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广生及其所著《白雪遗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932
颗粒名称: 华广生及其所著《白雪遗音》
分类号: K825.6
页数: 2
页码: 167-168
摘要: 华广生,字春田,清代历城人,生卒年未详。自幼喜爱俗曲,好学不辍,精于音律。历城古为曲艺之乡,曲山艺海,源远流长,流传的曲牌丰富,传播及演唱也十分广泛。至清代,因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各类曲种、曲牌及曲艺人才流入,名家辈出,曲艺活动日渐活跃。为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不致湮灭,而得以流传后世,华广生于嘉庆九年以前就开始了搜集、整理俗曲的活动,搜集的地域是以山东济南为中心,兼及南北诸曲调,搜集的方式是除本人采访、征集外,还通过友人、同好搜集、函递进行,历时二十多个春秋,至道光八年始完成搜集,编订后刊印成书。《白雪遗音》中的某些曲词至今仍传唱不衰,表现了颇具强大的艺术生命。
关键词: 华广生 生平 著述

内容

华广生,字春田,清代历城人,生卒年未详。自幼喜爱俗曲,好学不辍,精于音律。历城古为曲艺之乡,曲山艺海,源远流长,流传的曲牌丰富,传播及演唱也十分广泛。至清代,因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各类曲种、曲牌及曲艺人才流入,名家辈出,曲艺活动日渐活跃。为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不致湮灭,而得以流传后世,华广生于嘉庆九年(1804)以前就开始了搜集、整理俗曲的活动,搜集的地域是以山东济南为中心,兼及南北诸曲调,搜集的方式是除本人采访、征集外,还通过友人、同好搜集、函递进行,历时二十多个春秋,至道光八年(1828)始完成搜集,编订后刊印成书。
  《白雪遗音》分四卷,共收马头调、满江红、银纽丝、九连环、剪剪花、岑儿调、剪绽花、起调及南调等曲牌的曲词,计780首。所收曲词主要反映小市民的生活及思想感情,大多取材于地方历史故事、戏曲人物、应景歌词、经典掌故及格言训教等内容。搜集也极为慎重、广泛。白雪遗音描摹之细腻、语言之委婉均超过了当代的同类作品,且按曲牌编排,易于探索。本书还保留了马头调的工尺谱,使其未失民间俗曲的本来面目,是民间多方面趣味的集成,对研究文学史、俗文学史、山东曲艺史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堪称珍籍。
  在《白雪遗音》中,优美的情歌俯拾即是,而难能可贵的是在某些曲词中反映了底层民众饥寒交迫的生活,有的更把广大民众对贪官污吏的谴责和诅咒的思想感情反映得淋漓尽致,如〔马头调〕《不认的粮船》:
  “不认的粮船呵呵笑,谁家的棺材水上飘。引魂幡,飘飘摇摇,在空中吊;上写着,钦命江西督粮道,孝子贤孙,手打着哀幡,齐举哀,不见那个把泪掉。”
  它把贪官的粮船比作“棺材”,旗帜比作“引魂幡”,拍马的下属比作“孝子贤孙”,而将那些被锁拿的百姓,则比作“送殡的人”还被麻绳套着,“齐举哀,不见那个把泪掉。”反映了广大民众的意志和愿望,表现了对贪官的刻骨仇恨;再如〔马头调〕《李毓昌》抒发了人民对清官的热爱,用俗曲这个艺术形式再现了史实,伸张了正义,抒发了民众的心声;《穷妓》则反映最底层——妓女生活饥寒交迫的惨景,确如郑振铎先生所称赞的“几乎是取之尽珠玑”。华广生独具慧眼,能大胆地冲破封建传统的禁锢,将这些具有广泛人民性的作品搜集并保留下来,在俗曲史上是值得重视并大书特书的。诚然,《白雪遗音》也保留了某些格调低下,思想不健康的曲词,但瑕不掩瑜,《白雪遗音》的价值正逐步为多数的学者和读者所认识,其影响越来越深广。
  仅据笔者所知:民国期间,郑振铎和汪静之先生选取其中精华分别出版,书名为《白雪遗音选》、《白雪遗音续选》;解放后郑振铎先生在《中国俗文学史》中,作了公正的介绍与评价;赵景深先生发表略谈《白雪遗音》等学术评介文章,并为出版的线装四卷本撰写了序言;近年来出版的《明清民歌选》及《情经》等书也选取了《白雪遗音》精华部分及有关内容。《白雪遗音》中的某些曲词至今仍传唱不衰,表现了颇具强大的艺术生命。
  主要参考书目:《山东曲艺史》《齐鲁文化大辞典》《曲艺杂谈》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的“光辉历程”、“名人轶事”、“人物专访”、“往事追怀”、“人物春秋”、“人物写真”栏目中的20余篇史稿,集中体现了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历城儿女及在历城工作的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富强和文明,不畏斗争艰险,不惧征程困苦,勇敢献身,勇于进取的革命斗志和爱国、爱家、爱事业的高尚情怀。本书辑录的“史林探幽”、“古迹寻踪”、“文物珍品”、“名士剪影”、“旅游胜地”等栏目的史稿,进一步挖掘了历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对部分人文资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历城民俗文化资料进行了整理,这部分史料对于发展历城的文化事业、旅游事业,以及增加小城镇建设中的文化内涵方面,必将产生积极的渗透效应。

阅读

相关人物

谢兆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历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