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电影戏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184
颗粒名称:
电影戏剧
分类号:
J95;J89
页数:
18
页码:
51-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章丘的电影戏剧情况。
关键词:
章丘
革命
电影戏剧
内容
我是1972年调县文化组工作的,任组长。1975年10月,文化组改文化局,任局长。1988年到政协工作。在我主持县文化局工作的十七个春秋里,对章丘的文化事业作了些工作。总的来说,有的是我亲身主办,有的是同有关单位协作,有些则是接受前人“遗产”巩固、发展。现就我亲历、亲见、亲闻,谈谈章丘的电影和戏剧事业的发展状况,不当之处,请知情者斧正。
电影
被人们誉为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的电影,是1921年(民国十年)才开始进入章丘的,首次放影是在旧章丘(今绣惠镇)北马道(今章丘一中操场)大场,系无声电影,内容多是些飞禽、走兽、虫鱼、花鸟之类。1928年之后,影片内容由物到人,如《荒江女侠》、《火烧红莲寺》、《女侠宝凤珠》、《西游记》等,有故事情节、有人物活动,看后能给人以思想教育和艺术享受。
1936年,黑白有声电影首次出现在章丘县衙,放映了《姊妹花》和《再生花》。抗日战争时期,日寇曾于1938年在伪县府门前和城隍庙附近,连续上映了《东亚共荣圈》这一为侵略魔鬼涂脂抹粉的故事片。据说,影片映出时,有的中国观众当场义愤填膺骂道:“东洋鬼子一手舞着带血的屠刀,一手摇曳着‘橄榄枝’,真是挂羊头卖狗肉,明明是杀人恶魔,却偏偏戴上救世主的光洁圣圈”。不少人影片未终便纷纷离去。
1948年秋,济南解放后,解放军某野战医院驻在翟家庄和东、西鹅庄,部队电影不断前来慰问演出。这是有声电影第一次出现在章丘农村。银幕架在村头空旷的场地上,光荣负伤的战士坐在正面,他们的周围挤满了男女群众。放映前,战士与群众互相拉歌,犹如军民联欢晚会。翻身农民大开眼界。
新中国诞生后,章丘人民对电影这个亲切的名子,不再感到陌生,但毕竟少见,有时听到某地有电影,往往外出四、五十里去看。1951年春,山东电影教育工作总队第五小队来章丘,在黄家湾、埠村镇演出苏联影片《玛丽黛传》和《青年近卫军》等,据埠村镇一场约计观众达万人,太阳未落,四外八乡的群众象赶山会似的朝埠村放映场地涌来。
1953年,泰安地区电影放映中队第51小分队分工负责章丘县的电影放映工作,全县较大的村镇,每年都能看到电影。1955年,我省电影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根据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艺需求,这个电影小队便下放到章丘,使我县具备了组建电影队的条件。在县文化村的具体领导下,正式建起了章丘县电影队,队部设在章丘城东关,队长车耀华,放影员吴乃臣,发电员赵宗臣,运输员袁玉明。那时下乡放映是非常辛苦的。行路靠马车,发电靠自摩,山道崎岖怪石嶙峋(如胡山区、垛庄区),洼路坎坷雨泥风沙(如高官寨区、黄河区)。晴天干道还好,能日行几十华里,如遇阴雨风沙,那就苦不可言了。一般情况下,爬山或路过沙滩时,全体队员都要下车,绳子套在肩膀上,帮牲口拉车。一到放映地,来不及休息,便分头活动起来,直到银幕挂好、麦克风响了,队员们才进村公所或学校开饭。吃的是面条和馍头,菜以豆腐、鸡蛋为主,很少吃肉,根本就不动酒,更无村干部奉陪。当降下银幕、骡马喂饱,这才洗洗脸,松松腰,打开铺盖卷,挺身一倒,十分舒服。这样的下乡放映生活持续了十多年。
