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章丘县旧军镇孟氏家族史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169
颗粒名称:
章丘县旧军镇孟氏家族史料
分类号:
K295.21
页数:
50
页码:
78-1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章丘县旧军镇孟氏家族的史料,其中包括了旧军孟氏源流、旧军孟氏的发家史等。
关键词:
章丘县
旧军镇
孟氏家族
内容
前言
章丘旧军孟氏家族是我省的豪富。从明代初年起,孟氏家族陆续由河北枣强一带迁到山东章丘旧军镇。数百年来,他们在此生息繁衍,不但人丁逐年兴旺,而且财富也越积越多,至清代中叶,旧军孟氏已发展成为所谓“海右豪门”。然而这时他们还仅仅是拥有巨额数量土地的大封建地主而已。自清代乾、嘉之后,他们又以大量的收入为资本兼营商业,先在济南,而后又在青岛、烟台、北京、天津、上海经营所谓“祥”字号商业,即孟氏“矜恕堂”一家在各地的商号,就有三十八家之多。至清末民初时,“祥”字商号已遍及全国各大商埠,资本也更雄厚,孟氏家族已不仅仅是“海右豪门”地主,同时又是拥有大量资金的商业资本家了。这里所发表的这个资料,所涉及的仅仅是它作为封建地主的那一部分,至于孟氏经营商业的情况,本文则涉及极少。
一、旧军孟氏源流
章丘旧军孟是蜚声齐鲁名扬海右的豪门望族,田连阡陌,商通全国,财产雄厚,是山东首屈一指的大封建地主兼商业资本家。他们以巨金贿赂官府,直至朝廷,换来了簪缨乌纱,因此,它又是山东少有的仕宦大家。当时有谚语云:“山西康百万,山东袁子兰,两个财神爷,抵不上旧军孟洛川。”(孟洛川是孟氏家族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
旧军孟氏系“亚圣”孟子后裔。据《孟子世家流寓章丘支谱》记载,孟子五十五代孙子位、子伦兄弟二人于明洪武二年自枣强迁居山东章丘旧军镇。该镇在汉武帝时名“猇城”,后汉时改城为县,属济南郡。南北朝时改猇城为高唐县。隋开皇年间又改高唐县为章丘县。到宋朝景德年间,“移县北置清平军,后废清平军,置军使。”(见章丘县志)。从此,人们称旧清平军镇,简称旧军镇。全镇由李家亭、南北二孟家寨、两古城、龙虎庄六个自然村组成。北宋时,赵匡胤开凿的运粮河由镇西北流,小清河从镇中东西穿过。平坦的大路和县府省城相通,水陆两运便利。南近白云湖,可收鱼虾之利;北接沃野平原,可获五谷之香。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镇容繁华,商贾云集,有“小济南”之称。子位、子伦来到这里,观天察地悉心考究,认为此地可留,于是定居下来。
原来旧军孟氏共分四支,即南支、北支、西支、东支。其中南支迁来较早,亦最先发迹,故人们一般讲旧军孟多指该支而言。南支始祖是孟子位,北支始祖是孟希圣,东支始祖是孟桂,西支始祖是孟宏亮。自明初孟氏迁此地,数百年来,生殖繁衍,绵绵不绝,以迄于今。旧军孟氏四支繁衍情况如下表。
上页表系根据《孟子世家流寓章丘支谱》按代排列,上起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下迄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
二、旧军孟氏的发家史
旧军孟氏四支迁来时间不同,人齿繁衍不等,财产经济发迹各异。东西两支自定居以来,不仅人丁稀少,而且在家产上也没什么发迹,只是一般平民。而南北两支情况则不同,自定居旧军镇之后,人财逐步兴旺,由平民到富有,由富有到大户,由大户到豪门望族,步步高升。在这两支中,人丁、财产和发迹情况又有区别。群众中有“南支财旺,北支人壮”的传说。现把这两个支族的具体情况分别介绍于后。
北支始祖孟希圣,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从河北枣强迁居旧军镇,到孟言全(希圣之子,即孟子五十七代孙)时,已开始发迹,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成为富室大户。至孟毓纪时,已步入仕途官至八品了。清同治九年,孟子七十代孙孟广安被封为儒林郎。光绪二十年,貤赠孟广珍为奉直大夫。此时北支已进入鼎盛时期,到七十一代始趋向衰落。其主要原因,一是后人腐化挥金如土,加之农产连年歉收,又没有商业收入,以致岁岁入不敷出;二是南支的崛起,财势压倒了北支。该时期两个孟氏支族进入了财产争夺和贫富转化阶段。争夺的结果,南支占了绝对优势。
南支自其始祖孟子位、孟子伦兄弟传至孟宏谦(孟子六十一代孙)时,才是一个在一乡之内有点名气的耕读之家。清康熙年间,到孟宏谦之子孟闻助时,该支家族开始发迹。这时不但在财富上有了积累,于举业上也崭露头角。至孟子六十三代孙孟贞弼时,已跻身于缙绅之列,捐官为候补州同。此后便成了仕宦家族。从本代孟贞弼起到七十一代孙孟昭俊辈止,百年间先后有九十二人被诰封、貤赠,捐巨衔,居高官,宦途畅达,地位显赫,势焰炙手。在乡广置田产,在城市发展商业,遂成了远近闻名的地主兼商业资本家。
