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简话章丘黄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邱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848
颗粒名称:
简话章丘黄河
分类号:
K928.42
页数:
21
页码:
106-1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章丘黄河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
关键词:
黄河
人文地理
章丘
内容
滚滚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水,它源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区。卷着黄土高原的泥沙,奔腾东下,到山东垦利县入海,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公里。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蓝,它哺育了炎黄子孙的繁衍生息;黄河,中华民族的骄傲,它培育了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祖国文化.
根据历史记载:清咸丰五年(1855)前,黄河在河南注入淮水东流入海.咸丰五年,它在河南兰阳县(今兰考县)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济水)道始经山东入海.沿章丘西北边境流向东北.上界胡家岸村以南,下迄金旺村以北,自入境至出境,堤线长27,079米,合27.1公里。
清光绪四年(1878),沿黄居民为防河水泛滥,自修土埝,当时叫顺河民埝,这是章丘建筑堤防的开始。“光绪八年后,溃溢屡见,遂普筑两岸大堤”(《清史·河渠志》),至光绪十年(1884),由官府修筑的大堤始告完成。在民埝基础上建成的大堤,无论高度还是厚度都不够标准,如“历城、章丘、齐东……皆底宽八丈,顶宽二丈,高八尺”(黄河河务局章丘修防段《水利志》)。这样筑成
的大堤,是很难确保不溃堤决口的。
从光绪九年(1883)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的十八年间,根据各种文献记载以及访问调查,黄河在章丘境内溃决频繁,危害严重其具体情况如下:
光绪九年(1883),章丘历城两县交界处的骚沟决口三处,口宽一百余丈,境内的九龙口漫溢二十余丈(《再续金鉴》)。
光绪十一年五月,黄河涨水,土城村群众偷扒堤岸,造成吴家寨决口(据七十岁的吴玉岭介绍)。
同年,桃汛凌厉,在二图村决口(据九十一岁的潘书田介绍)。
光绪十二年(1886)农历正月初旬,何王庄民埝漫溢。张曜遵旨查勘奏称:口门宽一百零二丈,水深一丈二尺三寸,现经抚臣陈士杰派员前往构筑坝头,以防冲淹。《再续金鉴》
光绪十五年(1889),六月二十五日,章丘大寨、金王等村圈埝被冲,漫决大堤,灌小清河,境内均有被水村庄。八月十二日,张曜(山东巡抚)奏请筹堵大寨等口,请拨银二十二万两,户部准奏。十月十六日,大寨堵口合龙。是年,张曜令山东黄河两岸,一律种柳,呼为张公柳《历代治河史》。
据张官花、纪华两位老同志介绍;光绪十五年,在大寨开口的同时,新街村和华庄也发生了水灾。
同年,农历七月七日,胡家岸村因大风决口(据七十四岁的牛可胜介绍)。
光绪十八年(1892)农历七月,章丘胡家岸民埝塌
陷成口,冲及大堤(《山东通志》).
