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澄秋同志二三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長清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440
颗粒名称: 张澄秋同志二三事
分类号: K820.852
页数: 4
页码: 10-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对长清县张澄秋同志的事迹介绍。
关键词: 长清县 张澄秋 简介

内容

张澄秋(1901——1968)又名张星河,张夏镇纸坊村人。高小文化程度,1938年10月参加工作,历任民运指导员,区动委会主任、区长、峰山县(长清)县长。浙江省嘉兴市副市长、嘉兴专署副专员、专员、中共湖州市委书记、嘉兴地委书记处书记、浙江省人委副秘书长等职。
  1941年,我在张夏镇黄家峪诗家庄当村立小学教员时,张澄秋同志任峰山县六区区长。因他经常来黄家峪一带工作,这才使我有机会认识了这位令人尊敬的革命前辈。他那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和工作上严谨不苟、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
  1941年的六区是敌占区,区政府是流动的,铁路以东的诗家庄是区政府的活动中心。它西通灵岩、南通万德东峪,下连纸坊、娄峪,和小寺峪是一山之隔,所以,澄秋同志来诗家庄比较多。他一来这里就住到我们学校里。因为他二哥张耀南专员是我在长清东关小学读书时的校长,所以,我也把他当长辈对待。
  他衣着简朴,夏天,常戴一顶草帽,一身蓝色粗布褂裤,脚穿一双黑色布鞋,肩上背着一个包文件的包袱,看上去简直是个普通老百姓。他来了和我一同吃煎饼,每顿饭炒斤豆腐,从不喝酒,晚上和我睡在一个床上。从第一次见面起,就和多年的老熟人一样非常亲密,他谈笑风生,坦然自若。晚上,在煤油灯下,给我讲红军长征的故事,讲水浒的故事,借此解除我在他面前的拘束。来时,直接到我的住室里,自已看文件、学习,从不耽误我的工作。走时,我若上课,他便留个纸条。尽管他的身体比较胖,但爬山越岭,走夜路,甚至一走就是几十里,从不落后。正是由于他的积极工作,不怕吃苦,才能把一个被铁路公路隔开的敌占区(六区)搞得无一村不联系抗日政府,无一村不响应抗日政府的号召,敌占区成了抗日根据地。
  (二)
  他的老家是黄家峪,该峪各村都有他的亲友和学生,诗家庄一带日本鬼子从未到过,我认为抗日政府在这里活动应该是毫无危险的,但是,张澄秋同志总是保持着高度的革命警惕性。他在这一带活动,不带通讯员,来去都是一个人。白天隐避,晚上活动。他对这一带各家各户的情况了如指掌,不管找谁勿须问路,工作完了,当夜离开。当然,有时需要住下,他就到庄外我的学校里去住。离开学校的时候,从不让我送出校门。开始我不理解,还以为他胆小,后来,他曾对我说:“抗日的同志都担负着一定的责任,一人失事,会影响大局,会给革命造成重大损失。敌人爱搞拂晓进攻,我们的对策是夜晚转移,使敌人找不到我们的踪影。”
  1941年秋,黄家峪上部出现了歹徒活动。为首的一个是陈觉(不知是哪里人),另一个是邵芝桂(张夏镇丁家庄人)。他们窝藏在东野老,扬言要拉什么队伍,妄图让黄家峪上部各村庄的富户给他们捐钱献粮。他们想抓住诗家庄当时的村长范金堂做人质,以达到向各富户进行敲诈的目的。但范某得知后、离家出走,于是陈、邵等人每天夜晚都来范家扰乱,以此威协,诱逼范某就范,范某虽未上当,可是黄家峪上部各村的富户都白天不敢外出,夜里不敢在家,个个慌恐万状,人人忐忑不安。更可恶的是,这群歹徒此计不成,又生一计,干脆冒充峰山县大队出来活动,大大损坏了我峰山县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张澄秋区长查明这一事件后,立即报告了峰山县政府。县政府派了四名手枪队队员,随他来到诗家庄,悄悄地进入范家。两个人埋伏在南屋里。另外两个人埋伏在北屋里。当天晚上,陈觉和邵芝桂又大摇大摆地来到范家,邵芝桂进大门后向南屋走去,陈觉便向北屋走去。邵芝桂刚走进南屋门,手枪队的同志就开了枪,邵芝桂当即毙命;陈觉这时刚走到北屋门口,听见枪声,知道不妙,立即回头向大门跑去,埋伏在北屋里的同志马上追出来,追至大门外开了枪。因陈已跑远,未能击中。从此,陈觉连夜逃窜,不知去向,以后再没敢回过黄家峪。
  张区长带人打死了邵芝桂,为民除害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黄家峪,黄家峪的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从而给以后的反奸除霸,减租减息,土地回赎以及土地改革,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知识出处

長清文史资料

《長清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山东省长青县近现代历史上人物、军事、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资料。共设立人物春秋、抗日史话、艰苦岁月和文教文生四个板块。

阅读

相关人物

李连璧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张澄秋
相关人物
长清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