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图虚名图报国 乐育英才呕心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666
颗粒名称: 不图虚名图报国 乐育英才呕心血
分类号: K825
页数: 5
页码: 40-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康希奭的生平事迹和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 康希奭 人物传记 历城

内容

康希奭字绍南,一八八五年(光绪十一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出生于历城县(原章丘县)彩石乡(原明秀乡)西彩石村的一个耕读家庭。
  他自幼勤奋好学,既长,考中秀才;废科举、兴学校后,又考入山东省优级师范化学选科学习;毕业后,去省立七中(济宁),任化学教师近六年。
  一九一六年,康先生任章丘县立高等小学校长,他工作踏实,要求严格,办学务实,不图虚名,在任职很短的时间里取得了显著成绩。据当时《山东教育公报》(旬刊)第81册(1916年出版)刊登的“省视学孙房视察章丘学务及应行改良办法”一文中载:“县立高等小学校长兼教员康希奭管教认真,训
  练得力,校风安静,无浮嚣陋习”,新招一年级学生“春季始业”程度甚浅,该校长拟今年暑假前一学期。自秋季开学升入高小本科之始,办法尚属核实,应请照准”等。他这种从实际出发,从严治教的精神,受到当时省教育当局的赞许。亦受到各界欢迎。
  因康先生办学有方,成绩卓著,一九一七年升任章丘县劝学所所长(从一九二三年起改为教育局、又任该局局长)时仅一年,全县教育面貌改观。《山东教育公报》(旬刊)第107册发表的“济南道视学盖鉴恩视察章丘学务报告”称:“劝学所长康希奭,性情平和,品学兼优,去秋接办劝学所所长职务,督率区劝学员孟繁禄、王先振等六人,分赴四乡各国民学校,认真指导,不遗余力。核其计划,对于私塾严行取缔,对于学校锐意改良,深得办学之要领。一九二八年,奉系军阀残部张鸣九窜扰章丘,康先生被迫离职,又去省立四师(益都)任教三年。
  一九三一年,康先生返回故里,应邢村一
  带历章两县接壤地区之民众要求,为了解决初小毕业升学难的问题,会同历城王冠九先生等人,多方奔走,一面请求历、章两县教育当局共同投资,一面动员附近地方人士量力捐助,于西邢村灵鹫寺西创办起了“历章两县共立西邢村高级小学”。康先生担任该校校长六年,先后毕业学生三班,教学质量皆居当时历章两县诸完小之上。如第一级毕业生四十名,适值历城全县高小毕业生会考,第一、二名皆系该校学生,其余也均进入前十五名,考试成绩居全县之冠。在该校毕业生中,不少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即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了肩负重任的党政干部,如乔采芹(生前任省少年劳教所党委书记)、赵而昌(即赵立达现任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达(离休前任淄博市委党校校长)、孙锡汉(离休前任省公安处处长)等。这与当年康先生的辛勤培育是分不开的。
  “七·七”事变后,康先生家乡沦陷,他暂居家务农,在日伪血腥统制下,先生
  仍夜以继日地思虑着教育事业的振兴。他以自己在乡里父老兄弟中的崇高威望,又于一九四三年创办了西彩石完全小学并出任校长。在执教期间,他超脱开日本法西斯的“奴化教育”和国民党“曲线救国”等邪说,以祖国固有的传统美德——勤俭朴实,清正廉明、正直作人,对学生言传身教;而对学生的学业,更是一丝不苟。这一届学生于一九四八、一九四九年,大部分考入历城中学(现济南十八中)和市中区中等学校,建国后经过高校深造,大多数成了工程师、农艺师、园艺师、会计师、机械师和中小学教师,是当今“四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还值得一书的是,一九四四年夏季,顽军岳伯芬属下王启祯残部王子田,慑于八路军的强大威力,率部向我投诚。康先生带领全校师生,参加了人民政府在西彩石举行的军民欢迎大会,继我军党代表胡寅同志讲话之后,他即席讲话,热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热烈祝贺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
  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取得的伟大胜利,热情欢迎投诚官兵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这充分显示了康先生高尚的民族气节,表达了全校师生的爱国热忱。
  康先生从事教育事业,以从严治教著称,以身示范、身体力行,带出了一批好教师,培养出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不幸的是康先生晚年患老年气管炎,在当时农村少医缺药的情况下,病情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于一九五二年农历三月十七日病故,终年六十八岁。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书包括《忆抗战时期历城的公安工作》、《位卑未敢忘忧国》、《访江希张先生》、《江希张》、《胜利先声》等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教育局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康希奭
相关人物
历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