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在商河县的抗日斗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995
颗粒名称: 回忆我在商河县的抗日斗争
分类号: K265
页数: 13
页码: 156-168
摘要: 1940年春夏之际,冀鲁边区大平原上的抗日游击战争形势很好。这时,各县都开辟了新区,根据地逐步扩大。军区的主力部队,以商河县左、牛、冯为根据地,向惠民、济阳两县边境开辟新区。一一五师教导第六旅政治部主任杨忠同志带领一部分主力部队,三地委书记李广文同志,带领着七小队和工作队,同来商河指导工作。这年,地委青年部长孙清野同志来商河任县委书记,王宗仁同志任县长,我与战友朱克唯同志,一起从阳信县调来工作队,随李广文书记从买虎站出发,直到左、牛、冯一带。它是一支队员年龄较小,但意志坚强,武器优良,短小精干,机动灵活的小部队。斗,是七小队成立以来,第一次遭到的最大挫伤。伪顽军政人员家属会。
关键词: 抗日斗争 历史 商河县

内容

1940年春夏之际,冀鲁边区大平原上的抗日游击战争形势很好。这时,各县都开辟了新区,根据地逐步扩大。军区的主力部队,以商河县左、牛、冯为根据地,向惠民、济阳两县边境开辟新区。一一五师教导第六旅政治部主任杨忠同志带领一部分主力部队,三地委书记李广文同志,带领着七小队和工作队,同来商河指导工作。这年,地委青年部长孙清野同志来商河任县委书记,王宗仁同志任县长,我与战友朱克唯同志,一起从阳信县调来工作队,随李广文书记从买虎站出发,直到左、牛、冯一带。
  七小队,是直属地委领导的三、四十人的小游击队。它是一支队员年龄较小,但意志坚强,武器优良,短小精干,机动灵活的小部队。指导员陈士奎年方十六岁,原来是李广文的警卫员,他机智灵敏,勇敢善战,不怕吃苦,经常赤脚行军。队长姓朱,在作战中既胆大心细,又能沉着应战,他们的优良作风,给我的印象很深。1941年春,我回到敌占区,从我村动员丁占清、魏德恒两名青年党员参加了七小队。当年冬,丁、魏两位同志,于买虎站战斗中,在向黄屯据点出动的敌骑兵冲杀时,英勇牺牲。这次战
  斗,是七小队成立以来,第一次遭到的最大挫伤。朱队长可能是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后由韩队长接替了他的职务。后来,可能是在1942年冬五寨子战斗中,韩队长也牺牲了。七小队使用的武器有步、马、匣枪。政治指导员使着一支“波浪宁”手枪。队员中一半是共产党员。这支小部队,自从1940年建立后,一直活动在无棣、阳信、沾化、惠民、庆云、乐陵、商河等县。七小队的游击特点是:经常出没在日寇、顽军统治区的心脏,出其不意地袭击伪顽的区、乡政权,捕捉他的零星人员,镇压其中少数民愤极大的分子,实行除暴安良。这在广大群众中备受拥护,而伪、顽军政人员则是又怕、又恨、又敬。
  我主力部队向惠民进军后,顽军王福成的大部队便窜向东去,我工作队在七小队的掩护下,化整为零,三五人为一小组,逐村进行工作,顽军如有小股出动搔扰,七小队即深入敌、顽占区进行袭击。敌顽统治区的村镇,若逢大集,七小队便化装成农民赶集,随身暗藏短枪,逮捕其民愤大的乡、区零散人员,或摧毁伪顽政权,宣传扩大我党的影响。这些为升官发财的伪顽人员,被七小队的活动吓的闻风丧胆。
