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好公仆——杨振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007
颗粒名称: 人民的好公仆——杨振刚
分类号: K827
页数: 12
页码: 15-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历城区政协副主席杨振刚到山区王家峪村帮助穷村发展林果,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工作概况。
关键词: 杨振刚 王家峪村 扶贫

内容

1998年正月初八,济南市历城区政协副主席杨振刚到山区王家峪村看望干部群众。刚进村里,几个迎面而来的村民,便扑通跪下给他磕头,以农村人最纯朴、最真诚的礼节向他拜年。“你是‘福星’,我们王家峪能有今天,怎能不感激你啊!”杨振刚赶紧上前扶起他们,眼泪差点儿滚出来。与杨振刚一起来的同志,心中也一阵激动,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光阴荏苒,青山永在。杨振刚当领导干部20年来,艰苦为民人未老,公仆之情暖百姓,留下了无数的感人事迹。1998年6月26日,《济南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长篇通讯《人民的好公仆——杨振刚》。7月,中共历城区委发出通知,在全区开展学习杨振刚活动。区政协主席潘忠田说:“杨振刚同志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不图名、不图利。他不是研究当官,而是研究干事。”杨振刚的事迹在社会上,在市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中都产生了积极反响。1999年4月、2000年4月,杨振刚被评为历城区第一、二届“十佳人民好公仆”。
  从政当官要讲实际,要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事业
  1965年,杨振刚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他从一名林业技术员成长为知识型的领导干部。1981年秋的一天清晨,时任县林业局长的杨振刚,从历城县西营公社藕池村翻山越岭朝北走去。1个多小时后,他来到了一个山坡小果园,向看园的老人要了一个苹果解渴,边吃边自语:“质量差,要改良……”那时,他在藕池村蹲点建设林果示范基地已一年多了。一位县领导曾因藕池村偏远,县里开会找他不便,指示他到靠近公路的村庄建点。
  杨振刚决定,局机关的人员除留下办公室主任、会计、保管员和一位女办事员值班外,其他全部到基层各自抓点;在工作方法上,坚持局里每周一次例会,全县林业生产以现场会、示范点推动。经过反复调查,他将第二个示范点选在了靠近一条山区公路、且党支部班子战斗力较强的西岭角村。
  西岭角有1200亩宜林荒山,那时却只有20来亩果园。杨振刚在这里抓点,一抓就是两年多。他住的是村办公室一间低矮潮湿的小南屋,吃的是自己买的煎饼卷小葱。为指导村民种树管树,他还常常顾不上吃饭,饿着肚子山上山下地跑。两年多的时间,他引进优良品种帮助发展果园800多亩,培养农民林果技术员百余名。
  在帮助西岭角村发展林果生产的同时,他并没有忘记抓的第一个示范点——藕池村。他想,从政当官要顾百姓、讲实际,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能为当官而搞形式主义,使工作半途而废。于是,他时常在傍晚翻山越岭去藕池村指导果树的栽培与管理,第二天清晨再返回。来回有15华里,山路崎岖,山林里有狼,摸黑去时被荆棘划破手脚,一早回来,又被草木上的露水打成“水人”,他却依然痴心不悔。直到现在,他也经常抽空到藕池村的山坡上去转转。每当看到杨振刚到来,藕池人就想起他在村里蹲点时的许多往事:他踏遍了这里的76个山头,65条山沟、1.65万亩荒山,实地规划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宏伟蓝图,指导村民植下了近两千亩果树,仅引进板栗优良品种就有26个,还建起了良种采穗园。他苦心钻研,大胆实践,大面积推广了板栗高接换头技术,并建起10余亩板栗丰产园。