在孟氏家族中,特别是南北两支,自定居旧军镇以来,五百年间的繁衍发迹是很不平衡的。当北支孟子五十六代孙孟言全于明代中叶就已发迹时,南支尚在贫窘中。迨至清康熙年间南支孟闻助一代开始起家时,北支已渐趋没落。他们的兴衰浮沉、荣辱交替,极不稳定。到清乾隆年间,南支中又派生出许多新的支系。其中孟衍升一支捷足先登,首先发迹,至孟氏六十八代“传”字辈时,有兄弟十人,开始分为十家堂号,即:三恕堂、其恕堂、容恕堂、矜恕堂、学恕堂、进修堂、承恩堂、承训堂、世泽堂、乐余堂。这十家堂号正是出现在“庚子赔款”前后,一向奉行闭关政策的大清帝国,经过鸦片战争,大好河山被列强蚕食鲸吞,西方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洪水般地冲击着脆弱的民族工商业。然而十堂号中的矜恕堂和进修堂,为了赚钱,他们的“祥”字号商业如“瑞蚨祥”和“谦祥益”,由经营国产土布到完全销售洋货,大发国难财。将攫取的暴利在乡广置土地。矜恕堂在1854年分家时,仅有土地二百四十亩,到辛亥革命前夕,就有土地二千一百四十亩。1936年又买进一百六十三亩,共计二千三百余亩。据说在沾化、利津还有不少庄田,具体数字不详。在商河、乐陵也有一定数量的庄田。慎思堂在1854年前后,计有土地一千五百多亩,因后继无人,家业破产,到1928年时,只有土地三百多亩。三恕堂、容恕堂大都固守着1854年分家时所得的二百四十亩田产,直到民国初年,六十年间没有多少变化。同一时期,世泽堂有土地百余亩,乐余堂六十亩,承恩堂三十亩。这几家发迹不大,其原因是子孙放浪,不事经商理业,一味吃喝玩乐,坐吃山空,以致破产没落。据记载,当时全旧军镇总计有土地一万四千四百亩,而矜、进两家就占四分之一左右,即有土地三千三百七十余亩。由此可见孟氏家族土地集中贫富分化之一般。
十大堂号在旧军镇的房子,样式基本相同,每家各有一处,每处有院子五、六个。每个院子都是楼、台、亭、阁,每处有房舍上百间。据调查十堂号仅在旧军镇就有房屋近千间。除住宅外,还建有漂亮的花园。其中矜恕堂的近支其恕堂花园最别致,仅营修费就耗银近万两。
清末,在孟洛川的首倡下,兴建了孟氏祠堂,其结构造型完全仿造邹县孟子庙样式。飞檐流丹,金碧辉煌,面积达五千平方米。建祠费用由整个孟氏家族均摊,小户无力缴纳者,只好典卖家产。
十大堂号经过长期的倾轧争夺,有的没落,如承恩堂、承训堂、世泽堂、乐余堂;有的破产,如其恕堂、容恕堂;有的落魄,如三恕堂;有的因后嗣无人为旁支承祧,如学恕堂的下一代慎思堂。最兴旺发达的乃是矜恕堂和进修堂。这两家同时崛起,犹如两峰对峙双水分流,一时名噪全国。
矜、进两家是整个旧军孟氏发迹致富的典型代表。追其先人起家的原因,众说纷纭,有的说他们靠卖辛寨土布发财,有的说他们凭勤俭致富,还有的说他们的祖先在鄚州卖布暴发。从孟氏家族的演进和发迹史看,远在明朝时候,他们的先人就有做官的。在旧社会,“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也是孟氏起家的一个重要因素。总之,土地出租、经商、做官,三管齐下,致使矜、进两家财产越来越雄厚。
矜恕堂“祥”字号商业的发展,在孟氏家族发迹史上起了极大的作用。“祥”字号商业是指的瑞蚨祥和泉祥,分别设在北京、天津、济南、上海、青岛、烟台等大、中城市,总计有三十八处。其资金额、经营额、利润额难以数计。“庚子赔款”之前,仅瑞蚨祥一家的资金就有四十万两银子。到1927年时,每年光纯利息收入就达三百万两白银。他们将每年获得的巨额利润,除用于扩大再经商外,在家广置田产。从咸丰四年至宣统三年(1854—1911),矜恕堂先后从辛庄一户人家中,分两次买得土地三十二亩半;从明水、浅井两户人家中,分两次买得土地十一亩半;从孙官庄十八户人家中分三十三次买得土地五百四十一亩。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以后的几年,矜恕堂又先后在邹平县鹅庄附近的七、八个村庄,买得棉田一千一百四十亩;在章丘西关买得土地二亩六分。光绪末年,在沾化、利津、直至渤海西岸又买了大片洼地。同一时期,在泰安、莱芜也买了不少土地,具体数字不详。当时孟洛川曾扬言“从岱岳山麓到渤海之滨要处处有孟氏庄田。”
矜恕堂购买土地的手段是极其苛虐而霸道的。其方法是:第一,出高价,钱多就能把地买到手;第二,买“坡路”和水道这些关键要害,如在明水、浅井一带买稻田时,开始田主并无卖意,他们便设法不惜代价先买水道,一旦到手,靠水道引水浇地的田主,在没有水道水不能进地的情况下,万般无奈只好忍痛将稻田卖给矜恕堂。
进修堂在商业方面与矜恕堂雌雄难分,不相上下。其主要商业“祥”字号是谦祥益和隆祥。仅谦祥益在上海的购货庄就有四所房子,计二百余间。汉口谦祥益门面之华丽、营业之兴隆超过北京瑞蚨祥。青岛谦祥益、济南隆祥也都超过本市的瑞蚨祥。当时的进修堂可以说日进斗金,聚财累万。孟扬轩眼巴巴瞅着块块良田进入矜恕堂,他不甘心落伍,欲与孟洛川比高低。结果旧军镇以及附近的地价为之猛涨。待土地买到千余亩的时候,侍女出身的老太太(孟继頨之妻)劝丈夫“不要再买土地,要是这样下去,章丘的土地就会都成了旧军孟家的。不必在买地上和矜恕堂赌气争富,如果把本钱用在商业上会大有可为。这样既伤不了本家的和气,又落个与乡人为善的美名。”孟继頨认为夫人言之有理,于是停止买地。这样才刹住了矜、进两家争购土地的风波。