  七小队与工作队每到一村,即令村伪政权集合群众,由我们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讲“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用锅底灰在墙上写标语口号,走到哪村写到哪村。这是个既不花钱,又能保持久长的好办法。伪顽军虽强迫群众用铁铣铲掉,但在墙壁上仍然留下字迹。这些标语、口
  号,对广大人民起着鼓舞人心的作用,对敌人起着精神震慑作用。坚决抗战,为国为民,大公无私的八路军的光辉形象,在群众的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曾在七小队的配合下,到马家店分别开过群众大会,士绅名流座谈会。伪顽军政人员家属会。工作队和七小队的共产党员,对开展新区都有发展党员的任务,发展后,便介绍给区委。
  在当时以武装斗争为主的形势下,组织象七小队这样精悍灵活的小武装,是非常必要的,是非常有威力的。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既是一个战斗队,又是一个工作队。”地委总结七小队的经验之后,指示各县都要建立这种形式的小武装。因此,阳信县成立了虎山小队,活动在杨安镇、官道刘敌据点周围;五小队活动在赵半杰敌据点周围;商河县成立了两个小分队,分头活动在龙桑寺据点之南北,我被调到南部八小队任指导员,初任队长邓文祥,班长陈树声。邓文祥调地委学习后,调阳信虎山小队任指导员,1943年农历腊月29日在铁家营战斗中不幸牺牲。陈树声继任了邓的队长职务。南部八小队从开始时三、五人,发展到20余人,分为两个班。我们以宽河为基地,向商河城方向开展工作。夏季,青纱帐起来了,对我游击小组来说,既便于隐蔽埋伏,又便于进退;敌伪都不敢轻易出动,害怕遭遇我军埋伏,是我们开展工作,打击敌伪的好时机。一天下午,我带领八小队突然包围了牛庄堡村伪乡公所,把乡长和两个乡丁堵在房中,村西放了游动哨,监视城里敌人的动向。我在村内,对其训话,教
  育伪乡长们,要学习三国时关云长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应该身在敌方心向共产党八路军。同时,交给他们抗日任务:了解敌情,向抗日政府送情报,征收抗日公粮动员妇女做军鞋,掩护抗日工作人员活动。随后,令其召集各村的伪保长来,也布置他们抗日工作。对少数破坏抗战,危害群众利益,罪恶多端,有民愤的汉奸和特务分子,则坚决予以镇压。一天,我们逮捕了一名城里的敌便衣侦探,县委批准我们将其处死,我们便在三天后的夜间,将他活埋在宽河庄的村西。因为我队没有会用刀砍头的人,枪毙又费子弹,便活埋坏人,这是第一次。
  据群众反映,龙桑寺敌据点每逢大集时,早饭后总有两名日本兵,扛着大盖枪出来赶集,他们在集上的人群中转一圈就回去,已成规律。我随七小队在阳信活动时,经常化装成农民,到敌、顽统治区大集上,捕捉伪、顽星散人员。便请求县委书记孙清野批准,带了班长陈书声、战士张××(他二人都是当地人,地理人情非常熟悉),我们化妆成赶集的农民,向集市走去。(钱褡里都暗藏着匣子枪。若把枪插在腰里,取枪时易被敌人发觉,向钱褡取枪容易麻痹敌人。当时袭击小组很讲究取枪迅速,先发制人,才能手到擒来。)在进入集市之前,先派了一个步枪班,埋伏在龙桑寺西南二里之遥的苏家,等听到据点内响起枪声后,立即向据点鸣枪射击三、五发子弹,以迷惑敌人。射击毕,速回集合点。
  我带两名战士从南边进入菜市,群众对我们说:“两个鬼子刚向北去。”我们三人立即从人群中向北追赶。群