  杨振刚认为,县乡干部的工作归根结底应在基层的实践中,而不是在机关办公室或口头上。为帮助农民发展林果,只要听说哪里有优良品种,他总是千方百计引进,而且经常在实践中创新。1983年,在抓好原有示范点的同时,他骑车到离县城几十里外的港沟公社冶河村,亲自搞核桃夏季嫁接技术试验。骄阳似火,他用自行车带个西瓜,路上渴了,就用拳头砸一块吃。顶着赤日,沐着汗水,到冶河的山岭上奋斗了两个夏季,终于将这个项目试验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这项技术繁育的优良种苗,近几年销往许多省市,为实现我国核桃良种化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1984年冬至1985年春,担任科委副主任的杨振刚又选择了南部山区的柳埠镇周家峪村,在这里建立了葡萄生产基地,使村民很快富裕起来。接着,又在这里抓了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几年后,项目成果通过专家论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为全国的样板,吸引了众多的中外参观者。
  1985年至1986年,杨振刚调任唐王镇党委书记。这期间,他摒弃本位主义,经常抽空到以往的示范点指导。
  久经考验,1986年3月,人民代表补选杨振刚为历城县副县长。此后,他在主管农业副区长的位子上一干就是7年。7年中,他一心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支持下,组织建设了粮、菜、果、蛋、奶等八大生产基地。
  前两年,有人曾送给他一幅书法:“沉默是金”。他把字幅挂在办公室内,说:“其实我一直在坚持这样一个做人原则:对毫无意义的名利争斗要沉默,但对国家和人民的事业绝不能沉默”。
  1991年8月29日,连续的大雨使狼猫山水库大坝北坡出现裂缝和滑坡,情况万分紧急。抢险指挥部为控制险情,确定投石护坡。随即,一方方石块和从几十公里之外运来的一车车煤矸石投向大坝。正在冒雨指挥民工抢险,已喊哑了嗓子的杨振刚,却摆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投石只能增加大坝重力,加快大坝坍塌,必须立即停止!当务之急是用防雨棚布护住大坝,严防雨水自裂缝侵入,然后再进行修复。”可是,抢险指挥部和专家的决定谁敢推翻?
  十万火急,杨振刚连夜找到当时的市委副书记谢玉常,他义无反顾地表示:“为了城乡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愿为自己的建议造成的后果负一切责任!”谢玉堂听了十分感动,在慎重考虑他的建议后,果断地支持了他,并向抢险指挥部发出新的战斗号令。大坝终于保住了,济南城乡人民的生命财产终于保住了!杨振刚无私为民的精神至今还被传颂
  只要能为党和人民做事情
  在哪里也可以发光发热
  1993年历城区领导班子换届时,不满51岁的杨振刚从副区长的位子上退下来,当选为区政协副主席。有人对他说:“你年纪不大就进政协,还不如找个地方调走算了。”杨振刚说:“只要能为党和人民做事情,在哪里也可以发光发热。”
  1994年10月初,了解杨振刚为人的柳埠镇王家峪村党支部书记王洪和,特地到政协邀请他去王家峪指导山区建设。听说位于深山老峪的王家峪荒山未变、百姓困难,杨振刚深感内疚,当即答应尽快到那里看看。10月12日上午10时许,杨振刚赶到王家峪村,这一天,他顾不上喝水、休息,甚至简单的午饭也吃在下午两点,连续察看了三条山峪和所有山坡,行程20多华里。从此,他在这里的工作便一环扣一环地展开。14日,他到王家峪又重点考察了几条沟峪。15日,他到王家峪召开村民大会,动员全村依靠科技发展林果。20日,他和镇、村干部一起全面规划了荒山,对山沟朝阳处种什么,背阴处种什么进行了细致分析,并确定了栽树、治水、修路的山区有序化治理路子。
