慎行,字可远,又字无垢。其父于玭,弱冠中举,曾任平凉府同知。兄慎言,17岁举为省魁。于慎行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又受其父、兄之影响,10岁即通经书,能诗。17岁入乡试列榜首。明隆庆二年23岁中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旋为修撰,充日讲官。张居正父歿,按制应停职守孝三年,拥张之人倡“夺情”之议,居正为帝之师,且念帝年幼,不愿弃权离京,朝野对此议论纷纭。这时,慎行认为得罪权臣必有后患,遂告病还乡。以其明习典制见长,宫廷诸大礼多由其裁定。万历帝因皇后无子,迟迟未立太子。于慎行是明神宗万历时期的一位刚正不阿、清正自持的名臣,同时又是一位学识渊博、著述等身的学者和诗人。
关键词: 于慎行 文学 生平

内容

于慎行(1545~1607),字可远,又字无垢。东阿县人(今属平阴县东阿镇)。其父于玭,弱冠中举,曾任平凉府同知。兄慎言,17岁举为省魁。于慎行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又受其父、兄之影响,10岁即通经书,能诗。17岁入乡试列榜首。明隆庆二年(1568年)23岁中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旋为修撰,充日讲官。
  万历五年(1577年),明神宗以御府藏画命各讲官题诗。慎行不善书,诗成属人书之,并以实相奏,神宗嘉其诚,御书“责难陈善”赐之。慎行为感“钦洒宸翰”,即赋《钦赐责难陈善》一诗答谢,一时为词林所艳称。
  万历七年(1579年),御史刘台,因弹劾权相张居正被捕入狱。同僚故交多畏嫌避匿,独慎行去刑部探监。张居正父歿,按制应停职守孝三年,拥张之人倡“夺情”之议,居正为帝之师,且念帝年幼,不愿弃权离京,朝野对此议论纷纭。于慎行亦欲偕同僚疏谏居正,为吕调阳所阻。张居正闻之大怒,面责慎行说:“你是我十分看重信任的人,为何也这样做?”慎行刚正不阿,从容不迫地说:“正因为你厚待于我,所以我才这样做。”居正怫然。这时,慎行认为得罪权臣必有后患,遂告病还乡。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卒。不久,慎行应诏回京,起故官,进左谕德,日讲如故。后擢礼部右侍郎,转吏部,掌詹事府。旋迁礼部尚书。以其明习典制见长,宫廷诸大礼多由其裁定。
  万历帝因皇后无子,迟迟未立太子。宫内外流言郑贵妃预谋立己子。慎行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正月,疏谏早建东宫,出阁讲读。万历未纳,及冬再疏,帝怒,严旨诘责。慎行不慑圣威,复言:“‘册立’乃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幸速决大计。若不准,放归田里。”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不得已慎行决定引罪乞休,经允准,遂返乡。
  于慎行归里后,就住在谷城山下倚山面水风景秀丽的黄石山庄,过起闲适的田园生活。他在《侯将军过访黄石山庄》诗中写道:“谷城山畔旧田家,坐客开樽对晚霞。种秫新醅陶令酒,为圃近接邵侯瓜。”(见《谷城山馆诗集》)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始立王皇后所生之子常洛(后为光宗)为太子。万历三十二年(1605年),诏慎行回京,掌詹府事,慎行疏辞不就。二年后,朝廷推阁臣7人,首为慎行,加封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慎行再辞不允,随旨入京。这时他已老态龙钟,疾病缠身。觐见时已无力按礼仪行朝拜之礼,上疏请罪,归卧于家,不久去世,卒年63岁。歿后钦赠太子太保,谥文定。葬于故乡群山环绕、风景秀丽的洪范池畔。
  于慎行仕途40年,有17年放闲归里。这期间,专心读书,考究历史,勤于著述。流传于世的有《谷城山馆文集》42卷、《谷城山馆诗集》20卷、《读史漫录》20卷等。他还以5年时间主持编纂了《兖州府志》,其中艺文部分为慎行所撰。
  《谷城山馆诗集》中存诗一千余首,洋洋洒洒。他曾多次游曲阜、谒三孔,登泰山,对不少名山胜水留下了众多的诗篇。以其清丽的笔触,抒发了他对故乡景物的热爱和眷恋。诗格豪放雄廓,苍劲森秀。《谷城笔麈》以散记的形式记述了明万历以前的典章、人物、兵刑、财赋、礼乐、释道、边塞诸事以及明嘉靖、隆庆、万历时内阁排挤倾轧与官场弊端的情形。史料多出于于慎行的亲历或耳闻目睹。对后人研究明史很有参考价值。
  于慎行是明神宗万历时期的一位刚正不阿、清正自持的名臣,同时又是一位学识渊博、著述等身的学者和诗人。《明史》称:“慎行学有原委,贯穿百家。神宗时,词馆中以慎行及临朐冯琦文学为一时之冠。”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平阴文史资料》

本书为平阴县综合性史料,分为济南军区舟桥营抗凌抢险事迹,多位烈士、英雄人物传略,山东平阴县阿胶厂发展历史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孔令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于慎行
相关人物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