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大峰山抗日根据地的回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清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350
颗粒名称: 创建大峰山抗日根据地的回忆
分类号: K295.21
页数: 17
页码: 3-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创建大峰山抗日根据地的回忆,长清县地处黄河东岸,北靠山东省会济南,南与肥城接壤,津浦铁路在县境东部通贯南北,是政治、军事重地。大峰山就座落在长清县境的南部,为长(清)肥(城)平(阴)三县的中心,距三县的县城各七十华里,与肥城的山区相连,也称为长(清)肥(城)山区。七七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的大峰山抗日根据地,同泰安、肥城山区、平阴、东阿山区相接壤,成为泰西地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保卫了人民,为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等情况。
关键词: 长清县 大峰山 抗日根据地

内容

长清县地处黄河东岸,北靠山东省会济南,南与肥城接壤,津浦铁路在县境东部通贯南北,是政治、军事重地。大峰山就座落在长清县境的南部,为长(清)肥(城)平(阴)三县的中心,距三县的县城各七十华里,与肥城的山区相连,也称为长(清)肥(城)山区。七七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的大峰山抗日根据地,同泰安、肥城山区、平阴、东阿山区相接壤,成为泰西地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保卫了人民,为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
  “九·一八”日寇侵占我东北三省以后,继而进犯冀东侵入平津,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爆发了芦沟桥事变。由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主义,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日寇沿津浦铁路长驱直下,济南沦陷在即,长清县城不断遭到敌机轰炸。东北及平津的大批流亡学生也纷纷来到济南、长清一带,亡国之痛迫在眉睫。广大人民,特别是广大爱国知识分子,义愤填膺忧心如焚,誓死不做亡国奴。正是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一九三七年的八、九月间,山东省委派来了共产党员魏金三、夏页文两同志。他们来到长清后,首先同长清县东关第一小学校长张耀南结合起来(魏、夏原都是他的学生),以该校为基地,积极开展了抗日救亡工作。首先积极发展“民先”队员和共产党员,建立“民先”领导组织,以此为开展活动的领导和核心。同时,大力宣传党的抗日救亡主张,广泛团结各方面爱国志士,积极筹划组织抗日游击队等。魏金三在一九三六年就经常回长清在知识分子中宣传共产党的“八一”宣言,抗日主张和红军北上抗日,反对国民党的“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主义等等。张耀南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他在“九·一八”事变后,就向学生积极进行抗日救亡教育,教唱抗日歌曲,演抗日话剧,聘请进步教员来任教,邀请进步分子来校讲学等等。他在东关第一小学任教八年,学生众多,德高望重,不仅在知识分子中有号召力,在一些士绅名流上层人物中也颇有威信。如魏金三从济南带来四位青年(潘伯范、潘伯祥,人称大潘二潘,夏津人,都是济南师范学生,另外有两位女同志),因语言、穿着同当地不同,引起国民党驻军的怀疑,被韩复榘驻长清的八十一师某团扣留。经张耀南前去交涉,以他们是进行抗日活动为理由,把他们要了出来。由于魏金三坚持党的领导和张耀南威信高,影响大,所以各项工作开展都比较顺利。
