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县报》创办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981
颗粒名称: 《历城县报》创办记
分类号: G219.2
页数: 16
页码: 89-1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历城县报》创办记、其中包括县报创刊、关于创办县报的决定、印刷问题、县报是国家批准的县级报、,其发行和收订工作都由邮电部门负责、创办县报、办好县报的基础等情况。
关键词: 历城县 创办记 停刊

内容

应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稿约,将五十年代创办《历城县报》(以下简称县报)的亲身经历叙述如下:
  (一)
  县报于1956年元月10日创刊,至1957年11月15日停刊;又于1958年国庆节复刊,至1960年11月28日停刊。前后两次共出刊了384期,时间为四年零一个月。总计发表文字300余万字,其中本县稿件占70%以上。
  县报的创办与停刊,是中共历城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和当时的形势作出的决定,县报也就圆满地完成了它的任务,成为历城县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回忆起来,县报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创办、前进的。首先在版面上,由于受条件制约,开始定为十六开四版,共出刊97期,因版面所限,许多稿件、照片和插图不好安排。后来改成八开二版,共出刊26期。复刊后,决定改为八开四版,共出刊261期。在刊期上也是随着条件的改善逐步缩短的。开始暂定七日刊,以后有几个月改为五日刊,复刊后定为三日刊。这样逐步缩短刊期,是符合当时情况的,领导满意,读者也欢迎。
  其次是纸张问题。县报用纸不列入国家计划供应,都是“找米下锅”。开始用《大众日报》、《济南日报》的下脚料,后来这也解决不了,就到商店或印刷厂购买,而且大部分纸张粗糙,印出的照片有的成了“小黑板”,读者很有意见。
  再是印刷问题。因长时间自己没有印刷设备,先后曾在新华印刷厂、东郊印刷社、济南印刷厂(道德中街)、《济南日报》印刷厂(经六路纬二路)等处承印。最后,由长清县合并历城来的印刷厂承印,属报社直接领导。这才较为方便。地址设在原历城县委党校,现姚家镇政府驻地。但时间不长,县报就停刊了。
  县报大部份是用活字版印刷的,只有在新华印刷厂和《济南日报》印刷厂承印期间,用的是“打版”(活字版打成纸型,再浇铸成一块版上机)印刷,印刷质量较高。
  县报是国家批准的县级报纸,其发行和收订工作都由邮电部门负责。当时历城县邮电局给县报以积极的配合和支持。每期报纸除上报领导机关的不收订费外,其他均按规定收订报费。经省、市文化局批准,开始每份收费一分五厘,后因版面扩大,每份收费二分。起初发行量达到9000多份,以后稳定在5000份左右。因发行收入弥补不上开支,所缺部分,由县财政予以补贴。
  县报社的社址,创办初期设在历城火车站南侧新建的县机关内。1958年5月随县机关迁至洪家楼县委办公小楼西头一楼,直至停刊。
  县报的报头书写,先后有三次。在创刊时是请历城一中(现为济南十八中)校长白孑同志书写的;更换简化字报头时也是请白孑同志书写的;复刊时是报社王荣善同志受委托登门请当时的山东省委书记舒同同志书写的(附报头题字)。
  根据县委决定,县报社和县广播站曾于1958年11月7日合并为一个单位。合并后,编辑、通联一块办公。为了使广播用稿及时,每期县报的小样首先用于广播。但由于各自的新闻特点不同,要求不一,出现了新的问题。这种状况,持续了半年时间就又分别办公了。
  (二)
  历城县委于1955年12月29日作出了“关于创办县报的决定。”它的基本任务是向全县农民群众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党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意义、方针、政策;宣传县委各个时期对全县各项工作的指示;宣传全县各项工作,特别是农业合作化和生产建设上的新成就、新气象;介绍各项工作经验;并随时向一切有害于革命事业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进行坚决斗争。
  县报采取的报导栏目是多种多样的,有消息、评论、工作意见、读者来信、批评、建议、典型介绍、特写、诗歌、故事;还有照片、图画等。
