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我知道的埠村道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236
颗粒名称:
我知道的埠村道教
分类号:
B957.252
页数:
6
页码:
168-1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埠村道教,埠村道教以三清观为中心,经历代封建王朝的修缮和扩建,至清末民初,已成为一所占地13亩殿堂、廊庑俱全规模宏伟的大道院。
关键词:
章丘
宗教信仰
埠村道教
内容
我叫张孝勇,埠村镇埠东村人。因我祖上几代人,均在埠村镇三清观为道士,我童年时也曾穿过小道衣,故对埠村道教的渊源粗知一二。为了以古鉴今惠泽后人,就我亲见亲闻,直述如下。如有不当,请知情者指教。
据先辈们讲,埠村道教和埠村三清观的兴建有着直接关系·宋代赵孝宗,因夜梦太上老君,特于乾道九年(1165),颁旨天下,广修道观。埠村三清观就是在这年动工修建的·大殿落成,上派道门仙师王正中首居庙阁,迨至明洪武年间,三清观周围已形成一个蔚然可观的庙宇群体。有真武庙、三官庙、对峙庙、老君庙、观音阁、关帝庙、土地祠、城隍庙、文昌阁等,大小庙宇计有36座。这时住在三清观的道人有王本霞、马仁镇、牛仁满、杨义和、卢礼文、唐义松、苗智泰、陈智德、赵智安、李殿臣,号称十大仙师。
埠村道教以三清观为中心,经历代封建王朝的修缮和扩建,至清末民初,已成为一所占地13亩殿堂、廊庑俱全规模宏伟的大道院。它坐北朝南,居埠村镇大街中心。青灰砖墙、琉璃瓦顶,雕龙刻凤,金璧辉煌。殿正面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灵宝道君(即“三清”)的高大塑像。背面是真武大帝的金颜。四周塑有36尊天神,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其工艺之精不亚于灵岩寺的罗汉群。大殿东西两厢房也都塑有神像,观门南开,古朴典雅。其横匾“三清观”三字笔走龙蛇,传说为雪蓑手迹。走出观门,右看是文昌阁和钟鼓楼,左观是王灵官庙,与其相对的正南面是观音堂。彼时观内道士是马儆睢。他收有各方道徒百余名,他们每天早练功晚诵经,早晚之间苦修行。其修行宗旨是“诵经行道,治邦安民,学武防身健体;戒杀、戒淫、戒盗、戒赌;济难济贫;晟吾江山,俯吾社稷。”
埠村道教的武功是遐迩有名的。他们按职传艺,各有所长。除蜈蚣拳、八卦掌必须人人精熟之外,还得根据个人特长练一、二样绝招功夫,如钟鼓术,铙钹术、磬鱼术、掸佛术、笸箩术等等。他们共同的绝术是“吕祖剑”。这可用两件事例来证明他们的武功之高。约在1925年,号称“锦屏王”、“南霸天”的李延煜乘马车外出,前呼后拥行至三清观门前,时值道人正在打道场,李延煜叫车夫传令要道人给他闪路,而道士们只专心做法事,对其置之不理。于是李延煜大怒,命车夫和侍从策马硬闯。道长马殿魁飞步跃其车后,轻舒猿臂单手一拽,将李延煜连车带马拖回十几步,迫使李延煜改道而行。1943年,日本鬼子的一个小队驻在三清观。小队长山田津治见道士马加箴长得魁梧,欲以柔道术与之比武,马加箴伯给道长惹事生非,推说不懂武功。山田不信,再三纠缠,马家箴迫于无奈,只好“从命”。交手之后,在山田使出柔道绝招的一刹那,马加箴一个骑马蹲裆,顺手牵羊将山田的右腿抓起,一转身将其抛向离地五米高的空中,随之,双手抱月,稳稳当当把山田接在怀中。围观者击掌喝采。一向骄横跋扈从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的日本武夫,岂肯罢休,他恼羞成怒,将马加箴绑押在章丘城,灌煤油、坐老虎凳,残酷折磨。到底还是道士武功深,马加箴乘雨夜扭掉门鼻、打倒看守,逃了出来。
埠村三清观的道士,大都是下层贫民,来自五湖四海。原姓氏虽是张、王、李、赵,但按道规氏族论,凡入道者,一律归师姓,由道长命名。因此,这里的道士都是马姓。我祖上原姓张,修道后改姓马,解放后,我才恢复了张姓。
由于十仙师的分蘖传道,道友遍章丘,如旧章丘城的真武庙,胡山的吕祖庙和望鲁塔,垛庄的锦屏观,文祖的三官庙,旧军的真武庙,以及黄河一带的大小庙观,均有埠村道教的徒众。
据埠村三清观《道门鉴书志》记载,民国二十四年(1935),全县道士达三千余,以埠村三清观道教最盛。这里的道士可以娶妻衍后,可不吃斋,犹如俗家,所以道众兴旺。