光绪十九年(1893),河滩凌汛决口(据七十二岁的杨振山介绍)。
光绪二十年(1894),兴国寺因漏洞决口(据七十七岁的纪绪华谈)。
光绪二十三年(1897)正月,胡家岸因冰凌壅塞,河水陡涨丈余,埝身冲刷决口,口宽四十余丈,均深二丈上下(《山东通志》)。
光绪二十七年(1901)七月,陈家窑决口,十一月合龙(《历代治黄史》)。
上述溃溢成灾危害性最严重的是大寨和胡家岸两处。
大寨决口:
光绪十五年夏,淫雨经月,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惊涛拍岸,时有决堤之险。章丘县衙与地方行政,虽广征丁壮抢修堤埝,但措施不利,施工不及时,无情的黄水终于在大寨撞开了堤岸,决口宽达一华里。大寨及附近村庄陷入汪洋,人畜溺死者不计其数。山东巡抚张曜会同治河管理人员亲临大寨,公馆设在大寨村“万元号”刘家。
为堵口,上边官府拨来四只大木船,名曰“沉厢”船。两只分别靠在决口处两端的堤头,防决口外延;另两只连在一起,人们在上边用树枝、木板、秸料等物制做厢埽,然后沉堵在决口处。这是一场异常艰巨而危险的斗争,抢洪堵流开始,地方绅士长老及部分官僚,认为黄河上水,泛滥成灾,是河神发怒,惩治于民,“天意使然,非人力所及,必须求救于河神”。张曜不听邪说,不信鬼神,坚决主张抢险截洪.严令地方行政鸠工庀料,筑厢扎埽沉水堵流。当决
口即将“合龙”时,因水急浪大,翻了厢埽,四十多名民工葬身水底。用埽临时堵起的防水堤段,旋被冲毁。这时主张河神保祐的人嚣张起来,胡说什么“天命难违,在劫难逃,亘古以来,人能制胜河神者未之有也”。张曜不为所动,仍坚持堵水截流。根据清庭律例规定,黄河在那里决口成灾,那里的地方官员抢治无效者就要处以死刑。多次的失败,使张曜失去信心。但他叹民生之苦,忧心如焚,于是投河殉职,幸被左右救起,送进大寨临时公馆。地方官绅进言要他清心静养,治河之事自有人办。张曜严命他们:堵流抢险事关重大,万万不可松解。治河所用银两户部已准,不日即到。到十月十六日,决口“合龙”,据说在堤旁建立了一座“大王”庙,以示纪念。张曜死后,在济南历下建有张公祠。
胡家岸决口:
光绪二十三年正月,胡家岸上游冰凌倾泻而下,壅积堵塞,河水骤然猛涨,高达丈余,大块的冰凌一片涌着一片,埝身溃决,口宽四十余丈,水深两丈上下。胡家岸村首当其冲,碗口粗的树木,碰上冰块一削而过。附近村庄被淹没,成了一片沼泽,给居民带来严重的灾难。大水过后,留下一片黄沙,肥沃的良田变成了漠漠沙滩。多少年来,五谷不生,黄沙扑面,民生维艰,直到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治黄、治沙、治碱的斗争,才逐渐改变了面貌。目前,章丘沿黄部分地区,大片黄沙依然存在,但不同的是沙滩大都变成了白杨参天,绿柳婆娑紫槐飘香的林海了。
民国年间,黄河在章丘境内没有发生决口事故,其原因
大致是:黄河决堤多在章丘段的上下游;“七七”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政治军事的需要,忘图以水代军,阻截日寇,于一九三八年七月扒开郑州花园口大堤,黄水横漫贾鲁,涨溢淮河,“受灾面积达二万九千平方公里,四十四个县市,人口六百一十三万五千人,其中死亡八十九万。自是黄河断流,亘九年之久”(《山东黄河大事记》)。自一九三八年六月至一九四六年四月,黄河流经山东的水道基本干涸。这期间军阀混战,各霸一方,民不聊生,国无宁日。章丘上起胡家岸以南,下迄金旺村,长达五十五华里的章丘黄河大堤荒于修治,残破不堪,然而地方官府并没有因之减轻人民的治河负担,每年仍依惯例向老百姓征收治河伕役和粮款。每到夏秋雨汛季节,他们派员到黄河堤埝视察一下,指手划脚一番就算完事。当然也有例外,如冯云河任章丘县长的时候,曾在一九三七年夏,亲率人役来到黄河岸滩,日夜巡视水情,就地食宿。他也曾与地方乡绅一起跪在河边,望着滚滚东去的黄水,焚香祷告,虔心许愿。就在这年的秋后,因黄水虽凶而没有决口,以为河神显灵,于是择日“上贡”还愿。是日,三牲祭天,高台唱戏。官绅长老役吏人等,均礼服盛装,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笙簧阵阵,丝竹盈耳。祭罢,猪羊鸡等一应贡品,连同桌椅香案都掀进水里,这就是所谓祭河神,如此闹剧花费惊人。