  众又对我们说:“鬼子回了据点”,我们很失望,后悔来得晚了。陈书声同志接着说:“咱到破烂市去看看吧!”刚一进市,就看见一名戴大盖帽穿黑色制服的伪警察。便迅速向他靠近。那个伪警察也很警觉,他的匣枪已拉出鞘握在手中,张着机头,大有举枪即发之势,确象一个能应付突然事件发生的行家。但当我三人靠近这伪警察时,他却将枪夹在左腋下,右手离开了枪炳,拿一件妇女买的衣服在看。我把匣枪对准伪警察的胸口,低声命令他“不准动!”他猛抬头看我时,他左腋夹的那支二把匣枪,已被张同志从背后抽走了。我喊了一声“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之后,转身举枪向西北方敌炮楼砰!砰!打了两枪。紧接着西南方向也响起了急促的密集的枪声。这时,赶集的人顿时大乱,争相夺路奔跑。伪警察看看没有理他,也随着乱纷纷的人群逃命去了。我们三人也趁乱出了龙桑寺大集,胜利地回到集合点。
  从集上跑回来的群众说:“鬼子和汉奸听到枪声,吓得都关上门,窜到炮楼上张望、乱打枪”。从此以后,敌人再也不敢单人到集上耀武扬威了。事后,我们又找龙桑寺的伪乡长,给那个警察所长的护兵传信,要他出来面谢我党的宽大政策,他依照规定的时间,来到指定的地点,我们对他进行了教育,他表示愿意帮助抗日工作。以后,确实给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如购买子弹和送情报。
  杨忠主任率部向惠民进军时,军医院设在龙桑寺北的烟墩村。县委书记孙清野同志,命我带八小队护送20余名伤员,越过商惠公路封锁线,到设在烟墩村的临时后
  方医院去住院。院的负责人是韩建民,同时也是医生。他与我都是孙清野动员出来的阳信地下党员。韩建民原在阳信何家坊街开医院作掩护,因设立在那里的一个从乐陵通往沾化的交通站,出了问题,韩暴露了身份,即被调到军医院工作。我们八小队的任务是:既担负着医院的警卫工作,又要为伤员的吃、喝、拉、尿、睡服务。由于敌人的封锁禁运,医疗器材和药品极为缺乏,常常使我们为抗日而负伤的战士失去宝贵的生命。我记得有一位排长,虽然是负了轻伤,自己也能照顾自己,但因缺少药品,而被细菌夺去了生命。当时,他住在烟墩村后街村长的家中,因天气炎热,所以他睡在通风凉爽的大门洞子里,受了破伤风感染,使伤势加重。眼看着被病痛折磨得挺着脖子,瞪眼直视,慢慢的停止了呼吸。韩医生说:“非破伤风抗毒素,不能治疗此症。我们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把他掩埋在村北一块荒地里。这是因日寇的封锁而夺走了战友的生命,大家都无比激愤,更加愤恨日本帝国主义,誓死杀敌报仇,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去。
  我们小队每天都派出侦察员,监视着龙桑寺敌据点的动静。一天,得到报告,龙桑寺敌伪出动向北“扫荡”。我与韩医生和这个区的区长,共同商议反“扫荡”。我们埋藏了药品,向村南沙河树林中与村北青纱帐中疏散轻伤员。挨家与群众商议掩藏重伤员,叫伪村长(实际上是为我们办事的)出面欢迎敌伪军,暗暗递给翻译官伪币“准备银行”的钞票,躲过了这次“扫荡”。在烟墩住了一个多月,完成了治疗、转移伤员的任务,伤愈者重返前线,
  重伤员转移到老根据地孙家庄(花园后边)一带继续治疗。