矜恕堂和进修堂拥有如此之多的土地,怎样经营管理呢?原来他们从清康熙末年到宣统元年,以经营土地为主,兼营商业。民国以来,主要致力于经商,到民国十七年(1928年),他们才完全弃农经商。因此在土地经营方面有其一套成熟的剥削经验。
据矜恕堂地亩帐记载,当时共有土地两千三百零三亩(不包括沾化、利津、泰安、莱芜一带的庄田),完全采取租佃经营方式。凡出租的土地,一律收定额实物地租。其中旧军镇、辛庄、孙官庄、王四庄和章丘城的佃户缴麦子和秋粮各半;明水、浅井庄的水田佃户缴稻米;辛寨及邹平境内的棉花佃户缴棉花。当时粮田地租是按土地好坏,每亩定租一至二斗(每斗六十斤),分麦秋两季缴租,柴草对分。棉田地租是地主、佃户各一半,棉柴全归佃户。不论粮田、棉田,赋税均由矜恕堂负担。
佃户在租地时,必须对管家和帐房先生顶礼膜拜表示恭顺,才能立契领地。订约时,要依照规定租额和缴租期限如数按时缴纳。租额规定后,无论天灾人祸有无收成,佃户必须依约规定缴租。如果两年缴不上租,就抽回土地,劳力顶帐。不少佃户祖祖辈辈被逼做他们的奴隶。
佃户租种的土地,由于高额的地租剥削,再加上由于肥料不足、畜力不足所导致的低产现象,使佃户的生活水平惊人的低下。据了解,当地佃户租种的旱田,平均每亩产量为一百五十三斤,棉田每亩平均产量三十五至一百三十五斤。如以佃户租地十亩计算,每年收粮一千五百三十斤,交租五百五十斤,还剩九百八十斤,再扣除种子等,所剩无几。十亩旱地需要两个整劳力。劳动一年只能勉强糊口,当然更谈不上解决衣服、住宅、教育、医疗、婚丧等问题了。
进修堂有土地一千零五十亩,其经营方式是这样的:凡本村土地一律采用雇工经营,外村土地采取租佃形式。光绪末年,进修堂家中雇有长工四十五人,平时负责运租粮柴草,饲养牲畜,农忙时领短工干农活,平均每天雇短工五十人左右。
进修堂农具齐全,有载重铁轮大车七、八辆,骡马等牲畜八十多头。场园两处占地三十余亩。不论长工、月工、短工,工价都很低廉,按当时计算,长工每年工价折合高粱一千零五十斤,月工为一百五十斤,短工平均每日为十斤左右。
进修堂所雇短工,一律管饭,名叫“分子”饭,即东家按短工人数,将饭菜折合成粮钱包给帐房,帐房再包给工头,层层剥皮。麦季早晚餐各一碗干饭、三个窝窝头、一块咸菜,中午一碗干饭外加五张饼,够与不够东家不管,剩余归个人。秋季一日三餐都是粗粮。
三、既富且贵,福禄并臻
从孟氏家族的富贵荣华来看,他们不单是巨商富室,也是达官显宦的缙绅仕族。他们在当时社会上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从明洪武二年到清宣统三年,在这段漫长的时期里,孟氏先人就有九十二人取得官衔。其中除了孟传璐和孟广深属科举致仕外,其余九十人都是用巨金买来的“蟒袍玉带”。康熙年间孟贞弼捐衔郡庠生,孟尚宷捐职候补州同。乾隆年间孟衍升捐衔太学生,孟兴智捐职州同加二级,孟兴泰捐职太学生。嘉庆年间,捐职的有孟毓涵、孟毓溪、孟毓湄等。道光时,捐职花翎衔的有孟传瑗、孟传珽等。同治朝,捐职花翎兼蓝翎的有孟继筠、孟继蓉、孟继筵、孟继箴、孟继笙、孟继轸、孟继頨、孟继頫、孟继颖兄弟八人。光绪年间,孟广漪捐职詹万府立簿花翎提举衔;此代捐官到花翎的还有孟广沐、孟广圻、孟广和兄弟三人。此外捐得京职官衔的有孟昭俊、孟昭陆、孟昭岚等。民国以来,他们这些皇清臣僚摇身一变,脱下“蟒袍”换上时装,又与新的官僚政客拉上了关系。
矜恕堂的“太上皇”孟洛川,据说和袁世凯是把兄弟,袁在山东为抚台时,孟洛川就与之来往交情甚厚。袁称帝时,孟洛川及时献上衮龙袍。袁母死后,孟被袁聘为治丧总管。后来孟又攀上军阀吴佩孚、张作霖等。总之,矜、进两家在社会上所结交的都是官绅要员。他们内外勾结,联络有亲,一荣俱荣。他们虽然不苦读十年寒窗,却能用金银买到官做,跻身宦场,狐假虎威,称霸乡里。
此外,据了解矜恕堂孟继笙的女儿是济南本道署理东司沈廷杞的儿媳,法部侍郎王垿的女儿是孟继笙三子孟建初的续弦,济南大官僚何春江的女儿是孟建初的再续弦。进修堂孟扬轩的夫人是济南海关道陈钦的爱女。他们并先后和曹锟之弟曹锐,徐世昌之弟徐尧光结了姻亲。民国初年,据说一个姓张的督军去天津赴任,他不愿与孟洛川来往。孟知情后,便立即下柬请客。张督军自恃位高权大,不肯下就便派了一名师爷去应酬。席间,陪张督军师爷的是原文华殿大学士陆润庠、户部尚书翁同龢、光绪状元曹鸿勋、京师大学堂监督刘春霖、两江总督王仁堪、两广总督王芝祥等耆老勋臣。这个师爷把情况如实回报张督军后,张惊诧惶恐,后悔不已。不日,张督军又接到孟洛川的请帖,他立即整装届时赴约。当他步出轿门时,孟公馆门口早有贵客迎候,他们是原四川总督王仁文、原大总统徐世昌、原吏部侍郎金梁、湖北督军王占元、原国务总理靳云鹏、原江西督军陈光远、还有一个张应麟。酒宴开始,丝竹管弦齐鸣,美妓歌女曼舞,灯红酒绿,觥筹交错。张督军此时大有自惭形秽之感。之后,他傲气顿挫,还是拜在孟洛川名下。
