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县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618
颗粒名称: 商河县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分类号: G52
页数: 22
页码: 9-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教育事业发展概况。其中包括私塾、书院、学堂、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中等专业教育等。
关键词: 商河县 教育事业 发展概况

内容

私塾·书院·学堂
  商河县古为齐鲁之帮,启蒙教育源远流长。建县以来,中贡士、举人、进士者,代有闻人。
  清代以前,县境内的教育形式主要是私塾。多由官宦、富家或较大的村镇举办,一般一处一名教师,采取个别教学,教材为《百家姓》、《三字经》、《论语》之类,以念背为主,学习年限不定,以赴科举考试为限。考试不第,来年再试。元初,鲜有义学,即免费私塾,故亦称义塾。富民时耀在城外东南隅建校舍,“延师训诲乡人子弟”,后因兵废。1823年(清道光三年),城东路家庄、许家庄各建义学一所,光绪年间又在城内南门里、龙桑寺、宽河立义学多所。义学虽免交束脩,但终年不得温饱的劳动人民子弟仍无力就读。
  除私塾、义塾外,明弘治初曾在县南建社学。
  教育十五岁以下的幼童,教学内容为《孝经》、《小学》……等,更包括御制大诰,本朝律令及冠、婚、丧、祭等礼节。1823年(清道光三年),在内城北门大街路东(今农机营业楼处)建麦丘书院,是准备科举的场所。
  清末废科举、办近代教育,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中称为学堂,同年商河县在麦丘书院旧址开办有史以来的第一所高等小学堂(后迁考棚,即今实验小学西南角凸处),遂城乡不少村庄将私塾改办或新建了学堂,至1907年,全县共40处。除高等小学堂及师范传习所附设的储英学堂外,办学堂的村镇有北城内两所、南城内、东关、西关、北关、白家集、广汪庄(今属临邑县)、买虎站、王庄(城北)、展庄、帽杨庄、贺家、路家庙、殷家巷、于家屯、东展庄、路庄、李家坊、陈庄(城东)、董庄、嘉祥寺、宽河镇、刘木匠家、王士希家、刘家集、崔庄(城南)、玉皇庙、孟庄铺、栾家洼、甜水井、王风诰、任家河沟、贾庄、苏庄(城南)、孟家(城西)、梁庄(城西)、刘庄(城西)。此时,部分私塾还依然存在。
  小学教育
  辛亥革命之后,教育部公布新学制(称为《壬子学制》),商河县高等小学学堂于1912年(民国元年)率先改为高等小学学校,同时在旧教育署及仓库旧址(原公安局前院)建县立中山街初级小学(开始为师范附属小学,后改为此名)。1915年(民国4年)在南门里路东(今县委南院)建县立女子小学(1929年迁麦丘书院旧址),据《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民国9年1月出版)载,“五四”运动时期,商河县1055个村庄,计有高等小学校1所,模范国民学校1所(即原中山街初小),女子国民学校1所,城乡国民学校80所,私塾59处,各类学校共3364人,当年毕业生2773人。到1936年全县计有县立高小10处,即县立中山街小学(一高)、周庄小学(二高、位今韩庙乡)、李家坊小学(三高)、龙桑寺小学(四高)、龙泉寺小学(五高、位今展家乡范赵)、岳桥镇小学(六高),殷家巷小学(七高)、官口寺小学(八高,位今玉皇庙镇段家及纪家、塔坡之间)。孙家庵小学(九高、今属临邑县)、振武街小学(女学)共52班(含初级班23个),学生1745人(含初级生677人)。县立初级小学即城内中山街初级小学4班,176人。各校均购有少量的图书、标本、挂图仪器及简单的体育活动器械,如铁环、乒乓球等。部分学校建有蓝、排球场地。其余1007个村共分351个小学区,每区一般一所小学,规定“每校学生必须满25人方准立案”,全县高初级总计约10000人。县立小学计有教师74人,其中高小教师46人;村高初级小学共有教师300多人。高小为二年制,开设国语、算术、历史、公民等九科。初小为四年制,开设国语、算术、常识、公民等8科,虽倡导新的教学方法,但多数仍沿用“注入式”,教学成绩不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高初级小学尽皆停办。
