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613
颗粒名称:
页数: 2

内容

五千年文明古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商河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商河文史》第四辑,对于了解近、现代商河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级各类学校的历史概况,本书即可见一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中央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展教育事业,它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远大的战略意义,是极为重要的基础工程。从本辑中可以看出,商河的教育发展,也几经沉浮,历经沧桑。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外侮内患,灾难殊深,商河的教育事业也深受其害。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侵犯商河后,致使本县大部分学校,变成了他们的岗楼、碉堡。在沦陷区,他们推行强权政治,奴化教育,使青少年一代在精神上深受其害。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由于政府的腐败,教育更是无足轻重。只有在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才对教育有了高度重视,恢复了它的应有地位,并逐步建立起了较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把教育列为“立国之本”,商河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水平。形成了“全民办学”,“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教育综合配套的改革不断深化,并开始从整体上纳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
  本辑容观公正和真实的反映了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概况,我认为很值得所有关心教育事业的人们,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读。它对于借鉴历史经验教训,推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必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祖国的未来在今天。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和继承教育界老前辈们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加珍惜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学习、工作条件,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办好我们今天的学校,并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优良风气。
  关心教育好下一代,是我们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责任,愿我们的学校,培养出更多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教师的职业是最崇高的,辛勤的园丁将名垂史册。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商河文史》

本书收录了《商河县教育机构的沿革》、《抗日战争前商河县的教育情况》、《县立女子小学简况》、《县立第一小学》、《龙桑寺乡农学校》、《县立第七完全小学的建立》、《我所了解的商河县立模范初级小学情况点滴》 等回忆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其仁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