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七子之首——李攀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702
颗粒名称: 后七子之首——李攀龙
分类号: K827
页数: 10
页码: 147-156
摘要: 明代文坛上出现了著名的“后七子”。极负盛名的李攀龙,便是七子之首,蜚声朝野。不仅他的文学卓著,对地方志事业亦有贡献。李攀龙字于鳞,自号沧溟。山东历城韩仓村人。生于明正德九年,卒于隆庆四年,年五十七岁。明嘉靖二十三年举进士,授刑部主事。历任员外郎、郎中、顺德知府、陕西提学副使。由于陕西发生地震,以念母告归。隆庆改元后,又任浙江副使、河南按察使。母丧回里,因悲哀过度得疾病,不久即卒。父亲去世,抛下他们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岁试中,李攀龙名列第一。后又与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等人被誉为“后七子”。当时“七子之名播天下”,李攀龙“为之魁”,成为左右文坛的人物。
关键词: 七子之首 李攀龙 历城

内容

明代文坛上出现了著名的“后七子”。极负盛名的李攀龙,便是七子之首,蜚声朝野。不仅他的文学卓著,对地方志事业亦有贡献。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自号沧溟。山东历城韩仓村人。生于明正德九年,卒于隆庆四年,年五十七岁。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举进士,授刑部主事。历任员外郎、郎中、顺德知府、陕西提学副使。由于陕西发生地震,以念母告归。在家乡闲居十年。隆庆改元后,又任浙江副使、河南按察使。母丧回里,因悲哀过度得疾病,不久即卒。
  当李攀龙振声扬名的时候,“海内学士大夫,无不知有沧溟先生”。然而,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经历的却是一条艰难坎坷的道路。
  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父亲李宝,佣工在外,除了偶尔托人捎点工钱来,自己常年不回家。李攀龙九岁时。父亲去世,抛下他们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为供攀龙读书,起早贪黑缝补纺织,让攀龙入私塾就学。自小他爱好诗歌,有人指责他是狂生。嘉靖十五年,山东提学佥事王慎中视察学政,发现李攀龙有才华,对他的文章极为赞赏。岁试中,李攀龙名列第一。十九岁乡试第二,三年后中进士。从政期间,政绩卓著。
  李攀龙是明代文坛上有名望的人物,是前七子和后七子掀起的文学复古主义运动的主将,在刑部居官时,曾与同事友好结成“诗社”,晨夕唱和。后又与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等人被誉为“后七子”。他创建的“历下诗派”在文学上独树一帜。当时“七子之名播天下”,李攀龙“为之魁”,成为左右文坛的人物。嘉靖三十五年,归里后,在故乡华不注山(今济南历城华山)脚下,盖了一幢小楼房,名曰“白雪楼”。专意读书写作其间,同友人唱和应对,切蹉学问,一时声满齐鲁,名闻天下。王世贞对他评介甚多。“书版无一笔凡语。若以献吉并论,于鳞高,献吉大;于鳞英,献吉雄;于鳞洁,献吉冗;于鳞艰,献吉率”。又云“于鳞字字合矣,然可谓十不失一,亦不能得八”。指出“李于鳞如商彝周鼎,海外环宝,身非三代人与波斯胡,可重不可议”。又指出“李于鳞如峨眉积雪,阆风蒸霞,高华气色。罕见其比:又如大商舶,明珠异宝,贵堪敌国,下者亦是木难、火齐。”对“春流无恙桃花水,秋色依然瓠子宫”句指出“此联不惟对偶精切,而使事用意之妙,有不可言者。”在学术上,李攀龙推崇“前七子”之首李梦阳,又继承了李梦阳“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复古主义观点,提出了“文自西京,诗自天宝以下,俱无足观”的口号。他们打出复古的旗帜,目的是反对当时萎靡的“台阁体”文风,这是有积极作用的。但,他的作品,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古色古香,他提出了“视古修辞、宁失诸理”的文学标准,即提倡摹拟,以古人为准,甚至有损于观点内容也在所不惜。