瑞蚨祥总经理孟觐侯(人称侯爷),既是孟洛川的堂侄,又是孟洛川的“外交官”。此人神通广大,有权术,善于钻营投机,巴结权贵。孟家能和上述显赫要员搭上关系,绝大多数都是靠孟觐侯牵线。
孟洛川在章丘往往以抚贫恤苦普度众生的观世音菩萨自居。为得到个人或家族的利益,搞什么平粜、赈济,举办什么慈善事业。清道光年间,八旗军驻防旧军镇,当时兵饷发生了困难,士卒多有怨离之言。孟洛川的祖先认为这对朝廷不利,便自动献出白银十万两,因之博得了皇上的青睐。不久,朝廷命地方官给孟家建了雄伟壮丽的石牌坊。横书“圣旨”两个走龙大字,中间是“乐善好施”。接着诰封了孟氏许多官衔,从此旧军孟“乐善好施”的美名不胫而走,远近皆知。
孟洛川早期在章丘与二哥孟铭新曾立社仓,囤谷备荒,修文庙,设义学,于是他得以跻身缙绅之列。当每逢年粜赈济之后,清廷都为之评功封赏。这样一来,孟洛川及孟氏家族愈“施善”愈得到好处。于是他们每到冬腊便做二百套棉衣,用大锅熬稀粥,盛夏做二百套单衣,烧好茶汤,放在大街上,让那些讨吃要喝,少衣无裳的穷人前来领取,因此被贫苦百姓誉之为“一孟皆善”。凡领到衣食的饥寒之人,对孟家感恩戴德叩头作揖,并表示来生变犬变马报答恩典。结果经地方官奏报朝廷,他们又得到厚厚的赏赐。
四、骄奢佚淫的糜烂生活
因孟氏家族依附官场,所以不论在政治上、经济上,他们都具有通天之势,孟氏既富且贵,这就导致了他们生活上的堕落腐化骄奢淫佚。孟氏家族的糜烂腐化是多方面的,先从住宅府第说起。矜、进两家住宅都在旧军西村。府第建造既古朴幽雅,又富丽堂皇,雄伟中带挺健,古朴中现精美,工致精巧,光彩夺目。从大门到内宅都是高台漆柱,画栋雕梁,飞檐挑角,波光流彩。大门左右多数有二狮把门,屋顶双龙戏珠,哨瓴有奇禽怪兽。
矜恕堂立宅在西门里路北,一处六进,院院相通。俱是前厅后楼,左右厢房,奇门异径,鹅卵通道。计有房舍近百间。马院一处,占地约五亩。花园一座,面积达十八亩之多。内有花厅、月河、凉亭、水榭。回廓曲折,栏台窗轩,错落有致。四周墙上修有小龛,内藏石刻雕象。院中广栽花木,其中茉莉花最多,有四百余盆,除供欣赏外,主要用来熏茶。
进修堂府第在矜恕堂东面。一宅六院,三座过厅,四排楼房,厢房四十余间。六条廊道,八台庑厦,共有房屋八十余间。马院一处,占地六亩。花园一所宽阔奇特,内有花厅、花窖、假山、人造渠、奇花异草四季常鲜,并养着猴子,孔雀等珍禽异兽。
在矜、进两宅中间路南,有一座别致的庭院,是矜恕堂二兄长其恕堂的府第。内有群楼,整个院顶有“天罗网”笼罩,周围缀有铜铃,一有风吹草动,铜铃发出鸣响,据说是为防蟊贼而设。
在孟氏家族里,不仅建有华丽的宅院,而且也修造了造价极高的茔田和墓穴。他们称活人住的为阳宅,死后住的为阴宅,两者都不能偏废。矜、进两家老茔在镇北,方园二十多亩,四边搭有花墙,故名曰“花墙子坟”。此地为高级风水先生所点,叫“凤凰展翅”,主福主贵。内有石人,石马、石猪、石羊,还有为数不少的石碑,碑身高丈余,碑座是精工雕刻的大赑屃。新茔田在镇西南绣水河畔,该地叫“金龟探海”、“主吉主祥”。新茔占地三十余亩,松柏合抱古杨参天,蓊郁蔽日,使人有幽邃阴森之感。1967年,从坟穴中挖出的金银珠宝不下千余种。有金钏、金镯、戒指、项链、耳坠、风冠、银盾、翠扳指、玉鼻烟壶、银花播、金簪、银钗、玉白菜等,共卖钱三十多万元。其中从一古冢中就挖出金钏和金镯十五副,计黄金一百六十两,还有名贵的丝绢若干匹。
矜、进两家从上到下,既不识稻、粱、菽、麦,又不通天文地理,只是靠土地、资本赚钱,终日养尊处优,游手好闲。抽大烟、吸老海、斗鸡玩狗、赏古董成了他们的职业。他们无论长幼、男女,花钱不限。一出门,尽管这院到那院,都一律骑马坐轿车。大伙计掌鞭,二伙计跟车,管账先生挎钱兜。他们所要买的东西,不问价格,朝管钱的一挥手,拿起便走,由先生付款。老爷太太、少爷少奶、姑娘小姐,一举一动都有奴婢搀扶和侍候。老爷、太太上床下床,出门进门,必须有两个老妈搀扶,两个丫头铺床叠被。少爷、少奶一般不用老妈搀扶,但必须有两个丫头紧侍左右。少爷进出,丫头给他掀帘撩衣;少奶上下床,侍女给她穿鞋脱袜,折叠衣裙。姑娘小姐除丫头伺候外,另有一个深通闺阁规范的老妈,为其理装整容,梳洗打扮,搽施粉黛。
清光绪末年,进修堂全家四口人,住着六所堂皇的宅院,役使着账房先生三人,厨师三人,马车夫八人,女仆八人,丫鬟八人,花匠三人,中医二人,木匠五人,理发匠一人,护院镖汉十二人,大小伙计十八人,共七十二人。
孟继翩的正室夫人耿老太太一生不育,她房中有四个老妈,四个丫头。轮流侍奉;姨太太房中有两个女仆伺侯;小少爷有一个奶妈、一个老妈和两个丫头照应。自己设有宝元堂药铺一所,专为家人治病。民国十三年(1924年),进修堂为了和矜恕堂比富,从英国买来了柴油机和电器设备,安装了电灯、电炉等,一时轰动乡里。
进修堂自孟云溪至孟扬轩四代单传,人丁稀少,老爷、太太生活不免寂寞,因此便把一些伶牙利齿,善于阿谀奉迎、拍马捋须之徒,招进家中,以助吃喝玩乐之兴,群众把这些人称之为“傍客”。
每年收麦过秋,老爷、太太、少爷少奶,在家奴院公的扶持下,有时也乘轿车下田,看着短工们干活,到中午、傍晚临收工前,他们故意叫管家或者大伙计下令,把没运走的一部分小麦或谷物撒落在地里,让拾庄稼的贫苦百姓轰抢,谓之“放掰”,他们坐在车中看热闹,以此赏心悦目。
