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的发现经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074
颗粒名称: 胜利油田的发现经过
分类号: F426.2
页数: 8
页码: 353-360
摘要: 1991年4月16日,是胜利油田第一口发现井——华9井喜喷工业油流30周年纪念日。我作为当年参加过华8井录井工作的一名地质老兵,内心感到无比激动和荣幸。我1954年从重庆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就投入了石油普查和地质研究工作,并从1956年开始在华北找油,经历了从华1井到华8井的胜利油田地质勘探的全过程,至今35载。现将自己当年的亲身经历和地质工作者为油而战的有关情况作一简要回顾。部里的决定,对我们现场地质人员提出全新的课题。每班进行2至3次投放标志物试验,准确把握好井口岩屑所属的实际深度。所谓“精”,就是对各种现场资料综合分析,精心研究,然后做出地质剖面按时上报。
关键词: 山东 葛榕 胜利油田

内容

1991年4月16日,是胜利油田第一口发现井——华9井喜喷工业油流30周年纪念日。我作为当年参加过华8井录井工作的一名地质老兵,内心感到无比激动和荣幸。我1954年从重庆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就投入了石油普查和地质研究工作,并从1956年开始在华北找油,经历了从华1井到华8井的胜利油田地质勘探的全过程,至今35载。现将自己当年的亲身经历和地质工作者为油而战的有关情况作一简要回顾。
  一、不懈追求,开创华北石油普查新局面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落后,百业待举,再加上帝国主义卡脖子、搞封锁,油料供应极为紧张,城市跑的公共汽车不得已背上了大煤气包。看到这种情况,我们搞石油地质的心里特别难受,好象大包就长在自己的脸上,看上去刺眼,想起来耻辱,恨不得两手扒出油来,除去心灵上的痛患。那时,大家只有一个信念:艰难困苦无所惧,一定要把油找出来。然而,华北平原这么大,到哪里去找油呢?真是大海捞针。当时,一些外国专家说“华北无油”。我国著名地质学家谢家荣、李春煜、李四光等教授不信邪,通过精心研究,都认为华北平原可能有油。为了弄清真相,1955年国家决定对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大别山以北、渤海以西,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地区开展区域性石油普查。从此,我们在华北大地上,跋山涉水,南征北战,西讨东征,跟踪追击,寻找油气,这是一段艰难的历程。
  1956年,我从西北地区调到华北钻探大队32104队任地质技术员,在河北沧县隆起的明化镇,参加钻探了华北地区第一口基准井——华1井。这口井在苏联专家的主持下打了一年多才完钻,虽然没见到半点油花,但我们却第一次直接认识了华北平原的地下情况,并发现和命名了明化镇组新地层。这时,苏联专家因泥浆漏失处理无效,要“放弃钻探”,而我们井队要坚持自己往下打。当时,我和爱人都忙于现场工作,刚刚生下3个月的孩子生了大病。我这个技术员哪能离开井场去照管孩子?不久,这个孩子就夭折了。
  在隆起带找不到石油,我们又挺进坳陷区。于1957年先后在河北馆陶县打了华3井,在河南开封、尉氏打了华2井、华5井,也均未见到油气显示。接着,北上山东临清,打了华4井和华6井,同样没有满意的结果。在此期间,为了收集地质资料,配合钻探打井,上级决定同时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和海上油苗调查。1957年,我被调到野外队,挺进大别山。
  记得野外调查时,我们腰上别着钉锤,背着背包、罗盘、皮尺,夜以继日地爬山越岭,敲石采样,包里总背着沉甸甸的石头。山里人称我们是“别宝回子”、“要饭化子”。后来熟悉了,说我们是“乍看象毛子(强盗),实际是傻子”。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仍然一如既往、日复一日地干,整整干了两年时间,足迹遍布大别山、太行山的条条沟、道道梁,采集了大量的标本资料,为指导钻探起到了积极作用。