一九四五年,日寇投降后,蒋介石积极准备内战,阴谋在花园口堵堤改口,让黄河水归山东故道,乘堤岸残破断缺来不及修复之机,水淹山东解放区,以适应其发动内战的需要。当时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不反对堵口,但鉴于黄河下游淤塞,堤防废弛,敌寇汉奸又利用大堤掘沟挖壕,封锁我抗
日军民。沿堤树株砍伐净尽,复堤归故诚非易举。为此,国共两党进行多次会谈。“一九四六年四月,国民党为配合其军事行动,背信弃义,撕毁协议,声称提前堵口放水”。为应付这一紧急情况,我县沿黄人民在渤海区行政公署和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迅速进行了复堤和整修渡口工作,以防水患。
一九四七年三月,黄河花园口堵口工程合龙,黄水归入故道,我县河水暴涨,经抢险筑堤,方免水患。是年,人民政府建章历县治河办事处驻齐东弭家庄,主任纪元。七月十八日,章历县长赵一川致函国民党山东修防处北三段三汛长高连喜,函称:
目前大汛已到,修堤已成为沿河人民之迫切要求。黄水猛涨,有关数千万人民之生命财产,故无论如何任何方面,都不得忽视,尤其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人民政府,更关心于此。对于你们的生命财产,我们绝对保证。希见信后来胡家岸王文治先生处,面谈一切。
十九日,赵一川与国民党山东修防处北三段汛长高连喜监工员赵玉堂在华庄会谈,达成协议三条:
1、王梨(王家梨行)至胡家岸险工归国民党建修;
2、胡家岸至黄家庄一段大堤有附近村庄民众自动兴修;
3、国民党沿河修堤工作人员均佩带黄色臂章,以示区别,即使发生任何紧急情况,我方绝对予以保护”(《济南黄河大事纪》)。
三项协议的达成使沿河复堤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事实证明,共产党在什么时候都是关心人民并以人民利益为重
的。
一九四八年八月,章历治黄办事处在军分区独立营武装掩护下,抢修河堤。从传辛庄以北至刘家园以南长66,600米,划分工段,分队分班,五日开工,修土牛220个;填筑华庄敌人工事及水沟70处;翻筑獾洞二处;修道口五处,共完成土方8,594立米(《济南黄河大事记》)。这是章丘人民第一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治黄斗争。
一九四九年二月,章历县发动群众运石料,以备黄河春修,“筹石4,130立方”。三月,章历第一期黄河春修开工,“上自亓家庄,下至大寨,岸线长达110华里,动员民工4,100人。不久,土城和刘家园险工开始(《济南黄河大事记》)。八月,章历、历城两县治河办事处,正式分开办公,各负其责,我县的治黄工作得到加强。十一月,山东河务局为加强河防领导,设立了清河分局,我县直属分局领导,治黄工程进展很快。
一九五一年一月,我县河段开凌,冰块横冲直撞,时有毁堤之险。三月,从土城子至济阳葛家店护滩工程开始。翌年三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出通知,对黄河两岸留地确权发证问题作了如下规定:
(一)黄河大堤,背河堤脚以外七米,临河堤脚以外十米均归国有,作为植树护堤区域。