  秋收后,青纱帐落了,我们只好依靠抗日沟坚持平原游击战。敌人则以优势的兵力,频繁出动,蚕食分割我抗日根据地,敌我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由惠民县城通往济南的这条公路,是日寇侵略军在鲁北的一条大动脉。其中,从龙桑寺东至棘城,西至牛庄堡这段公路,经常为我军民所破坏。公路不能行走,电话不能畅通。对敌人的军事重镇——惠民道尹公署,起着战略封锁和军事包围的作用。只要得知敌人有大“扫荡”的消息,和我主力军有重要军事活动时,县委就立即指挥县、区武装并组织广大群众,对龙桑寺据点以东和以西这段公路和电话线路,进行大破坏。在这些活动中,我八小队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担负着封锁敌据点和保卫群众的任务。夜晚我们在公路上挖成无数一米宽的横沟,把电线杆锯倒。到了白天,敌伪军又强迫公路两旁的群众,填沟平路。这样夜间挖,白天平,成为我军民对敌反复斗争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共产党组织领导人民群众,用锨镢来阻止机械化部队的调动,显示了毛泽东同志人民战争思想的巨大威力。侵略军是不甘心失败的,又想出了毒计,派重兵逼迫沿路群众,在公路北侧挖了一条一丈深两丈宽的封锁沟,每隔三、五里留出一条南北通路。路旁修岗楼一座,周围挖有深沟,出入通过吊桥,白天放下来,晚上拉上去。每一座岗楼派一个伪军班驻守,定期轮换。凡通过南北通路的行人,伪军岗哨就严加盘查。自
  从敌人挖成封锁沟后,密集的岗楼,使我方再难破坏公路。分割了我抗日根据地。当时,龙桑寺以南大片村庄,是党的建设与群众基础较好的抗日根据地,至此失掉了与路北老根据地的联系,敌人利用封锁沟在路南地区进行频繁的军事“扫荡”,强迫群众填平抗日沟,逮捕我地方工作人员,形势骤然变化。我县、区、乡三级政府工作人员和县、区武装,只得从路南逐渐转移到路北。路南留下坚持工作的同志转入地下。群众情绪非常低落,抗日家属受到危害。敌人的蚕食政策,使商河县的抗日工作,从1942年下半年起,进入了最艰苦困难的阶段。
  八小队成员,多数家在路南,家庭地域观念较深,大部分留在路南不肯转移,只有我与陈树声同志回到路北老根据地。这时,孙清野书记已调阳信工作,县委书记换了张凤伍,他亲自交给我新的任务,派我到武装交通队任指导员。交通队仅有我与陈树声、夏同志(忘记名字了)三人组成。配匣枪一支和步枪两支,要我们经常活动在夏庄、孔新村一带。向北护送干部与地委联系,直接受张凤伍同志领导。一天,随县大队伏击李家集伪军。夜间,在××村西切断了李家集通往黄家屯的电话线。拂晓前,全连隐蔽在刘家庙村西北角一户农民家。这家的大门朝北,门前有一片宽阔的场院,场院的北边是通往公路的一条东西大道,是伪军查电线后进村的必经之路。房顶的干草(谷草)垛上,设置了隐蔽哨。太阳刚刚升起地平线时,哨兵报告有五、六名伪军,下公路进村。伪军查到电线被破坏,仍按照旧规,靠哪个村近就到哪个村子找
  伪村长敲诈勒索。六名伪军走进场院到了草垛旁时,连长命令:“开门冲”。战士们端着枪,勇猛地冲了出去,杀声冲破了早晨的寂静,大呼“缴枪不杀”。伪军一看来势很猛,不知所措,一枪未发,两手举起枪,投降当俘虏。当时我也不愿在后,与连长一起冲上前去,缴获了一支七九步枪。我们一弹未发,胜利的缴了六支步枪,押着六名俘虏跑步过了公路,到洼埃子村吃早饭。俘虏经过教育后,释放回了李家集。这次巧妙的村内伏击战给1944年在藏、范庄伏击战创造了战术经验。当时这样的战例,在县大队来说是不多的。指挥这次战斗的是一名连长,遗憾的是我忘记了他的名字,只记得他是惠民县人。他与别的连长不同,上级配给他匣枪他不用,却随身背着一支崭新的“湖北造”七九步枪。我与他很要好,常常共同配合工作。他经常讲用这支步枪打死敌人的情况。我看过枪的口径,子弹头下不去枪口,证明这枪很新。他稳重大方,作战勇敢沉着,射击准确,在我的脑海中印象很深。后来,这位连长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他的英雄形象永远留在我脑海中。
