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伪举办的第三届华北都市交欢运动会见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142
颗粒名称: 日伪举办的第三届华北都市交欢运动会见闻
分类号: K295.21
页数: 9
页码: 188-1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日伪举办的第三届华北都市交欢运动会见闻,其中包括了场地及参加单位、参加资格、组别及比赛项目、比赛经过等。
关键词: 华北都市 交欢运动会 见闻

内容

一九四二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已达五年之久,其军事攻势已是强弩之末,政治衰败,经济崩溃,米珠薪桂,民不聊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在战场上节节败退,物资尤为匮乏,社会一片动荡混乱。日寇不甘心坐以待毙,千方百计作困兽之斗,大搞所谓强化治安运动,加强警宪镇压,残酷推行“三光”政策。日寇为了安定民心和掩饰其在政治、军事上的惨败,居然还搞什么运动会,藉以点缀升平,迷惑群众,麻痹我国人民的抗日斗志,混淆民族界限,妄图延续其罪恶的殖民统治。就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一九四二年九月,在济南举办了“第三届华北都市交欢运动会。”
  一、场地及参加单位
  举办运动会的场地原来准备在省立体育场(今省人民体育场)。由于翻修工程为日本厂商承包,设计不周,施工不利,未能按期竣工,以致影响了运动会的如期进行。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将球类比赛改在皇亭,田径比赛改在“忠魂碑”园内(今之青年公园体育场)。这两地相距不下十几里路,加之当时交通工具十分缺乏,尤其是兼项的运动员,来往奔波,顾此失彼,叫苦不迭,给这一比赛更增添了不少混乱。参加比赛的有北京、天津、保定、石家庄、郑州、开封、济南、青岛、太原、唐山等华北十个大城市的运动员。
  二、参加资格、组别及比赛项目
  大会规定凡各市之居民,经过选拔,按照竞赛规程方可报名参加。日本人只参加田径比赛。球类比赛只限男队参加。田径分男女普通两组,田径虽有女子参加,但为数不多。比赛项目计有:
  1.球类:篮球、排球(九人)、足球。
  2.男子田径项目:铅球(16磅)、铁饼、标枪、跳远、三级跳远、跳高、撑竿跳高。100公尺、200公尺、400公尺、800公尺、1500公尺、5000公尺、10000公尺、110公尺高栏、200公尺低栏、400公尺中栏、400公尺接力、800公尺接力。
  3.女子田径项目:铅球(8磅)、铁饼、标枪、跳远、跳高、100公尺、200公尺、400公尺、80公尺低栏、200公尺接力、400公尺接力三、比赛经过
  1.开幕式
  开幕式在皇亭运动场举行,因场地狭窄,不能进行分列式,各单位按指定顺序,各成三行,排成一列联纵队,面向东,队旗、领队在前,队员列后。伪山东省省长唐仰杜出席并讲了话。然而天不作美,开幕式上雨下个不停,举行仪式后又不能进行比赛,只好草草收场。晚间雨停,在皇亭北司令台前,埋设了竹杆,架起了电灯,从学校借了桌凳,凑合着当做会场,举行所谓联欢晚会。会上,每人发了一个内装少量糖果点心的纸袋,由运动员中出了几个文娱节目,就偃旗息鼓散场。
  2.别开生面,洋相百出的比赛
  1.泥水之战:整个比赛期间,正值深秋,阴雨连绵,举办单位为经济所限,不能延期,不得不在雨中进行,这就为比赛增添了不少的精采特技镜头。如篮球比赛是在露天黄土的场地上进行的,黄土既滑又粘,场地内水汪汪的。球体落地吸水,重量增加,传球只好多用双手腹前捧传,用单手或胸前等部位传球不好运用,更不能远传球了。再者接球者必须做好下蹲的接球姿势,腹中运足气(以备挡球),待球到后,多以双手和腹部并用,才能将球接住,有时双手接球不住,以致满怀开花,球体上的水和泥溅满一身。也有的持球上篮,还未等腾空跃起,就来个前爬或是后仰倒地,不时惹的观众捧腹大笑。运动员在场上骂声不断,球赛后,个个成了“水怪”。