每遇婚丧嫁娶、祝寿过节,其挥霍更是令人触目惊心。民国十三年(1924年),孟扬轩为母祝寿,光戏台搭了三个,演戏两月。院内一台叫堂戏,供主人亲友族人观赏,整个庭院全用绸布幔遮,不见天日。大场院一台,叫来宾观看。北门里一台,让群众欣赏。演员都是从北京聘来的名角,据说京剧四大名旦除梅兰芳外,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均曾被邀临孟家。当时,戏班上下人等一百二十余口,由北京乘专列到枣园车站下车后,每人坐一辆人力车(人力车事先从济南雇好)。从枣园到旧军镇约四十华里,一路有武装护卫。百多辆人力车拉开距离长达五华里左右。只见车毂辚辚,笑语吟吟,车夫脚步如飞,汗流浃背,观者如堵。搭台用料、灯光布景、演员行头、道具、管弦鼓乐,都是孟扬轩派人专心精购,这场寿礼共花现洋三万余元。
民国三十年(1941年),少爷孟昭宾在天津英租界举行婚礼,仅新娘凤冠霞帔就用去两万现洋。金钗玉镯等首饰用钱不计其数。新娘从头到脚全是珠围翠绕,其装束打扮不亚历代王妃。
矜恕堂一家生活之奢靡,比之进修堂,有过之而无不及。孟洛川有子五人(其中三个早夭)。用车夫七人,马夫五人,女仆二十余人,丫鬟十六人,木工六人,泥水工数十人,花匠三、四人,账房先生四、五人,医生二人,塾师一人,打杂长工六、七人,护院武装二十余人。总共家奴院工不下百余人。
孟洛川不爱烟、酒、茶,唯好女色。少年时就逛妓院、嫖暗娼。有一次,他在昵友李士明的陪同下去游千佛山,见一少年美女,便尾随其后,直至女郎门口,记下门牌。遂托媒买下,为其二哥做妾(先为其二哥买妾,以便自己纳妾)。说成之后,为了与女家一刀两断,不作亲戚来往,遂在婚契上写“粥(暗示“鬻”即卖)费银××两。”表示此女是花钱买的,女方父母不能有反悔之意。以后孟洛川又以同样手段将此女的妹妹买来做为自己的姨太太。不久,他去周村,又买了第二房姨太太。他的原配王氏,由于失宠气急而疯,孟洛川不予医治,旋即死去。她的两个儿子也因思母暴病身亡。以后,自孟洛川始,矜恕堂凡男子成丁后,都是一妻,二妾、三姨太。正夫人房中配有三个老妈、三个丫头,妾房两个老妈、两个丫头,姨太太房中一个老妈、一个丫头。姑娘小姐房中用人和正室夫人房中用人相等。老爷少爷出门,大伙计手提画眉笼,坐在轿车帘前,二伙计执辔开路,保镖师傅骑马相随。女眷出门,大伙计赶车,老妈、丫头相伴服侍。
孟洛川家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他们便从各地“祥”字号抽调许多店员,同家内服役人员闹四、五天花灯,命扮四蟒三狮及各种花灯把戏。同时还雇用村中许多群众到矜、进两家踩高跷、玩龙灯,谓之“与民同乐”。每到清明佳节、春光明媚之时,孟家便开放花园三天。管家命伙计们在花园中扎各式各样的秋千,如车秋千、架秋千、摇秋千等等,让村民进园游春。老太太、少奶奶、姑娘小姐,浓妆艳抹,花枝招展,在奴婢们的簇拥下到花园观赏散心。倦了就到花厅休憩。他们为了让女眷取乐,将各种糕点和五至十元大洋放在秋千架的最险处,荡秋千时谁能伸手取下,糕点、银元就归谁所有。有些争胜斗强的村民,为了取下糕点银元,便拚命撑荡,险象横生,主人惬意。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孟洛川病故于天津。矜恕堂大举其哀,丧期为半年。在“七七”期间,晚辈身着“重孝”集体守灵。每七天一次由和尚(108人)、道士(36人)、尼姑(16人),集体诵经“超度亡灵”,共七次,为期四十九天。“七七”期满,“孝子”轮流守灵,僧、道、尼各根据诵经时间轮流超度,天天不断,直到出殡。
此时出丧,寿帽、寿衣、寿靴都是清宫样式。内棺外椁纯属精工特制。丧帐、挽联、祭物多的院中容纳不下,灵棚从家里一直札到郊区万国义地孟氏茔田,长达数华里,不见天日。入夜银台高烛,照耀如同白昼。出殡之日祭桌塞路,吊唁者如潮,每个祭桌上都是玉盘珍馐,杂然并列,奇珍异宝,琳琅满目。这次丧资费用折绸布八千余匹。
五、封建礼教的渊薮
矜恕堂和进修堂这两个典型的孟氏家族,同其他封建地主一样,在家庭中奉行着一套完整而森严的封建礼教制度。首先是严格的等级,尊卑上下有别,长幼嫡庶有序。谁要是违背了它,那就是大逆不道。家长是至高无上的独裁者。清末民初,矜恕堂的长者是孟洛川,进修堂的长者是孟扬轩。他们两人说的话,在两个家庭里犹如“圣旨”,谁也不敢触犯。妻室儿女唯命是从。凡妻所生子女为“嫡出”,属于正宗,有优先继承权;凡妾所生子女为“庶出”,在族系中地位低下,各方面不能同嫡系平起平坐。凡妇女,必须遵守“三从四德”,不能与男子平等。
在奴仆中等级也是分明的。男仆中分大伙计、二伙计和小伙计。他们不但地位不同,生活待遇也不一样。大伙计有权役使二伙计和小伙计,一般不参加劳动,只是代管家分配下人干活。他的主要任务就是伺候东家,协助管家料理家务。二伙计和小伙计都是直接劳动者。不过小伙计对二伙计要尊重,在某些场合多干一点。管家权力仅次于东家,治家理业、用人分工、收入支出全由他掌管。他享有特殊优待,可以与东家同桌进餐,陪东家游玩、闲聊、下棋,或者一块躺在床上吹吹大烟等。他是奴仆们的直接剥削者。
