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东哭祭先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094
颗粒名称: 王化东哭祭先师
分类号: K825
页数: 13
页码: 153-165
摘要: 本文记述历城王化东哭祭先师,其中包括了民国初明秀区第一任区长王芝田先生、官运亨通,命途多舛的吕可法、文采风流,妇孺皆知的王汉三、博览群籍肤笥淹博的王逊生、老于窗牗塾师终生的吕凤麟。
关键词: 历城 王化东 轶事

内容

昔日绛帐授经,殷切期我成大器
  而令贡树分香,锦衣策马吊先生
  以上是王化东吊祭先师陈洪藻的一副挽联。这副挽联非常风雅,文中不用僻典难字,意义明显易懂。上联写出了老师生前对他的期望,下联写自己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主要从“贡树分香、锦衣策马”两句显现出来。其词风流跌宕,久为桑梓文人所传诵。
  王化东不忘恩师教诲,他自离绛帐,宦游四方,每次返里必躬造师门,执弟子之礼。他虚怀若谷,常以所作请教恩师。其尊崇师道,堪作后人之典范。迨陈先生逝世后,他闻讣星夜急归,锦衣策马,奔向师门。及至,挥泪匍匐而入,灵前行三拜九叩之礼,泣不成声,最后深深一揖,泪流滂沱而出。时观者如堵,无不为之感动。众人皆曰:“师徒如父子”,竟于今日见之。
  (三)民国初明秀区第一任区长王芝田先生
  王芝田字秀三,孙村庄人,清末秀才。道德学问素孚一乡众望。推翻满清建立民国后,他因受人民爱戴,被推选为明秀区(即今孙村镇、彩石乡地区)第一任区长。区公所设在小龙堂村,龙泉寺中大殿两侧两间草房内。每逢里长开会,皆促膝共话。有人提议兴建公所,王先生说:当前人民流离失所,饿殍载道,扶携赈恤之不遑,我们不能为此再事征敛。王先生真正做到了“抚宇吾民,催科政拙”这两句循吏名言。当人们遇事请他赴县代办时,不用百姓一饭一酒,立即怀揣干粮,跨上毛驴就走。其朴素俭约、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至今为乡里人民所传颂,或曰:倘从政者皆能若是,何患国之不兴,民之不富耶!
  (四)官运亨通,命途多舛的吕可法
  吕可法,小龙堂人,清末最后一次科举秀才。当时考题是“薛仁贵三剑定天山”,恰巧该生员在考试前夕,刚阅览了“将军三剑定天下,战士长歌入汉关”有关章节。考中秀才后,他对别人笑谈说:“我真是一夕成名啊”,众人遂以为实,认为他是碰上了题目,属偶然侥幸。其实在科举时代,不受十年寒窗苦,是很难掇得一芹的。因所作文章,必须义理、词章、考据三者结合,三者之中又以义理为重,而词章考据次之,吕生即无厚资贿官,又非官宦世家,又何能一夕而成名。
  民国初年,他考入行政人员训练班,毕业后,委任范县做监狱官,他擅长刀笔,又工鞫谳,因此县署上行公牍,均由他“越俎代庖”亲笔拟稿。所作多被上一级官署所赞赏器重,正待升迁,县丞职务指顾可期,讵料忽染沉疴,溘然而逝!知者无不为之惋惜,皆叹其官运亨通,惟命途多舛。
  (五)文采风流,妇孺皆知的王汉三