  1938年,日伪政权为实现其长期盘踞商河的野心,强化“中日亲善”,“大东亚共荣”等奴化教育,陆续在城内,城玉皇庙(今商业大厦后院)龙桑寺、前坊子、岳桥、杨庄铺、栾洼、殷巷、黄屯、白集建立伪第一至第九高,除开设国语、算术等课程外,日语被列为主要课程。因此,尽管强行向周围村庄摊派学额,但农民子弟拒不入学,学校有名无实。其中城内的学校只3个班,最少的栾洼学校只几十人。与其同时,民主政府为培养军地抗日骨干,在边远地区的赵寨、刘庵针锋相对地办起抗日高小,遵照毛泽东同志“在一切为着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自编或自选教材,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并经常组织师生参加抗日宣传活动,条件虽差,但人才云集。如原县政协主席赵佳福、原县人大副主任赵谦武等皆曾就读于该校。此间,界于日伪统治区和抗日游击区之间的李集、亚林庵等校。师生备有日伪、抗日两种课本。表面上应酬日伪军,实际宣传抗日并参加传送情报等工作,时谓之两面学校。据1941年12月31日《山东省各县县政调查汇编》(即伪政权上报数字)载,全县9区81乡完全小学9处,1657人,初小174处,6077人。1945年商河全境解放,县委、县府分别于1946、1947、1948年召开全体教师会、“知识分子改造会”、“恢复整顿教育会”,不断充实教师队伍,逐步配备了干部,使全县教育在医治战争创伤的基础上重新启步,到1949年10月,改造、利用古庙堂、寺院及土改中没收的地主宅院,恢复建立了城关(今实小)、刘庵、福庆寺、亚林庵、玉皇庙、郑家、朱林、殷巷、白桥(当时属惠济县)等9处完全小学和265处初级小学,计457班,1576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31.5%,小学教师增加512人,高、初级仍实行二、四分段,学习全省通用教材,废除“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为全县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建国之后,中央于1952年颁布全国统一教学计划,将国语改为语文。初小设语文、算术、体育、音乐、美工,高小增自然及史地。1954年4月县委研究并制订文件,强调“教师要面向教学,纠正小学的混乱现象”,小学教育逐步走向正规。1956年,县、区建立健全教学研究及教师培训机构之后,系统地组织小学教师学习各科教学大纲,提高业务水平,整个小学教育的数量、质量均大幅度提高。到年底,已新增高家、范赵、刘集、王楼、乔尹、燕赵等完小共15所,初小已增至498所,高初级共1173班,46161人。
  从1957年开始,在党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完全小学很快发展到125所,村小很快发展到783所(其中半工半读310所),在校生48278人。小学教师增加到1379人,其中民办500人。但是从195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受“左”倾错误的影响,不适当地采用“合班并校”,让学生集体食宿并长期地参加“深翻土地”“大炼钢铁”等活动,严重地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育质量下降。接着,又是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校舍倒塌,学生辍学,教师被迫搞生产自救。到1961年全县除30处完小外,其余各校皆放长假。
  1963年以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自1964年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后,生产队自聘教师,利用旧仓库或发动群众自献住房,办起803所半工半读小学,共890班,2018人。到1965年全县各类小学共880所(其中完小43处)1027班,36494人。学令儿童入学率达91%。教师增加到2044人。然而,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又将恢复不久的教学秩序打乱,先是“停课闹革命”,小学教师一律回原籍,小学一律交大队来办。又将各级各类小学均改为五年一贯制,课程设置及教材内容可随便变更。改招生考试为推荐,宣扬“白卷英雄”,批判“师道尊严”,学生“头上长角”,教师放松管理,教育质量下降,荒误了一代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各级党政象抓生产那样抓教育,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实行邻村统一编班,高年级适当集中,低年级减少复式。同时,按规定开足课程,改用全国统编教材,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及基本技能的训练,扎扎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到1987年9月,全县计有小学935所,2576班,65157人,10月经省地验收,适令儿童入学率为98%,小学在校生年巩固率为97.8%,小学毕业率为92%,12~15周岁少年儿童的有效普及率为98.6%,达到国家规定的普及初等教育的标准。