1965年,在县文教局直接领导下组建了“章丘县电影放映队县队部”,下辖3个分队:
第一分队,队长庞传文。
第二分队,队长吴乃臣。
第三分队,队长孙永生。
县队部设副队长、会计各1人,副队长车耀华负责全部工作。1958年,队部随政府迁至明水,先在明水剧场后去章丘四中。1959年,本县组建了第一个35毫米移动式提包机放影队,序为第四分队,队长张振海。该机组的诞生,将章丘县的电影事业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同时也相应地提高了各分队的放映质量。1965年,电影队建立了党支部,由张振海任支部书记,直属县委领导。从此,章丘县的电影事业不论在政治上还是业务上,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支书张振海为人思想进步,精细过人,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在他积极领导下,电影分队于1966年由原来的4个发展到11个。各分队队长姓名如下:
袁士奎 苗秀海
张玉利 王绍海
王恒岭 袁方庭
李金祥 张思柱
吴乃臣 崔国岭
尹延东
至此,这个面积约一千七百平方公里、一千多个自然村、人口近百万的章丘县,达到了村村挂过银幕、人人看过电影、山山水水留有电影队员足迹的程度。在文祖公社(现文祖镇)三德范村的西南面,是风景幽美的锦屏山,上面住有一户人家,是清代道士李华南的后人。他们年年岁岁与山峦、松柏、仙云、野鹤为友,除当家的男子下山购买点生产用具和生活必需品外,其他成员特别是妇女,几乎是与社会隔绝,即使象新中国诞生、大跃进、大搞钢铁和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时代变动,似乎也和他们无关。我们的电影队员为使这个深山中的一家人能看上电影,在当地党组织和群众的帮助下,抬机器上山,终于使他们全家人饱尝了银幕艺术的幸福。
正当章丘电影事业朝着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大方向长足前进的时候,史无前例的“文革”风暴席卷而至,电影也将同其他文学艺术一样,被视为封资修“黑货”,要接受这场风暴的洗礼。1968年,电影体制改革,国办16毫米放映队分别下放到各公社。县电影队部改为县电影站,1972年又改为县电影管理站。这年我任县文化组(文化局前身)长,直接参与电影工作的管理,因此对这时期电影事业的发展变化更为了解。
为了更好地发挥电影这一别具艺术特点的宣传功能,我们密切配合时事以及全县广大农民的需求,绘制了许多科技与文艺相结合的幻灯片,在宣传政策、提高农民靠科技致富思想方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如《防治棉蛉虫》、《家庭养鸡》、《关于二胎生育政策的暂行规定》等,曾多次获奖并受到县委、县府领导的好评。1979年和1981年两次被评为省电影宣传先进单位。1982年,县电影管理站改为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隶属县文化局领导。
下面我再简单介绍一下关于电影院的建立、农村电影放映事业和科教电影放映方面的情况。
①1963年,在明水汇泉路北,建立了一处露天电影院,由县第四放映分队负责放映。设备简陋,如遇风雪阴雨,只好停放。虽如此,但它毕竟是章丘有史以来第一所露天影院。1974年,国家投资44万元,在露天影院原地动工兴建明水影院,到1977年10月1日落成,面积2270平方米,内设1154个座席,使用“松花江”5501型座机。1985年,购置了宽银幕立体电影设备。自此,章丘电影事业跨入现代化先进行列。