  一九三七年初,在张耀南的支持下,靖茂泉、朱翔九、张石庵、石中白等人,已组织了一个“育才教育用品合作社”,以经营教育用品为掩护,秘密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同年暑假期间,夏页文从济南来长清办补习班,就以合作社为联络点。八、九月间,魏、夏来长清后,又以此作为活动基地。
  一九三七年十月间,成立了长清县抗敌后援会。“抗敌后援会”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国民党提出“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以后,国民党各级政府自上而下统一建立的一个组织。当时,魏金三积极支持利用这一组织形式来开展我党领导的抗日救亡活动,它的任务是开展抗日宣传和抗日募捐。参加成立会议的有张耀南、魏金三、夏页文、崔健、杜敬秋、石中白、张治安、赵子明、张有壬朱翔九、张石庵、吴志笃、周海舟等。大家推选张耀南为主任,下设三个股:组织股由魏金三负责,宣传股由杜敬秋负责,总务股由赵子明负责。从此抗日救亡活动公开开展起来,向群众教唱抗日歌曲,演抗日话剧,上街演讲,还派人到附近农村去宣传,在街头演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等等。约十一月间,魏全三提出建立抗日游击队问题,在长清县东关第一小学酝酿拉起队伍,武装抗战。张耀南校长曾把留校学生(此时学校早已停课,一部分学生已离校回家)集中在操场上讲话,号召脱下长衫,武装抗日,愿意跟他这样做的和不愿意的分别列队,报名登记。
  济南沦陷后,长清形势吃紧,魏金三根据党的指示(三七年十月份,魏金三曾到泰安向山东省委汇报请示工作,这时省委有关于到农村去的指示),提议把活动中心转移到他的家乡南坦山去。从此,长清的抗日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
  南坦山在长清县境南部,村民三百多户,地处贫穷的山区,与大峰山相连(十六华里)。魏金三的父亲是小学教员,同群众有广泛的联系。到南坦山以后,就使活动中心从城镇转到农村,知识分子同广大农民相结合,似虎添翼,如鱼得水是重大的转折点。为革命活动广阔、深入、迅速地开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不久,就有了一批最早参加革命活动的农民积极分子,如魏文达,阎庆仁、胡光金等。
  为了建立抗日游击队,除继续组织扩大人员以外,最急需的是要搞到枪支款项。搞枪筹款的对象主要是地主富农。张耀南的中上层关系多,他为此昼夜奔忙。先从二区小屯杜鹤泉家弄到两三支枪,后又从铁路东搞到几支,是石中白从张耀南家用布袋装起来运到南坦山来的。还搞到一部分款,做为活动经费。但大家对成立游击队和开展游击战都不懂,怎么办呢?魏金三就到泰安向山东省委请示,要求派人来领导。省委指示,有几位党员同志安插在平阴县旦镇范筑先部队里。魏金三回到南坦山,和崔健一同到旦镇见到了万晓塘、袁彰武、冯向前。他们说:这支部队成分很复杂,除一部分石匠外,有不少地痞流氓。在这部队里尽可能坚持下去,如实在不行,再去南坦山。魏、崔回来不久,他们来南坦山了。他们来后建立了长清县的第一个党支部,万晓塘任书记,冯向前任组织委员,袁彰武任宣传委员,魏金三任军事委员。这时发展到大约有三、五十人了,但大部分还是来来往往,并未正式集中。
  为了扩大影响,党支部研究决定趁春节(农历正月初二日)去袭击长清县维持会(会长是汉奸张延年)。派夏页文、石中白到城内侦察敌情。不巧,就在农历的除夕,济南的日寇进驻了长清城,袭击汉奸维持会未能实现,随即改变计划,决定把人员全部集中,正式把队伍拉起来。在农历正月初三,到了长清县七区马山下的马湾庙,共集中六、七十人,二十几条枪,住在庙内。当时群众不理解,误以为是“土匪”,即由张耀南等出面,利用自己的影响和威信,向各村中上层人士及广大群众做宣传解释工作,初步站住了脚跟。这时大家一致感到需要有个名义,经过民主讨论,定名为山东抗日救国军,组织军事委员会,推举张耀南为委员长,冯晓云为指挥员,正式建立起一支抗日武装,树立起武装抗日的旗帜。这就是长清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举行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马山抗日武装聚义。
