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生爱国热情高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641
颗粒名称: 二、学生爱国热情高涨
分类号: G625.5
页数: 3
页码: 75-77
摘要: 商河城内中山街小学,原名是县立高等小学校,后改为县立第一小学,1934年改名为县立中山街小学,但人们仍习惯称为“商河一高”。当时该校的校长是杨雪樵,教师有杨耿如、高仲三、张聘青、苏兴斋、田福堂、陈协忱、刘润甫、徐丹汀、阎心斋、阎少轩、商连元等十多人。并辞退了老教师刘润甫、田福堂、陈协忱三人。据说,这三位被辞退的老教师对学校的做法颇有意见,尤其刘润甫老师过去有点神经不正常,由于不满现状被辞退,还大闹了一场,结果如何,不得而知,反正他们三人都被辞退了。这场大快人心的爱国行动就这样暂告结束了,博得了全县人民的啧啧称赞。
关键词: 商河县 小学 学生

内容

商河城内中山街小学,原名是县立高等小学校,后改为县立第一小学,1934年改名为县立中山街小学,但人们仍习惯称为“商河一高”。当时该校的校长是杨雪樵,教师有杨耿如、高仲三、张聘青、苏兴斋、田福堂、陈协忱、刘润甫、徐丹汀、阎心斋、阎少轩、商连元等十多人。1936年夏天,又派来了刚从惠民乡师毕业的韩荣青、蔡景贤、傅××三位新教师。并辞退了老教师刘润甫、田福堂、陈协忱三人。据说,这三位被辞退的老教师对学校的做法颇有意见,尤其刘润甫老师过去有点神经不正常,由于不满现状被辞退,还大闹了一场,结果如何,不得而知,反正他们三人都被辞退了。
  当时全校共有六个高级班,两个初级班,学生三百多人。班级实行班主任责任制。学制是二年制与二年半制并存,大概是为了便利农村初级小学毕业生升学的缘故吧。(因为那时农村初小多是过了春节招收新生,所以中山街小学采取了暑假、寒假各招一次新生的措施)高级班的课程有国语、算术、自然、地理、历史、卫生和公民,另外还有体操、美术及手工等课程。课本有春季始业和秋季始业两套。暑假招收的新生念秋季始业课本,二年毕业,寒假招收的新生念春季始业课本,二年半毕业。总之,都要赶在暑假毕业,以便让学生去报考中学。由于学校办得比较正规,课堂教学及各项学习、课外活动也能有条不紊,所以教学质量在全县九处高小(每区一处)中,“一高”是首屈一指的,因此外区的学生有不少来“一高”报考的,他们吃、住都在学校,学习、生活也比较舒适。
  中山街小学除了一般的学生组织之外,还有童子军。童子军组织刚开始时,发展人数很少,全校只有五十来人,条件是年龄较大的,品学兼优的。组织形式犹如军队,服装、标志、军棍等完全统一。学习内容以战地服务,急救伤病员,联络通讯等为主。每星期有两节操场和课堂相结合的童子军课程,开始由体育老师兼管,后来设专职老师负责。
  二、学生爱国热情高涨
  每星期一上午第一节课是“纪念周会”,全校师生都集中在大礼堂内,仪式开始:首先唱国歌,接着领读总理遗嘱、默祷,然后是较长讲话,除了讲时事外,还总结上周的学习及活动情况,表扬好人好事,布置今后的有关任务等。这个“纪念周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阵地,对于学生在思想上、学习上、行动上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下面的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九·一八”后,日本帝国主义先后占我东北,侵我上海,大批日货充斥我国市场,对我国进行了疯狂的经济侵略。当时,全国人民义愤填膺,到处展开了轰轰烈烈地抵制日货运动,尤其以学界站在了抗日爱国斗争的前列。
  一九三五年春,商河县中山街小学的全体师生带头走上了街头,展开了声势洁大的“用国货、爱祖国、抵制日货”的宣传活动。并向销售日货的商号、铺、店家提出严重警告,令其拆除日货照牌,销毁日货。各商号、铺、店家迫于形势,纷纷响应。顿时,爱国气氛充满全城,日货照牌统统绝迹。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侯和声医院竟重新挂出了更加醒目的日货“老笃眼药”大照牌。这时正值学校放晚学的时候,学生们见了非常气愤,以田俊德为首的几个学生冲上前去,有的往门上贴封条(封条上写着:万年不开门,开门就死人;万年不开张,开张就出丧),有的摘照牌,还没有把照牌弄下来,从和声医院里就窜出几个人来,不由分说就七手八脚地把学生抓进去,关上了大门。
  学生被抓得消息很快传到了学校,校长杨雪樵是个胆小怕事的人,未能立即做出决断,而教师们在办公室里急得团团转。天已经过半夜了,事情还没有商量出个头绪来。学生的安危挂在老师的心上,这时,刘润甫老师和阎心斋老师再也按不住满腔怒火,立即带了几名大点的学生向和声医院冲去,到了医院砸开大门,硬把被扣押的学生田俊德领了出来。
  第二天上午消息传开后,学校沸腾了。全校师生在刘润甫、阎心斋等教师的组织与率领下,举行了游行示威,每人手执三角彩色小旗,浩浩荡荡地奔向大街,奔向和声医院,并一路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惩办卖国贼!”“销毁日货!”“谁买日货是不就爱国!”“谁卖日货谁就是卖国贼!”……游行队伍到达和声医院门口时,医院的门窗早已关得严严的,照牌早已摘掉了,医院里的人也已躲藏起来了。游行队伍接着向县政府走去,县长没有露面,由第一科王科长代表县长接见了游行队伍;第五科(教育科)科长杨伴云向游行队伍讲了话并表了态,当时答复了学生提出的问题。1、不卖日货,把日货宣传牌照全部抹掉。2、和声医院的当事人向学校和被扣学生及家长赔礼道歉。3、关于和声医院违法扣人,妨害人身自由一事,因事关法律问题,王科长未能做出明确答复。几经交涉,他只能好言慰劝,别无办法,并表示以后绝不能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这场大快人心的爱国行动就这样暂告结束了,博得了全县人民的啧啧称赞。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商河文史》

本书收录了《商河县教育机构的沿革》、《抗日战争前商河县的教育情况》、《县立女子小学简况》、《县立第一小学》、《龙桑寺乡农学校》、《县立第七完全小学的建立》、《我所了解的商河县立模范初级小学情况点滴》 等回忆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仁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商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