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旧的校舍、校具进行更新改造。自1984年至1987年4年间,群众自筹资金1000多万元,新建砖瓦结构的标准教室12898间,购制木质课桌、凳23161套,结束了“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的历史。实现了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凳。小学的实验室、仪器室及教育技术装备方面的建设,也都进展很快。1988年4月,全县实现教室、办公室、院墙等六配套的小学校827所,占89%,经省检查验收,达到合格标准。1990年全县小学共892所,除县实验小学外,乡镇中心小学或实验小学15所,即常庄、龙桑寺、(刘木)、展家、郑路、白桥、岳桥、钱铺、杨庄铺、玉皇庙、张坊、怀仁、尹巷、韩庙、沙河、燕家中心小学。中心小学74所,即:城关、常庄(城西)、西三里、五里庙、薛园、卞楼、北谢、小寺、杜集、胡集、马家、丰盛集、骆家、白集、古城、刚家、李会芝、李楼、李堂、展集、李集、王集、安家、车家、王楼、商家、黄屯、赵寨、李集、(韩庙乡)、孙胡同、大仉、棘城、刘庵、西邸、杨市、河沟、牛铺、张董、刘庵、大王、宽河、刘集、王市、高仙庄、车家、寨子、房家、郑家、后翟、段集、泮桥、新尚、赵屯、武集、庄科、营子、范王、孙家、张公、八里、苏家、魏家、刘家、后王、指挥李、高桥、张家、演武、段家、李庵、魏集、白佛院、甜水井、马集等中心小学。总计2608班,56533人。入学率为98.3%,巩固率为97.7%,毕业率为98.5%,“六配套”的小学增至842所,占学校总数的94%。教师3724人,其中民办教师2316人。1991年以后,又创办了聋校,全县小学教育愈加普及。
  中学教育
  第一所中学建于1942年,由伪县警备队队长田敬堂建,位于城西北隅(今一中东南角),名为“敬仁”中学。1943年伪县警备队付队长李光明又在城南菜园(今岳桥乡)建“光明”中学。初办时均招收初中班一个,40人,学制三年,除开设语文、数学等普通课外,另外加经学、修身、日语。1944年菜园据点被抗日军民摧毁,光明中学并入敬仁中学。到1945年秋,敬仁中学计7班,280人,于县城解放前夕停办,无一届正式毕业。学生多在解放后参加革命,少数去济南或升学,或自谋职业及参加国民党部队。
  建国后,德州行署于1951年投资重建商河中学(今一中),当年招收初中班3个,150人,学制为三年,从1953年开始按国家颁发的初中教育计划开设课程。1957年国家投资在龙桑寺刘集村建商河二中。1958年一中开始招收高中班2个,国家又投资在玉皇庙、郑路、殷巷建第三、四、五中,至此,全县共有初中班28个,1398人,高中班2个,90人。教师57人。同时,在城西北何家开办第一所农业中学,只招收一个班。不久,各公社也纷纷办起了农业中学或“红专”学校。1959年又在胡集、岳桥建商河第六、第七中学,但在遭受自然灾害之后,农中全部停办,六、七中也根据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撤销,其他五处中学亦实行分点设校,人数大为减少。
  1963年后,随着全县经济形势的好转,普通中学纷纷复学。1964年后,县、乡分别兴办了八里、郑路、河南王、河沟等农业中学。到1965年,普通中学有高中班6个,271人;初中班29个,1466人。教职工增加到183人,向各类大学输送合格新生169人。农业中学共18所,35班,1061人。但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又沧桑多变,1967年将高初中三、三制改为二、三制,废除毕业、升学考试,普通中学、农业中学混为一般。1969年大办联中,一般6~7个自然村一所;较大的村镇有的自办初中班,称之谓“小学戴帽”:原有的5听国办中学全部改为高中,农业中学已不复存在。1971年又将5所国办中学的教师、校具全部“一分为几”。实行社社办高中,下放公社领导。至此全县高中22所,联中及戴帽中学达300来所。教师猛增到1404人,由于普通中学的恶性膨胀,教育内部比例严重失调;加之学校可随意对教材进行“删、减、补、合”,甚至实行“政文合一”,只学所谓思想性强的文章,中学教育名不符实。“文革”过后,恢复高考制度。1978年将22处高中调整为8处,归县直接领导。1982年将在“文化大革命”中建立的“五·七”大学改办为县农业技术中学(1987年又改办为中专)。1983年普通中学全县仅保留一~五中。1984年将四中改办为县第二农业技术中学(现为农业高中),三、五中改由公社领导,普通中学仅剩一、二中两处,1988年又将二中下放龙桑寺镇领导。全县只保留一中。