  县报的读者是以农业合作社社员为主要对象,因此要求做到文字上通俗易懂,短小精悍;版面活泼,图文并茂。使粗识文字的人能看懂,不识字的人能听懂。
  县报所报导的内容是比较丰富和及时的它既紧跟党的中心工作,又照顾全面,体现出县委在每个时期工作的指导思想,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报导。凡属本县发生的重大事情,都是全面地进行报导。1959年4月13日下午,毛泽东主席到东郊人民公社大辛大队视察。当毛主席由省、市领导陪同,走下汽车后,看到一片葱绿茁壮的小麦,非常高兴,当即做了重要指示:一定要很好地管理、细心地管理,氮、磷、钾肥料要很好地配合使用,防止倒伏和其他灾害,搞好通风透光,争取今年小麦大丰收。回忆当时县报是用大字通栏标题,套红版面突出报导的。除采用《大众日报》新闻稿和四幅照片外,报导了县委迅速开展以春种和麦田管理为中心内容的突击月活动,来报答毛主席对全县人民的关怀。东郊人民公社党委也响亮地提出了决心夺取更大成果向毛主席献礼的号召。同时,还配发了本报记者和社员的三编通讯。题目是:《啊!毛主席来了》、《终生难忘的一天》、《亲切的关怀、莫大的鼓舞》。这样绘声绘色地报道了这一重大新闻。
  对本县党组织的一些重要活动,进行了充分的报导。1956年5月18日至22日,在县委驻地——历城火车站南侧,召开了历城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县报第21、22期连续报道了大会开幕、闭幕的盛况,详细报道了大会通过的决议,发表了两篇“本报的话”,阐明此次大会的重要性及其肩负的重任。会后又连续报道了各地党的基层组织学习和贯彻大会决议、响应大会号召的活动,有计划地完成了一系列的宣传任务。全县第二次党代表大会于1960年6月22日到23日在省工业午校礼堂举行,县报也充分地报道了大会的盛况。
  县报对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的活动,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一般都要见报。1956年春,原柳埠区××乡党支部书记,因典当了别人的二亩地和阻止青年应征入伍犯有严重错误,他在县报“党的生活”栏内作了公开检讨,题目是《彻底纠正我的错误》。这就使县报起到了端正党风,舆论监督的作用。
  本县发生的新气象、新变革、新经验是广大读者最关心的。那时上级要求一张报纸,本地稿件至少要占版面70%的位置(包括照片和插图),县报是达到了这个要求的,曾受到省委宣传部的表扬。在本县稿件中,宣传经济建设内容的占70%,特别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内容尤为突出。县报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对文化教育、爱国卫生、交通运输、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科学知识、风俗民情、国际时事等方面,只要是群众需要的、有益的都占有一定的位置进行报道。县报的报道内容是综合的、全面的。新华通讯社发表的重要新闻,大都是在深夜用收音机收听记录下来以摘要或简讯的形式迅速见报。现在回想起来在办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资料。它忠实地记录了那个时期的事情,充分地反映出了那个时期的特征。
  (三)
  创办县报是一项新的工作,没有经验,一切都得从头学起;而历城县又是全省八个办报试点县之一,所以在创办之前,县委派王洪银、李传才、王荣善三人到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创办县报培训班(在经二路纬四路原省委招待所)学习近三个月。通过学习,提高了对办报的认识,掌握了一些业务知识。县委为加强对县报的领导,成立了县报编委会,成员有王克勤、郑松、曹中鲁、宫殿森、李伯明、王洪银、李传才等七人,后又增加了冯和同志。复刊后没有再成立编委会。创刊时,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郑松兼任总编辑,王洪银、冯和任副总编辑。复刊后,又由县委宣传部长林江兼任总编辑。王洪银任副总编辑,主持日常工作。1990年下半年林江、王洪银相继离任,由李传才任副总编辑,主持日常工作至停刊。
