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702
颗粒名称: 商河考
分类号: P942.527.7
页数: 5
页码: 220-2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商河的情况。其中包括
关键词: 商河县 商河 河流

内容

商河之名,始于《水经》(汉桑钦),其后的《水经注》(后魏郦道元)、《元和郡县志》(唐李吉甫)、《太平寰宇记》(宋乐史)、《齐乘》(元于钦)以及明、清、民国之《商河县志》也均有记载。
  商河的地理位置主要有两说:一说在今城北。此说以《水经注·河水》记载最详,即源出今高唐,迳陵县、德平、郑店、棘城之南,又经惠民县东,分二水注于海。《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具体指出,商河在“县北十五里”。唐宋时代商河县即今治。据以上资料,宋代以前的商河,无疑应即现在县北的沙河。另一说在今城南。此说始见于《齐乘》,详见于明万历十二年纂修的《商河县志》,即在“城南三里”,并绘制在县境总图上。后《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及清道光十五续修的《商河县志》、民国二十五年编纂的《重修商河县志》皆从此说。今考,城南三里河村确有一东西走向、断续但却清晰可辨的古河形。西溯,在县境最西边的陶家村与沙河同出一源;往东,经郑路镇的营子等村,进入惠民后,又朝沙河的方向蜿蜒而去。两岸诸多以河流命名的村庄,如朱家的河沟、芦家河沟、河东孙、河西刘等等。相传叫“朱家河”。“三里河渡口商船云集”的传说,迄今还流传在民间。由此可见,元、明以后的商河,即今县南的朱家河。
  沙河、朱家河为什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叫商河?据《行水金鉴》(清付泽洪)载,历史上的黄河曾流经商河县境,先后断续大约1500余年。其中从宋代至明万历初的500余年中,黄河及其分流在马颊河、徒骇河、北清河一带流动,河道极为混乱,经常数道并行。在这种形势下,位于马颊、徒骇两河之间的商河,被黄河夺流、淤沙,并改道南绕,也就成其自然了。久而久之,故道干涸,转名为沙河;南徒河道因疏理于朱氏称帝的明代,故称之为朱家河。商河却只能是古河名了。
  另外,民国志曾出现过“小支河,俗名古商河”,但同时又作了否定记述,即“在城南二十里,土河之支流……通志作商河即古商河误”,这里不需赘述。
  商河之名的由来,亦有三说。其一《水经注·河水》载,因其源头“世谓之落里坈,亦曰小漳河,商漳声相近,故字与读移耳”。但清末明初的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却认为商漳声不近,《通曲》作商音墒。其二,《元和郡县志》载,“汉成帝鸿嘉四年,河水泛滥为害,河堤都尉许商凿此河通海,故以商字为名,后人加水焉”。但邑凛生王心廉在《重修商河县志》河渠总考中曾提出疑义说,“许商驳孙禁欲开河,又安能自开河?”又言,许商与钦(桑钦)同时,是商水不始于许商之明证。”其三,《重修商河县志》还载,“沙河为黄水经流”,商河是“因其被伤而名之”,但同时又自认为“属臆断”“只有理”,实际上又作了自我否定。那么,究竟何说可取?据考,许商凿河之说虽出的时代较晚,但一经出现,即被历代修志者所公认,继《元和志》之后,尚有《寰宇记》、《齐乘》等等。从明代纂修的第一部《商河县志》始,除肯定“思许君而不得,托名于河以寄其思”外,还将许商列于宦绩之最。至清雍正二年,又将许商祀于名宦祠之首。道光《商河县志·艺文》并载诗云:洪流入海地无波,
  万姓欢呼麦丘坡。
  犹恐甘棠遭败剪,
  嘉名永锡许商河。
  至于王氏所提的两条否定理由,也并不足为证。关于商禁之争,《汉书》卷二十九载,“是岁,渤海、清河、信都河水湓溢,灌县邑三十一,败官亭民舍四万余所。河堤都尉许商与丞相史孙禁共行视,图方略。禁以为今河溢之害数倍于前决平原时。今可决平原金堤间,令入笃马河”,许商以为“孙禁所欲开者,在九河南笃马河,失水之迹,处势平夷,旱则淤绝,水则为败,不可许。”公卿皆从商言。这里,他们争辩的目的是解决灌县邑三十一,其焦点集中在决不决河水的平原金堤,丝毫未涉及开凿商河一事。所以,以许商不同意决平原金堤而机械地类推为不开他河,难以令人折服。相反地,汉朸县属平原郡,毗连被水的渤海,作为晚于大禹两千多年,且“善为算,能度功用”专门掌管治水的许商,既然否决开大河,自然也要提出别的方案,这样,疏理商河反倒更有其必然。故不能因商禁有争论而否定许商开凿商河之论。关于商钦同时之说,也并非如此。《辞海》引《隋书·经籍志》、《唐六典·工部·水部员外郎注》等,一说东晋郭璞注,一称汉桑钦水经,清阎若璩始辨明非郭撰,但未提桑钦。其成书时代,胡渭认为创自东汉,由魏晋人续成;金祖望认为成于东汉初;戴震等认为大约是三国时的著作。这里,既定钦撰,并以最早之说,即东汉初,也要在公元25年之后,至少晚于许商凿河四十多年,并非同时。再说,假若有可能是同时的话,同代人记同代事,是史志常见的,也是当然的。
  商河与商河县是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商河是指一条河流,商河县是指县一级行政区划单位。河早县晚,县取于河。商河成于汉,后因是一水系而加水旁成“滳河”。隋开皇十六年于滳河流域置县,便取名叫滳河县。从宋代开始,滳河改道转名,滳河仅指县名,又将滳字去水旁成“商河县”。现今,商河县犹在,商河则是考究的课题了。
  (本文经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张修桂修改)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商河文史》

本书收录了《商河县教育机构的沿革》、《抗日战争前商河县的教育情况》、《县立女子小学简况》、《县立第一小学》、《龙桑寺乡农学校》、《县立第七完全小学的建立》、《我所了解的商河县立模范初级小学情况点滴》 等回忆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姜国新
责任者
张修桂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商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