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铁匠史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邱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846
颗粒名称: 章丘铁匠史话
分类号: K250.6
页数: 3
页码: 101-1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关于章丘铁匠的史料的传说。
关键词: 史料 铁匠 章丘

内容

(原载《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章丘人在外地,往往被人谑为:“章丘人会打铁,不会打铁指望‘鸟,吃饭”。这样的戏言,虽说不带什么恶意,但使章丘人听起来总在感情上似乎受到了揶揄,若从好的一面去想,这也说明了章丘人能吃苦耐劳,靠打铁为生的人数众多。
  关于章丘铁匠的史料,县志无记载,稗史少传记,只是散闻于群众中的某些传说,大都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现仅根据一些传说记录下来,以供研究有关史料的参考。
  元朝末年,兵乱四起,连年饥馑。山东省瘟疫流行,人民死者甚多。朱元璋定鼎之后,冀州枣强诸姓纷纷迁来章丘。有袁氏父子兄弟逃荒来此,在相公庄东北二里许的小村子里定居下来。嗣后袁姓多了,村名改为袁家庄。
  袁氏世代打铁为业,男女都会。每年春节一过,三人一帮(一个钳工、一个锤工、一个拉火工),驾起二把手车子便云游四方,天南海北都有他们的足迹。
  打铁这个行业,虽说是苦力营生,叫化子买卖,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谁也离不了它,到处都有生意可做。因此,外出打铁者,辛苦一年来,都能积下一定的银钱,年终回家,添衣购粮,有的还能置地盖房。亲友闻之,在欣羡之余
  便托情将自己的男孩跟着当学徒。一般三年以后,便出徒为师,领炉开业,从此就能挣钱养家糊口了。这样,师传徒,徒再带徒,一代接一代,亲戚连亲戚,朋友接朋友,于是袁氏铁匠子弟遍布乡里了。
  古老章丘县境,铁匠如此众多,当然不仅袁氏一族。在普集区的万山、三山峪、朱窝、埠村区的徘徊、苏家滩村等村,都是章丘有名的铁匠庄。其中万山村的万、李两姓,自始祖于明洪武二年由山西洪洞县老鸹窝迁章丘定居以来,世世打铁,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据解放前四十年代统计,全村280户,800余口,仅万、李两姓打铁的,就占全村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章丘县境内多山地丘陵,可耕地较少,难于养活众多的人口。人们为了谋生,各寻出路。地理条件较好的地区,如绣惠、刁镇、宁埠、平陵、明水、相公庄南部和普集西部,土地肥沃,生活较好,有的大户人家创办了“祥”字号的商业,但大多数平民百姓,特别是赤贫户仍然靠耍手艺(主要是打铁)为生。土地瘠薄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如垛庄、胡山、文祖、埠村、山后寨、枣园以及相公、普集的东北部,除个别大户经商外,绝大多数的人家都是靠打铁过活。男孩长到十三、四岁,便去学徒打铁,当年就见“回头钱”。在章丘有句童谣:“叮噹叮,去打铁,挣了钱,腰里掖,交给爹娘买衣粮,一家人儿不冻饿”。反映了过去章丘铁匠生活的艰辛。
  打铁这个行业,本小利大而且易于学习,即使一字不识,只要能吃苦耐劳就行。这对家贫无力攻读的子弟来说,在那时是极有吸引力的。铁匠的生产工具是一个风箱两把
  锤,一个砧子三把钳,一辆木轮小车,走遍四方。进村盘好炉,锤头一响就有饭吃。街头巷尾是铁匠的“车间”,廊檐下,碾磨棚,佛寺道观土地祠是铁匠的“宿舍”。做饭不用烧柴,打夜工不用照明。有道是:“南京到北京,打铁不点灯”。每天两餐小米干饭,无处不节约,无处不省钱,买卖只有赚没有赔,于是打铁成了寒门穷户赖以生活并乐于经营的热门行业。这大概就是章丘铁匠多的重要原因。
  解放前,一踏入章丘县境,几乎是村村锤头响,庄庄叮噹声,真是别有天地的铁匠世界。如此众多的铁匠,只在区区一县是不行的。他们奔走于山南海北,有的甚至远涉重洋,足踏国外。因此有天下的章丘,遍地的“侉子”的称赞。
  旧社会,凡打铁的人家都供奉“老君”,“老君”即老聃,亦即李耳。传说他门下有三个徒弟,老大是铁匠,打制工具让人们生产;老二是窑匠,烧出砖瓦叫人们盖房栖身;老三是道士,传经布道,教育人们净化心灵弃恶扬善。如此传说,当然是荒诞不经的,然而历传铁匠、窑匠、道士是一家,彼此师兄师弟相称,这在过去却是事实。
  章丘县的铁匠不仅多,而且出了一些技艺精湛的能手。他们打制的宝刀利剑,说它“削铁如泥”不免夸大,但能“吹毛离刃”则确有其事。
  抗战时期国民党地方部队的翟毓蔚、王连仲在浅井、相公庄、胡山一带成立的造枪炉,不但能生产各种步枪,还能制造手枪、机枪、掷弹筒等武器。其中技术最高的造枪技师,就是袁家庄的袁绍德。章丘以手工制造近代兵器,就是从它开始。

知识出处

章邱文史资料

《章邱文史资料》

本书主要包括《郭恒祥烈士千秋》、《妇救会长伦桂香》、《爱国志士马云亭》、《任家庄战斗始末》等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明兆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章丘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