在他们的“祥”字号商业中,也同样实行着这种等级制度。不同的是“管家”叫经理(掌柜的)。店员中的大伙计主要是站柜台照应买卖;二伙计既站柜台又要送货运货;小伙计最苦,主要工作是打杂、伺候人。他们规定:大伙计一年回家一次,二伙计两年一次,小伙计三年一次。不论大伙计、二伙计还是小伙计,探家时,必须到孟府上请安问好。
女仆中分奶妈、老妈和丫头。奶妈地位较高,待遇偏厚。因为他们是替东家抚育后代的,只有生活条件优越些,才能当好哺乳工具。有一奶妈李氏,为了哺育孟家的小孩,被迫活活饿死了自己的女儿。老妈地位相当于男仆中的二伙计,其主要任务是侍奉老爷太太、少爷少奶和姑娘小姐。地位最低、生活最苦、命运最坏的是各房各院的丫头。他们从孩提时被父母忍痛卖进孟家,从此和亲人断绝了关系,由东家另起名号,表示成了孟家的“人”。她们天天起早睡晚服侍主人,还得洒扫、洗涤、沏茶倒水、擦桌抹椅、拆脏换净、端屎端尿,每晚一次为主人洗脚,平时得陪小少爷玩耍,任其凌辱。一次,有个叫希平常的丫头,夜晚给孟洛川的三姨太烤大烟,由于白天劳累过度,精力不济而打了瞌睡,狠心的三姨太用烟钎子扎得她满脸血痕。这些丫头及笄成人后,德容俱佳为东家喜欢者,便强迫扶为姨太太,姿色差者,可由东家任意送给管家、帐房先生或大伙计等,或为妻为妾不定。下等者让其出门另行择配。
光绪年间,进修堂孟继頨,一日去世泽堂伯母处问安,闲话间,孟说起自己脚心有个朱砂痦子的事,当时一丫头在旁插话,说自己两脚心各有一个朱砂痦子。孟奇之,要这个丫头脱鞋让自己看看,丫头羞怯,现出为难的样子,在老太太和孟继頨的催促下,丫头只得脱下绣鞋,退去丝袜,把足裸露在孟的面前。孟一看该丫头两个脚心果真各有一个朱砂痦子,他便告诉这个丫头:“夫人年过五十无子,你若能为我生一男孩,我就扶你为姨太太,如生一女,我就给你择‘高门’选佳婿另嫁”。一年后,这个丫头果然生了一男,母以子贵,就这样,这个才只十几岁的少女便成了年过半百的孟继頨的姨太太。这个男孩就是后来进修堂赫赫有名的孟扬轩。由此可见,这些可怜的丫头,在孟氏家族里只不过是供主人任性玩弄和随意买卖的玩物而已。
在孟氏家族里,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还奉行着残酷的伦理纲常,它是维系孟氏家族的精神支柱。男尊女卑,嫡贵庶贱。男子在家庭中不仅有继承权,还有支配权;而女子则是服侍公婆、取悦夫婿、生儿育女的工具。男婚女嫁必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凡女性对男性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得绝对服从。“三从四德”象无形的枷锁制约着妇女的一切言行。在矜恕堂和进修堂的族规中规定:“不遵父命谓之不孝,不从夫意谓之不贤,夫亡再字谓之不节”。孟闻遂之女十八岁丧夫,茹苦含辛四十余年,严守父教,贞守在家。据说婆母怕她年轻移性,每天让她纺棉织布。晚上无事可做,唤她至面前,将一碗大豆倒在桌上,叫她一粒粒地数。这样,守寡的儿媳就会无暇乱思,数倦了才回房孤灯独眠。孟尚胜只有一女,十九岁守寡,形影相吊五十多个春秋,被誉为“贞节可风”。孟尚珃妻王氏,十六岁为妇,一年后夫亡,身怀有孕,全家人哀痛不已;唯王氏如痴如呆,亦不悲不泪,家人谓其不贤。至晚,夜定更深,她在丈夫灵前,投环自尽;不意缢绳被人剪断,经人劝说,才立志养老抚孤。后来儿子捐职为官,她也被诰封为淑人,并立了“节孝可风”的石牌坊。
自清乾隆五十年孟氏六十五代到清光绪三十年孟氏七十一代的百余年间,在孟氏这个封建礼教的家族里,受诰封貤赠的妇女共达一百三十人。其中一品夫人十九名,夫人十九名,宜人四十五名,恭人十八名,淑人十一名,安人三名,八品孺人二名,孺人十二名(根据家谱统计)。她们受封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因助夫克襄王事有功,有的因节操高尚获名。这些年轻纯洁的女性,仅仅为了得到一顶贞孝节烈的桂冠,就断送了宝贵的一生,成了封建礼教的殉葬品。
在孟氏家族里,不论男女,凡晚辈对长辈,必须毕恭毕敬,一日三次请安问好,过年过节要行大礼,稍有越轨就要下跪接受家法。至干家奴、院工更要俯首贴耳,一举一动都要受到约束,偶有触犯,轻则挨顿打骂,重则开除,他们对下人竟如此肆虐。
孟氏家族自发迹以来,既有内忧,也有外患。他们为了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于咸丰十一年,在孟搢玉的倡议下,修筑了旧军镇土圩。
那时镇中百姓生活无着,家徒四壁,根本无安危可言,他们不赞成修圩;但慑于孟氏淫威,不敢不从。修围墙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这就直接威胁着整个旧军镇人民的利益。孟氏在翰林院学士李元香的精心策划下,用一头老牛拖犁绕旧军镇转,任牛自行,犁到处便划为圩基。这样,迫使全镇百姓既不怨恨孟家,又要忍痛献地。真是旧军镇外十里圩,中间多少穷人泪!