  听到以张北华为首的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打肥城(枪毙了肥城维持会长、汉奸范维新)、摸界首(夜袭津浦铁路的界首车站,打死十几个鬼子),取得了很大胜利,人心振奋,即派冯向前等前去同他们联系(当时张北华住肥城城内)同时袁彰武到聊城向上级党请示。经组织决定,把长清县马湾庙的这支抗日武装编为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的第四大队,大队长冯晓云,副大队长万晓塘,参谋长张耀南。下设三个中队,万晓塘(兼)、魏金三、潘伯范各任中队长,冯向前、袁彰武、夏页文分别任中队的政治战士。因为四大队的成分比较纯洁,主要是中小知识分子和农民,有党的组织和民先组织,是自卫团的基本依靠力量,主要任务是保卫团部,先是驻在肥城城内,后住樱桃峪(时间较长),也住过南尚里。张耀南以较多时间回长清活动,筹划枪支、款项,动员爱国志士参加抗战,队伍不断扩大。这段时间,为了配合台儿庄会战,在团部统一指挥下,曾参加炸万德桥等战斗。
  (三)
  一九三八年四月,日寇向肥城进攻,肥城失守,形势逐渐紧张。五月,中共泰西特委建立,特委书记段君毅来大峰山指导工作,决定部队分散活动,张北华率团部在泰肥山区,李文甫率四、十一、十七大队到长肥山区,主要是活动在大峰山及其周围的黄崖、岚峪、方峪、凤凰庄及黄河西岸的方四头等一带。大概是五、六月间,为了便于大峰山区同鲁西大平原联系,以山区为依托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决定将自卫团的第四、十一、十七三个大队改编为山东省第六专区第十支队大峰山独立营,营长汪毅,副营长曹洪胜,政委李文甫,参某长张耀南,以大峰山为活动中心。从此正式开辟了大峰山抗日根据地。
  党组织是创建大峰山抗日根据地的领导核心。魏金三等同志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一九三六年至三七年以前,在长清县城内外活动的一段时间里,为了给发展党员创造条件,就积极发展党的外围组织——友联社、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有不少同志如孟庆华、张治安、吴志笃、石中白、董涛、崔健等就是在这段时间加入友联社和民先的。张耀南加入民先也比较早,是东关一小教员董荣萱(共产党员)介绍的。当时是先从抗日积极分子中发展友联社、民先,再从其中发展党员,党是秘密的。当万晓塘、袁彰武、冯向前来到南坦山建立第一个党支部时,长清原有的党员是魏金三、夏页文、崔健。一九三八年五月中共泰西特委建立后,接着建立了中共长清县委会,万晓塘为县委书记,袁振、冯向前、魏金三为委员。这时,除了在部队内部积极发展党员以外,为了发动群众,开辟地方工作,冯向前谷洪年、崔健等同志曾在大峰山开办军政训练班,主要吸收地方积极分子来学习,从中发展了一批党员,选拨了一批地方干部,如王子亭、王健等就是训练班的学生。不久,泰西特委专门发出指示,要求军队党组织帮助地方上建党。为此,魏金三、崔健从部队调出做地方工作。崔健离开部队,任七、八区区委书记(七区、八区合建一个区委)。后来,万晓塘调离,魏金三任县委书记。到一九三八年十二月间,崔健任县委书记,当时,发展党员从县到区,到支部,以及每个党员,都是从上到下具体分配任务的,限期发展多少,完不成任务的要受批评。入党志愿书是油印的。发展对象主要是雇农,贫下中农,以及积极抗日的中小知识分子。如果是富农以上成份,必须经过更高一级的党委批准。到一九三九年春,已经在农村中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起一批党支部。这些党员多是中小知识分子和贫雇农,都是抗日积极分子。入党后多数担任乡村干部,有的任乡、村长,有的任农、工、青、妇会会长或自卫队长、民兵连长等。到一九三九年底全县已有党员一万多人,不但在根据地村村建立了党支部,而且把我们的工作深入到敌人的心脏,一直到济南附近的村庄,都有了我们的党组织。敌人在长清城郊和铁路沿线建立的什么“爱护村”、“新民会”等等,都因为有我们的党员打进去掌握了领导权,实际上做抗日工作,起到抗日作用。在建党同时,积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普遍地建立了农民、工人、青年、妇女救国会及儿童团、抗日自卫队、民兵。他们站岗放哨,查路条,抓汉奸,支援前线,配合部队作战等,到处是抗日的歌声,抗日民主的空气非常活跃。同时,城内的敌伪工作也开展起来,把我们的党员打入伪军和伪政权内部,对敌人的行动我们可以及时得到情报。此时日伪军的行动困难,便对我进行报复,疯狂扫荡,但都以失败告终。