②在国办电影放映事业的带动和影响下,1958年绣惠公社(今绣惠镇)建立了全县第一个社办16毫米电影队,业务上归县电影队领导,到1964年收归国营,编为县第六分队。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我县农村电影事业有了迅速发展,宁家埠、垛庄、普集等公社相继建立了8.75毫米电影队。嗣后,许多村队也建起了8.75毫米放映队,既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又起到了特殊功能的宣传作用。据1985年统计,全县共有乡(镇)电影放映队18个,村办电影放映队118个,乡(镇)影剧院7个。
③1963年,电影队在县委、县府的领导下,由县科协、电影队、供销社、农业局、林业局、卫生局、变电所、文化馆等单位组成科技宣传放映队,到各乡村演出。影片有《颗粒剂防治玉米螟》、《甘薯储藏》、《节制生育》、《棉花红蛉虫》、《消灭地瓜黑斑病》,很受群众欢迎。1965年,县电影队作为先进代表出席了全国科学、教育、电影工作会议。对章丘科教电影放映的事迹和经验,《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大众日报》都先后作了报道。新闻电影制片厂为此特拍了《活跃在农村科技战线上的轻骑兵》的记录片,宣传了章丘科教电影的活动情况。1975年,苗秀海编写了《科教电影放映宣传中的几个问题》,对我县历年来科教电影放映情况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拔乱反正后的1978年、1982年,两次出席全国科技大会,两次参加全国、全省农村文化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章丘县的电影事业,从无到有、从城镇到农村、从一般到先进,经历了漫长曲折的道路。
戏剧
建国前,章丘无职业剧团,更无官办剧团。据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明代嘉靖年间,李开先罢归闲居乡里,终日以词曲自娱。他曾将家中歌童舞女组成小戏班,所谓“歌擅新声四十人”。这是章丘最早见之于史籍的“剧团”。清代“徽班”进京后形成的京戏。,为士人所喜爱。而向有名士之乡雅称的章丘,一时兴起了京剧。辛寨、刁镇、明水、相公、城关、大冶、杨家巷等村镇,都有业余爱好者,他们组成规模不等的小戏班,每届春节、庙会时登台演出。
此外,“周姑子”、“梆腔”等地方小戏尤为群众喜闻乐见。较有影响的戏班如:文祖镇青野村马夫远创办的“周姑子”班;财主朱凤集建立的“小阳春班”(莱芜梆子);陈家庄陈振花建立的“章丘梆子”戏班等。上述各种戏班都是私人业余性质的,而规模大、行当全、行头齐的官办(国营)剧团则是“章丘吕剧团”了。
章丘县吕剧团成立于1956年4月,它是在中共章丘县委和章丘县人民政府直接领导下建立的,是章丘有史以来第一个官办职业剧团。建团开始,首先选拨演员。第一批12人,他(她)们都是五官端正,身形颀秀、容貌俊俏、能歌善舞、年在二十岁以下的知识青年;第二批14人,连同第一批共26人,经短时间的学习后,便由文化舘的李玉迅同志带队去滕县(今滕州市)吕剧团拜师学艺。后又到山东省吕剧团培训。当演员们能登台演出《刘海砍樵》、《龙凤面》、《小姑贤》、《王定保借当》等剧目时,省文化局向剧团颁发了登记证,给剧团命名为“民间职业剧团”,并选出陈文法为首任团长。
1957年,剧团建立健全了组织,除剧团团长外,还委张良弼为副团长,王文娟为教戏老师,武志声任导演。主要演员有李佩霞、李佩莲(人称李氏二姊妹)、魏洪美、韩继荣、梁文生、李宗菊、郭松田等。为提高演出效果,购置了新戏衣、行头、灯光、布景、道具、音响,使剧团初具规模。同年,排演了大型古装戏《宝玉与黛玉》、《卖油郎独占花魁》。精彩的演出,摄人魂魄的艺术效果,感染了许许多多的观众。
