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市中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562
颗粒名称: 四、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分类号: F426.82
页数: 5
页码: 19-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深入发展,济南榨油业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实现公私合营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榨油业 公私合营 济南

内容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深入发展,这种一户一户实行公私合营的办法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1956年1月10日新华社播发北京全市35个私营工业行业和42个私营商业行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的消息后,济南各业也纷纷响应提出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20日得到市人民委员会的批准。此次参加公私合营的有榨油厂21户,连同上述单户合营的5个厂共26户合并为一个厂,定名为公私合营济南榨油厂。公方代表满玉泽为厂长,私方代表耿翰升为副厂长。这26户榨油厂的状况如下表:
  公私合营济南榨油厂组成后,厂总部设于丹凤街六合里原同兴油坊。厂长室以下职能机构有生计、供销、总务、人事、劳工、财务六课。下设五个车间:一车间在官扎营中街原大同油厂,二车间在天桥东街原同丰泰油坊,三车间在经一路原益圣恒油坊,四车间在经九路原华新油厂,五车间在铜元局前街原裕生油坊。全厂共有职工461人,其中生产工人345人。设备方面有3处151型螺旋榨油机,22处人力榨,共25个生产点,分布在南至经八路、北至北坦、东至大明湖、西至纬十二路广阔的区域内,企业管理很不方便。
  1956年起作了许多调整。①厂部迁至官扎营西街,扩大了场地。一些分散的厂房、宅基除留下天成路、成丰街、经一路3处作为职工宿舍外,有13处估价移交市房管局。②将原3台151型螺旋榨油机与新购进的1台同型的榨机集中在一个场地,定名为1至4号机榨车间。③建立了机修车间,除自已维修机具外,还仿照151型机榨自制了4台,安装后机榨达到8台。④建立了精练水化车间,增添了预热锅、大蒸锅、绞龙、变电室等设备,形成了较先进的生产流水作业线。由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管理工作的改善,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产量最高时期年榨大豆1.8万吨,榨麻籽可达2.1万吨。
  在生产设施增加的同时,职工福利也有相应的改善,如建立了职工食堂、澡塘与保健站,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有明显提高,生产成本有所下降。
  1958年“大跃进”时期,搞多种经营,建立了冶炼、翻砂、水泥、耐火材料、丁酸菌肥、淀粉、固氮菌肥、葵一酸、炭酸、乙酸、葡萄糖等11个生产车间,职工增加到1314人。但这些车间都未形成定型产品,不久即停产,职工精简到475人。
  1958年6月榨油厂由轻工局移交粮食局领导。1962年因原料不足自9月份起缩小生产范围,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1963年上级调整全省食油生产布局,将停用的5至8号榨油机调往外地,调往农村人力榨250台。此时全厂职工减少到127人。
  1964年筹建香油生产车间,日产量2.7吨,但仍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知识出处

市中文史资料

《市中文史资料》

本书概述了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解放前后的发展史,包括工业、商品贸易、教育、卫生的发展史。

阅读

相关人物

耿翰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