由于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大量发展党员的指示,一九三八年下半年和一九三九年是长清县党的组织大发展的一年,也是各方面工作大发展的一年,因而获得了中共泰西特委授予的模范县的称号。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军队,没有武装斗争的胜利,大峰山根据地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所以大峰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同我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大峰山先后成立了三个独立营,既坚持了游击战争,又为主力部队输送了兵员。山东西区抗敌自卫团的四、十一、十七大队改编为山东省第六区第十支队大峰山独立营时,下属三个连。营长汪毅又同张耀南商议,要他兼任第四连连长,负责组建第四连,并派共产党员杜敬秋任指导员。经过二、三个月时间,发展到百人左右。除筹集到一部分步枪外,还搞到一挺机枪。独立营进一步发展,大峰山的影响日益扩大。到一九三八年八月,十支队的主力——机枪营,在营长刘致远的带领下,奉命到大峰山一带配合独立营活动。鲁西区党委(书记张霖之)决定,将大峰山独立营编为十支队第二团,刘致远为团长,张耀南为副团长,史钦深为政治部主任(汪毅调回鲁西北,李文甫调泰西特委)。张耀南原带的独立营四连,编进十支队二团的第三营。十月间,日寇进犯聊城,十支队二团奉命驰援,急行军至茌平县的广平镇,聊城已失守,游击司令范筑先牺牲,二团奉命去馆陶,从此十支队二团正式调离了大峰山,张耀南则继续留在长清县工作。所留的独立营大部分同志升级为山东纵队六支队二团的主力,曹洪胜为团长,张潭为政委。根据特委段君毅同志指示,县委决定新建一个独立营,营长是吴庆林,政委魏金三,政治部主任崔健。不久又升级为六支队三营,长清县委又建立起一个独立营。大峰山抗日根据地就这样不断地向主力部队输送兵员,地方部队和民兵也不断发展状大,主力部队和民兵三结合的抗日游击战争不断深入开展。
  几次影响较大的战斗:一九三八年七月的下巴战斗,七月的一天,接到侦察员的敌情报告,说平阴城内的六、七百名鬼子,要回到长清去。独立营营长汪毅一面派人继续侦察,,一面组织各连干部到长(清)平(阴)公路看地形,准备伏击敌人,同时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伏击地点选择在下巴村的附近,因这一段公路是丘陵地,一边是两米多高的石堰,居高临下,石堰后面是层层梯田,高梁、玉米已一人多高,便于部队隐蔽和战后转移。当时,独立营的主力在大峰山,即从留守部队中选出数十名有一定作战经验的战士,重新编了班、排,指定临时班、排长,在前沿阵地的每人发给两颗手榴弹,冯向前负责指挥,以冯的枪响为号,汪毅带步枪队负责掩护。崔健、杜敬秋、董涛等参加了这次战斗。拂晓进入埋伏阵地,分散隐蔽、卧倒待命。并派张骥骑脚踏车,负责侦察和联系。当时正是农历六月,天气很热,一直等到早上八点多,敌人由南向北来。因为日寇进入长(清)平(阴)后,尚未遭到大的打击,所以骄横至极。前面是骑兵,后面是步兵,最后是辎重汽车,既不侦察,也没有尖兵,浩浩荡荡,如入无人之境,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里是埋葬他们的坟墓。敌人进入包围圈后,先让过骑兵,对准敌人步兵和汽车的结合部,一声枪响,手榴弹,像冰雹一样向鬼子头上砸去,爆炸声顿时响彻山谷,打得鬼子晕头转向,血肉横飞,乱作一团。等敌人清醒过来,骑兵回头增援,我们早已按原计划安全撤退。第二天全部在岚峪集合,庆祝胜利。这次战斗共打死打伤日寇四、五十人,我牺牲战士一名。事后,敌人在下巴一带烧杀抢掠,疯狂报复,当地群众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贡献。这是大峰山根据地建立以来第一次大的战斗,大大鼓舞了部队士气和人民的抗日热情,使广大群众更加看清了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真正的抗日队伍,对我们更加拥护和支持,发展了大好形势,为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反顽斗争中,大峰山独立营起了很大作用。当时在长(清)肥(城)一带活动的顽军主要是国民党顽固派专员郁仁智和肥城县长田家滨,他们住在五眼井、李庄一带。我大峰山独立营在黄崖,方峪等地,隔山相望,数次同他们作战。一九三八年十月,日寇进攻聊城,我大峰山部队的主力奉令支援,暂时离开大峰山。郁仁智便乘虚进犯,妄图吃掉我大峰山留守部队,抢占我大峰山根据地,派了他的一个主力连直插独立营驻地黄崖村。我留守部队的营长、红军干部曹红胜勇敢、沉着、机智,在他的指挥下,将该连全歼。紧接着在山东西区抗敌自卫团的支援下,同郁仁智展开了全面的战斗,将其大部歼灭。
