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严细求实,创立现场录井“铁柱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076
颗粒名称: 二、严细求实,创立现场录井“铁柱子”
分类号: F426.2
页数: 3
页码: 356-358
摘要: 华8井位于东营构造顶部,设计井深2500米,是一口取芯参数井,1961年2月26日开钻。3月5日,当钻进到1194米第二筒取芯时发现了油砂,这预示着华北出油的预测即将变为现实。人们兴高采烈,奔走相告,立即给石油部发去了电报,随后又送去了砂样。石油部领导极为重视,迅速派工作组现场指导,并决定不取芯快速钻探,尽可能早日出油。在拥有现代化设备的今天看来,“铁柱子”精神好象不足为奇,可在30年前在那样的条件下,这不仅体现了地质人员的严细求实精神,而且包含了大家付出的心血。
关键词: 山东 葛榕 胜利油田

内容

华8井位于东营构造顶部,设计井深2500米,是一口取芯参数井,1961年2月26日开钻。3月5日,当钻进到1194米第二筒取芯时发现了油砂,这预示着华北出油的预测即将变为现实。人们兴高采烈,奔走相告,立即给石油部发去了电报,随后又送去了砂样。石油部领导极为重视,迅速派工作组现场指导,并决定不取芯快速钻探,尽可能早日出油。
  部里的决定,对我们现场地质人员提出全新的课题。过去我们书本上学的、“老大哥”教的、多年来干的,都是通过取芯进行地质描述,即直观简便,又准确可靠。现在一改常规,困难和问题接踵而来。一是要求高。当时正值松辽平原大庆会战,石油部急于找到后备战场,翘首盼望东营早日出油,命令我们天天汇报地质情况,并要保证“齐全、准确”。二是难度大。由整筒成块的岩芯录井改为上下混杂的岩屑录井是华北勘探上的重大转折,给我们地质工作带来了质的变化,原来的工作方法不够适应。三是人员少。原来取芯每天进尺只有十几米,完钻一口井需一年左右,而现在快速钻进每天几十米,乃至上百米,几十天就要完钻,录井工作量成数倍增长。面对这些,我们没有任何畏惧和退却。大家想,转战数载,历尽艰辛,不就是为的现在出油吗?“十月怀胎”都挺住了,那能让“一朝分娩”吓回去?再苦再难我们也要抱出“油娃娃”。任务重,我们就一人当两人用,一天顶两天干,日夜加班,24小时连轴转,有的同志在井场坚守过3天3夜,反正大家都豁出去了。没有经验,我们就边干边学边摸索。录井质量是现场地质工作的关键和核心,为此,我们从基础做起,狠抓了“三准一精”。一是卡准钻具长度。每根钻杆反复测量4至5遍,那股认真劲竟到了既不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的地步,反正觉得多量几遍心里踏实,连一厘米的误差也不放过。二是测准岩屑从井底上返的迟到时间。每班进行2至3次投放标志物试验,准确把握好井口岩屑所属的实际深度。三是选准砂样。由于油层较深和快速钻进,捞取的岩屑上下混杂、层次不一,对每天捞取的数十包甚至上百包砂样,我们铺在露天的水泥台上一包一包地挑,一粒一粒地选,站累了就弯下腰,眼花了就用放大镜,有时干脆跪着干。寒风吹来,冰凉刺骨,大家全然不顾,硬是通过严格挑选,保证了砂样准确无误。所谓“精”,就是对各种现场资料综合分析,精心研究,然后做出地质剖面按时上报。就这样,我们凭借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发扬“严细求实”的科学精神,战胜从未有过的艰难困苦,创造了省时节资的岩屑录井新方法,建立了打不跨、推不倒的“五一致”现场录井“铁柱子”。所谓“五一致”,就是岩屑、钻时、泥浆、气测4种现场资料与最后的测井解释相一致;所谓“铁柱子”,就是根据现场岩屑录井做出的地层柱状剖面图与电测解释相符合,不漏掉任何油层和标准层,不漏掉任何油气显示和特殊岩性,3000米井深油层深度误差不超过两米,从而创出了地质录井工作全国领先水平。
  在拥有现代化设备的今天看来,“铁柱子”精神好象不足为奇,可在30年前在那样的条件下,这不仅体现了地质人员的严细求实精神,而且包含了大家付出的心血。就拿工作和生活条件来说,我们刚进东营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期,东营村位于山东的“北大荒”,条件异常艰苦,村不象村,路不象路,到处是荒碱盐滩,尘土飞扬。只要发现远处有大土团团,便知那是行进中的汽车。帅德福同志一次乘车从济南到东营,早上7点出发,第二天6点才到,整整走了23个小时。我们住的都是土屋子、草房子、牛马圈,有的则住进帆布帐篷、地窝子,还有的是住“秫秸檩子秫秸梁,秫秸顶子秫秸墙”的房子,根本无法遮风避雨。记得赵丽君和李蕴珍两位女同志有一段合睡一张行军床的故事。有一天,外面大雨茫茫,屋内小雨不断,晚上实在没办法,只好合睡一张行军床,另一张支在上面遮雨水。他们两人都是1.7米的大块头,挤在0.7米宽的帆布床上,既不能躺,也不能卧,只能蜷缩着睡上一会。那股“姐妹深情”的情景,令人难以忘怀。我们当时吃的更不行,27斤定量要抽2斤支援灾区,剩下的25斤主要吃地瓜干窝头、高梁饼子,极少吃到面粉。有时饿得到外边挖野菜充饥,我们经常吃黄蓿菜,而且喝的是露天土坑的水,人畜共饮,洗刷同用。人们都说东营人爱喝茶,实际上不放点茶那水实在不好喝。有时我们也去济南买来酱油放上改改气味。我和很多同志都得了浮肿病,身上一按一个坑,好长时间起不来。两腿整天象灌了铅,行走都十分困难。虽然条件苦,受点罪,但大家精神愉快,思想很充实。一些同志规划着美好的未来,把我们地质人员住的地方命名为“地质胡同”,给指挥部住的地方命名为“四合院”,把东营村中的大路命名为“长安街”,憧憬这里将变成石油城。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著名科学家郭永怀烈士、杰出物理学家王淦昌、我国早期原子能物理专家王普博士、忆束星北教授、著名力学专家刘先志、著名航空工程专家丁履德、电子计算机专家王正、“西圣”孙学悟等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