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忆在国民党政大读书时的几件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槐荫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744
颗粒名称:
忆在国民党政大读书时的几件事
分类号:
K295.21
页数:
9
页码:
110-1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忆在国民党政大读书时的几件事,我于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七年期间,在国民党政治大学就读期间,曾耳闻目睹了国民党军政要员陈诚、蒋经国在政大的一些活动情况等。
关键词:
槐荫区
国民党
政大读书
内容
我于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七年期间,在国民党政治大学就读期间,曾耳闻目睹了国民党军政要员陈诚、蒋经国在政大的一些活动情况,现回忆如下:
陈诚假抗日真反共的一次讲话一九四四年冬天,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由广西侵入贵州,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致使日寇长驱千里,如入无人之境。一时四川震荡,人心惶惶,国家民族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国民党的偏安之局也是岌岌可危。当时中共驻重庆办事处的“新华日报”发表了《火急了,大家来救火》的社论,号召各阶层人民冲破国民党消极抗日的反动策略,要为民族生存而战。许多大中学校的青年学生,受爱国热情的驱使,纷纷投笔从戎,奔赴前线抗击日寇。
就在这时,担任国民党军政部长的陈诚却跑到政大对学员训话。政大的师生满以为在时局如此危急的时候陈部长来校,定会有什么抗日救国的大计要说一说。这天去听演讲的人很多,把一个大礼堂挤得满满的。但事实却使人大失所望。他对同学们热情参军,作了一番冠冕堂皇的称赞之后,就露出了他的反共本相。他说:“关起门来告诉大家,日本不足畏,可畏的是共产党。所以我们一面抗日,还要一面防共,等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国土之后,还有一个大任务,就是要回过头来消灭共产党。接着他对自己这位反共老手大表其功,说他对共产党如何了解,连几根肋骨他都摸透深知,并大夸海口,说消灭共产党是不难的。陈诚平日道貌岸然,表面装出儒雅,但这时却凶相毕露。
在那国难当头的时刻,一位堂堂军政部长不是号召大家同仇敌忾共御外侮,而是大喊准备内战,屠杀人民,实令人震惊。后来的事实正好告诉人们,陈诚的那次讲话,说明国民党要打内战是早已预谋计划好的。不是由于事情的演变而临时作出的决策。尤其令人痛心的是,当时抱着满腔救国热忱去参军的青年学生,名义上被编为远征军,实际上都被他们留作进攻解放区反共反人民的炮灰。
那次陈诚的讲话,清楚地说明了我国现代史上两个重大问题:一、国民党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二、发动内战,屠杀人民,是国民党在抗日期间就计划预谋好了的。所以日本侵略者一投降,立即把几百万军队调到解放区,全面发动内战。陈诚就是发动内战的千古罪人之一。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的报纸、电台及一切新闻工具,采取贼喊捉贼的手法,连篇累牍地反诬共产党制造磨擦,发动内战,以此盅惑人心,企图以谎言掩人耳目。蒋介石“戡乱”之说,完全是自欺欺人之谈。陈诚那次在政大的讲话,就足以说明一切。特追述于此,以供写现代史者考证。
蒋经国到政大任教育长所引起的一场风波蒋经国当日位居“太子”,凭着老子蒋介石的荫庇得以青云直上,飞黄腾达,要官有官,要权有权,谁也不敢在他面前喘口粗气。然而他一生最不如意的事,可能是当年想到政大当教育长未成,是他生平的一大憾事。
