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楼杂货店的破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清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268
颗粒名称: 五峰楼杂货店的破产
分类号: K295.21
页数: 3
页码: 69-7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五峰楼杂货店的破产,五峰楼杂货店在抗日战争前,曾是长清县商界的大户。座落在县城大隅首以西路北,店主人张京笃等情况。
关键词: 长清县 五峰楼 杂货店

内容

五峰楼杂货店在抗日战争前,曾是长清县商界的大户。座落在县城大隅首以西路北,店主人张京笃。
  张氏的先人原居黄河西岸相保(今属齐河县境)周家庄。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秋,黄河在西岸潘店一带决口,河水北下周家庄被掩,张氏东迁于县城西北角购地建村,名新周庄。民国初年张氏为糊口租县城乙种农校(今石麟小学)后院的靠东西大街平房一处,开始小本经营饭铺生意。最初只不过是为顾客烩烩干粮、下点面条、捎带着卖几杯茶水,没有商铺名号。由于经营的食品经济实惠、服务热情深得顾客赞赏,生意随之红火起来。后来,因为店主人经营得方,在小饭铺的基础上逐步增加了一些糖、茶、烟、调料、烧纸之类的小商品,成了一家比较像样的店铺。因为所租房舍原是五峰书院的旧址,故命店铺名五峰楼。
  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五峰楼的店主人买其对门魏氏的一处沿街住房,乔迁之后弃营饭铺生意,转向经营糖、茶、腌菜、食油、食盐、调料、糕点等副食品和煤炭、石油。以后又增销洋面、大米粮食之类。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芦沟桥事变前五峰楼商号达到鼎盛时期,所营商品极乎全是由济南用汽车大宗进货。不仅雇了店员也请来帐房先生,储货库房达到五、六间之多。与此同时店主人在他迁建的新村附近购买土地、扩建宅院成为县城附近有名气的富户。日本侵略军入侵长清后,五峰楼横遭抢劫,生意一度凋敞。1938年,五峰楼在他人的支持下(原济南供货的商号)生意又日益兴隆了起来。据人们传说,五峰楼由小本经营的饭铺发展到成为县城内外首屈一指的大商号有两个原因:一、店主人自始至终克己宽人,与雇用的人员同吃、同住,晚上自己守夜,逢年过节加发工钱,使店员与他同心同德搞经营:二,人和、信誉第一;他和店员一样对前来购货的顾客笑迎笑送,人们乐意花同样的钱在五峰楼买到质量好、数量足的物品,对济南向他供货的商号严守合同。然而,就是如此的经营,五峰楼也还是遭到了第二次、第三次抢劫而最后破产。
  公元1943年一个滴水成冰的黎明,笔者去石麟小学晨读,路经大隅首时见有人急促地敲打着五峰楼的店门,店主人张京笃披着大棉袄提着棉裤腰开了门,冷不防被敲门人紧紧抓住双手,两个躲在暗处的人猛窜上去拧起胳臂拖着就走,由于他地拼命争扎,敲门人又掏出手枪说:“走!不走就敲在你这里”。
  店主人张京笃在日伪特务队里坐牢长达半个多月,不仅遍体鳞伤生命垂危,而且还要向特务队交纳所谓通“匪”的罚款。加上投门子、托人情的开支,经商数十年的积蓄、家产和压架的货物极乎是所剩无几。张出狱后想关门停业,可是特务队又以不能“割断垂纶放跑鱼”为借口不准他歇业。
  公元1945年日本侵略军投降了,经商起家的张京笃对国民党抱有极大的希望,满以为国民党的到来会给他这个奉公守法的经商者带来“福音”便重整旗鼓,准备振兴企业。没想到,时代虽是变了,然而人却没换。匪性未改的冯二皮(冯寿朋)部队,接受国民党的改编之后又回长清来了。张京笃不争气的三女儿恋上了冯二皮部下的一个小排长。这人视财如命、六亲不认;婚后即索使其妻向父亲补要陪嫁。因为未能如愿竟发出话来说:“张京笃经商不规有通敌之嫌。”曾受过日伪特务队折磨的他,那还能听得了“通敌”这个词儿,为保全生命不得不向门婿折腰、陪款求其饶恕。经过三次劫掠之后的五峰楼商号达到了根枯茎秕,原气丧尽的地步,最后还是在长清解放前夕宣告了破产。

知识出处

长清文史资料

《长清文史资料》

本刊收录山东省长清县近现代历史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工商、民族、华侨和宗教等各方面的文史资料。本辑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回忆抗日战争时期长清县军民坚持抗战的资料,未设栏目名称;第二部分栏目名称为“文物古迹、特产”,第三部分为“历史回顾”。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智敏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