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缘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铁匠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775
颗粒名称: 铁匠缘起
分类号: K826.16
页数: 9
页码: 13-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章丘县历代铁匠的缘起,其中包括了章丘铁匠溯源、漫话章丘铁匠等。
关键词: 铁匠 手工业者 缘起

内容

章丘铁匠溯源
  张钟鋆
  在众多金属中,铁的出现和应用较晚。据现有出土文物测定,大约在商代铁才被发现,而对它的使用直到西周尚不普遍。从考古中得知,山东约在春秋(前七七二至前四七六年)初期,开始使用铁质农具。铁质农具的兴起和使用,带动了矿石采掘的迅猛发展,促成了铸(如农具犁、铧等)、锻(如锄、镰等)行业的产生。铁用于农业生产是一场农具革命,使古代农业生产起了质的变化,是农业发展史上一次有意义的飞跃。相对于青铜,人们对铁的认识要晚得多,加之熔点高,冶炼制作技术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其产品也因质地粗糙而被称为“恶金”,它的使用价值也远比美金(青铜)为低。齐桓公时,国相管仲(?——前六四五年)曾说过:“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锄)夷(锄类农具)、斤(斧)劚(相当于板镢一类的农具)试诸让(壤)土”(《国语、齐语》)。铁在古代的另一使命是作为货币流通各国。近人考证:春秋战国时各国对功臣大将的赏赐动辄千金(据《史记索隐》一金亦称一溢(同镒),一溢等于二十两),国事活动经费动辄金万斤,如齐威王与大臣田忌赛马,赌注千金;韩国暴聂政尸悬赏千金购识之者;秦王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造谣中伤)公子(信陵君魏无忌)于魏王;齐国大臣田婴“私家富累万金”,就连沦为附庸的卫国的一个小小的蒲(地名)守,一次即能效(行贿)金三百斤,请求秦国带兵大将樗里疾退兵。上面提到的金千斤、金万斤,都是指这种名金实铁的“恶金”。尽管铁质农具能改善耕作,提高产量,加速农业发展,但由于它可以充当货币流通,刻薄成性的奴隶主决不肯弃眼前小利,毁货币(铁)制农具,以减轻对农奴血汗的榨取,这就是为什么铁质农具出现在春秋初年,而我国真正进入铁器时代却是几百年后的战国的真正原因。
  汉武帝时,有鉴于铁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地位,下令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在全国设铁官四十八处,山东占了四分之一即十二处。这十二处铁官中,在章丘县境内的有东平陵(今龙山镇汉平陵城遗址),与章丘县接壤的有历城(今济南)、嬴(今莱芜市西北)、千乘(今高青县)、奉高(今泰安)四处。从以上布局中不难看出东平陵不但是郡驻地的政治中心而且也是国家一级行政区——郡的铁冶中心。这时的章丘铁匠在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据《后汉书韩棱传》“肃宗(东汉章帝刘炟的庙号,公元七六——八八年在位)赐诸尚书剑,惟此三人,特以宝剑,自署其名日韩棱(人名),楚(产地),龙渊(剑名);郅寿(人名),蜀(产地),汉文(剑名);陈宠(人名),济南(产地),椎成(剑名)。”(另说“椎成”是“锻打”的意思,《汉官仪》“椎成”即作“锻打”)。“济南椎成”意谓济南锻打的剑。可见章丘铁匠制作的宝剑,在一千九百年前就已经是国家级的名产品,成为皇帝赏赐公卿重臣的特殊礼物。宝剑具有韧性,技术要求较高,锻造时,必须是在铸铁(即生铁)的基础上使之柔软,这样才能收到刚柔相济,得心应手之效。柔化生铁无疑是一次冶炼技术突破,今知欧洲人用炒钢法冶炼熟铁的技术在十八世纪中叶才出现,可见章丘铁冶当时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另据近年陆续出土的钢剑测定证明,我国在战国时即已掌握渗碳制钢法,这比外国要早二千年。我国历史上这些辉煌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都渗透着章丘铁匠的智慧和汗水。