  就在我们野外调查的时候,东部渤海海面发现漂浮油苗,对其来源众说不一,难以确认。1958年华北普查队和华东勘探处抽调4人,联合组成油苗调查小组,我院(指现在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一编者)王素民同志是这个小组中的唯一女性。这次调查从大连出发,沿着海滩,徒步进行。当时正值隆冬,寒风刺骨,白雪皑皑,4个人的手上、脚上起了冻疮。偶尔发现油块要用冻僵的双手反复几次才能采集起来。走到荒凉的地方经常是风餐露宿。到了胶东半岛,已是炎热的夏季,跑一天个个象水里捞出来似的。半年时间,每个人都变得又黑又瘦,可同志们毫无怨言,还风趣地说:“地下的油还没找到,脸上的油先出来了”。有一次,他们在烟台坐海军的船出海调查,越往里风浪越大,4名同志都晕船,呕吐得腰都直不起来,通讯联络用的报话机也使用不了了,与陆上失去联络9个多小时,基地的同志以为发生了意外,开动雷达搜索寻找,闹了一场误会。经过1000多公里的沿海奔波,终于揭开了海上油苗的真相,证实油苗来自渤海湾本身,推测是地下断层在运移过程中浮至海面的。至此,从华1井到华6井,从野外勘探到海上调查,经过3年多的艰苦努力和大胆实践,我们取得了大量资料,开阔了眼界和思路,对地下情况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
  1960年初,我们的勘探重点由西部转移到东部的济阳坳陷。在山东商河沙河街打了第7口基准井——华7井,在下第三系发现了一套新的地层。即沙河街组,具有良好的生油层和储油层。从而揭示了济阳坳陷有着良好的找油前景,这是当时取得的最令人鼓舞的成果。为了尽快解决出油问题,勘探工作开始缩小包围圈,集中力量搜索东营凹陷。1960年7月,华北石油勘探处主任地质师安培树召集综合研究队队长帅德福以及张启明、我与其他同志一起分析研究,认为东营构造是找油的最有利地区。于是确定了打华8井的部署意见,由32120钻井队负责钻探,并于1961年4月16日喜获工业油流。从而在辽阔的华北平原上,经过5年艰苦奋斗,石油勘探终于取得了重大发现,华北找油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二、严细求实,创立现场录井“铁柱子”
  华8井位于东营构造顶部,设计井深2500米,是一口取芯参数井,1961年2月26日开钻。3月5日,当钻进到1194米第二筒取芯时发现了油砂,这预示着华北出油的预测即将变为现实。人们兴高采烈,奔走相告,立即给石油部发去了电报,随后又送去了砂样。石油部领导极为重视,迅速派工作组现场指导,并决定不取芯快速钻探,尽可能早日出油。
  部里的决定,对我们现场地质人员提出全新的课题。过去我们书本上学的、“老大哥”教的、多年来干的,都是通过取芯进行地质描述,即直观简便,又准确可靠。现在一改常规,困难和问题接踵而来。一是要求高。当时正值松辽平原大庆会战,石油部急于找到后备战场,翘首盼望东营早日出油,命令我们天天汇报地质情况,并要保证“齐全、准确”。二是难度大。由整筒成块的岩芯录井改为上下混杂的岩屑录井是华北勘探上的重大转折,给我们地质工作带来了质的变化,原来的工作方法不够适应。三是人员少。原来取芯每天进尺只有十几米,完钻一口井需一年左右,而现在快速钻进每天几十米,乃至上百米,几十天就要完钻,录井工作量成数倍增长。面对这些,我们没有任何畏惧和退却。大家想,转战数载,历尽艰辛,不就是为的现在出油吗?“十月怀胎”都挺住了,那能让“一朝分娩”吓回去?再苦再难我们也要抱出“油娃娃”。任务重,我们就一人当两人用,一天顶两天干,日夜加班,24小时连轴转,有的同志在井场坚守过3天3夜,反正大家都豁出去了。没有经验,我们就边干边学边摸索。录井质量是现场地质工作的关键和核心,为此,我们从基础做起,狠抓了“三准一精”。一是卡准钻具长度。每根钻杆反复测量4至5遍,那股认真劲竟到了既不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的地步,反正觉得多量几遍心里踏实,连一厘米的误差也不放过。二是测准岩屑从井底上返的迟到时间。每班进行2至3次投放标志物试验,准确把握好井口岩屑所属的实际深度。三是选准砂样。由于油层较深和快速钻进,捞取的岩屑上下混杂、层次不一,对每天捞取的数十包甚至上百包砂样,我们铺在露天的水泥台上一包一包地挑,一粒一粒地选,站累了就弯下腰,眼花了就用放大镜,有时干脆跪着干。寒风吹来,冰凉刺骨,大家全然不顾,硬是通过严格挑选,保证了砂样准确无误。所谓“精”,就是对各种现场资料综合分析,精心研究,然后做出地质剖面按时上报。就这样,我们凭借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发扬“严细求实”的科学精神,战胜从未有过的艰难困苦,创造了省时节资的岩屑录井新方法,建立了打不跨、推不倒的“五一致”现场录井“铁柱子”。所谓“五一致”,就是岩屑、钻时、泥浆、气测4种现场资料与最后的测井解释相一致;所谓“铁柱子”,就是根据现场岩屑录井做出的地层柱状剖面图与电测解释相符合,不漏掉任何油层和标准层,不漏掉任何油气显示和特殊岩性,3000米井深油层深度误差不超过两米,从而创出了地质录井工作全国领先水平。