  凤凰庄战斗:一九三九年春,魏金三同志带六支队三营住在长清八区凤凰庄。石岗据点(距凤凰庄只有七、八华里)的鬼子向我凤凰庄进攻,我军奋起抵抗,把敌人击退。在这次战斗中魏金三同志负伤。
  一九三九年四、五月份,为了进一步发动群众,发展武装,扩大根据地,决定向黄河西发展,成立大峰山武装工作团,委任张耀南为武装工作团团长(以一一五师名义发的委任状),石中白等同志协助。带战士二十余人,十七、八支部步枪,活动在长清八、九、十区,肥城九区,有时还活动到齐河县去。所到之处,群众情绪很高。当他们住在黄河西崔家桥时,一日拂晓,黄河东石岗据点的鬼子,夜渡黄河来偷袭他们,接到群众送来的情报,当即奋起应战。因为地形有利,又有群众自卫队的配合,迎头痛击了敌人,击毙日寇小队长,其余敌人狠狈逃窜,敌弃尸一具,我无伤亡。过了几天,齐河二区的群众送来情报,说齐河城的鬼子于某日要到齐河二区焦家庙据点去,要求前去打击。武装工作团决定前去,结果鬼子没有来,便乘其不备,突然袭击,把焦家庙的据点打掉,缴获战马一匹,步枪二十余支。从此,武装工作团声威大震,群众情绪激昂,队伍迅速发展到百余人,大峰山根据地的影响也更加扩大。
  以后还打了大大小小的许多战斗,随着军事上不断取得胜利,不脱产的人民武装——民兵、自卫队也日益发展壮大,建立了长清县人民抗日自卫队司令部,推举张骥同志为司令员人称张司令,还有不少村庄为保家卫国,自动组织了“红枪会”(红枪会是当地的一种封建迷信组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党有领导地派人参加进去,掌握、引导他们抗日、保家、抓汉奸,配合游击队作战等。
  有一次长清的日伪军到三区的池子、大彦一带扫荡,周围村庄的“红枪会”会员,主动集合起来,以大刀、长矛,同敌人展开白刃战,杀得敌人狼狈逃窜。抗日烈火越烧越旺,形势越来越好。
  一九三八年间,为了进一步发动群众,中共长清县委决定成立长清县抗日动员委员会,由张耀南负责,派共产党员石中白、吴力践协助,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召开了成立大会,选举张耀南为主任。各区也相继建立了动委会,建立起正式的组织领导系统。这一组织对广泛发动群众参加抗日工作,团结广大爱国的中、上层民主人士,筹备粮草弹药支援部队,以及为后来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等,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实际上这也是建立人民政权的组织准备工作。
  随着形势的发展,建立人民政权的条件成熟了,但我们对建立人民抗日政权的认识不足。在一九三八年间,刘致远同志就曾建议张耀南筹建县政府并任县长。张认为:抗战不是为了做官,不愿当县长。县委对罗政委和地委关于建立抗日政权的指示执行不力,对这项工作抓的不紧,于一九三九年四月,县委书记崔健曾受到地委批评、并给予党内警告的处分。在地委的督促下,崔健同张耀南切实讨论,作出计划。于一九三九年六月,各区、乡选出人民代表,集中在长清县县七区崮头镇县立高级小学召开大会,选举张耀南为长清县人民自己的第一任县长,这是泰西出现的第一个人民抗日政府(在此以前,虽有我们共产党员于会川任肥城县长,但都是利用国民党专员郁仁智委派的)。消息传出,广大群众极为兴奋,到处敲锣打鼓,呼口号、贴标语,表示坚决拥护。他们说:“这是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次,人民真正当家做了主。”县政府成立后,相继建立了区、乡、村人民政权,各级人民政权建立后,首先是实行“二五减租”、“减息”,实行合理负担(政府征粮派款按户主的田地多少,累计负担)这大大保护了农民利益,具体落实了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和一切爱国民主人士的政策。同时,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也进一步扩大。动员爱国的士绅名流及中上层人士参加政权,有力的出力,有人的出人,有钱的出钱支援抗日战争。