初中在撤销戴帽班的基础上,1980年压缩为125处,1981年调整为76处,1982年在城内新建六中;1984年除原三、四、五中外,22个乡镇一般只保留1处,称乡镇中学。1987年以后,玉皇庙镇在李庵、怀仁镇在古城、商河镇在城内青年路东首建乡镇第二中学。1990年县筹资在城南三里河南新建商河二中。至此,全县国办中学共3处,即一中、二中、六中;乡镇办普通中学31处,即商河镇一中(刘万枝)、商河镇二中、玉皇庙镇一中(玉西)、玉皇庙镇二中、玉皇庙镇三中(原商河三中)、贾庄中学、胡集一中、胡集二中(亚林庵)、张坊中学、怀仁镇一中、怀仁镇二中、殷巷镇一中(镇西)、殷巷镇二中(原商河五中)、韩庙中学、朱林联中、沙河中学、燕家中学、龙桑寺镇中、刘集中学(原商河二中)、牛铺中学、常庄中学、郑路镇中学、武集联中、大袁联中、展家中学、孙集中学、河南王中学、岳桥中学、杨庄铺中学、钱铺中学、贾庄中学。其中县办一中、二中为高中,共26班1638人;其余均为初中,共342班,20377人,教职工1758人,1990年输送大专生215人,中专生358人,农技中学113人。1992年输送大专生248人,中专生342人。同时,从1987年开始,采取国家投资和集体、个人集资相结合的方法,加速中学的“校改”工作,常庄中学、商河镇二中、商河一中、商河二中、商河六中教学楼相继落成,至1992年全县各中学的校改、实验室、仪器室及教育技术装备也基本完成。
  中等专业教育
  师范:商河县1907年建师范传习所,1913年先后改为单级分所、单级教员养成所、小学教员讲习所,1916年改为师范讲习所,1922年停办。1925年复办,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解散。在1914年前学制为半年,共招收4班,100人;1915~1918年学制为一年,共招收3班,100人;1919~1933年学制为二年,招收6班,195人;1934年后学制为三年,共招收3班,124人;毕业生多在本县任小学教师。1942年伪县府在城内关帝庙(今商业局商场)建简易师范,学制3年,招收120人,均未毕业。1958年,惠民行署拨款建商河师范,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按国家规定开设课程。同年9月,乐陵师范并入,共4班200人;1959年、1960年又各招4班,共12班632人。至1962年经省批准撤销时,第一、二届毕业,均分配商河、乐陵任小学教师,第三届肄业,多回家务农。另外,商河师范初建时还附设一年制的速成中师班两个,毕业后全部分配工作。1966年德州行署拨款购买西工地旧房(今县织布厂两侧),建商河工读师范。“文革”中于1969年招收小教班,4班200人,学生来自商河、临邑两县,边劳动边学习,学制一年,实行“社来社去”,毕业后回原单位任民办教师。1975年工读师范的全部人员携校具迁八里庄创办“五·七”大学,县教育局又委托一中附设中师班两个,100人,分语文、数学两科,学制一年,亦实行“社来社去”全部分配民办教师。文革之后,商河县的师资来源由德州地区从临邑、乐陵、陵县等师范统一分配。1990年改由济南市分配。
  卫校:1959年春德州行署及商河县共同拨款,配教职工11人,在商河县城西关借用民房,筹建了商河县卫生学校,招收4班,160人。其中医师班2个,80人;护士班2个,80人。同年秋校址迁商中河西(今织布厂),1960年因遭自然灾害,学校停办,仅护士班29名学生分配县、社医院工作,其余均回家务农。1975年8月,德州卫校设分校于县医院西院,县卫生局委派行政管理人员2名,由县医院主治医生兼任教师,从临邑、商河两县招收护理班1个,40人,学制2年,施用全国统编教材,毕业后由德州地区统一分配工作。嗣后,改为培训在职医药人员的场所。1991年改为济南卫校商河分校,恢复招生,1993年在校5班200多人,教职工30余人。
  职业中专:1987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商河县农业技术中学(时称商河县第一农业技术中学)改办为商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90年占地150亩,拥有校舍及物理、化学、装潢实验室及财会摸拟室、微机室、阅览室共319间、6330平方米,附设实习农场80亩,食用菌场一个,已有三年制毕业生六届,907人,其中农学434人,果林249人,皆回农村;财会174人,技工50人,由劳动局分配县直有关企业单位;一年制财会专修班一届167人,微机、家电维修、食用菌、幼师、电工、各种短期训练班12期,计1515人。在校生尚有10班,其中纺织班一个,28人,机织班一个,40人,除普通课外,加设机械制图、棉纺概论、纺织机械、电工电子、微机等;装潢班一个,57人,加设审美心理学、装潢美术、书法摄影等;财会班5个,250人,加设计算技术、财务管理、市场学、会计原理等;果林班2个,80人,加设植物生理、果树栽培、遗传育苗、病虫害防治等,均学制三年,毕业后由有关单位择优录用。1992年增招了一年制班4个,共170多人。