  铁在长时期内是国家控管的特种物资,实行官卖,严禁民间私营,这对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无疑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措施。国家长期垄断铁的经营,获利丰厚,成为国家的重要财源,这不能不引起地方豪强的眼红。和平时期,官绅勾结,里通外联,盗采盗卖;战乱时期,绅匪勾结,独霸一方,坐地分赃.据《魏书·辛子馥传》“长白山接连三齐,多有盗贼。子馥受命使检覆,因辨山谷要害,宜立戍之所。又诸州豪右多在山鼓铸,奸党多往依之,得密造兵仗”。这段文字充分证明历史上地方势力派在争夺对铁的控制中达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同时也客观地告诉人们,长自山自古就以铁冶驰名,现在长白山周围村庄仍以铁匠众多名闻全县,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唐时铁器章丘最盛(《山东通志》卷四十一)”。冶山和山下的唐冶村(因区划调整,已划入历城),即因唐朝时曾在该地开采矿石冶铁而得名。《山东通志》“章丘冶山,唐时冶铁于此”。由此可见章丘铁匠始于春秋,盛于西汉而大盛于唐,历二千七百多年而不衰,可算源远流长,是值得引以自豪的。
  旧社会“士农工商”名义上四民并列,但如循名责实却大相径庭。如铁工(匠)属于四民中的第三民,按当时排列顺序在商之前,事实大缪不然。那时铁匠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不但为那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大人先生们所鄙视,而且也被那些多财善贾的富商巨贾所瞧不起。在作为一县信史的官修志书中,自明弘治五年(公元一四九二年)章匠县第一部县志——《弘治·陆志》算起,至一九四九年新中国诞生,四百五十多年中,凡七修县志一修乡土志(入民国在“七七”事变前曾两修县志,因未及刊行稿本即散侏尚不包括在内),对最能代表章丘一县特色的铁匠,竟然只字未提。更有甚者,连生于斯长于斯的历代文人中,不论是位至八座的高官显宦、困顿场屋的不第文人、啸傲山水的遁世隐者,还是什么吟风弄日的斗方名士,在他们的传世之作中,也找不到有关铁工的片言只语。其歧视之深,偏见之大,于此可见。
  历史上的铁作是与军工分不开的,随着社会发展,旧式刀矛已为新式快枪取代,章丘铁匠手工制作的快枪,据有关资料得知:它始于一九二八年沂水县青旗会(因不堪土匪骚扰,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自卫武装)总老师张恒远来章丘聘请名铁匠刘干臣去其老家东营庄(今属沂南县)兵工厂(即铁匠炉)督造大刀、铁矛、快枪等武器。心灵手巧的章丘铁匠,在一没有图纸二没有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奇迹般地造出了可以和兵工厂产品媲美的新式快枪。此后,分散在各地的章丘铁匠,在造快枪的基础上,又造出了机关枪、迫击炮,为民族解放战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章丘铁匠最早为我军制造武器见于记载的是抗战初期,邹平县抗日游击队“特务营”(由我地下党员以国民党第十专区专员梁建章的名义拉起来的队伍)军需主任卓贡西,通过关系从章丘聘请铁匠技师,于一九三七年九月用轨道钢自己造枪,个把月的时间就造出了一百六十支长枪和四十五支马步枪。
  相当一段时间,章丘铁匠的精华几乎全部投入武器生产,成了职业军工,把本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铁作,人为地割裂开来。处在逆境中的能工巧匠,继续发扬扎根农村的历史传统,克服重重困难,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地创制出了徘徊镰刀,埠村“双葫芦”菜刀等颇享盛名的民用产品。流落异乡的章丘铁匠,也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创制出一省或全国闻名的名牌产品如号称北方“刃具之最”历经二百年不衰的青州刘家“大三”剪刀,其创始人刘恒清原籍即章丘。刘家世代相传以打制小农具为生,迁青州后才改为专造剪刀。由于在技术上精益求精,逐渐赢得用户的信任,闯出了“大三(标记,亦即现代的商标)剪刀不用挑”的口碑。
  另如以品类繁多、音质纯正、音量宏大而享誉全国的周村铜锣,是二百多年前一位流落在周村的章丘籍柴姓小炉匠(俗称“锔破”的,属铁匠的分支)创造的。两个世纪以来,以月锣(小炉匠用)、染锣(染布工用)、糖锣(卖糖者用)、馃子锣(卖油条用)、“报君知”(盲人用的俗称“噹噹”)、油牌子(卖油用)等门类齐全,音域不同的铜响乐器,特别是虎音锣,它可以打出横音,音质浑厚圆润,宛如虎啸。用于京剧舞台烘托气氛效果更好。所以在三十年代一度出现了京剧舞台上竞用周村锣的热潮,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李万春、黄桂秋、奚啸伯、杨宝森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到周村演出无不购买周村锣,可谓“周村锣声天下闻”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历来被人瞧不起的章丘铁匠,再也不用为一家温饱车轮滚滚辗转长城内外,栉风沐雨奔波大河上下了。在“十三大”路线指引下,战斗在祖国各地的章丘铁匠,正以只争朝夕的实际行动,为四化的早日实现而贡献力量。