  10月底,王家峪在牛巴沟大干了三个月,建造梯田150多亩,挖树穴上万个。紧接着又改造其它山峪。为了指导村民,杨振刚三天两头来一次,每次总要在山上忙个气喘嘘嘘。
  山里人急于改变面貌,1995年正月初三,王家峪又开工了。杨振刚比他们还急,春节就联系优良苗木,正月十五刚过,就与王洪和组织人员车辆去胶东选购。他们冒着摄氏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奔忙了两个日夜,终于在正月十七傍晚购齐了7000棵大樱桃苗木。为了防止冻坏苗木,他们连夜往回返。途中,天突然下起了大雪,凌晨2点他们才赶到济南。此时,离王家峪还有65公里远的路程。大家由于连续劳累,想在济南住下,等天亮再回去。但杨振刚说:“必须及时将树苗送回去存放好,不然树苗就会被全部冻伤。”说着,他硬要同大家一块回王家峪。王洪和看到50多岁的杨振刚疲劳的样子,怕他累坏了身子,就一再催逼他回家休息。杨振刚千叮咛万嘱托,要求大家回村后立即将树苗搬运到地窖里,存放好。等拉苗的汽车开出很远,他才回到家中。
  正月十八早上7点,王家峪的干部群众正踏着三、四寸厚的积雪搬运树苗时,一辆银灰色的轿车颠颠簸簸地开到了村头。“是杨主席!”大家顿时愣住了。“我们前脚到家,你怎么后脚就来了?”看着杨振刚,王洪和这位曾当过兵的硬汉子眼圈红了,泪水直往下淌。他知道,这位“县官朋友”不放心乡亲们筹借5万多元钱买来的树苗啊!
  受传统种植观念影响,发展名优新特果品,搞果树嫁接,并不是一帆风顺。有时干部群众认识不足,有的甚至想打“退堂鼓”。
  1996年3月,杨振刚带来6棵银杏树苗,将王家峪村5位村干部召集在山坡上。他先栽上一棵树,指着说:“如果我们的致富规划实现不了,我就吊死在自己栽的树上!”村干部们个个感动不已,纷纷栽下自己手中的树苗,立下了铮铮誓言。此事传到群众耳朵里,群众也深受感动。从此,大家发展林果的信心更足了。
  对果树管理的每个环节,杨振刚都要亲自指导和检查。1996年9月,他因忙别的工作,要求村干部督促村民对苹果树拉枝。但是,几天之后,他抽空来检查时,却发现不少村民的操作未按要求进行。他心如火燎,立即指导大家纠正过来。由于着急和劳碌,高血压病突然发作,他吃下随身带的降压药,倚在地堰上,硬是向群众讲完了要讲的技术问题。
  1997年7月,他在离王家峪50华里的卧虎山水库参加区领导干部读书班。趁中午休息时,他急匆匆地让司机王波拉着他到王家峪看看。王波曾算了一笔帐:自1994年10月12日以来,他和杨振刚到王家峪已有300多次,而且其他示范点也经常去;他开的车,每年要跑4万多公里,而且大都是跑农村。王波深有体会地说:“领导坐车是为了求工作效率,给杨副主席开车能真正体会到这一点。”
  杨振刚不改初衷,呕心沥血地为老百姓操劳,使有些人深感不解。有人说:“到政协工作还不潇洒一些,杨振刚把轻活干累了。”可他说:“到政协只是职务变了,但为老百姓干事的观念不能变。”
  自1993年担任区政协副主席以来,杨振刚坚持下乡、跑村、蹲点,并先后建起了10个科技示范基地。现在每个基地都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样板,致富了一方群众。