1959年6月,省文化局正式批准章丘吕剧团为国营章丘吕剧团。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济南市吕剧团与章丘吕剧团联袂演出传统戏剧《武则天》。在训练和演出中,县剧团不少演员开始崭露头角,无论是唱念还是做打,都有独到之处。因此,市吕剧团从县吕剧团挑选了张万真、赵世荣、卢翠芳、刘凤良、宋少珍、杨春林、高秀文、焦方忠、温毕泉九名演员到市吕剧团,以加强其演出阵容。这九名演员是县吕剧团的骨干,他(她)们的表演艺术均有相当功底,造诣颇深。如男角演员张万真,在电影《逼婚记》中,所扮演的文丑历城知县,很有独创性,演出十分成功,受到观众的好评。同年11月,章丘县政府为培植新生力量,又招收新学员34名,经短期训练后,即边学习边演出。
1963年,为了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剧团开始上演革命现代戏,如反映农村阶级斗争的《夺印》、《社长的女儿》、《杨立贝》,鼓励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朝阳沟》,表现战争年代军民鱼水情的《红嫂》,他如《洪湖赤卫队》、《李二嫂改嫁》、《李双双》等等。这些戏剧的演出,对提高群众的政治思想觉悟、教育人们热爱共产党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十年动乱,剧团遭到冲击,1969年,章丘县吕剧团被撤销,演职人员少数分配到厂矿,大多数则迁回农村。1970年,章丘县革命委员会在原章丘吕剧团的基础上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主要大唱革命歌曲,伴之舞蹈,演出“京剧样板戏”如《红灯记》、《沙家浜》、《龙江颂》、《杜鹃山》等,有时也演小吕剧如《半蓝花生》、《都愿意》。1977年,“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改为“章丘县吕剧团。除吸收部分原吕剧团老演员外,又招收学员22名,不久赴各地演出。1981年,参加了济南市文化局举办的青年会演,有6人获奖。当历史车轮转到1990年的时候,我县有史以来第一个官办职业剧团,经历了34个春秋,结束了它的舞台活动。
章丘县吕剧团,演出时间虽短,但在我县戏剧史上,却产生过相当重要的影响,应将它载之青史,供后人评说。
周姑子戏著名演员李德兴
陈天富
本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在济南新市场风顺茶园,有一位特别招观众喜欢的周姑子戏旦角演员,他的名子叫李德兴,乳名跟住子。人们把“跟住子”这个名子叫常了,它逐渐变成了李德兴的艺名。只要“跟住子”的戏报一贴出,观众就会蜂拥而至,剧场暴满。当时,在济南、历城、章丘、淄川一带曾流行着这样几句话:“待要听,李德兴;做得好,鲜樱桃(邓洪山);闹得奇,自来喜(王焕魁);唱、做细,半碗蜜(高柱坊)。四位旦角,各有特点。其中李德兴尤为观众喜爱。
李德兴,章丘县龙山镇大官庄人,成名后定居济南市奎文街。他幼时生性顽皮,不爱读书。其父是一位私塾先生,耳提面命,严训诱导,小德兴就是不听,父母无奈,只好由他了。
彼时,村里有一“子弟玩友”班,聘外地老艺人来教唱小戏,李德兴天天在窗外偷学,人家唱一句他跟着哼一句,人家咋表演,他就学着咋比划。时间久了,被教戏的师傅靳成花看在眼里。一次,李德兴正在窗外边唱边表演,靳成花走到他跟前,问他叫什么名子,他说俺叫“跟住子”。又问他愿意唱戏吗?他连声说愿意愿意。于是靳成花把他叫到戏房里,让他演唱一段。小跟住大大方方地唱了一段《祝英台》中的十八相送,大家不禁为之一怔,他小小年纪,未经师傅指教,怎么唱得这么板正腔圆,有声有情?一致认为他是个戏坯子,于是吸收他入班学戏。孰料他父亲恪守儒道,执意不允,说什么唱戏的属下九流,败坏门风,为人看不起。但德兴意志坚强,不让在家学戏,他到外边去闯。不久,一伙变戏法(现在叫魔术)的进村卖艺,他暗地与人说好,便随这伙人天南海北学艺去了。
