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鹫禅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725
颗粒名称: 灵鹫禅林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2
页码: 39-40
摘要: 灵鹫禅林位于历城区港沟镇西邢村。相传该寺始建于唐初,李世民率军东征,屯兵于此,为激励将士,修筑“五圣堂”并亲手植下三棵国槐,永做纪念,意在怀国。(后称唐槐,解放初期,三树均有九丈余高,二丈多粗,四人连手,苟可怀抱。)后来几经改建,增修了禅门、憨师殿、佛爷殿、观音殿、招纳僧侣、讲经供佛,命名灵鹫禅林。清代乾隆泰山封禅路经此地停驾,下榻于观音殿两侧间禅房之内,稍住二夜。至此建筑完善,独成一体,风盛极时。
关键词: 名胜古迹 禅林 历城区

内容

灵鹫禅林(见图12)位于历城区港沟镇西邢村。相传该寺始建于唐初,李世民率军东征,屯兵于此,为激励将士,修筑“五圣堂”并亲手植下三棵国槐,永做纪念,意在怀国。(后称唐槐,解放初期,三树均有九丈余高,二丈多粗,四人连手,苟可怀抱。)后来几经改建,增修了禅门、憨师殿、佛爷殿、观音殿、招纳僧侣、讲经供佛,命名灵鹫禅林。清代乾隆泰山封禅路经此地停驾,下榻于观音殿两侧间禅房之内,稍住二夜。佛果圣僧讲经论法,精纱感人,皇帝一见龙颜大悦,召其进京,又当面考查,深觉此人天资聪慧,经法绝仑,便钦赐御肯,修缮该寺,又增建千手佛大阁一座二层,上层雕佛昆教主,下层雕皮如佛、大神爷、文昌官、阎罗王、般真君。至此建筑完善,独成一体,风盛极时。
  整体而观,该寺规模宏大,别具一格。总面积60余亩,分三个区域,除东西两处塔林占地40亩外,庙域为20余亩,由五部分构成。西南方为学堂、至善堂和五圣堂;西北方为花园土山;东北方为柴草场院、窑室;东南方为车马棚、草料场、木工间、盐店。中间寺庙主体,由一门三殿一大阁组成,即禅门、憨师殿、如来殿、观音殿、千手佛大阁,并各自成院,相互连接,配厢房。建筑布局呈倒梯形,南窄北宽,踏入寺门愈走愈广,给人一种佛法无边之感。建筑结构全为木架擎起,然后里生外熟,砖石垒砌。殿之内各类佛像皆为木胎,共计百余,姿态各异,形象逼真。就如来而言,活灵活现,和蔼可亲,手拈佛珠,普渡众生。两侧十八罗汉又各具情态,有的向前伸手,有的双手合十,有的躬身向前,有的眉开眼笑,有的若有所思……。四面壁画,故事情节生动感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殿堂气氛庄重森严,可畏可敬。
  该寺鼎盛之时,古树参天,碑石林立,殿阁雄庄,僧侣百余,香烟缭绕,钟声回荡,善男信女,诵经拜佛,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灵鹫禅林是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荟萃,风光秀丽。虽经战争创伤和文革破坏,但近几年,村级两委及当地群众先后自动募捐投资20万元,进行整理维修,重塑憨口大师弥勒佛、如来佛祖、释迦牟尼,并且贴金画彩,披袍挂匾,整理寺院,铺垫甬路,并于九六年古历四月初八,恢复了传统盛大的庙会,到会的有省政协、市文物局及区镇的有关领导、群众累计多达10余万;同时还进行了佛像开光仪式。现今的灵鹫寺吸引了省内外佛教人士和社会各界前来观光。前不久,灵岩寺主持觉印法师,市佛教协会负责人,北京市九十四岁高僧指念大师都来拜佛祭寺,并欲与该村携手共建此庙,使其完全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知识出处

历城名胜古迹

《历城名胜古迹》

本书记录了历城区的名胜古迹史料,分为古迹篇、名胜篇、革命纪念地、古树名木篇,其中包括了千年古刹——神通寺、济南最古的道教宫观——华阳宫、洪家楼天主教堂、党家庄清真寺、老寨清真寺、天齐庙、云雾润蒸华不注、幸福柳、济南战役山东兵团指挥所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