(二)堤外,除所留地以外的土地,如属农民所有,即颁发土地房产所有证;如属国有,由群众耕种使用者,即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至于堤内所有土地,原即为国有,由原耕种者继续耕种,但不确权,可颁发土地使用证。
(三)堤上禁止修房屋、草棚及其他建筑物.已修建
者,虽准暂往,但不确权发证,因堤防需要迁移时,动员其迁移(《山东黄河大事记》)。
我县对上述规定作了认真贯彻执行,对复修、加固确保大堤安全,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一九五五年六月,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加强一九五五年黄河防汛工作的指示,确保黄河防汛任务,仍以防御一九三三年同样洪水为目标,保证不发生严重决口和改道。对于超过现有工程防御标准的各种类型洪水,应根据避重就轻、舍小就大的原则,利用下游一切可能防御条件,有计划有准备地进行临时滞洪、分洪措施,以争取主动,缩小灾害,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山东黄河大事记》)。我县根据省委员会指示精神,对大堤现状进行了严格检查,制订了今后具体施工计划,组织人力物力,投入了有领导有计划的治黄工作。通过检查,章丘沿黄五十五华里堤岸,有险工三处,即胡家岸、土城和刘家园。胡家岸险工建于光绪十九年(1893),土城险工与刘家园险工同时建于一九四九年春。三处险工计有石坝六十八段,引黄灌溉工程两处,即胡家岸钢管引洪和土城涵闸。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在胡家岸设有直径九十厘米的钢管三条,一九六六年土城涵闸建成,共二孔,高宽各两米,洞身长五十米.使附近的土地得到了灌溉。此外,尚有控导工程六处,于一九五〇年建于蒋家,计有石堆七十七个。
建国以来,我县对黄河进行了三次大施工,一九五〇年至一九五一年为第一次,一九六二年至一九六五年为第二次,一九七五年至一九八二年为第三次。三次整修,使章丘二万七千〇七十九米的黄河大堤,在一九四七年底宽二十
四米,顶宽四点五米,高三米的基础上,平均增加为底宽四十八米,顶宽七至九米,高九至十一米。三十五年间,底宽比原来增加二十四米,顶宽增加二点五米至四点五米,高增加六至八米。可见工程的浩大与艰巨。经多次复修的大堤巍然高大,顶面平坦如砥,车辆往来,两侧绿树成荫,远远望去,宛如逶迤腾宕的水上长城。
建国以来,我县曾经历过两次最大的防洪抢险斗争。一九四九年,黄河上游雨量集中,汹涌的黄水漫上河滩,直撞大堤,时有溃决之险.座落于堤内的村庄如大西行、小西行,石李和西王常四个村庄陷入河底,但人、畜、财物均无损失。一九五四年夏,淫雨连绵,洪峰暴涨,黄水咆哮,我县人民和治黄工程人员在章丘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组织人力、物力,县长挂帅亲临险区,与洪水作斗争,经过几十个日夜的奋战,终于取得了防洪抢险斗争的胜利。此次防洪抢险,全县有一万一千多人参战,仅砍柳枝就达一百七十九万公斤,其他物料难以数计。这次抢险除北李村沦落河底外,沿堤村庄皆安然无羌。
“黄河百害,只富一套”的历史传说,今天已经过时,人民不但能治黄,而且还能用黄。我县在土城子建立的十个流量的涵闸,既能引黄灌田,又能分洪防水。目前正在胡家岸施工的二十个流量的引黄工程,规模更加宏伟可观。建成后,水入北云湖,它不仅使白云湖变成风景优美的游览区,而且也将使章丘北部成为江南鱼米之乡。
章丘沿堤渡口,由过去的木帆渡改为轮机渡。现沿岸共有大型轮机渡船六只,它既提高了往返输送率,又确保了安全。人们说,世世代代被人惧憎的黄河,今天已成为人民喜爱
的黄河,历史上的害河,现在将成为造福于人类的益河。