  成人教育
  1930年国民党政府曾在福胜寺设民众教育馆。置问字处及讲演部,虽规定每晚演讲,但无人参加,不宣而散。
  建国之后,县工会于1951年创办机关学校,配教师5名,吸收县直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干部、职工共120多名,分初中、高小、初小3个班。早晚集中学习,先后毕业近100人,1958年停办。1965年复办,“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又停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各项事业迅速发展,职工的素质及其教育手段也不断提高变化。教育、卫生、供销、商业等系统纷纷兴办进修学校或职工学校。
  商河县教师进修学校:1982年原“五·七”大学改名为农技中学时分离出来的,但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当时只能与农技中学合办些短期训练班。1985年县投资在农技中学路北另建校舍,1986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招收在职教师离职学习,1987年批准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并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学制二年,按国家规定开设课程。同年开始利用卫星电视频道,组织在职小学教师业余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印的《卫星电视教育小学教师培训教材》。至1990年,离职进修班共招收4届7班356人,其中已毕业239人,在校117人。卫星电视教育班先后招收学员814人,其中毕业300多名,在校447名。1991年后招收部分民办小学教师开设“卫电高师”班。1993年在校10班,520人,其中函授班6个,320人。教职工82人,其中教师24人。
  商河县卫生进修学校:1979年筹建,1981年开学。先后举办药剂、会计、放射等学习班7期,254人,其中为德州地区培训32人。后改为卫生中专。
  供销学校:1956年6月建于张坊村,于当年撤销。1977年移至殷巷,1981年迁址城郊西南,配教师7名,至1990年已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50期,其中政治学习班12期,文化补习班20期,业务培训班18期,总计1028人。1992年。招收财会班1个,40人,教职工20人,其中教师11人。
  商河县商业学校:建于1982年,位于商中路东侧,教职工7人。1983年举办商业新职工文化、业务“双补”培训班12期,1563人;1984年以后举办营业员基础知识及珠算学习班2期,60人,成人中专考试补习班2期,38人。1990年后停止招生。
  电大:1982年山东电视大学德州分校在本县首次招生31人。1933年招收商业会计、工业会计各一班。共55人;1934年招收管理工程28人,化学教师进修班15人;1985年招收汉语文学班20人,四届共招收149人。脱产学习三年,期满合格发专科文凭。其中131人毕业回原单位工作。从1988年改收为业余学习,定期组织辅导,招收商业企业管理22人,汉语文学20人。1989年招收财政税收、财务会计共27人。1990年德州分校改为山东电视大学商河工作站,招收大专行政管理27人,大专会计25人。首次招收中专班5个,其中业余班3个,即工作站直接管理的财会专业班一个,45人;县织布厂办纺织机械专业班1班,35人;胜利油田地调二大队办的工业企业管理专业1班,40人,学制均为3年。脱产班2个,即劳动局举办商品经营班和电器工程专业班共106人,均属就业前培训。三年毕业后由招工单位择优录用。1990年底,在籍学生共334人,其中大专111人,中专223人。
  干部进修班:县委党校从1984年开始举办在职干部进修班。提高其政治文化素质,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最初招收高中文化补习班一个,34人,学习高中现行主科教材,一年半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1985年经省教委批准招收中专政治专业全课班,马列主义、专业知识、文化课各占三分之一,离职进修二年后发中专文凭。共招收5届5班203人,其中已毕业178人。尚在校25人。从1990年开始,将全课班改为业余班,学制增为3年,共招收1班,54人。另外,举办大专函授班,共招收69人,学习中央党校编写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国际政治形势等教材,以自学为主,每周集中辅导一天,学制3年,期满合格后发专科文凭,大专班在籍学员共148人。
