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辛亥革命以后的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416
颗粒名称: 二、辛亥革命以后的发展
分类号: F127.52
页数: 2
页码: 334-335
摘要: 辛亥革命后,印刷业务逐渐增多,原有的印刷力量,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1916年,沈景臣把简报馆的一部分设备分出来,设立了正义印字馆,又创办了新华印字馆。这两家印字馆规模比较完备,设有铅印、石印、铸字、装订等工序,共有工人约30多人,由周冰如兼任经理。当时沈景臣任济南工艺局局长。随后有《国文日报》、《济南日报》和《琪美报》等相继创立。这些报馆兼作印报以外的业务,所以实际上也是印刷工厂。当时的印刷业务大致可分为五种:钞票、契纸、教科书和讲义、单据表册、商标包装。当时规模较大的工厂有简报、国文、济南、琪美、集成、华章、大中、华东,山东、华中、新华等印刷局。稍后,又有慈济印刷局成立,设备规模也比较完备。
关键词: 济南市 私营 印刷业 发展

内容

辛亥革命后,印刷业务逐渐增多,原有的印刷力量,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1916年,沈景臣把简报馆的一部分设备分出来,设立了正义印字馆,又创办了新华印字馆。这两家印字馆规模比较完备,设有铅印、石印、铸字、装订等工序,共有工人约30多人,由周冰如兼任经理。当时沈景臣任济南工艺局局长。随后有《国文日报》、《济南日报》和《琪美报》等相继创立。这些报馆兼作印报以外的业务,所以实际上也是印刷工厂。当时的印刷业务大致可分为五种:钞票、契纸、教科书和讲义、单据表册、商标包装。由于北洋军阀滥发地方纸币,财政厅换发全省土地、房屋的契纸,需要大量的印刷,加以官商勾结有利可图,所以印刷业发展很快,至1920年全市已有大小印刷工厂50多家,工人300多人,并且开始使用电动力。当时规模较大的工厂有简报、国文、济南、琪美、集成、华章、大中、华东,山东、华中、新华等印刷局。稍后,又有慈济印刷局成立,设备规模也比较完备。
  1921年,华东印刷局由日本购进胶版机,并增设凹版设备。至此,全行业的平印印刷,有胶版和大小石印,除没有照像版的设备外,其他各工序已基本完备。凸印印刷从铸字、打版、印刷、装订到制铜锌版各工序,也基本上完备。几个较大的工厂,一般已使用电动力,并有柴油机动力和发电照明设备。
  辛亥革命以后到1924年,是济南印刷业的发展壮大时期。当时在业务范围上,各工厂根据自己的经营性质和设备情况,自然形成了大致的分工。例如,给山东省银行印钞票的有华东、琪美、国文、济南、简报等几家;印契纸的有集成、华章等几家。新华印字馆主要是印教科书和讲义。一般较小的工厂,只承印商标包装和南纸店的业务(当时各机关的印刷品,几乎全由南纸店经营,但是南纸店并没有印刷设备,它们接下业务来,再转包给印刷工人)。

知识出处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出版者:黄河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济南开埠前后地方经济的变化、济南开埠始末、济南开埠的经济及其历史发展、20世纪初济南大规模招商引资措施、济南开埠后的修建情况、济南市各种营业统计表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苏旭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济南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