圩墙高一丈五尺,宽一丈二尺,周长十华里,约占地一百九十多亩。上有女墙,约半人高。每女墙中间有枪眼,遇危急可发射火铳土炮,用以自卫。城门楼按古城式样修建,四门有石刻横额,东门叫“东作”,西门叫“西成”,南门叫“俶南”,北门叫“拱北”。圩墙之上,昼夜有兵丁站岗守门。
咸丰十一年(1861年),继太平军后起的农民起义军——捻军,北上路经山东。孟氏集团既怕又恨,他们公然配合清兵镇压。据《孟子世家流寓章丘支谱》记载:“咸丰辛酉秋,皖、豫捻匪鸠十万人北犯,掠省垣而过,大吏敛兵闭城,不以一矢加遗,贼势遂张。先是镇人集众议团练,推幼冯(名毓芬)公为团长,联络遐迩,互为应援。警报至,公号召附近赴历城韩家庄设防,应声传至万余人。公负重创,殁于桥侧……从死者数百人。”对掠省垣而过的捻军,清兵大吏都敛兵闭城不加一矢,孟毓芬之流竟敢与农民军抗衡,真是太不自量了。
民国以来,孟氏家族积极加强和扩充护院武装。他们除了自己豢养的家丁外,还从外地招来武艺高强的保镖师傅,进修堂两个,矜恕堂三个。过去交通不便,他们到外地经商,车上多载金银,为保无虞,必须有精通拳术善于使枪弄棒的高人保护,这些人群众称之为“保镖的”。
平时,矜恕堂、进修堂两家的大门、巷口,都有护院家丁站岗,生人不得入内。入夜则大门紧闭,除增加岗哨外,另有专职人员鸣锣敲梆穿街过巷为他们打更。民国十七年(1928年),孟洛川的从侄孟华峰出任章丘县第二区区长,并兼任章丘县保安团团长。团部设在旧军镇,团丁分别住在永兴寺和矜恕堂西园。住在永兴寺的叫东局子,住在西园的叫西局子,总计四百多人。他们的军粮俸禄由全县人民负担。因此有歌谣云:“保安团,保安团,吃穿全县来拿钱,为啥只给孟家保家园?”
六、孟氏族内的倾轧与斗争
在充满着权势欲和铜臭气的孟氏家族里,支系间、嫡庶间、族属间的矛盾和斗争是异常尖锐的。进修堂孟传修死后无子,近支世泽堂有兄弟六人,经族长商定将老六过继与孟传修为子。夫人张氏和姨太冯氏不要老六愿要老五,世泽堂不允。当时在长幼有序的家长专制下,晚辈是不能与之分庭抗礼的。族长用族规强行出嗣,张夫人性情懦弱,勉强同意,而冯姨太刚烈强悍、颇有心计,虽意欲力争,但自嗟身居偏房名分不正无权干预,于是进京告状。恰巧那天正值西太后诞辰,她命家人打通关节入朝献上厚礼,不料竟得到慈禧的召见。冯姨太禀明情由,泪如泉涌,太后马上封她为一品夫人,她赠了凤冠霞帔。冯姨太回乡后,族长和族众一反常态,大礼叩拜,皆呼之曰“冯老夫人”,并当场宣布将老五过嗣给进修堂。
老五成年后,名为孟继頨,其子孟扬轩为侍女出身的小姨太所生。在视封建礼教为金科玉律的孟氏家族里,庶出的子女是没有地位的,往往为族人所卑视。孟扬轩为了改变生母和自己在家庭、在社会的地位,曾于民国十三年,乘为母祝寿之机,希图为母扶正,结果遭到族人的反对。他的四伯母取出一件坎肩,叫他改成一件马褂,孟扬轩心想小坎肩怎能改成大马褂呢?于是问四伯母,得到的回答是:“小姨太怎能扶成大夫人呢?”孟恍然大悟,忙下跪求其开恩。经过一番曲折激烈的斗争,扶正徒具虚名,孟扬轩生母的夫人地位,没有得到族人的承认,仍被称作姨太。
民国初年,砥德堂孟学防,因家道落魄要把靠进修堂主宅的一所砖瓦房卖掉,要价为五万元。孟扬轩认为自己既是卖主的祖家,又是近邻,房子非落到他手不可,于是故意刁难,只出一万元。这时矜恕堂孟洛川暗中为孟学防撑腰,意在排挤进修堂。于是诈称愿出五万元买下。孟扬轩知情后慌了手脚,忙去问孟洛川,并说矜恕堂离卖宅太远,又加卖房宅基狭小,恐怕买着不合适,孟洛川却说“要在那里开铁匠铺和石匠铺”。孟扬轩一听肝肺几乎气炸,但在长辈面前又不能发作,只得忍气吞声。他回到家中,立刻命管家找中人,愿出六万元买房。不料孟洛川又加到七万元,最后孟扬轩以八万元的高价把房买下。立契约时,没有把卖房大门前两棵槐树写上。孟洛川又从中作梗,替孟学防出主意。这年旧历除夕,正当进修堂张灯结彩大放鞭炮准备“辞灶”时,孟学防领人来到进修堂门前,要刨那两棵槐树,于是引起争端。结果由孟洛川出面讲和,叫进修堂再给孟学防五千元作为树价,方才罢休。