  他帮助靳家乡进行肉牛改良,使该乡成为全市最大的肉牛基地。他在唐王镇周家村建立百亩银杏基地,当年纯收入6万元,第二年猛增到100多万元,1998年达到200万元。1999年,该村以银杏叶为原料,生产出“信民”牌保健银杏茶。他为柳埠镇岳阳村引进优良石榴,现在仅此一项户均年收入近千元。自1998年春季开始,他指导党家庄镇(2000年1月划归市中区)杜庙村在闲置的苗圃建起60亩果树良种示范园;关停了3处既耗资源又污染环境的砖窑厂,结合落实国家土地延包30年政策,进行荒地承包复耕,在复耕的570亩土地上栽植了果品以出口为主的水晶梨树,使杜庙村成为济南市第一家“外向型创汇农业示范基地”。1998年秋季以来,杨振刚请有关专家一起对黄河滩区栽植冬枣的可行性论证后,在靳家乡祝家村(2000年1月划归天桥区)引进了长住该村任技术指导的林果专家,建起了50亩集科研、栽培、推广为一体的冬枣开发示范基地,引种了30多种优质鲜食枣树,通过园林和间作方式,扩大栽植500亩,从而为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又指出了一条新路。1999年,他又在党家庄镇小庄村指导群众发展林果业。
  今年58岁的杨振刚对柳埠镇垚庄的三千亩荒山进行了考查规划,利用省电视台在村边建设影视城旅游景区的地利条件,围绕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目标,确定了“一线、二园、二大片”保护性旅游农业开发思路。一线:10华里环山葡萄路,二园:梨园峪、桃园峪,二大片:25°坡以下经济林片及25°坡以上的生态林片。开发后,该村人均承包地将由现在的0.8亩增加到2.5亩。在指导村里的工作中,杨振刚还利用多种形式提高群众的科技意识,向群众讲授科技知识。10月20日,区委在此召开“全区农田基本建设现场会”,并把该村定为全区“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基地”。
  有时,一天跑好几个地方,连跑几天,实在太累。杨振刚便对王波说:“咱不跑了,在办公室歇几天。”但第二天一早,他又叫王波拉着他到乡下作技术指导。他说:“老百姓需要干部帮助时,干部却之不恭啊!”
  在履行政协职能的各项工作中,杨振刚积极发挥自身智力优势、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优势,在区政协开展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旅游业、落实土地延包政策、实施农业产业化等多次专题视察、调研活动中,在事关全区重大决策、重要工作意见的协商讨论中,他都提出了超前性强、富有普遍指导价值、科学、实用、深刻的意见和建议,被直接写入区政协“建议案”,很多被区委、区政府采纳,为全区政协委员树立了学习榜样。
  要让百姓理解,先要理解百姓;
  要让百姓拥护,先要百姓信服
  1998年春夏之交,王家峪村民们收获之余频频议论着如何报答杨振刚。“全村1.7万棵樱桃树,每棵树上给他摘一捧樱桃;到秋季,5万棵苹果树,每棵树上给他摘一个果子。”“他绝不会收的。干脆等他老了,我们为他养老。”“他有工资,有儿女,用不着我们。最好是在咱山上给他树座碑,让子孙后代都记住他的恩德”……
  三年多时间,杨振刚为王家峪村共引进各种优良果树品种53个,帮助发展优良果树10万株,使王家峪成为济南地区的优质果树资源库,被济南市谢玉堂市长誉为“山区建设的一面旗帜”。而20年来,杨振刚共为历城做出了多少贡献,谁也无法统计。人们只知道,每一次贡献,他都任劳任怨地付出了心血,这在王家峪村也很典型。
  村里原来的板栗树十几年不结果,杨振刚便引进优良接穗进行嫁接改良。有人说:“不就是从老树上折些枝子,缠到我们树上,有啥用?”于是,杨振刚耐心地告诉村民,这不是一般的“枝子”,也不能随便“缠”。他手把手地教村民嫁接技术,还亲自编写明白纸发给群众。结果,嫁接的树有的当年就挂果,使村民心服口服。
  引进大樱桃改良当地的小樱桃,经过多次动员,村民只嫁接了三分之二。杨振刚便组织技术员,统一为村民嫁接。第二年,村民见到了好处,主动增加改良数量。
  1996年3月初,杨振刚帮助村民到胶东引进优良苹果苗木,有些人也一时想不通。有的说:“王家峪的金帅、国光等品种不是都很好吗?”杨振刚一时说服不了他们,便自己花钱专程从胶东买回秋秧、新世界等11个优质品种、几十个苹果,挨家挨户拿给群众看,不厌其烦地讲解改良果树品种的好处。就这样,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从3月日开始一下子栽种了300亩。这些果树,有的第二年就开始结果,比一般品种的果树结果期提前了3~5年。村民又一次服了杨振刚。