  报社人员编制,创刊时配备了5人,复刊后由于刊期缩短,版面扩大,先后增至12人。设有编辑组、总务组、通讯采访组,既有明确分工,又互相配合,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才逐渐适应了任务的需要。当时领导部门对县报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出版的每期报纸,必须上报中宣部和省、市委宣传部和有关文化单位(各5份),以便存查。在报社工作的同志,对出版每张报纸都十分谨慎,有着强烈地办报责任心。
  由于这项事业的时间性、政策性、思想性较强,又加纸张供应没有保证,印刷困难,可以说日常工作十分紧张,不分黑班白班,夜以继日不下架,但不管多忙,同志们还是按照分工协作的精神,“一包劲”地干,保证了报纸按时出版。记得每到发稿这天晚上,负责工业稿件的李传才同志和负责农业稿件的潘希礼同志,时常干到东方发亮,困倦了,用湿毛巾捂下头提提神接着干,第二天还照常上班。范玉德同志负责设计版面,编写时事稿件和校样工作,他在关键的岗位上,常在报社和印刷厂的灯光下干通宵,待签字付印后才得以休息,不久他的眼睛便近视了。张德绍同志负责美化版面,任务繁重,熬夜习以为常。1959年7月25日他结婚,没有婚假,是在晚上举行的简单婚礼,这晚上又赶上发稿,他在办公室一直等完成任务后才回洞房。现在回想起来,这种情况似乎不好理解,但当时的事实就是这样。
  一篇稿件到报社,从选稿、编审、核对到排版、印刷要有十几道工序才能见报,这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县报复刊后,交付济南印刷厂和《济南日报》印刷厂承印,每期需要从洪家楼骑自行车去送稿、校样跑两趟,每趟往返20多公里,待付印后才能回来。不管是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下雪,都是如此。这时又处在三年暂时困难时期,每晚加班到深夜,伙房只供应每人一个地瓜面摊的煎饼和一块咸菜,这就是一顿夜餐。虽然如此艰苦,大家都无怨言。
  在办报过程中,报社一方面积极学习外县经验,丰富思想;一方面集思广益,提高业务素质,采取“跟、计、包、评”四字措施,来改进工作。“跟”即紧跟县委、县政府的重要活动,深入现场,访问领导(包括各部门)。这样采访的稿件,思想性强,也更真实、生动、及时,受到各方面支持。“计”就是有计划地进行宣传报道,根据县委的工作安排,拟定报道提纲,派记者采访或向骨干通讯员约稿,不是无计划的来稿照登。遇到县委有新的意图和重要活动,就重新组稿及早和读者见面。所以,临时撤换稿件也是常有的事。“包”即报社请某公社、某区或某局包出一个版面,其内容围绕一个主题,从事物的不同角度,利用文字、图片等不同形式,反映这个单位的政绩。这样就充分发挥了这个单位负责人和通讯员的积极性。“评”就是报社建立了评报制度,在出版报纸后,大家来评议优秀稿件和版面。回忆起来,县报第314期、350期等,做到了主题突出,文字简练,文章对称,图文并茂,曾被上级新闻单位评为优秀版面。
  认真贯彻“全党办报”的方针,这是办好县报的基础。县委很重视这个问题。在创办县报的决定中指出:“区、乡党的组织应协助县报以农业合作社为重点,有计划地吸收一批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分子为县报的通讯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逐步建立了一支通讯员队伍,共有200人左右,其中骨干通讯员70多人。并制定了《历城县报》通讯员工作条例。为不断提高通讯员的写作水平,还办了《通讯员手册》每月出刊一期,作为业务指导刊物。同时还非常重视读报、用报工作,县委于1956年7月专文发了《关于建立读报组和读报员的决定》。那时县报的发行已普及到每个农业合作社和各行各业的基层单位。县委号召各级党组织,要普遍建立读报组,设读报员,做到办好报、用好报,以充分发挥县报促进党的各项工作的积极作用。
  注:作者均系离休干部。王洪银离休前任历城县广播局局长。李传才离休前任济南市农业广播学校校长。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书主要记录了历城区名人传略、文化发展史料、医疗卫生事业概况等内容,有文章回忆先父景琳、我所知道的景琳先生、忆李聚五县长、怀念季书深烈士、著名电影导演景慕逵、以身殉职、永垂青史、四位村干部的牺牲、历城县图书馆、柳埠会门暴动事件二、三事、稻池惨案梗概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洪银
责任者
李传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历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