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抗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223
颗粒名称: 聚众抗日
分类号: K820.852
页数: 3
页码: 144-1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程学通聚众抗日的情况。
关键词: 章丘 聚众抗日 程学通

内容

1937年底,日寇渡过黄河,济南告急,省主席韩复不战而退。官则携款挈眷潜逃,兵则流散劫掠为匪。他们与各地豪绅武装、地痞游勇、地方民团集结为伙,自立山头,打起各式各样的抗日旗帜,一时司令到处有,团长遍地走。彼时章丘情况亦如此。除李漫村、宋乐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建的真正抗日武装外,他如程学通、翟毓蔚、王连仲等皆被国民党“封”为什么司令、旅长、团长,他们所率领的队伍,是既抗日又反共。
  正当日寇向我大举进攻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及时发表了《抗日宣言》,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日。蒋介石迫于形势和舆论的压力,接受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他不得不唱出:天无分南北,地无分东西,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在这种情况下,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国共合作。无数爱国志士,热血沸腾,投身抗战。
  济南沦陷后,程学通回到家乡,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酝酿,认为不抗日就会亡国,国之不存,何以谈家?于是决定聚众抗日。首先和本村侯祖全、侯方建等五、六人,联络外村七、八人,组成了十几人的队伍,搜集了当地土豪用来保家护院的枪支,及韩复榘所属谷良民二十二师溃退时丢弃的武器,上了胡山。
  刚转过年头,小学教师李曼村(万山村)、宋乐生(祖营坞村)等,经反复商量,决定投笔从戎,他们在共产党领导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司令廖容标、马耀南、姚仲明的帮助下,很快联络了五、六十人,于农历正月十七日,在三山峪村北面的石峪寺宣布起义,部队名曰“章丘人民抗日救国军”。程学通知道后,亦率二十多人前来参加。后在翟毓蔚分裂抗日队伍的影响下,旋又拉回胡山。恰在这时国民党在山东的军统特务头子秦启荣派人来与程学通联系。从此程学通便成了秦启荣的部下并为其效劳。
  秦启荣何许人也?他原是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生,蒋介石的得意门走。祖籍邹县,抗战前,蒋派他来山东任国民党党部常委,主要任务是搞特务活动,他是军统特务组织“复兴社(即蓝衣社)在山东的主要负责人。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大举进犯。1937年12月,兵抵黄河北岸,直逼济南,秦启荣乘韩复榘退却之际跑到汉口,通过关系,谋到一个敌后游击第五纵队的军事番号,回山东收编各种牌号的游击队。将山东26个山头的游击队整编成26个梯队,程学通与高松坡的游击队被编为第十八梯队。因高松坡曾是章丘第六区(普集一带)区长,班底较大,故秦启荣“封”他为司令,该队下设3个团:
  第一团团长,程学通;
  第二团团长,程次民(名学会);
  第三团团长,刘士远。
  不久,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正式命该部为别动总队游击第五纵队第十八梯队,司令还是高松坡,其下属编制不变。
  此时程学通的第一团(亦称九三大队)已发展到400来人,编为3个中队,即:
  第七中队,队长聂向坤;
  第八中队,队长庄德修;
  第九中队,队长张宪林。
  (以上序列系按整个十八梯队排编)
  三个中队分别活动在章丘、淄川、莱芜交界处的山区一带。

知识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

《章丘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山东省章丘县历史上政治、文化、人物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文史资料。本辑共设革命春秋、杏坛佳话、电影戏剧、古今评说、史海探赜等6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者秀
责任者
明兆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程学通
相关人物
翟毓蔚
相关人物
王连仲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