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济南绸布业零售商店的经营管理与发展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330
颗粒名称: 三、济南绸布业零售商店的经营管理与发展变化
分类号: F721.8
页数: 3
页码: 150-152
摘要: 如上所述,济南绸布业零售商店历史最早的、规模最大的是章丘的祥字号,即隆祥和瑞蚨祥。他们多是从上海、天津、汉口、广州、青岛等地进货,经营各种洋布、绸缎。价格、信息,也多来于青岛。从管理看,隆祥三个店有同仁120余人,经理20余人。瑞蚨祥规模也不小,他们的顾主都各有侧重。隆祥多接近粮栈、花行、农民、市民,经营上比较保守,买卖死一些;瑞蚨祥则接近盐商、官宦人家,经营能合时宜,比较灵活。但两号的共同之处是:信誉第一、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足尺足码,无论亲友均是现金交易,概不赊欠。他们经营作风一贯保守,从不向银行、银号借款;隆祥连存款也不送银行,不足的是万事不求人。
关键词: 济南市 绸布业 经营管理 发展变化

内容

如上所述,济南绸布业零售商店历史最早的、规模最大的是章丘的祥字号,即隆祥和瑞蚨祥。他们多是从上海、天津、汉口、广州、青岛等地进货,经营各种洋布、绸缎。也经营大布、土布、潍县布、高阳布、鄚州蓝等。开始,他们经营欧货多,在上海有人站庄;后来经营日货,在青岛有人站庄。价格、信息,也多来于青岛。从管理看,隆祥三个店有同仁120余人,经理20余人。店内分绸缎、布匹、百货、首饰、皮货等5大柜,各柜均有经理掌握,以绸缎、布匹两柜为最大。瑞蚨祥规模也不小,他们的顾主都各有侧重。隆祥多接近粮栈、花行、农民、市民,经营上比较保守,买卖死一些;瑞蚨祥则接近盐商、官宦人家,经营能合时宜,比较灵活。但两号的共同之处是:信誉第一、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足尺足码,无论亲友均是现金交易,概不赊欠。他们经营作风一贯保守,从不向银行、银号借款;隆祥连存款也不送银行,不足的是万事不求人。
  他们对号内同仁,要求忠诚老实,严守店规;对顾客热情接待,和蔼周到,但不请客,不招待,以声誉招徕生意。所以他们的生意始终兴隆旺盛。
  绸布业零售商除祥字号之外,随着济南商埠的开拓,从城里到商埠还发展起一些中等商店,如经文、双盛泰、鸿祥永、福茂恒、祥云寿等共16户。在各商场附近和商场内发展了一些中小门市,如城里的永丰、德隆,西关的同庆、鸿顺,新市场内的天生祥、广聚祥,西市场附近的瑞丰、广德信,大观园内的志大、纶章等共38户之多。他们的经营方法与祥字号大同小异。
  在用人上,祥字号大都以有宗、亲、友关系为主,每年一进,也是择优录用。一般是先从孟姓中选,年龄在14~16岁之间,条件是:五官端正、口齿清楚、毛笔字较好,珠算明白。这些人要由东家、经理过目,约占70%;另30%属别门外姓,条件宁高勿低。凡初进店者,要向东家、经理磕头、谢情,再由一位经理带领,学习店规。一切规章制度,学徒都要无条件遵守,否则就砸了锅(辞退)。在店规中有:凡贪污盗窃、调戏妇女、与顾客吵嘴、学徒之间打架者,随时开除出店(凡被开除者,很难再进祥字号)。能遵守这些规定的,都要立下保证书,三年见习,始能当营业员。营业员接待顾客要笑脸相迎,使顾客满意出店,并当好顾客的参谋。在给同仁的报酬上,祥字号更会笼络人心。学徒进店第一年就送给5两银子,第二年加倍,第三年再添5两。3年后成了营业员定工资、管吃住。对大伙计,从1922年开始,就开份子,参加劈红利,一般定一厘到一厘五的份子(注:当时一两银子合银元1.5元)。
  祥字号和其他大店在进货上,都是先经有关人员研究,再派出能干的采购员分赴各地采买。门市销售均明码标价,营业人员要向顾客介绍商品性能,并分别对象,抓住顾客心理,如对官僚士绅介绍好货,不怕价大;对一般顾客,多卖为佳,尽量不能跑客。门市商品陈列也非常讲究,注意清洁整齐。一般是开门之前店堂打扫得无尘土,窗明几净,陈列美观。货架3天一整,橱窗5天一换;做到仓库有货,门市有货,任凭顾客挑选。
  他们在商品保管上也有严格的要求。仓库设商品检验室,有专人负责,设主任一人,整好、管好商品。一般商品要做到先进先出,大体有一年的保存时间,对经过漂染的布匹,要经过晾透,再打捆入库。有些店后面都设有晾布的杆架。上架的布匹要经过木板板好,再上架。对皮货、绸缎呢绒等高贵商品,都要用包皮包好,要求包袱四角整齐,分类保管。任何商品都不能受到尘土污染、霉烂变质,如有违犯,都要严肃处理,直至开除。
  一些中等零售门市部,除利用赊销、招待接送顾客、严格信誉以外,经营管理大体与大店一致。只是对同仁的报酬不如祥字号,一般是年终结算后,赚多多送,赚少少送。
  各市场内外的小零售店的经营管理,就与大店不相同了。这是因为商场集中,同业紧邻,除了像大店那样热情招徕顾客之外,都要使出一些手段,一旦顾客进门,绝不能让其空手出店。因此,这些店用的人大部分是有心计、来得快,能说会道的。一般说来,学徒进店先学做饭、干杂活,晚上学写字、打算盘,经过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才能照应顾客。他们在销货中,经常研究如何看客下菜,随机应便,千方百计把买卖做成。有的自东自掌,老婆孩子都当店伙,在经营上甚至不择手段。如抬高价格,以次顶好,冒充名牌,讨价还价,少寸短尺。总之,只要赚钱就行,他们多是小本经营,随进随出,有利就干,而到市场买布的顾客也多是认为能还价,想讨个便宜。结果是买的不如卖的精,受骗上当者,不乏其人。但这些店在生活开支上,比较艰苦、节约,全靠东、掌亲自实干来维持经营。

知识出处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出版者:黄河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济南开埠前后地方经济的变化、济南开埠始末、济南开埠的经济及其历史发展、20世纪初济南大规模招商引资措施、济南开埠后的修建情况、济南市各种营业统计表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董明斋
责任者
赵少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济南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