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前我县的教育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625
颗粒名称: 抗日战争前我县的教育情况
分类号: G527.52
页数: 9
页码: 31-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抗日战争前我县的教育情况。其中包括总的情况、普通小学教育、女子小学教育、初等职业学校等。
关键词: 商河县 教育 抗日战争

内容

我是1948年冬离开家乡的,此后一直在外地工作。就近的情况(指1945年商河县城解放——1948年我离开商河期间)我是所知不多,在日寇占领期间(指1937年芦沟桥事变——1945年商河城解放前夕)这七、八年期间,人民都在水深火热之中,谈不上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我谈的仅是1937年前的情况。即从1926年(民国15年)——1937年之间,这12年当中,我县教育事业的基本情况。
  (一)总的情况
  从时间上说,1925年(民国14年)以前,商河县的广大农村,多数以“村塾”为主,沿袭清末的封建教育体系,村塾读“四书”、“五经”、“古文”等。
  1925年——1929年(民国18年)算是一个过渡时期(即由封建教育制过渡到民国的学校教育制)在这一时期县境内广大农村由“村塾”逐渐过渡到普及农村小学教育,至1931年(民国20年)以后全县境内已不见“村塾”了,农村的初等小学(代替了村塾)已不再令学生偷读四书、五经了(在以前还是偷读,即没有县教育局的督学来查,即关上门偷读四书、五经,县督学来了,老师同学生赶快拿出课本来读。)逐渐地改用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编辑出版,又经过中央教育部审定的课本,教学形式也由单纯的让学生朗读和背诵,而变为课堂教学,并已增设体育和美育课程(体育课和图画课,由专任教师担任),教师也逐渐地把清代的遗老——老秀才淘汰,代之以师范毕业的合格老师,或把较为进步的老秀才加以培训,再重心回到学校教学。
  1930年——1937年,这八年可为商河县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时期。这时县境内已先后发展到八处具有高、初级班的全日制小学(当时叫做高小,后来的完全小学),每个学校大概都有四个初级班和两个高级班,在校人数可达二百——三百人左右。全县估计在校学生可能达到二千多人。教科书多采用商务、中华、世界、开明诸书局编辑出版的课本(均为教育部审定的课本)。课程设置:初级班开设“国文”、“算术”、“常识”、“修身”(后改为“党义”、“讲三民主义”、“民权初步”)、体,,育”、“音乐”、“图画”、“手工”八门课程。高级班开设“国语”、“算术”、“历史”、“地理”、“体育”、“音乐”、“图画”、“手工”八门课(后又加“党义”课)。已注意到文、理科的平衡和体育,美育了。
  1937年—1945年商河县城解放前夕。这八年沦陷期,商河全境学校停办,多数校址为敌、伪军所占领,遂改为敌、伪军据点。这时仅有县城内一所伪政府办的小学和1941年以后田敬堂办的私立敬仁中学,仅有两个初中班,学生约计八十余人。
  1925年——1937年期问,从学校所在地的分布情况看,县境内八区(城北)、九区(城东北)、二区(城东)、三区(城东南)较为发达。乡村初级小学分布的较密,六年全日制完全小学也建立的早。四区(县城南)、五区(城西南)、六区(城西)、七区(城西北)诸区,较为落后,六年全日制完全小学建立的较晚,乡村初级小学分布的也较稀疏。
  以上是商河县教育发展的大概轮廓,具体情况分下列七个项目来谈:
  一、普通小学教育;
  二、女子教育;
  三、初等职业学校教育;
  四、模范实验小学;
  五、初等师范教育;
  六、乡村初等小学教育;
  七、社会教育(即民众教育)。
  (一)普通小学教育
  (相当于现在的六年全日制小学,即完全小学,当时叫高小)。
  ?——1926年(民国15年)商河境内仅有六年全日制小学(以下仍叫高小)两所。
  (1)商河城内第一高级小学,校址在县文庙东侧。内有初级班四个,高级班两个,学生在校人数约在200—250人左右。全校教师约计15、16人。教职工工资由县教育局按月统发,亦无甚补贴。
  (2)商河县周庄第二小学,校址在县城东北周家庄,班次人数和教师人员配备大致与第一小学同。
  1930年以后(时间不太确切),县城东(二区)龙桑寺及县城东南(三区)李家坊,相继建立了第三、第四两所高小。即龙桑寺第四高级小学和李家坊第三高级小学。班次人数及教职工人数稍少于前两所高小。以上四处高小是当时商河县建立的比较早的完全高小。
  1935年(民国24年)——1937年(芦沟桥事变前夕),为商河县小学教育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每个行政区内都成立了一所六年全日制小学,计有岳桥镇第五小学;孙家庵第六小学;杜家集第七小学;殷家巷第八小学,加上原有的四所,计有八所较正规的六年全日制小学。