  杨振刚下乡到有果园的地方,总是随手带一把剪果树的剪刀,碰上没有修剪的果树,出手就剪好。有一次,他路过长城岭附近的一处果园,看到两位老农正在修剪各自承包的果树,他立即上前帮助。可是其中一位老农说他剪得太重,怕影响产量,高低不肯让他修剪。第二年秋后,杨振刚又一次经过此地,恰巧遇到正在果园忙活的这位老农,非拉住让他帮助剪树不可。原来,这位老农发现,杨振刚上一年为另一位老农剪的树,长的果子比他自己剪的又多又好。杨振刚对他笑笑,边帮助他修剪,边给他讲技术。
  事后,杨振刚说:“老百姓并非天生落后,他们是很讲道理的。对有些好事他们不拥护、不愿做,是因为还不理解;对有些事情他们有猜疑、不相信,是因为还没见到真相。要让百姓理解,先要理解百姓;要让百姓拥护,先要百姓信服。”
  热情宣传、积极引导、主动关心,这是杨振刚做群众工作的基本方法。1988年,为了在仲宫镇发展小尾寒羊,他亲自牵着羊在大集上宣传,并为农民举办了“赛羊会”。1996年,为了帮助王家峪村发展小尾寒羊,他借来3万元亲自下羊圈挑选小羊。1997年夏天,为了拿出可靠数据指导周家村村民繁育银杏树苗,他爬进温度高达40多度的小拱棚中察看出芽率,一呆就是半个多小时,出来后满身汗水和泥水。
  杨振刚常说:“老百姓挣个钱很难,帮助他们发展经济,要把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但是起先有的人不相信他,说:“那些贩树苗贩牛羊的,二三十万地挣,杨振刚没有好处能干?”司机王波知道后,愤愤不平。可他说:“老百姓有猜疑,说明他们不了解我,以后要多接触他们,多给他们办些事。”王波以后与他下乡时,就经常帮老百姓干活,主动做些宣传工作。
  1996年春天,他为了帮助一个穷村发展林果,自己花钱买上礼物到胶东找一位老同学联系树苗。带领村里的干部群众买苗子那天,他不顾“县官”的脸面,一分钱一分钱地跟老同学讲价,又把成捆的苗子拆开,一棵棵地挑捡。老同学跟他急了,他直说好话:“老百姓实在不易,就算看在我的份上,照顾照顾他们吧。”老同学无奈之时却深受感动:“老杨,你可真是个‘父母官’。”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人们不知道杨振刚为老百姓节约了多少钱,也不知道他为老百姓垫负了多少钱,但他所到之处都得到了百姓赞颂。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杨振刚经历的许多酸甜苦辣也难以记述。1980年底,他帮助藕池村一个个山头搞规划,直到临近春节。不料,天下了大雪,道路被冰雪封住,大小车辆无法通行。为了不给乡亲们添麻烦,他与同自己一起来的一位工程师谢绝挽留,步行回家过年。自腊月二十六下午4时许上路,一步一滑地走了百余里路,直到第二天上午9点多才回到家中。然而,他全家人住的那唯一一间屋子里却空无一人。原来,由于他长期在农村蹲点,妻子只好带孩子回了娘家。他面对空无一人的四壁,听到邻里春节前的欢声笑语,想起自己工作的坎坎坷坷,禁不住潜然泪下。然而“当共产党的干部,做老百姓的官,就要经得起磕碰、摔打。就要为党、为老百姓多做些事情,就要让党放心,让老百姓满意。”
  这就是杨振刚,他真正树立了人民的好公仆形象!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历城县,历史足音、委员撷英、史海存真、施政纪实、往事回眸、风云录、人物春秋、史林探幽、文教史话、时代新貌、名人续补12个栏目,其内容翔实,形式新颖,既有“三亲”特色,又有综合性特征。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瑞国
责任者
赵彤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历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