据道书讲,道教分两大系,一曰“真君道”(亦名全真道),信奉真武大帝,诵《南华经》,吃斋,不婚,酷似佛教的和尚,但不剃度;一曰火(伙)君道,又名火居道,诵《道德经》,信奉太上老君,吃斋,蓄家室,俗谓“世俗道”,埠村道教即属此。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时局大变,埠村沦陷,三清观的道教名存实亡,只有马秀廷、马瑞廷兄弟二人住守在观里,其他大都逃荒异地,风流云散踪迹杳茫了。
抗战时期,三清观成了发动抗日、宣传救亡的圣地。许多爱国志士如李子荣(又名志高)、刘岱东、刘冠九等,他们以教员的身份,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工作。
1946年,埠村道教解散,道士们有的弃道归田,有的参加了八路军,也有的外出经商、打铁。历经数百年的埠村道教,就此步入了终点。
编后
道教何时兴起于章丘?有的说北魏,有的说唐宋,其说不一。元末明初章丘有一次人口大迁移,许多姓氏多从山西、河北迁来,故对前史不详。从一些碑文庙志上看,许多道观、寺院多见于明、清。
道教在章丘十分流行,建国前,各乡、村大都建有为道教所信奉的三清观(宫)、玉皇庙(阁)、老君殿、四御殿、娘娘庙(王母、后土、玄女)、三元(官)庙、真武庙、吕祖庙(阁、祠)、王灵官庙等等,不一而足。以上庙宇,多数住有道人,以传经布道。
章丘人最信仰的道神莫过于玉帝或称玉皇大帝,俗称天老爷。每个家庭,在北屋或北墙前,设有香台石,是专供玉帝的。每逢春节,香台石上放一牌位,上写“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当人们烧香燎纸时,往往祈告道“老爷好好保佑,风调雨顺,人口平安”。显然,人们把玉帝当做至高无上的神佛。
道教为东汉张道陵所创,因入道者交米五斗,所以又叫五斗米道。它是与佛教相对而生的。道家为了与佛门抗衡,先抬出《道德经》的作者老子为祖师爷,但觉得老君一人不够,压不倒佛家,于是又造出了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元始为老大,住在玉清仙境;灵宝为次,居上清仙境;老子为道德天尊,坐第三把交椅,住太清仙境,这就是道家的最高祖师“三清”。
三清爷地位虽高,但在章丘百姓眼里,远不如玉皇大帝,前文已述,不再重复。
章丘百姓除虔信玉帝外,其次就是各式各类的“娘娘”神。不管是王母娘娘(玉帝妻子)还是后土奶奶;不管是玄女(九天玄女)娘娘,还是斗姆奶奶或是桃花仙姑,她们都系女性,能赐子女,因此,不孕的妇女往往求之,俗说拴娃娃。
有的人家想多福多贵,这就有求于三官爷了。三官者即天官、地官、水官(相传他们是元始天尊的后人尧、舜、禹),天官能赐福,所以人人求之。
由于道教在章丘的传播,又加之许多神怪书刊的流行,如《封神榜》上的万仙斗法,《杨家将》中的大破天门阵,《东游记》上的八仙过海,《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以及《南游记》、《北游记》里边的朱雀、玄武等等,其中的左道旁门和成仙了道,对人们的影响很大。于是产生了什么“一贯道”、“皈依道”、“无极道”和“圣贤道”等。入道者不分职业、男女,入道后既不进庙亦不住观,与道士迥然不同。他们聚道成伙,逐渐形成一种社会帮派,它不但有宗教色彩,而且还带有政治色彩。
民国以来,埠村一带先后出现了一贯道、皈依道、圣贤道、无极道等,对群众危害甚大。建国后,这些道会遭到取缔,某些有罪恶的道首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编者
知识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山东省章丘县历史上政治、文化、人物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文史资料。本辑共设革命春秋、杏坛佳话、电影戏剧、古今评说、史海探赜等6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孝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张孝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