  1941年冬,县大队的大队副×××同志,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县委便派我接替大队副工作,教导员是李厚斋(李家集人)。一天,军分区二营住在周庄,令我们县大队住范庄,监视惠民大田家据点一路之敌。清晨,我派出了侦察员,到田家据点侦察,十点左右时,侦察员回来报告,大田家的伪军已经出动,向我军驻区方向“扫荡”。我一面向二营报告,一面加强警戒待命。中午,二营派通讯
  员传达命令:“龙桑寺、黄家屯、棘城、李集、大田家五据点的敌人已出动,向我驻地“扫荡”。县大队可向东北方向行动,迎击大田家之敌。我营向北五寨子方向转移,迎击南来之敌”。这时,二营已与南来的龙桑寺、棘城之敌打响了。我县大队依照营部命令,向东北方向通往归化街的抗日沟隐蔽前进。我带着一个班为前哨,进到归化街村南沟头,发现街里有来来往往的敌人,便命令先头班用手榴弹冲,轰!轰!一阵爆炸声,夹杂着“冲啊!”“杀啊!”的喊声,冲到村子里。因伪军刚进村尚立足未稳,被我军突如其来的行动吓的不知所措,怕死的伪军和汉奸队,便仓惶向东逃窜了。我再听范庄的枪声,逐渐向北五寨子方向延伸。从传来的枪声分析,二营可能向北边阻击边转移。太阳将落时,我大队奉命回到范庄二营驻地,到村北通往五寨子的抗日沟里,打扫二营的战场。在约三华里的抗日沟上下,散布着9位二营战士的尸体,我队与范庄群众共同掩埋了这些烈士的尸体。这次战斗如果仅是南路龙桑寺、棘城之敌,且战且退不致遭受到这样大的损失,而是黄家屯的敌军,用快速的骑兵,占据了通往北去的沟口。当时,这五个据点的敌人,以黄家屯之敌为强。二营一面阻击南来之敌,一面又要与黄屯强敌争夺道口,负背受敌以至有这样大的牺牲。这些抗日救国的烈士们,热血洒在商河的大地上,使我至今记忆犹新,终生难忘。
  这年冬季,在另一次“扫荡”中,七小队在五寨子战斗中遭受到很大损失,韩队长与战委会主任张墨林同志也
  献身在这块土地上。张墨林同志是滨县人,他是从阳信调来商河县工作的。
  1942年春节前,县初建敌工站时,我被调任敌工站站长,文书是韩庙村近四十岁的一名同志,通讯员是许庄约30岁年纪的一位同志(他们的名字我都记不清了),那时,我常住在他们家中办公。他二人不脱产,每月给他50斤小米。敌工站的任务,主要是负责摸清大田家、棘城、龙桑寺、黄家屯、李集五据点和龙桑寺东西两个岗楼的情况,如:①敌、伪军的班、排建制,部队番号,武器装备。那时,除李家集无日军外,其他四据点各驻日军一个班,每班12人左右。配有歪把轻机枪一挺,掷弹筒一个和三八式大盖枪。每个据点驻有伪军一个中队,100人左右,配有一挺或两挺轻机枪。唯独黄屯配战马十余匹。②伪军班以上的军政人员姓名、籍贯。以便分清其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好作争取、瓦解工作。③敌伪兵力的调动和增减变化情况,这点极为重要。如果当天发现敌据点有增减情况,即便一个据点不全面的情况,也要星夜报到花园一带专署设的中心站。中心站的站长是张×儒同志。
  我们是这样搜集情报的:①利用伪乡、村政权来搜集情报。凡设在据点外的伪乡公所,我们都对其晓以大义。要身任伪职,心向祖国,要他们必须与我方建立联系。如龙桑寺刘家集伪乡公所的一名乡长和两名乡丁,就比较好,敌人有“扫荡”的消息,就设法报告我方,并能掩护我工作人员到敌区活动。我就经常住在刘家集东头一家木匠老兄家中,来掌握龙桑寺敌伪变化情况。敌人规定,各