李德兴的出走,引起家中和邻居们的不安,到处寻找均不见影。母亲天天哭得泪人似的,父亲也终日长嘘短叹懊悔不已。后来,本村有经济人来往于天津,在河北省的沧州无意中发现了他,经一番疏通,才把他领回家。
父母见到儿子不忍心责备,便细心耐心地劝他要读书上进。父亲本是私塾先生就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道理,一遍又一遍地讲给儿子听,并顿足捶胸地说,当了“戏子”,代代不能进仕途呵!见人也得矮三分啊!甭管怎样说,小跟住仍然如痴如迷地学戏。他反复对父母说,你们放心,我一定学好唱戏,要唱很多的钱来孝敬二老。父亲知道儿子志不可违,只好由他去了。
李德兴先拜靳成章、靳成花为师,起早睡晚,孜孜矻矻,潜心学艺。半年之后,便登台出演了。头一出就是《双下山》,来了个开门红,连演六场,场场是人山人海。观众们都说,这小旦真漂亮,唱做俱佳,声情并茂,叫人越看越爱看。
李德兴,不高不矮的身材,天庭饱满,地颏方圆,明眸皓齿,面若傅粉。化妆以后,言语行止宛若一个美貌的少女。当他唱红了以后,每到一地,只要“跟住子”的牌子一挂,群众闻讯就会从四面八方拥来。他一卸装,大男小女就会立刻围上去,从头到足看个不够。当时流传着这样两句话:“跟住子下了台,大闺女小媳妇围上来。”
有一次到外地演出,第一天演完戏,他到街上闲步,忽然被一群妇女围住,七嘴八舌地说,他就是唱祝英台的小旦;他就是跟住子。人越来越多,真象“潘安走进洛阳道”。机智的李德兴为大家变了个“小戏法”,这才挤出人围。恰在这天晚上,一位俊秀的姑娘,走进他的住处,俏声说,跟住哥俺想跟你学唱戏行吗?李德兴将姑娘上下打量了一下,黑亮的头发,长长的辫子,白皙的面庞,一双水灵灵的眼睛,怪精神的。便说,唱戏可挺苦啊,你受得了吗?姑娘说,俺不怕苦。他又问姑娘你爹娘愿意吗?姑娘说这不用你管。李德兴拗不过姑娘,只好把他收下,嗣后,两人终成眷属。这就是后来的李德兴夫人,两人常搭档演出。她常对师弟明鸿钧、赵明玉、明先柱等人说:“要好生唱戏,要唱上个媳妇,当年我就是看着你德兴哥唱戏唱得好,才当卓文君跟他私奔的嘛”?
约在民国七年(1918),李德兴已是艺技斐然享誉遐迩。他自己购置戏厢,领班去济南新市场卖艺,不久,被风顺茶园老板张凤池看中,于是和他签订合同,进园售票演出。他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雪梅吊孝》,使广大青年观众着了情动于衷,柔肠欲断,泫然泪下。产生了与封建包办婚姻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总之,他演喜剧,能使人捧腹大笑;演悲剧,能叫人泣不成声;演正剧,能让人爱憎分明,为善行义。当他戏艺蜚声泉城之后,许多乡下戏友纷纷来投。如济阳的冯孝德、杨廷富;艺名自来喜的王焕奎兄弟;名扬邹平、齐东的高柱坊(艺名半碗蜜),还有一艺名叫四季花的。更多的则是章丘人,如靳成章、靳成花、陈承业、明鸿钧、明先柱、刘芳玉、赵明玉等。之后的邓洪山(鲜樱桃)也常来与之搭班。自此,各路“周姑子戏”艺人,咸集泉城,其中名流,标新立异,各树一帜,逐渐形成了以李德兴为首的周姑子戏四大名旦(王焕奎、高柱坊、邓洪山)。在当时曾一度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凡是青衣、花旦演员,都怵头和李德兴同台出演,因为别人费九牛二虎之力唱半天来,李德兴轻启朱唇唱两三句,就使别人黯然失色。但李德兴并无故弄绝技出人头地之心,他总是认认真真地唱戏,本本分分地做人。
