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岭忆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041
颗粒名称: 跑马岭忆旧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132-1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作者1959年在历城林校教学的简介。
关键词: 老干部局 跑马岭 参观

内容

去年国庆节前一天,区老干部局组织我们去柳埠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参观,郁郁葱葱的森林,旧地重游,勾起了我脑际隐藏多年的诸多回忆,夜里在跑马岭寻寻觅觅,梦境不断,“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嘛!
  四十年前,也就是1959年春天,我在当时的历城林校教学,校址就在柳埠林场的涌泉庵。那时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搞勤工俭学,我们几十个师生,扛着铺盖卷,攀登“三瞪眼子”——一段很难走的山路,上跑马岭挖鱼鳞坑。那时跑马岭一棵树也没有,光是肥沃的上地,茂密的野草,一览无余,一马平川,平展展的,传说是唐王李世民东征操练兵马的地方。所谓“鱼鳞坑”,也叫“水平阶”,就是在山坡上依山势挖树坑,下边做沿,好接收雨水,待雨季来临栽马尾松。我们挖的第一个山头,就是现在养梅花鹿的园林。起初我们住在唐主庵,也称藏主庵,传说是李世民住过的地方,故名。这是一个很秀丽的小山村,在跑马岭北边山凹的向阳坡上。后来就在跑马岭上支帐篷住,偎泉水而居,在现在野生动物世界大门附近,有一泉子,种了白菜、南瓜。西望龙门水库,如镶嵌在群山中的一面明镜。才开始生活很艰苦,一切吃的烧的,都从山下往上挑。带队的田场长,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干部,晚上就给我们讲抗日时柳埠红枪会暴乱被平息的故事。有时夜里风雨交加,把帐篷刮歪了,我们冒雨再支好,继续在里边胆战心惊的睡觉。当时我们做梦也想着把跑马岭变成大森林、“花果山”。当然,那时我们师生植树,带有试验性质,成功后,年年国家投资搞群众性大规模雨季造林,年复一年,几十年才逐步建成今天的森林公园。
  记得三年困难时期,大约是1961年,机关干部和小学教师,生活非常困难,每月24斤的粮食定量,不够吃。柳埠公社党委就组织干部教师生产自救,分批分期上跑马岭开荒种水萝卜,一个人劳动一星期。我们住在山下的桃科村,每天早上扛着镢头,带着干粮和水上山,午饭在山上吃。中午就在现在食草动物区方位树下休息,顺山势而卧,养精蓄锐。下午干到随太阳下山,返回驻地。当年种水萝卜的地方,我辩认了一下,大体在步行游览区方位。那年萝卜大丰收,运不完吃不了,还用萝卜换的社员地瓜干。辛勤的劳作,得到丰硕的回报。昔日的荒山,经过劳动人民多年的努力,变成了国家级森林公园;如今改革开放,发展旅游业,又建成国内少有的野生动物世界。使这藏在深闺人未识的跑马岭,以迷人的风景,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过去的梦想都变成了现实,从帐篷茅屋到壮观的观景台;从青青萝卜地到食草食肉动物区;从荒凉山峦到全世界众多野生动物品种,万头攒动聚集“花果山”,反差是那样大,比我那浮想联翩的梦境还美好。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历城县,历史足音、委员撷英、史海存真、施政纪实、往事回眸、风云录、人物春秋、史林探幽、文教史话、时代新貌、名人续补12个栏目,其内容翔实,形式新颖,既有“三亲”特色,又有综合性特征。

阅读

相关人物

郭永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历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