政治大学的校长虽然一直是由蒋介石兼任,但学校实权却在教育长手里,校长只是个挂名。陈果夫、陈立夫控制的CC派为了牢牢地把持这所学校的领导权,教育长这个职务一直由他们的头面人物出来担任,不容旁人染指。第一任教育长陈果夫,任期长达十年,其影响极大,势力遍植全校,盘根错节,难以动摇。他离开之后,仍摇控不放,学校处处即可感到没有陈果夫的陈果夫存在。继陈果夫之后,历整个抗日播迁重庆时期,是张道藩和程天放。一九四六年迁回南京,程天放想另觅高技,不再到学校视事,改由段锡朋代理。他们都是CC嫡系骨干,政治上一脉相承,在学校秉陈氏兄弟意旨办事。这样,政大就成了陈家私人的领地,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他们在政治上可以凭借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
当时的政治大学和黄埔军校,被国民党人称为“文武两兄弟”(张治中先生在政大的讲演题目)。羽毛逐渐丰满的太子派日夜都想挤进这两所学校去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黄埔派势力太大,且多实权人物,欲打入军校谈何容易,于是转而觊觎政大。一九四六年政大从重庆迁回南京,太子派即有计划地向政大安排自己的势力,担任要职,如训导长等,都是跟随蒋经国在江西赣江专署立下汗马功劳的,不知为什么,到职不到半年的段锡朋,在寒假期间就离开了学校。第二年春天开学不久,就从各方面传出蒋经国要到政大当教育长的消息。对此,同学们有些将信将疑,认为蒋经国虽有“太子”之位,但不学无术,怎能派来高等学府担当教育重任?也就没有把谣传当成一回事。殊不知,在国民党统治机构里,夫人可以当国家特使,小姐可以决定国策,“太子”到大学当教育长不过区区小事一桩,又何足为奇!果然,时隔不久,传闻竟成了事实——蒋经国被正式任命为政大教育长,并即日走马上任。
消息传来,整个政大校园好象油锅泼进凉水,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认为,让蒋经国这种凭借老子权势的人来当教育长,领导堂堂学府,是对学校的贬渎,对师生们的莫大侮辱。个个气愤万分,切齿痛恨。一夜之间,反对蒋经国到政大任教育长的标语、贴满学校各个角落。其中有据理劝阻的,有发泄心头怨愤的,也有讽刺挖苦的。有两幅大标语至今犹留在记忆之中:一幅是“蒋经国来做总务科长,我们非常欢迎!”贴在餐厅的入口处。清早起来,大家团团围观。各系自动停课,教师也不出来打照面,形成全校性的罢课局面。
反对蒋经国,在当时国民党的某些人眼里,那简直是大逆不道。就在第二天的下午,陈立夫匆匆赶来学校,召集师生训话,要求立即上课,要欢迎蒋经国来当教育长,不能惹“蒋校长”责怪。他在讲话之间,显出忧心忡忡的样子。但谁也没说同意,谁也没说不同意。平静地僵持了两天,各系学生陆续走进教室。自动复课,校园内的标语也由校工洗刷光净。学校恢复了原貌,似乎没有发生什么事一样。但每个人的心情是捉摸不定的,不知“蒋校长”将会怎样处理学生!领导也不吭声,只有个别人暗中埋怨学生“太幼稚无知”,竟敢跟‘当朝太子’过不去,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蒋经国固是“当朝太子”,初生之犊的青年学生又何尝不是“无冕之王”呢?你“蒋校长”又怎能奈何他们?蒋介石只得在一怒之下辞去政大校长兼职。因而蒋太子想到政大当教育长的事,不等到分娩,就天折在腹中了。蒋不兼任校长,政大在名义上总算获得新生,由中央政治大学正式改名为国立政治大学,简派顾毓诱为校长。毕业学生原是由国民党直接分配的,至此不再分配工作,自谋职业,以示惩罚之意。
这就是蒋经国想当教育长被拒的前前后后。
类似这样的事,在政大的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这次为什么能闹起来?有人说是派系斗争,但由于笔者当时是政大学生,国民党派系斗争的内幕无从窥知,不便妄加推测,只能就个人所知追忆一二。希望当时知情的同志补充指正。
本文作者:谢芬桂,男,66岁,山东省劳动局技工学校教师。区政协委员。
知识出处
《槐荫文史资料》
本书为从戊戌变法至“文革”前期槐荫区综合性史料,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教文卫、工商、民族、华侨、宗教、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谢芬桂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