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生产力的前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248
颗粒名称: 站在生产力的前沿
分类号: K826.3
页数: 5
页码: 109-113
摘要: 汪心泉60年代初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从那时起,她把对事业的爱全部倾注到果树上。大寨山林场副场长李成立讲述了这么一件事:有一年修剪果树,李成立一不小心多剪了一截枝子,在树下讲解剪枝要领的汪心泉见了怒目圆睁,拾起根杆子照着骑在树上的李成立狠狠抽打。李成立动情地说:“她对果树的感情谁也比不了,果树连着她的心哟。”30年来,汪心泉时刻关注着国内外果树技术的发展,对每项新技术都记录下来,然后孜孜不倦地在实践中应用。70年代,汪心泉管理的红星苹果亩产超过万斤并保持到80年代,前来参观学习的多达14个省市的1万余众,将我国林果生产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关键词: 农艺师 汪心泉 平阴县

内容

汪心泉60年代初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从那时起,她把对事业的爱全部倾注到果树上。大寨山林场副场长李成立讲述了这么一件事:有一年修剪果树,李成立一不小心多剪了一截枝子,在树下讲解剪枝要领的汪心泉见了怒目圆睁,拾起根杆子照着骑在树上的李成立狠狠抽打。李成立动情地说:“她对果树的感情谁也比不了,果树连着她的心哟。”
  30年来,汪心泉时刻关注着国内外果树技术的发展,对每项新技术都记录下来,然后孜孜不倦地在实践中应用。70年代,汪心泉管理的红星苹果亩产超过万斤并保持到80年代,前来参观学习的多达14个省市的1万余众,将我国林果生产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她后来主持的多项果树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市的奖励,被授予全国三八绿化奖章、省科技大会奖等。
  搞果树科研从来就令人望而生畏,这不仅意味着穿破衣、走孬路,更意味着一辈子默默无闻。一般说,苹果品种10年选一代,而人们只能在1%-3%的范围内发现优良单株,再经若干培育才能确定是不是新品种。这就如同大海里捞起一根针却毫无用处一样,只能再捞下去。
  汪心泉就处在苦苦寻觅的最前沿。
  1979年,山东农业大学几次调汪心泉回母校任教,连同她丈夫的工作也安排好了。她有最丰富的实践经验,到实验室搞科研可谓锦上添花。以她的敬业精神,谁也不敢保证她完成不了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科研项目。
  对这块无瑕的美玉,平阴县干部群众苦苦相留,汪心泉更是夜难成寐。她再次经受了人生转折的考验,也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考验,汪心泉对人生的认识才动人心弦:最艰苦的岗位,往往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归宿。
  农民渴望掌握科学技术,但要把书本上的东西真正变为生产力,还有相当一段距离。有件事让汪心泉至今刻骨铭心。那一年,她每到李沟乡讲课,都有个农民如痴似迷地听讲,走到哪个村都落不下他。村干部悄悄告诉汪心泉,他家里穷,18岁的儿子就因为买不起电视机,喝农药死了,打那时起,他就一门心思要种果树致富。
  汪心泉痛苦极了,责问自己:光凭热情怎么能为农民服好务呢?她更加注意用农民的语言来解释繁琐的知识。讲到剪枝、拉枝,她给果农讲:“大枝亮堂堂,小枝闹攘攘,各枝之间不能挤得慌”;“不露地、不钻天,不拐弯、不卷圈,蹦叭溜直一条线”。解决果树大小年的问题,办法是让枝子轮流结果,而培育只拉养分不结果的带头枝是个关键。汪心泉给农民讲这个道理深入浅出:“带头枝好比村里的一把手,只领导却不一定非干活,而且只能有一个一把手。一把手没领导能力了,就得及时换新的。果树稳产高产就是这个道理。”
  如今,平阴县许多果农都能背上几段汪心泉编的顺口溜,在他们眼里,汪老师具有神一般的技术,是果树的救星。能做到本职工作的出神入化,没有对人民深厚的了解和对事业的挚爱,断然是不行的。
  近几年来,汪心泉创造了适合平阴及鲁西北地区的果树管理技术,甚至一个小流域、一座小山头,都有独到之处。举一个例子:凡是种苹果的地方都知道“二、五、八,刻、剥、拉”,是指2月、5月、8月分别要刻芽、环剥、拉枝。而汪心泉总结出平阴一些地方9月份拉枝更利于增产的经验。要做到高于书本知识的独创,没有至高的社会责任感也是不可能的。
  谁也说不清汪心泉用她的心血和智慧创造了多少财富。应用她4年完成的提高苹果品质的科研项目,今年每斤苹果至少多卖三分之一的价钱,并出口创汇。如果全县11万亩苹果都达到这个水平,起码增收三四千万元。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平阴文史资料》

本书为平阴县综合性史料,分为济南军区舟桥营抗凌抢险事迹,多位烈士、英雄人物传略,山东平阴县阿胶厂发展历史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泽成
责任者
肖国防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汪心泉
相关人物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