  王汉三,名兴国,西顿邱村人。清光绪年间乡试副榜贡生,少时家贫甚,就学于同族名儒王曰明之门。稍长即攻儒业,又涉歧黄。一生著作很多,碑碣志铭遍及乡里。所作诗词歌赋,明快易懂。如他写的赵山西岭诗,开头四句是:“章邑西南多仙山,山在桃源渠野间,西达济南有马道,可以横绝峨眉巅”。他以拟古的笔法,写的韵调悠扬,性味盎然。其书法,正楷行书皆工,又习丹青,可谓多才多艺。他的作品堪登大雅之堂,当时名门闺秀出阁,多请其书写团扇,涂画帐沿等奁物,因此他的才名又传及金屋。
  晚年弃儒就医,在巨商药店当坐堂先生多年。著有《喉科指南》,又成了腾名医林的国手。他的文才风流,妇孺皆知,为乡里历代文人所服膺。
  时有医友张益三先生卒,王汉三书挽联曰:“秋月为怀无惭乎影,东风识面如见其人。”
  (六)博览群籍肤笥淹博的王逊生
  王逊生名学善又号王逋,笔名葆光子,诗书家传(其父王曰明),学有根柢。除精通五经四书外,而诸子百家尤多所涉猎。是历城东部,民国以来博览群籍,肤笥淹博的一位学者。其治学勤奋,笔耕不辍,为人道德高尚,宅心正大,又注意提携后进敦睦乡里,无吝无骄,为文人学士所尊钦,其生徒遍及齐鲁,文名播及四方。若论其学问文章,岂止秀才而已;若科举不止,而举人,进士亦必操左券。平生著作丰富,仅墓志铭一类,不下二百余篇。所写日记,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凡国家大事乡曲见闻,读书心得,酬酢宾朋,无不有纪,所写文笔清秀,文思宜人,诚文苑之佳品。早想付梓问世,不料志未酬而身先死矣!
  他曾为王汉三先生作挽联:
  花径风寒,韶土谁还倡菊社,
  秋塘月冷,伊人真个化蓉仙。
  (七)老于窗牗塾师终生的吕凤麟。
  吕凤麟字仪卿,小龙堂人,清末秀才,揭榜时名列案首(第一名)为人文质彬彬,而讷于言。不喜奔走豪门,一生老于窗牗,塾师终生。他喜读古文喈凤,能达到全部背诵,熟烂胸中。所作文章讲究义理明快,声调铿锵,不以艰涩伤格,不以僻典凿体。对所授门生,日夜程督,管教极严,为桑梓培育了数代人材。
  平生最爱书法,喜摹“郑文公碑”一家之体,朝夕临池,直至暮年。其练字之纸,都是迭次相用,待纸无空白,方才辍笔。其俭约精神令人钦佩,教学中对书写姿势非常重视,小字必须悬腕,大字必须悬肘,这样才能书写洒脱,走笔如意。他摹写的郑文公碑,达到入骨入髓的程度。惜其生前所书楹联匾额,都已化为灰烬,很难觅其吉光片羽,而步其芳踪,使后生颇觉遗憾!
  (八)能诗能文又长于书法的王叔法
  王叔法号春泉,西顿邱村人,清末秀才能诗能文,国家大事,地方风景都有吟咏,唯生活不自检束,放荡不羁,嗜好鸦片,冬烘塾里,不思咿唔课读之乐,依榻就枕,逍遥于吞云吐雾之间。此种恶习,未免有玷斯文,故门庭冷落,很少有造其门者。但平生酷爱书法,对大楷行书尤所擅长。每观其所书屏联、秀气潇洒,笔势纵横,曲折遒劲,确具有名流气派,是一般文人墨客所不及的。窃叹主先生虽名列庠序而声不播,字如羲献而鲜为世人所知,竟因一玷而污及全碧。由此可见人之操守,不容一时一事忽之。
  (九)知礼明义熟谙丧葬典礼的吕可法
  吕书生东彩石村人,清末秀才。为人庄重文雅,知礼明义,所谓“非礼莫动、非礼莫听”,真可为此人赋之。素以知礼敬祖,著称乡里。每路经祖坟,必下车拱手而拜,待离墓已远方一揖上车而去,路过村庄亦然。平生爱读史书,不喜玩弄文翰,但对丧葬典礼,却非常熟谙,一方之士未闻有出其右者。那时凡属回灵点主的大局势,四方无不前来礼聘。他即能指点丧务,又能执笔点主。在丧礼进行的整个过程中,做到了步骤娴熟,秩序井然。在其点主时,又唱礼宏亮,姿态雍容,表现出了典礼肃穆庄严的气氛。在解放前,他是历城东部很有名望的点主官。