注:这篇史料在整理过程中,得到黄河河务局章丘修防段李森同志和县志办公室钟鋆同志的热情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章丘县历史沿革考略
张钟鋆
(一)位置和疆域:
章丘县位于山东中部,北枕黄河,南屏泰山,绣江河沉沉一线穿南北,小清河盈盈一水贯东西。巍巍长白山古称“副岳”饶林泉岩壑,为齐鲁名胜;浩渺白云湖,旧名刘郎中陂,富蒲苇鱼虾,乃章历利薮。南部岗陵起伏,梯田八云,出林木山果;北部平畴弥望,沟渠纵横,产瓜菜粮棉,号称山东剧县,向有“金章丘”之称。
地当北纬36°25′—37°09′,东经117°10′至117°35′之间。西靠历城;东连淄博;南界长城岭与泰安、莱芜接壤;北隔黄河与济阳遥遥相望;东北与邹平为邻.南北最大纵距70公里,总面积1699平方公里,折2,548,500亩,其中山地785,366亩,占30.8%;丘陵658,834亩,占25.9%;平原781,521亩,占30.7%;洼地322,776亩,占12.6%。
(二)自然条件:
全境南高北低,地形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最高点是南部的“鸡爪顶”,海拔924米;最低处是北部的朱家洼,海拔仅15米.土壤有四个土类,十一个亚类,二十个土属,八十七个土种,大部分土质较肥沃,一至四级地131,514亩,占可利用的73.8%。
气候:平均气温12.9℃,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6.8℃;一月最冷,平均—3.5℃.历年最高温度41.1℃,最低温度—24.5℃。年平均气温最高13.5℃,最低12.1℃,全县日平均气温>0℃279天,无霜期192天。
雨量:年平均降水627.9毫米,分布极不均匀,如降水最多的1964年高达1121.6毫米,几高于年平均量的一倍;最少的1965年仅313.4毫米,少于年平均量的一倍。1964年降水113天,1980年降水63天,1983年降水7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39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60%.五月份最多,月日照时数为285小时;十二月份最少,月日照时数为182小时。冬春少雨雪,影响越冬作物生长和春播。七、八月雨量集中,水热同季,有利于秋季作物生长。1957年至1980年平均相对湿度65%,最高1964年平均相对湿度73%最低1966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9%。
人口:1983年统计:全县共915,892人,平均每平方公里535人,人均土地(含非耕地)2.8亩强。出生9,870人,死亡5,82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2%。
(三)历史沿革:
据现有出土文物考证,章丘地面上,至迟在五千年前即已有先民在此定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龙山文化”。
少昊金天氏:属爽鸠氏①
颛顼高阳氏:创划九州,属青州②
舜有虞氏:属青州,隶季荝氏(今淄博市临淄区)。
夏:隶属未变
殷商:东部属逢伯陵(商封伯爵,今淄博市临淄区)。后隶薄姑氏(今博兴县),西部属谭国,(商封子爵,今龙山城子崖)。
西周:东部属齐国,西部属谭国。
春秋:前684年,齐桓公灭谭国,全境属齐.
战国:前378年起属田齐。
秦:属齐郡。
西汉:属青州部济南郡(郡治东平陵县)辖东平陵县(今平陵城遗址)。
台县③土鼓县(今明水镇)
阳丘县(今绣惠镇回村)④
营县(菅家村,今属邹平县)
朝阳县(延安镇,今属邹平县)