  以上这八处高小,是商河境内的骨干学校,都修建有独立的校舍。上课正规,教师人员齐备,有固定的课堂、宿舍和部分图书资料。班次及在校学生人数大约均在200——250人左右,全县这八所学校,估计共有学生2000人左右。但以上这些学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仅有男生,而没有一名女生,在农村女子教育尚不发达。
  (二)、女子小学教育
  ?——1937年(民国26年),县城内仅有一所商河县立女子小学。校址在县城内老十字街北仅有一至四年级的初级班,没有高级班。在校学生人数约有70—80人左右,教职员6—7名,除校长外,皆为女教师,课程设置与普通小学相同。
  (三)、初等职业学校
  ?——1925年(民国14年)县城内有蚕业学校一所。班次及人数不多,课程设置除国文、算术外,尚有植桑、养蚕等实用课程,相当于初等职业小学,至1925年以后即停办了,没有继续下去。
  (四)、模范、实验学校
  ?——1937年,商河城内有模范小学一所,校址在文庙西侧。仅设有初级班四个年级,无高级班,学生在校人数约在120人左右,教职工20余人。
  1936年(民国25年),商河县城北殷家巷成立了一所“乡村实验小学”(全名不确切),据说是根据梁漱冥“乡村建设研究院”的指导思想而建立的。课程设置与普通完小一样,校内仅有“农业实验园地”(即小型农场)一处。
  (五)、初等师范教育
  ?——1937年,商河县城内设有一所商河师范讲习所,校址在县城隍庙内,相当于初级中学,修业年限二年,内设两个班,在校人数约80人左右。学生二年修业期满后,可任县境内初等小学教师。课程设置有国语、数学(包括几何、代数)、历史、地理(中国和世界地理),开设教育学、心理学两门教育专业课程和物理、化学、动物、植物学、体育、音乐、美术、劳作等16—17门课程。校内有少数图书资料及物理、化学实验设备,教师7—8名。主要任务为培养初级小学教师。
  该校在暑假期间,还有培训不合格初级小学教师的任务。
  (六)、乡村初等小学教育(早期“村塾”及以村为单位的初等小学都在内)。
  “村塾”1926年(民国15年)以前的广大农村,多数为“村塾”,即沿袭清末的封建教育形式,“村塾”多设在地、富人家,自已延聘教师、无课本,仍以“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不取课堂教学形式,以教师教读,学生背诵为主。1931年以后这类“村塾”逐渐被淘汰,代之以“乡村初级小学”。乡村初级小学多数为一村一所,小村两、三村合办一所。学生人数多数为一个班,20—30人不等。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教师采用“复式教学法”,每校有教师一名,很少有两名的,经费由村自筹,教师工资原来由村负担,后改为教育局统发。
  另外在1936年(民国25年)以后,在较大的村或镇建有“乡村中心小学”,(约每个行政乡、镇有一所)但仍为初等小学性质,只招初级班,不设高级班,这类中心小学大的可有两、三个班,教师也多到2—3人。经费由乡、镇负担,教师工资由县教育局统发。这类学校设在县以下行政区,每区约有5—6所(计每个区有学生400—500人左右),全县约有四、五十所(合计全县在校学生人数约为6000余人左右。
  商河县境内截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没有一所正规中学,敌伪时期(在1941年—1945年)仅有一所规模很小的“敬仁中学”(是由伪警备大队长田敬堂倡办的),内设初中班两个,教师四、五人,1945年秋商河县城解放后即结束了。
  1937年以前县内的小学毕业生,多数自费去惠民县(省立四中)、济南(省立一中、一师、或私立正谊中学)、曲阜(省立二师)、益都(省立四师)、聊城(省立三师)去读中学,全县中学生估计不过百人,切多数为地、富子弟。民国以来升入大学的和大学毕业生人数更是寥寥无几,全县大专毕业人数不过十余人而已。
  (七)社会教育(即民众教育)
  大约在1935—1937年,设有县民众教育馆一所,其主要任务是开展群众性教育。活动内容:1、开展群众体育运动(每年举办全县运动会一、两次)。2、破除封建迷信,提倡女子放足,剪辫子(农民有部分留有发辫)。3、在民众教育馆内附设图书馆、阅览室、普及识字运动、消灭文盲和普及群众教育等项工作。
  以上是我所了解的1926年(民国15年)到1937年(民国26年)商河县的教育概况。
  (作者系河北师范大学教授)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商河文史》

本书收录了《商河县教育机构的沿革》、《抗日战争前商河县的教育情况》、《县立女子小学简况》、《县立第一小学》、《龙桑寺乡农学校》、《县立第七完全小学的建立》、《我所了解的商河县立模范初级小学情况点滴》 等回忆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郜雪鸿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商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