  自学考试:县教育局于1989年设自学考试办公室,发动组织123人参加大专自学考试。429人参加中专自学考试。至1990年12人领到大专文凭,240人领到中专文凭。1992年,全县参加学习的干部职工共400多人。
  农民业余学校:商河县的农民业余教育兴于1945年解放之后,县委、县府针对农村文盲众多的实际,发动群众大办夜校、午校及妇女识字班,因为多在冬季农闲时举办,故统称“冬学”。均是村镇自选自聘教师,一般借用小学教室,学习自编识字课本,规定认识1500个常用汉字为脱盲。1951年全县67000多人参加冬学,其中5320人脱盲。1952年冬集中推行速成识字法,全县6500人参加。1954年以后,农村合作化运动迅速发展。农民更加渴求文化,冬学逐渐转办为常年性民校,对家务重及其他不能入学的,则组织小学生或其他社会力量送字上门,实行包教包学。到1956年,全县参加学习人数达50032人。脱育7200人。遂建业余高小98处。有学员2905人。1958年扫盲工作同样遭受“左”倾错误的影响。追求形式及数字,忽视效果,1960年后遇生活困难。扫盲班、业高班均停办,已脱育的也有所回升,1963年经济形势好转后,扫盲、业高逐步复学,业中班、政治班、技术班陆续建立。到1965年冬,全县扫盲班学员17036人,脱盲10352人。业高班3546人,业中班1253人,政治班5895人,技术班4523人。然而“文化大革命”又使扫盲及其他业余教育停顿达10年之久。文革过后,1976年扫盲班恢复到42184人,当年脱盲10151人,业高班1473人,业中班578人,政治班4588人,技术班986人,从1981年开始,由东农业广播学校在本县设分校,招收具有初中文化的农村青年及乡镇干部,业余学习。由县农牧渔业局管理,三年期满合格后发中专文凭。1986年全县少青壮非盲率达到88.9%,经德州地区验收合格,完成了一项自解放以来就开始的历史任务。农民业余技术教育愈加发展。到1990年全县计有成人技术培训学校18所,945人;成人初等技术班132所,2315人。农业广播学校先后开设农学、农业经济与管理、水产、畜牧、果树、蔬菜,等8个专业,707人。毕业509人。其中农学专业223人。农经专业39人,水产专业6人。畜牧专业16人,尚在校173人,其中农学专业74人,果树专业7人。蔬菜专业1人,林学专业2人,水产专业17人。畜牧专业15人,乡镇企业经营与管理57人。1991年后,全县农民教育向着更高层次发展。
  幼儿教育
  商河县的幼儿教育起步于1956年,县投资在县医院西侧建园,配教师2人,吸收县直机关幼儿24名,后停办。1958年秋,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城乡很快办起幼儿园378所,5283人,但由于只图形式,不讲条件,大多不到半年就停办。到1960年,全县只剩位于实验小学南邻的机关幼儿园一所,共20多人,开始属教育局领导,1966年下放城关完小管理,“文革”开始后停办。
  1975年前后,县医院、工业局等女职工较多的单位相继创办幼儿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全县工农业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城镇、农村幼儿教育同步发展,到1980年已有625处,7462人,占全县幼儿总数34464人的21·6%。但农村幼儿院几乎全部附设在小学,无单独活动场所及器具,条件较差,从1983年开始,幼儿园全部与小学分设,添置桌椅,乐器。城镇幼儿园均购置跷跷板、滑梯等活动器械。到1989年全县幼儿园已发展到535所,大、中、小班共563个,15547人,入园率为69.9%,教职工624人。1990年共606班,12156人,其中三~六岁幼儿入园11461人,占三~六岁幼儿总数的32717的35%;学前一年入班数为5044人,占学前一年幼儿总数7148人的71%,教职工已发展到603人,其中园长19人,教师573人,保健员11人。1992年后,又有更大发展。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商河文史》

本书收录了《商河县教育机构的沿革》、《抗日战争前商河县的教育情况》、《县立女子小学简况》、《县立第一小学》、《龙桑寺乡农学校》、《县立第七完全小学的建立》、《我所了解的商河县立模范初级小学情况点滴》 等回忆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姜国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商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