如二区区长田子全,战前曾是国民党的区长,在我党教育引导下被选为二区的人民抗日区长,同我党关系很好,工作积极,对敌斗争坚决,后被日寇逮捕,英勇牺牲。如七区满井峪村的孟琴轩,富农,战前是七区崮头镇高级小学校长,也参加我县人民政府任科长,该同志一直跟党工作,经过艰苦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建国后在山东省水利厅工作,现已去世。总之,人民政府建立以后,进一步发动了群众,党的组织大发展,农会、工会、妇女会、自卫队、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大发展,统一战线进一步扩大,群众性的武装斗争,“地雷战”“麻雀战”等进一步开展,迅速出现了一个轰轰烈烈的新局面。
  一九三九年十月,崔健调到泰西地委任政工部长,由吴力践任县委书记。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鲁西区党委决定成立泰西地区专员公署,召开了泰西地区八个县的县、区长会议,选举了张耀南为专员。张耀南离开长清,县长是韩培城。
  大峰山地处长、肥、平三县的结合部,西临黄河,南靠泰肥山区,在当时是泰西地区的战略要地,是鲁西平原与泰西山区联络的支点,大峰山根据地的创建,树起了党的红旗,宣传了党的主张,发展了党的组织,发动了工农群众,扩大了人民武装,建立了人民政权,沉重地打击了敌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大峰山地区的人民把自己的子女输送到我们的部队,为党培养了大批优秀党员和干部。他们宁肯自己忍饥挨饿,而把大批的粮食和物资支援抗日战争。还有许多干部、战士和群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大峰山人民的革命业绩,永载青史;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当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特别怀念魏金三同志和张耀南同志。
  魏金三,原名魏福品,长清县南坦山村人。一九二九年底毕业于长清县东关小学,后任农村小学教员。一九三一年考入长清县立初级中学。当时正是日寇加紧侵华,国难当头,而国民党蒋介石却与人民为敌,对我党和红军进行围剿。在这种形势下,他受到进步刊物、书籍的影响,由爱国主义者进而向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一九三七年四月,他在济南、由共产党员韩丹桂(孙建秋)介绍入党,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济南曾同其他党员同志一起,发起组织党的外围组织“文化友联社”出版秘密进步刊物,宣传党的抗日救亡主张。“七·七”事变后,回到长清,积极组织抗日救国运动,继而举行马山抗日武装聚义,是大峰山抗日根据地的最主要创始人,为创建大峰山抗日根据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金三同志为人正直,处事老练,艰苦朴素,待人热情,谦虚诚恳,富有自我牺牲精神,在党内外干部和群众中威信很高,是我党的优秀党员,富有才华的领导人,不幸的是,一九四二年日寇对鲁西进行“九二七”大扫荡时,他在突围战斗中负重伤,抢救无效,为国捐躯,献出了自己的年青的生命。
  张耀南,原名张星寿,长清纸坊村人,一九○一年二月五日生。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曲阜)肄业。因在学生时期就受一些进步刊物和一些进步老师的影响,使自己成为一名坚定的民主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曾在家乡捐资兴学,为了学校卖掉四十多亩土地。北伐时期,曾发动家乡一带农民,并亲自带领两千多人到长清城内与当时军阀张宗昌委任的代理县长开展面对面的抗苛捐杂税的斗争。“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组织群众抵制日货。一九二九年到长清第一小学执教,几年后任校长,积极聘请思想进步的教师来校任教,教育学生抗日救国,教唱抗日歌曲,还经常同一些进步教员在一起探讨苏联十月革命和马列主义的理论等等。早在一九三三年秋就曾甘冒风险,邀请留苏学生当时就传闻是共产党员的庄玉英到校讲演。他还曾联络知识界比较正义的人士,同当时的国民党县教育局长王辑五开展斗争。