  在拥有现代化设备的今天看来,“铁柱子”精神好象不足为奇,可在30年前在那样的条件下,这不仅体现了地质人员的严细求实精神,而且包含了大家付出的心血。就拿工作和生活条件来说,我们刚进东营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期,东营村位于山东的“北大荒”,条件异常艰苦,村不象村,路不象路,到处是荒碱盐滩,尘土飞扬。只要发现远处有大土团团,便知那是行进中的汽车。帅德福同志一次乘车从济南到东营,早上7点出发,第二天6点才到,整整走了23个小时。我们住的都是土屋子、草房子、牛马圈,有的则住进帆布帐篷、地窝子,还有的是住“秫秸檩子秫秸梁,秫秸顶子秫秸墙”的房子,根本无法遮风避雨。记得赵丽君和李蕴珍两位女同志有一段合睡一张行军床的故事。有一天,外面大雨茫茫,屋内小雨不断,晚上实在没办法,只好合睡一张行军床,另一张支在上面遮雨水。他们两人都是1.7米的大块头,挤在0.7米宽的帆布床上,既不能躺,也不能卧,只能蜷缩着睡上一会。那股“姐妹深情”的情景,令人难以忘怀。我们当时吃的更不行,27斤定量要抽2斤支援灾区,剩下的25斤主要吃地瓜干窝头、高梁饼子,极少吃到面粉。有时饿得到外边挖野菜充饥,我们经常吃黄蓿菜,而且喝的是露天土坑的水,人畜共饮,洗刷同用。人们都说东营人爱喝茶,实际上不放点茶那水实在不好喝。有时我们也去济南买来酱油放上改改气味。我和很多同志都得了浮肿病,身上一按一个坑,好长时间起不来。两腿整天象灌了铅,行走都十分困难。虽然条件苦,受点罪,但大家精神愉快,思想很充实。一些同志规划着美好的未来,把我们地质人员住的地方命名为“地质胡同”,给指挥部住的地方命名为“四合院”,把东营村中的大路命名为“长安街”,憧憬这里将变成石油城。
  三、奋力开拓,谱写胜利发展的新篇章
  华8井喜喷工业油流,激动得我们手舞足蹈,热泪盈眶。5年艰辛岁月,历经困苦曲折,终于夺得胜利的果实。在此激励下,我们奋力开拓,乘胜前进,紧接着在东营构造上部署了一批新的探井,形成两条大的剖面,南北展开,东西延伸,不到两年时间,迅速钻完了营1至营5、辛1、辛2和河1井,井井见油,扩大并拿下了东辛油田。在营5井发现了胜坨油田。尤其是营2井于1962年9月23日喷出了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成为当时全国日产最高的一口油井,打开了胜利发展的新局面。胜利油田始称“九二三厂”,就是为了纪念这个喷出高产油流的喜庆日子。
  通过华1井至华8井的钻探和后来的实践,我们先后发现和命名了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东营组以及上第三系馆陶组、明化镇组新地层,逐步完善了华北盆地第三系地层层序,形成了完整的生储盖组合,为平原内地层岩性、沉积岩相、地层划分和含油前景的评价研究提供了地质依据。这套地层层序,为尔后的渤海湾地区所有地质勘探单位所采用,得到了国内外地质界的认可,并且沿用至今。
  通过华北平原早期石油勘探,培养了我们地质人员艰苦奋斗、严细认真的优良作风,当年创立的“铁柱子”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地质工作者无私奉献,忘我拚搏。胜利会战初期,地质化验人员为了尽快搞好地层鉴定,主动走出实验室,背着显微镜、磨片箱到现场分析化验,被誉为“货郎担”精神。有一次化验人员不慎将0.5毫米大小的一颗介形虫化石掉在地上,找了一个多小时没有发现,大家急得火烧火燎,用鸡毛掸子把地面反复清扫,将尘土用筛子数次过滤,然后动用三架显微镜精心查找,终于找到化石,及时解决了地层问题。这种“一颗化石”精神被人们称颂至今。正是在这样的精神鼓舞下,广大地质科研人员立足地下,精心研究,逐步加强了对济阳坳陷地质规律的认识,形成了复式油气藏理论,用以指导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重大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3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经过地质人员和全体职工的奋力拚搏,胜利油田已由当时的一口井发展到今天的2万口;由一口井见油发展到现在的64个油气田;原油日产量由当时的8.1吨发展到今天的91800多吨,成为中国第二大石油基地。尤其是,由于华8井的发现,引出了华北石油大会战,进而发现了大港、华北、冀东、中原等大油田,为石油工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东营地区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营市这座石油城的建设突飞猛进,黄河三角洲已是油洲加绿洲。这些无不渗透着老一代石油职工的心血和汗水。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著名科学家郭永怀烈士、杰出物理学家王淦昌、我国早期原子能物理专家王普博士、忆束星北教授、著名力学专家刘先志、著名航空工程专家丁履德、电子计算机专家王正、“西圣”孙学悟等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葛榕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葛榕
相关人物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