猇县(今旧军村)
著县(迴河镇,属济阳县)⑤
东汉:属青州部济南郡(郡治东平陵县)辖东平陵县,台县、土鼓县、菅县、著县。
朝阳县(改名东朝阳县后又改回)、阳丘县、猇县撤销并入东朝阳县
三国:属曹魏,建置隶属无变化。
西晋:属青州部济南郡(郡治平陵县)辖菅县、著县、东平陵县改名平陵县、撤土鼓县、台县.东朝阳县改属青州部乐安国(都临济,今高青县、高苑镇、西北二里)。
永嘉(晋怀帝年号,公元307—313年)末,济南郡治迁驻历城(今济南市老城区),此后济南郡事与章丘县
无涉。
刘宋:属青州济南郡(郡治历城)暨各侨治州郡辖著县。平陵县(县治迁城子庄,即今历城县董家区城子庄)。朝阳县、县治迁刘家镇(今属邹平县)。恢复土鼓县,县治东迁淄川县境(今淄博市淄川城西南四十里鼓城村)。
(侨)冀州(寄治历城)平原郡(寄治梁邹城,即今邹平县九户镇)⑥辖
(侨)高唐县(寄治黄巾固城,即今水寨镇)
(侨)广宗县(寄治今文祖镇)
(侨)魏郡(属冀州、寄治历城)辖
(侨)博平县(寄治今普集镇博平村)
(侨)蠡吾县(寄治今龙山附近,详址失考)
(侨)顿丘县(寄治今历城县孙村区三顿丘村)
(侨)聊城县(寄治旧台县城)
(侨)肥乡县(寄治地史书失载,传说在今历城县孙村区三徐马村)
(侨)顿丘县(属冀州寄治今历城县孙村区三顿丘村)
(侨)顿丘县(与前面魏郡之顿丘县不是一县,寄治地与郡治同)
(侨)卫国县(寄治今北曹范乡三亭山村)
元魏:改侨冀州为齐州⑦,济南郡由青州改属齐州,属济南郡所辖。平陵县、土鼓县、朝阳县、著县。
(侨)顿丘郡撤销,并入东魏郡。
(侨)魏郡改为东魏郡,郡治由历城迁旧台县城,与聊城县同驻一城,后再迁魏郭林镇(今高官寨乡魏化林村)属东魏郡辖。
博平县、蠡吾县、顿丘县(一郡治二县治三并一)
聊城县、肥乡县、卫国县
(侨)平原郡改名东平原郡,属东平原郡辖高唐县、广
宗县
高齐:属齐州、济南郡辖
平陵县、卫国县、高唐县(县治由黄巾固城迁女郎山前,即今绣惠镇)
东魏郡,东平原郡撤销
北周:属齐州济南郡辖
卫国县、高唐县、撤销平陵县
隋:废济南郡,属齐州(后又改为齐郡)辖
章丘县(高唐县改名)⑧
亭山县(卫国县改名)又恢复和新建
朝阳县(今吕家寨乡临济村)
营城县(治地无考历城县地名办公室考证在今王舍人镇,但论据不足。此营城县不久即并入章丘县)
朝阳县改名临济县⑨别置朝阳县(治地史书失载,但此朝阳县仅存在十年即撤销)
唐:属河南道齐州总管府
邹州(新建州、治临济县,后并入谭州)
恢复平陵县(治元魏旧址)
恢复营城县(后并入平陵县)
临济县、章丘县、亭山县(后并入章丘县)
五代:沿唐之旧,无变化。
北宋:属京东东路济南郡辖。
章丘县 临济县(后并入章丘县)新建清平军(今旧军
村,六十四年后撤销,并入章丘县)⑩
金:属山东东路济南府。
元:属山东行中书省济南路总管府。
明:属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
清:沿明制、无变化、
中华民国:废府,属岱北道(1914年后改称济南道)。1928年废道,直隶于省。1938年属鲁北行署第十二督察专员公署。1941年春,山东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根据斗争需要,做出《关于全省行政区域划分的决定》,划全省为胶东、清河、冀鲁边、鲁中、鲁南、鲁西六个行政区,章丘县属鲁中行政区泰山专署。1945年8月,为便于领导,新建章历县(驻章丘城),属渤海行署清河专区,章丘县驻埠村,隶属不变。1946年7月26日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从章丘、邹平、长山三县中各划出一部,成立了一个与县平级的“长白山特区办事处”,但其着眼即军事重于政治,这我们从汉代时郡太守驻平陵城,郡尉(一名都尉,一郡最高的军事长官)驻於陵(汉县名,今名古城,在长白山麓)中可以得到启示。1947年国民党县政府将南部东部原五至十区,划为明水、埠村两个公署,北部一至四区划为十四个直辖乡镇。1950年4月,章丘、历城两县划归淄博专署领导,1953年9月5日,章历县撤销并入章丘县;1958年8月县驻地由章丘城迁明水;1958年11月,泰安专区撤销改属济南市;1961年5月,泰安专区恢复,回属泰安专区。1979年1月,划归济南市至今。