清光绪十五年左右,孟洛川的二伯母艾氏去世,他以旌表二伯母为名大办丧事,目的在于把艾氏丰厚的遗产挥霍耗尽。他为什么这样做呢?这有段原由。原来艾氏早年亡夫,中年丧子,孤苦孀居,她的庆祥、瑞生祥等商店中积累资金最多,又有一大笔可观的家产。因此,各房的侄子都争着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艾氏为孙,以承继其遗产。三恕堂、容恕堂各把一子给艾氏为继孙。孟洛川没摊上,顿生嫉妒之心,因此在艾氏死后才借机进行报复,以泄私怨。
据说这次丧事,光筹备就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大肆铺张,尽情挥霍。孟洛川规定:不管远近亲友,街坊邻里,识与不识,凡前来吊唁者,一概以盛宴款待。停柩祭奠四十九天,平均每日开三十余席,仅此项开支就花现洋近万元。整个丧资把艾氏遗产耗去半数。事有巧合,物有偶然,谁料艾氏入土不久,继孙孟广渤又死了,棚帐未拆发丧继续。出殡那天忽然失火,棚帐祭器俱化为灰烬,捐失巨大,但这却达到了孟洛川的目的。
辛亥革命前,北京瑞蚨祥(矜恕堂)和谦祥益(进修堂)开始了竞争,双方势均力敌,不相上下。后来发展到争购地皮,广设门面。当时北京庆乐剧院地皮出卖,谦祥益抢先买到手。瑞蚨祥知道后,想方设法从中破坏。他们用出高价的办法把这个剧院门前的一块“行人站脚”的地皮买下,使人传语给谦祥益说,如果设别的字号,看在族家份上,这条出路可免费使用,假使开布店,瑞蚨祥就在此地盖三层楼房把路堵死。谦祥益见此光景,只好忍气吞声,放弃这块地皮,转向汉口发展。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济南隆祥(进修堂)生意兴旺,而瑞蚨祥则萧条冷落。于是在孟洛川的授意下,用折本低价出售的办法,跟隆祥争高低。当时青岛生产的一种“双龙”布,每尺公议价为四分八(日本伪钞),瑞蚨祥减价为四分二。隆祥也不示弱,降价为四分。最后两家竞争到每尺三分六。这时,许多同业小号因之倒闭。业主店员为了谋生,纷纷到济南市商会请愿。后经山东省商会会长辛铸九出面调解,两家才平息了这场竞争的风波。
七、孙殿英火烧旧军镇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南北割据,政局不稳,因之各地土匪蜂起。民国十七年(1928年)土匪张鸣九抢占章丘,虎视旧军,垂涎孟氏财银。孟洛川和孟扬轩叔侄见势不妙,遂率全家出走天津,定居在外国租界。矜恕堂住在英租界,进修堂住在意租界。在去天津之前,孟洛川和孟扬轩为了自己的安全,曾和外支的孟氏家族议定:请军阀孙殿英部来章丘剿灭张鸣九。条件是事成之后,以重金相酬。矜、进两家出走不久,孙军即凯旋旧军。在乡孟氏头领,一边命人搭台唱戏,赶制“万民伞”、“万民旗”准备劳军,一边派代表去天津找孟洛川等商洽酬军饷银。老奸巨猾的孟洛川,早成竹在胸,宁肯家产罄尽,也决不出半毫钱银。代表一无所获怏怏而回。对孟氏财富早生觊觎之心的孙殿英知道此情后,怀恨在心。为了顾全脸面,稳住孟氏,他佯装镇静,显出大仁大义的样子,虚伪而狡猾地发表一通高论,说什么“铲除匪患,保境安民是本军的天职”啦,什么“清廉寡欲,有功不受是敝职的本分”啦等等。“万民伞”、“万民旗”一概拒收,遂挥兵东去。谁知这原是孙殿英玩的一套花招。不日,孙暗派一支队伍,化装夜袭旧军镇,连夜放火,烧了孟氏当铺和矜恕堂宅院。烈焰腾空,半天通红,鸡飞犬惊,哭声盈耳。孙军乘机奸淫掳掠,大肆骚扰。村民百姓的家软细物荡然一空,牛马驴骡全被牵走,八十多名无辜善良的百姓死于匪手,旧军镇人民遭到了空前的浩劫。而孟洛川和孟扬轩全家远在天津外国租界,托荫于洋人的保护伞下,却安然无恙。
从孙殿英火烧旧军孟之后,匆匆又过去了二十个春秋。到了1948年,山东大地红旗漫卷,人民终于得到了解放。而旧军孟氏的结局如何,这是人所共知的事,不需笔者在此赘述了。
知识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主要为济南史料,包括济南战役回忆、章丘县旧军镇孟氏家族史料、解放前济南市银钱业概况、济南红卍字会的兴衰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章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