约在张宗昌主鲁时期,曾有一贵妇人,看了李德兴的《秦雪梅吊孝》后,一病恹然,卧床不起,既不吃药,也不用针,只是恍迷间常问“那个秦雪梅呢?我能再见见他吗?”家人无奈,只好托人将李德兴请到府中。他对病妇说,那是做戏,不是真的。病妇目不转睛地盯着德兴:李先生,“吊孝”一段您唱得太令人伤感了。据说,此后那贵妇人的病不久就好了。
一些行家们对李德兴舞台艺术的评价是:低回婉转不乏活泼俏丽;典雅大方之中又见刚健婀娜,吐字如珠,音正腔圆。他不但艺佳,而且品德高尚,心地善良,热于助人。旧社会同行是冤家,可李德兴不是这样。据老艺人明鸿钧先生当年的切身感受,说师兄李德兴是他一生中的恩人。每当他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时,李德兴总是慷慨相助。1920年,明鸿钧才11岁,跟老师初次进济演出,住在师兄李德兴家里,他对来者嘘寒问暖,使人备感亲切。他有时挨了师傅的打,师兄抚慰劝解。有一次,戏班去王讷公馆唱堂会,他与李德兴合演的《庵庵送米》,东主开了不少单赏。李德兴问明鸿钧:“有你的单赏吗”?明说没有(那时明鸿钧正在学徒期间,只管吃饭和小费),李德兴立即找到明所在的戏班班主马夫远,为他争出了单赏五块现洋,小鸿钧感动的哭了。
明鸿钧十四岁时,刚满徒谢师完毕,老母病故。回家料理丧事。因年幼的弟弟无人照养,兄弟二人只好相依为命,另谋生计。为赚钱糊口,跟人到济南卖鸡蛋,恰好被李德兴碰见,备叙原委,李要鸿钧再进班唱戏,鸿钧蒙情不尽。可班里的份股人员甚至连明鸿钧的师傅靳成章也不同意,因时值八月节,正是唱戏的黄金时期,有道是“金正月,银二月,不好不歹七、八月”。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开销。李德兴力排众意,说什么咱们都是讨乞混穷的“戏化”子,鸿钧兄弟二人年小无依,正是困难的时候,慢说他还是咱班里的人,有师徒之情,师兄弟之意,就是别的同行到了这个地步,也得拉他一把。就这样李德兴将明鸿钧留在班里。他对明鸿钧是这样,对其他人也是如此。
李德兴成名发迹后不忘乡亲,每年春节大官庄唱戏、扮玩,凡乡亲们有要他帮忙的事,他总是有求必应,宁愿自己作难,也要乡亲们满意而归。
晚年,他患痔疮,登台演出有困难,急需班里照顾,不料个别嫉妒成性、视财如命的份股头头,竟不念旧情,非但不照顾,反而把他排出戏班。德高艺精的李德兴,在病、气交加之下自缢身亡。
他死后,凤顺茶园封闭消息,仍挂“跟住子”的戏牌,以招徕观众,如是两年不衰。
(明兆乙整理)
龙山镇政协供稿
周姑子戏艺人师明春
孙澍之 张景谱
曾名扬一方的“周姑子”(亦名“肘鼓子”)戏艺人师明春,他的名子伴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推移,在人们的忆念中早已淡漠,可他那情湛的艺术表演和天真烂漫庄谐兼容的舞台形象,却深深刻印在当年广大观众的心坎里,我们就是其中的见证者。
师明春于1886年,出生在白云湖乡石珩村的一个贫苦家庭里。自幼聪明伶俐,爱好说唱,颇显艺术才华。生活拮据的父母无力供他上学,十五岁就外出投师学艺,三年艺满,搭班唱戏,以艺会友,足迹遍章丘、历城、济阳、邹平、淄川、博山、济南、周村等地。他工于花旦娴于青衣,唱腔婉美、表演细腻、声情并茂、形神兼备,所到之处,给观众留下美好的印象。
由于师明春生长在农村,活动于民间,对乡闾群众的忧喜苦乐体会深刻,特别是那些受治于父权、夫权、族权、神权,桎梏于“三从、四德”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妇女,所以能塑造出一个个别具特色为观众所喜爱的妇女形象,使其维肖维妙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舞台上。