  (十)诗赋精英,善习草书的陈鸿渐
  陈先生名鸿渐,字进之,大龙堂人。清光绪年间邑庠生,是名儒陈鸿藻的三兄。他看到清朝末季,宦海风波,瞬息万变,又加人心险诈,世风偷薄乃决意栖迟草堂,不思攀凤乘龙,甘心做一岩穴之士。遂在课蒙之暇,读史吟赋练写草书,以娱终生。所著有《龙溪草堂闲吟》四卷,其中以东龙洞赋、仙人堂记、绣江竹楼记为精英的杰作。在当时冬烘塾里,吟诵成风,为当代文人所推崇。惜在文革时期都已付之一炬,渺无存焉。
  陈先生对书法精于摹扬州八怪之体,朝夕临池,经年不辍。其作品多歪歪斜斜,但错落有致。一般俗士认为蝌蚪连缀,似蟹横行,无可取之处,因此不为俗眼人所重。他曾写过一首自嘲诗:“五天一次看文章,才打批评草四行。似蚓似蛇还似鳖,非柳非颜又非王。每当誊卷倩人代,绝不书屏为拙藏,今日写联万难矣,恐怕人笑走蜣螂。”这首诗写的通俗流利,对仗工切。从内容上看,作者并非真的自嘲,是以浅明的词语和怨愤的情绪,揭露了清王朝没落的书法趋势,那就是趋向正规,讲究正局,对一些纵放外拓,曲折顿挫,艺术奇特的作品,他们视为左道旁门,不是书法正宗。同时在诗的字里行间也揭示出了要想腾身价,人贵字自珍的深刻含意。
  陈先生对写作,不管诗赋和散文,都很重视声韵的谐调。有一次,他应西彩石村的聘请,为海清山修庙,写了一篇碑文。此碑树立已经半年之久,后来他复阅原稿,发现文中一字读起来佶屈聱牙,语气不畅,便自己出钱,雇上工匠,将碑文全部磨掉重新书写刻制。他这种一丝不苟,煅诗锻文的认真精神,是值得从事文学写作的人们学习的。
  (十一)因久困场屋痛打主考官的陈玉全
  陈先生名玉全字式陶,大龙堂人氏。清光绪年间考中秀才,后又几次赴省乡试皆名落孙山,每次乡试,他自己感到所作试卷都是字玑句珠,不应久困场屋,遂以重金,倩托通人,刺探闱秘,果然发现自己的试卷被主考官图贿卖文,换顶他人,追查往届亦然。他自想:数年来使我怀才不遇,虚掷韶华,不能脱颖而出,原来是这般脏官一手造成,立即怒发冲冠,不惜破斗撞金钟,找到主考官将其痛打一顿,自己迅速避走,逃至北京给一家大官当了塾师,后将此事诉于该官,立即将主考官撤职查办,追出贿银摆满方桌,全交陈玉全领取以作损失功名的抵补。后来他辞官重回济南,将所得银两尽情挥霍于大明湖楼船箫鼓,娼门冶游之间。殆金尽,离济到章丘雷大公庄设塾教学。
  他善长应用文,有一次邻村有一豪绅,老年丧偶,另聘了一个须带婆姑奉养的寡妇,进门后该婆姑不幸病故,豪绅须治丧出讣,为打柬稿请遍了章丘的举贡生员,都以称呼棘手,无敢应者。后找至陈先生,他援笔立就写道:“继妻前姑,病亡我家,”落款是“主丧人”,当即被豪绅采用,并赏给物资若干。他以寥寥数字,战胜群儒,于是声名大噪,为文人学士所恭钦!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书为历城区文史资料,主要为该地区文化教育发展史、当地抗日史料、人物传记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王化东
相关人物
历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