  漫话章丘铁匠
  继生
  章丘人在外地,往往被人谑为:“章丘人会打铁,不会打铁指望‘鸟’吃饭”。这样的戏言虽不带什么恶意,但在章丘人听起来总在感情上似乎受了什么揶揄。若从好的一面去想,这也说明了章丘人能吃苦耐劳。靠打铁为生的人数众多。
  关于章丘铁匠的史料,县志无记载,稗史杂说少传记。只是散闻于群众中的某些传说,大都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现仅根据个人所闻所见,实事求是地讲出来,供研究有关史料的参考。
  元朝末年(以前情况不详),兵乱四起,民不聊生。山东瘟疫流行,人祸天灾,百姓死亡甚多。朱元璋定鼎之后,冀州枣强诸姓纷纷迁来章丘。有袁氏父子兄弟逃荒来此,在相公庄东北二里许的小村子里定居下来。嗣后袁姓多了,村名改为袁家庄。
  袁氏世代打铁为业,男女都会。每年春节一过,三人一伙(一个钳工、一个锤工、一个拉火工),驾起二把手的铁匠车子便云游四方,山南海北都有他们的足迹。
  打铁这个行业,虽说是苦力营生,叫化子买卖,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谁也离不了它,到处都有生意可做,因此,外出打铁者,辛苦一年来,都能积下一定的银钱,年终回家,添衣购粮,有的还能置地盖房。亲友闻之,在欣羡之余便托情将自己的男孩跟其学徒打铁。一般三年便出徒为师,领炉开业。只要吃苦肯干,就能挣钱养家糊口,成家立业。这样,师传徒,徒带徒,亲连亲,友接友,代代相传,于是袁氏铁匠子弟遍布乡里了。
  古老章丘,铁匠如此之多,当然不仅袁氏一族,在普集镇的万山、三山峪;埠村镇的徘徊,苏家滩;枣园镇的大站村和南皋埠;寨子乡的王家坞、北张官;明水镇的贺套村、绣水村;旭升乡的东沟头和西鸠坞等等。都是有名的铁匠村。
  章丘境内多山地丘陵,可耕地少,难于养活众多的人口。人们为了谋生,各寻出路。地理条件较好的地区,如绣惠、刁镇、宁埠、平陵、明水、相公南部普集西部,土地肥沃,经济条件较好,有的大户人家创办了“祥字号”商业,但大多平民百姓,特别是赤贫户仍然靠耍手艺(主要是打铁)为生。土地碻薄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如垛庄、胡山、文祖、埠村、山后寨、枣园以及相公、普集的东北部,除个别大户经商外,绝大多数的人家都是靠打铁过活。当地俗话说:“穷人打铁翻土块,富人经商做买卖”。男孩长到十三、四岁,便去学徒打铁,当年就见“回头钱”。在章丘有几句童谣:“叮噹叮,去打铁,挣了钱,腰里掖,回家交给爹和娘,买衣籴粮不冻饿”。
  打铁这营生,本小利大易于学习,即使一字不识,只要吃苦耐劳就能学到手艺挣饭吃。铁匠的主要生产工具是一个风箱两把锤,一个砧子三把钳,一辆木轮小车,走遍四方。每到一地,盘好炉,锤头一响就有饭吃。有人说铁匠是“锤头一响,黄金万两”。这当然是夸张,但这也说明某些人对铁匠营生的羡赞。尽人皆知,铁匠的生活是十分艰苦的,特别是打“跑铁”的,吃饭没定时,睡觉无居处。每天两餐,都是小米干饭,如果生意繁忙,早饭吃到中午,下晌饭吃到掌灯。夜里不是宿廊檐、寺庙,就是住碾房磨棚。但有一件好处,做饭不用烧柴,加夜工不用照明,有道是:“南京到北京,打铁不点灯”。生活上无处不节约,无处不俭省。因此,经营容易赚钱,它成了寒门穷户赖以生活并乐于经营的热门行业,这就是形成章丘铁匠之乡的重要原因。
  解放前,一进入章丘县境,几乎是村村锤头响,庄庄叮噹声,真是别有天地的铁匠世界。如此众多的铁匠只在当地是不行的,他们奔走于山南海北,有的远涉重洋,足踏国外。因此有天下的章丘,遍地的“侉子”之说。
  旧社会,凡打铁的人家都供奉老君。老君即历史上道教的创始人李耳(又名老聃、老子)。传说他门下有三个徒弟,老大是铁匠,锻造铁具让人们生产;老二是窑匠,烧出砖瓦叫人们盖房栖身;老三是道士,传经布道,教育人们净化心灵弃恶扬善。如此传说,当然是神话故事,然而历传铁匠、窑匠、道士是一师之徒,彼此师兄师弟相称,这在过去却是事实。
  章丘铁匠不仅多,而且出了好多技艺精湛的能手,如手工制造“枪牌橹子”和转盘机枪的任继述,手工锻打“七九”步枪和掷弹筒的袁绍德等。此外徘徊镰、袁庄镢都是驰名遐迩的。

知识出处

章丘铁匠文史资料

《章丘铁匠文史资料》

本书记述“铁匠之乡”——山东省章丘县历代铁匠的功绩和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全书共分铁匠史话、铁匠缘起、忆昔抚今和锻造企业等4部分。其中“忆昔抚今”和“锻造企业”是重点,整理收录部分老铁匠与知情者的回忆,及当代章丘锻造企业的发展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