附:1938年初,山东主要港口,城市和交通要道全
被日寇侵占,三月,建立口伪政权,马良任伪省长时,将全省划为鲁西、鲁北、鲁东、鲁南四道,伪章丘县属鲁北道。1939年唐仰杜任伪省长时,改划全省十道,章丘属济南道。
简注①少昊金天氏建都曲阜,以鸟为“图腾”(崇拜鸟),任官也用鸟名,如“祝鸠氏,司徒也”,主教化;“瞗鸠氏,司马也”,主法制;“鳲鸠氏,司空也”,平水土;“爽鸠氏,司寇也”,主盗贼;“鹘鸠氏,司事也”,主常务。总之“五鸠,鸠民者也”(《左传,昭公十七年》),意为治理民众。据此,则爽鸠氏为官职名称。章丘属爽鸠氏,是由“主盗贼”的爽鸠(部长)直辖还是另有一爽鸠部落(国),已不可考。
②首划天下为九州,有人皇氏轩辕黄帝、颛顼诸说,此从后说。
③台县系以齐国晏子(婴)采邑台邑置。唐章怀太子(李贤)注《汉书》谓在平陵城北30里;《济南大观》称平陵城西全节河村(今属历城)之东南有台城故址,唐改称全节县,“天宝间其城废”。该书乃无聊文人罗腾霄摭拾旧书杂拼而成,系供酒肆茶寮谈助之作,既少文采又无创见,不足为据。又《山东通志》云:“台县故城在县东北八十里,号秋齐邑,汉置县,属济南郡”。确址待考。
④“文革”前,在今明水镇四营村北,有石碑一幢,上书“阳丘故邑”四字,有人据此断定是汉阳丘县城遗址,但稽诸古籍,纰漏百出,显系好事者据乐史《太平寰宇记》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将错就错制造出来的。《太平寰宇记》称:阳丘故城在县(高唐)南十里,其时县治黄巾
固,与今水寨镇(黄巾固城)距回村(阳丘故城旧名旧军镇)之距离相符。文中之县南,是指大方向而言(水寨与回村之方位非正南正北)。顾祖禹一时疏忽,误认为在今城(章丘城)南十里。
⑤著县故城,《通志》认为在今济阳县曲堤镇。《续山东考古录》考证在临邑县邦城。此据道光十三年版《章丘县志、古迹考》。
⑥西晋末年,匈奴、鲜卑、羌、氏、羯少数民族纷纷起事,黄、淮流域很快沦陷,史称“五胡乱华”。沦区人民与士族,基于民族感情,大量南迁,为不受当地居民歧视,相聚而居,保持原来籍贯。南朝时,出于政治需要,特设立侨治州、郡、县(有如抗日时期国民党的流亡省、市、县等政府),安置北方士族,借以缓和原有士族与北方士族的矛盾,巩固统治。侨治州、郡、县流亡政权的设置,十分混乱,当时战争频仍,侨治地随军事行动而变迁,后世只能就其曾驻地而论侨治建置,隋统一后废止。
⑦侨治州、郡、县,去“侨”字,称为“土断”,土断后,侨治州、郡、县的居民,即不再保持原来的籍贯,而同等于当地居民。
⑧章丘县命名的含义,历有争议。《元和郡县志》、《山东通志》、《济南府志》、《章丘县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都未作肯定。争论的焦点是以山得名还是以丘得名。以山得名者云:“取县北章丘山(即女郎山)为名,此说源于《三齐记》,倡于杨君谦(名循吉,江苏吴县人,进士,官至礼部主事,是章丘县最早的一部县志——弘治《章丘县志》的实际总主笔),为后世修志书者所袭用;以