  村伪保长们,每天都要到据点报告情况。我们则针锋相对对伪保长普遍进行抗日教育,并布置其侦察任务,让他们有情况及时向我方报告。对确实忠于抗日的保长和打入伪政权的共产党员,就用伪保长的身份作掩护,搜集情报。我记得龙桑寺管辖下的烟墩村有个伪保长是个50多岁的老头,有时冒着生命危险,给我站送来敌人当天要出动“扫荡”的情报。大仉家村的保长,每次报告黄屯的敌情都很可靠。五寨子保长报告李家集的情况。康家园保长报告大田家的情况。②利用敌人派出的侦探给我方送情报。凡与我方没有建立关系的敌方侦探,一般视为忠于敌人。一旦被我方捉住,经了解确实忠于敌人的,便就地惩罚,杀一做众。因此多数敌侦探为保存自己的生命和家庭安全,都主动找关系与我方建立联系,给我们送情报、或买点子弹。龙桑寺以北半里地的李庄,有一名敌侦探,供给我方情报较多,并能掩护我工作人员。③伪军中的军官,他们最了解敌、伪装备及活动规律、“扫荡”路线。这些关系,大都是县委分别介绍给我,由我个人单线联系。
  敌伪的情况,是从多方面搜集起来,供给我区领导机关和军队指挥员研究敌情、对敌斗争之用。如有大部队夜间进驻我县,便立即向所驻部队报告据点的情况。
  1942年春,惠民大田家据点的敌人,侦察到我从大田家北边崔家楼一带,转移到大田家西南的徐范周一带活动。于是,日寇便命令伪军中队长丁振鹅(他与我是相距五里的邻庄,那时都处在敌占区)到阳信县我的老家,逼
  迫我父亲来到大田据点,鬼子软硬兼施,逼他进入根据地对我诱降。春暖花开的一天,我父亲一人到徐庄找到了我。离别三年之久的父子,一旦见到了面,非常高兴。我父亲说了些抗日军政人员家属在敌、顽占区深受其害的痛苦。父亲的一生,是经历了旧社会的折磨,饱受风霜之苦的善良农民,他勤劳节俭,挑着21口人的一个大家庭的生活重担,苦度寒日。自从1938年亲眼看见八路军形象,才产生了光明的希望。他深深懂得:中国人给日本人干事是汉奸,他们和便衣队(当时的国民党地方兵)都是为了升官发财,勒索老百姓。只有八路军才真心抗日救国打鬼子。干八路虽然不挣钱,老百姓赞成。父亲的简单朴实的信念,反映了当时受三座大山压迫的农民对共产党、八路军的信赖。因而,我父亲不但没有扯我的腿,相反,却鼓励我说:“你不要挂家,我有办法对付他们。鬼子好糊弄,都是汉奸给他出坏心眼,为的是要钱。丁振鹅如果加害咱家,也得想想他也有一家多口,他会给自己留后路。”我给父亲做了水饺,房东李大爷还送来了酒,赔我父亲边吃边喝边畅谈抗日救国道理。饭后,父亲又一个人回敌人的据点去了。我向县委书记张凤伍同志汇报了这个情况。从此,组织上批准我化名安一志。1943年我被调回阳信县工作,当我回家探亲时,父亲对我说,他曾对丁振鹅说:“孩子当八路死了心,家庭你看着办吧!”丁振鹅只好对鬼子说:“封老头子没找到他的儿子。”
  不久,在青纱帐快长成的时候,我被派往阳信敌、顽统治区做地下工作,离开了商河。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商河文史》

本书主要收录了张北华的回忆文章和在商河县工作过的部分老领导在抗战时期的亲身经历。

阅读

相关人物

封明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商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