如《陌上桑》云:“日出东南隅,照我西北楼。楼上有好女,自名秦罗敷。罗敷贵家子,足不逾门枢。性颇喜桑作,采桑南陌头。上枝结笼系,下枝挂笼钩。堕髻何缭线,颜色似敷愉。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故绸缪。少年见罗敷,袒褐出臂耩。樵者忘其薪、刍者忘其刍。来归但怨怒,且复坐斯须”。同乐府辞《陌上桑》类似。可取作品有《岁杪放歌》云:“中年著书一字无,中岁学道仍狂夫。劝君高枕且自爱,劝君浊醪且自沽。何人不说宦游乐?如君弃宫复不恶。何处不说有炎凉?如君杜门复不妨。纵然疏拙非时调,便是悠悠亦所长。”这是李攀龙辞宫回家乡闲居时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他一些处世哲学。又如《广阳山道中》:“出峡还何地,松杉郁不开。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地胜纡王事,年饥损吏才。难将忧国意,涕泣向蒿莱”。社会的实情有所反映,是对下层劳动人民疾苦的描写。殷士儋作攀龙《墓志》云:“文自西汉以来,诗自天宝以下,若为者毫素污者,辄不忍为。故所作一字一句,摹拟古人。剨然读之,斑驳陆离,如见秦汉间人;高华伟丽,如见开元天宝间人也”。可说这正是对李攀龙创作的写照。
  李攀龙一生著作丰富。他创作编选的诗集,据《四库全书》总目收录就有九种,而其中就有六种为伪作。《诗学事类》二十四卷。“是编纂辑故事,分二十四门。观其所载,大都简陋。攀龙与王世贞共倡古学,谓学者不当读唐以后书。归有光等人排之甚力。然其学终有根底,不应疏芜至此。必〓名也。”认为《韵学事类》十二卷亦伪托。另有《韵学渊海》十二卷。“其书前无序例。名曰新刊增补古今名家韵学渊海大成。盖取坊间伪托攀龙所著韵事类、诗学事类二书合并成编”。还有《诗文原始》一卷,《唐诗选》七卷,《李沧溟集选》四卷等篇亦为后人选编,并非李攀龙著述。
  李攀龙的代表作当为《沧溟集》三十卷,附录一卷。“是集凡诗十四卷,文十六卷,附录志、传、表、谏之文一卷。明代文章,自前七子而大变。前七子以李梦阳为冠,何景明附翼之。后七子以攀龙为冠,王世贞应和之。……今观其集,古乐府割剥字句,诚不免剽窃之讥。诸体诗亦亮节较多,微情差少。杂文更有意诘屈其词,涂饰其字,诚不免如诸家所讥。然攀龙资地本高,记诵亦博。其才力富健,凌轹一时,实有不可磨灭者。汰其虏廓,撷其英华,固亦豪杰之士。誉者过情,毁者亦太甚矣”。有明隆庆六年(1572)王元美刻本,万历间平阳府刻本,清道光间景福堂刻本。
  《古今诗删》三十四卷。“是编为所录历代之诗。每代各自分体。始于古逸,次以汉魏南北朝、次以唐、唐以后继明,多录同时诸人之作,而不及宋元。盖自李梦阳倡不读唐以后书之说,前后七子,率以此论相尚。攀龙是选,犹是志也。……七子论诗之旨,不外此编。录而存之,亦足以见风会变迁之故,是非蜂起之由,未可废也。”
  《白雪楼诗集》十卷。“此集刻于嘉靖癸亥,犹在《沧溟集》之前。前有魏棠序,又有拟古乐府序二篇,一为历城许邦才撰,一为攀龙自序。盖当时特以乐府相夸,然而后来受诟厉者亦惟乐府最甚焉”。
  李攀龙对地方志亦有独到见解:称“方志也者,志也”,记一方人、事、物,但其重点是人事。纂修方志目的是发《诗》、《书》、《周礼》、《春秋》、《史记》之意,而“明世”。认为方志应图、表、志、传并用。封建、职官、选举当作表,星野、灾祥山川,风俗、户口、田赋、物产、古迹、官署学校、祀典、兵防、城池、关梁、驿传、乡社、陵墓、寺观、艺文当作志;宦绩、圣贤、封建、名臣、人物当作传。如此,志书才能完备美善。
  李龙攀居官从政十几年,廉洁奉公,为人民做了些好事,这是应当肯定的。他雄居文坛,风云一时,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至于他在方志见解,当于书其一笔!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书为历城区史料,主要内容为辛亥革命人物传略,明初历城移民考,年俗习惯,名胜古迹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桂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攀龙
相关人物
王桂云
相关人物
李宝
相关人物
沧溟集
相关作品
《古今诗删》
相关作品
白雪楼诗集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