丘得名者,据《尔雅》、《说文》力攻以山得名之谬,此说发难于本县人陈德安(明嘉靖举人,官至河北省乐亭县知县),清初大学者顾炎武(曾来章丘,进行“反清复明”活动(在章丘置有庄园),起而继之。陈氏为此曾写过一篇《章丘名义辩》(此文收入旧志)云:,“章丘者,其命义载《尔雅》、《说文》”,《说文》云:“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尔雅》云:上正章丘,注曰“顶平,是知章丘之名盖取诸此矣!况城之中央,有土高大,其上平正(即圩首顶),得非章丘之所以名焉者乎”?顾炎武《山东录》云:“今案《尔雅·释丘》曰,上正章丘,注曰:‘顶平,,然则,章丘之名,见于古经传矣!”争论的另一焦点是,以山得名者据城建于章丘山前,先有章丘山,后有章丘县,以山名县,顺理成章;以丘得名者则执言章丘山系后世附会而来,名不正,言不顺,不足为据。山上旧有大冢,“冢”固然可当“丘”字解,但此冢主人,却有子张(春秋陈国人,姓颛孙,名师,孔门七十二大贤之一)、匡章(战国时人,孟子的学生,齐国的大将)、章亥三女三说。章亥其人,据《淮南子地形篇》“禹使大章竖亥”实为二人,二人三女,则此三女为大章之女抑为竖亥之女?《三齐记》“章亥有三女溺死葬此,谓之章丘”之说实属牵强,因县北女郎山之名而穿凿之迹痕也宛然可寻。陈、顾二家广引博征,立论有据,但却流于为考证而考证,迹近拘泥。因县的命名,不可能字字引经据典,如韩《碑》杜《律》,无一字无来历处,古往今来,约定俗成,得名于荒诞不经的县亦复不少,如陕西省的宝鸡、凤翔,浙江省的义乌,是其一例;四川省盛产榨菜的“鄷”都县成为阴曹地府的“鄷都
城”,则是另一例,至于湖北省孝感县(今孝感市)更是因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即电影《槐荫记》戏剧《天仙配》所本)发生这里而得名建县并引以自豪〓。更何况“信以传信,疑以传疑”,乃方志记事之常,不足为病。
由于“山”说“丘”说各是所是非所非,难以肯定。稽诸古籍,远在改高唐县为章丘县(596年)之前,即有章丘在,并有章丘城之说。郦道元《水经注·百脉水》云:“出土鼓县故城西,水源方百步,百泉俱出,故谓之百脉水。西北流经阳丘故城中(指今回南、回北二村中间),世谓之章丘城。非也”。郦道元是元魏时人,后为雍州刺史萧宝寅所杀,时为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也就是说,早在隋朝建立五十四年前,就已经有章丘城。另据《魏书·地形志》“济南郡领县六,其三曰平陵,后改东平陵.有章丘城、平陵城、女郎山祠。”《魏书》成书于高齐天保五年(554年),时在隋文帝杨坚篡周自立前27年,改高唐为章丘,更是四十二年后的事了。《水经注》和《魏书》提到的章丘城又在哪里呢?有待进一步考证。
⑨汉临济县城在高苑城(今属高清县)西北二里(古狄邑)。刘宋临济县城在今邹平县刘家镇(朝阳县也曾一度治此)。以上两临济县旧址与隋临济县,虽相距不远,但不同郡属,不能混为一谈。
⑩“军”是地方一级行政区名称,宋制,军分两种:一与府、州同级,隶属于路;一与县同级,隶属于府、州。
〓据《廿四孝》载:董永是山东青州(今益都)人,但卖身葬父的故事却发生在湖北,因为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七仙女是玉皇大帝第七个女儿),所以取名孝感。
附:章丘是山东古老县份之一,历史悠久,好史志者愿详其龙脉,而历来志书印数甚少,仅存于官府和豪绅之家。在科学文化普及提高的今天,为满足群众之要求,本辑选载了张钟鋆同志撰写的《章丘县历史沿革考略》一文,以飨读者。
——编者
知识出处
《章邱文史资料》
本书主要包括《郭恒祥烈士千秋》、《妇救会长伦桂香》、《爱国志士马云亭》、《任家庄战斗始末》等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文史组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章丘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