按说一个男性演员扮女角,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处处如意,会时多时少地露出男性的破绽。可在明春来说,不但不露男性破绽,而且一粉墨登台,用农民观众的话说“比女人还女人”。人们说他是男身女性,更有甚者干脆赐他一个很不雅的绰号“浪妮子”。对此他并不介意,欣然以之作为自己的艺名流传于社会。
他所塑造的女性舞台形象,真是各尽其妙,演谁是谁。他演大家闺秀,是那样的温文尔雅;扮小家碧玉是那样的忸怩羞怯;饰农姑蚕妇又是那样的大方泼辣。他的演出,不管是庙会还是堂会,不管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不管是登戏台,还是“盘凳子”,只要他一出场,观众就报以热烈的掌声,随之即把视线投向他的表演,目不转睛凝神谛听。
在一次石珩村举办的春季庙会上,明春主演《小寡妇上坟》,他把一个旧社会失去丈夫的年轻妇女的孤单无依、惆怅郁闷、忍辱含诟的痛苦心情,通过细腻逼真的表演,抒发得淋漓尽致,从而将无数观众的心情吸引到剧中人身上,随着“小寡妇”的寂寞徬徨而伤心,伴着“小寡妇”的哭声而落泪。人群中有一位姓赵的寡妇开始暗自流泪,继而痛哭失声,怕人笑话,戏未终退场离去。她回到家大病一场,思前想后,与其守寡活受罪,不如跳出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火坑。于是鼓足了勇气,下定了决心,终于改嫁他人了。这不能不说《小寡妇上坟》一剧在这方面所产生的客观效果。再如,他在某地演《双下山》,明春扮祝英台,连演三场,场场暴满。据说有一李家女,看戏着了迷,在去戏场的路上,到南瓜地里小便,将怀中的孩子放在地上,这时传来戏场的锣鼓声,她急想着看戏,竟把一个大南瓜当孩子抱在怀中撒腿就跑。当孩子的哭声送进她的耳鼓时,她这才发现自己抱的是个大南瓜。这事是真是假,反正石珩一带的群众大都是这样说的。事到如今,姑且不去追求它的真假,这里说明一个问题,“浪妮子”的艺术表演能使观众达到入痴忘我的境界,可见他艺术功底之深、魅力之大。
那时,以他为首所带领的小戏班,少则三至五人,多则十几人,于春冬两闲或山会、庙会、堂会,出门唱戏,收入微薄只能糊口。农忙季节便停下来,演员们各回各村自谋生计。据老年人回忆,明春牵头领班的时间不多,一般是与外地同行搿夥搭班。经常在一起的有邓洪山(艺名鲜樱桃)父母兄弟、靳成章兄弟、明鸿钧、赵明玉、李德兴、胡志武等等。他们人少戏小,行头简单(伴奏只有一鼓、一锣、一〓,没有丝竹笙簧),所以易聚易散,今天在这村,明天到那村。某某有事空角,用时可随时找人顶替。他们所到之处,不仅给人们留下欢语笑声,还平添上一些酸甜苦辣;不仅给人们以美好的艺术享受,还给人们带来思想的启迪和人生哲理的思索。
1948年,在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要到来的时候,这位饱经风霜、久历忧患、土生土长深受百姓爱戴的庄户演员,告别了人世,享年62岁。他生有二男,长子顺盛,少年夭折;次子顺合,忠厚传家,现在已经是子孙满堂,全家幸福。
凡看过师明春演出的老观众,至今每每谈起,思念犹深,都说,师明春是咱家乡人培育出来的一株“蚕豆花”,它的缕缕清香永远飘洒在家乡的土地上。
知识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山东省章丘县历史上政治、文化、人物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文史资料。本辑共设革命春秋、杏坛佳话、电影戏剧、古今评说、史海探赜等6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靳奉尘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