  排球比赛(九人),也不比篮球比赛逊色。发球队员在发球前往往是先将球蘸蘸水,这样就加重了球量,并增加了球的滑度,给接球者造成了很大困难。接球时如不能将球及时弹出,球便顺势而入,击中头部者有之,击中胸部者亦有之。弹球时常出现“满脸花”,滑稽镜头不时出现。
  田径比赛由于场地软、滑、粘,也大大影响了运动员技术的发挥。
  总之,在阴雨的露天场地进行比赛,有再好的技术和体能,也难以发挥,成绩之低劣,不难相见。再如撑竿跳高,由于雨大,运动员既不能滑竿,又看不清横竿视线,常跳不到沙坑内,或连人带杆歪倒一边,摔的连伤带泥,使得运动员哭笑不得。
  2.拔枪相见:天津队与保定队的一场篮球赛,也是在雨天进行的。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估计两种都有可能),天津队把保定队一名队员的腿压成骨折,保定队的场外两名队员,在气愤之下,拔出手枪,准备报复,幸亏在多数人的一再劝解下,由天津队赔礼道歉,方才罢休。
  3.体育道德败坏,故意伤人:在篮球比赛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有意识的搞小动作,如拉人、推人、绊人,甚至明显的撞人等,可以说屡见不鲜,稍不留意,随时都能吃亏。队员在场上为了不受伤害,提心吊胆,处处留心,上篮时必先回头看看,是否有对手跟着,以防被推、绊、摔出场外。投篮时前边有人防守,就得先将膝盖弯曲,做好防止对方撞击的准备。这样的所谓比赛,你防我,我伤你,推、撞、绊、拉花样百出,场上还几乎演出了“全武行”的开打。
  4.餐具不翼而飞:比赛期间,运动员是在西餐馆就餐的。在大会结束后,餐具如刀、叉等丢失大半。这一现象虽早已发现,服务人员唯恐招待不周,惹出麻烦,谁敢过问,只好听之任之。因有些运动员身强力壮,性情粗暴,有的还与日伪当局有特殊关系。他们出口伤人,伸手打人,乃家常便饭。加之伪政府的庇护,有些运动员更是有恃无恐,肆意妄为,俨然市虎,人人是敬鬼神而远之。
  5.讨价还价:当时的裁判员(主要是篮球)确实难当,挨骂挨揍,不为稀奇。特别是决赛的一场裁判,更是难任,只有有一定威望,并与双方队员有些交情,或者有势力,有后台,所谓“叫的响”这种人才敢充任。记得最后天津队与青岛队的一场比赛,事关名次的决赛,裁判无人敢任。最后决定请天津某著名裁判充当,经过幕后多次讨价还价,终以补贴伍拾元,方才谈妥这笔交易,真正是体坛裁判史上的咄咄怪事。
  四、尾声
  运动会在阴雨中开了几天,结束时又在皇亭体育场举行了闭幕式。伪省长唐仰杜致闭幕辞后,大会公布了各项比赛成绩,发了奖。篮球与足球冠军是天津队,排球冠军是北京队,田径比赛得分最多的也是北京。
  整个比赛始终是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矛盾重重的一片混乱中进行的。加之连日下雨,天气阴冷,在水中激战,各队意见纷纷,骂声不绝,这给山东省伪政府脸上抹了黑,伪省长唐仰杜又气又羞,一道手令,革了主办单位济南市伪教育局局长的职,经管这一比赛的伪教育局体育股股长也被免职。运动员所谓为“交欢而聚”,实际以不欢而散,直至各队离济时仍是骂声、叫喊声,接连不断。
  王蔚青张国钧

知识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为济南综合性史料,包括济南的革命活动、裕兴化工厂的沿革、机器染厂史料、学校发展与沿革、灵岩寺介绍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蔚青
责任者
张国钧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