一九三七年经本校教员董世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为队员。耀南同志为人正直,待人诚恳,廉洁奉公,疾恶如仇。“七·七”事变前后,正是在他面临国破家亡、忧心如焚之际,找到了党的领导。为了抗日救国,他毅然变卖家产支援抗战,并动员全家奔赴抗日救国第一线。为了抗日救国,他搞武器、筹粮款,拉部队、开展统战工作和亲自参加战斗等等。他为大峰山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大峰山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一九三九年六月,他被长清县人民选为第一任抗日民主县长,一九三九年十一月,被八个县人民选为泰西专署第一任专员。在长清县和泰西地区,对张耀南这个名字,可以说妇孺皆知,交口称颂,是泰西地区很有威望的领导人之一。在党的教育和革命实践锻炼中,他逐渐从一个坚定的民主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转变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一九三九年一月,经共产党员吴力践、孟可铭介绍,他加入了共产党。他认为:自己终于以实际的革命行动,取得了党的信任,成为党的一员,这是自己的莫大光荣。他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曾写道:“在激动的情绪下,我决定把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三十日这一天,作为自己的入党纪念日,永记不忘”。事实证明,张耀南同志是忠实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的。他一生为革命勤勤恳恳,竞竞业业,谦虚谨慎,难苦朴素,从不计较名利地位和个人得失,尽管一生道路坎坷,但他始终任劳任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倾注了自己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在“文革”时期他同许多老革命战士一样,受到林彪、“四人帮”残酷的精神折摩和肉体摧残。于一九七五年十月五日因患癌症,与世长辞。
  张石庵同志(原名张培华),长清徐家洼人。“七·七”事变”前任小学教员,“七·七”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是“育才教育用品合作社”和“抗敌后援会”的成员,他一九三八年初入党,一九三九年任长清县委组织部部长。一九三九年六月,当他赴长清城附近工作时,在长清二区小屯村同日寇遭遇被捕。他在狱中大义凛然,威武不屈,同日本侵略者和汉奸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曾设法在狱中送出一小纸条给县委,用铅笔写着:我决心为革命牺牲,望大家革命到底(大意如此)。后在长清北门外,被日寇砍头,英勇就义。就义前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革命口号,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
  在难苦斗争的年代,革命人民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有多少烈士以自己的鲜血浇灌了大峰山这一抗日根据地的革命灿烂之花。今天,我们在党的三中全会正确路线指引下,在建设社会主义,努力实现四化的征途中,要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的光荣,缅怀先烈,艰苦奋斗,振兴中华,以慰英灵。
  一九八四年五月三十日于杭州
  (县党史办公室供稿,本刊略有删改)

知识出处

长清文史资料

《长清文史资料》

本刊收录山东省长清县近现代历史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工商、民族、华侨和宗教等各方面的文史资料。本辑共设有抗日战争时期的资料、文物古迹介绍、历史资料和烈士传略等4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崔健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