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无尽的情思 深沉的怀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167
颗粒名称:
无尽的情思 深沉的怀念
其他题名:
忆家兄辛葭舟
分类号:
K820.852
页数:
12
页码:
1-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辛葭舟的生平事迹。
关键词:
章丘
辛葭舟
青州
内容
辛葭舟——我唯一的兄长,作古迄今屈指已过二十六个年头了,但在我思绪绵绵的时间长河里,好象波滚浪翻的一瞬。哥哥的音容笑貌,清晰可辨犹在目前,举止容与依稀可见若在身边。如烟往事俱忘却,唯有兄长萦脑际。
青少年时代
我叫辛月真,今年八十有三,祖籍章丘辛家寨村。父亲辛铸九,宦海浮沉、坎坷一生;母亲郝德卿,柔嘉端淑,尊姑敬嫜,心地善良,是位贤妻良母。她一生共怀十三胎,其中十一人幼稚天折,活下来成人的就是葭舟哥哥和我。父母是如何疼爱我们?由此可想而知。
哥哥生于1899年,长我十一岁。在我襁褓期间,哥哥十分爱护我。每天从书坊(私塾)回来,总是先抱我一会儿。我如果哭了,他就千方百计地哄我,扮鬼脸逗我,这是我从母亲口里知道的。
我四岁那年,哥哥结婚了。嫂子名叫赵慧真,是章丘旧军镇人。自幼除习女红针凿外,还读过女塾,颇通文墨。她既温文尔雅,又有闺阁风范,据当时族长们对她的评价是知书明理,“四德”皆备;邻居街坊们的看法是“芙蓉花面,乌云鬓鬟,三寸小脚,实在好看。”这些品评虽有夸大,但事实上,嫂子的确是德容俱佳,忠厚淑懿,是哥哥的贤内助。
第二年,嫂子头胎生了个粉笃笃的女娃,给全家添了喜庆,更给我的幼龄生活增加了无限乐趣。不久,父亲为了一家人在一起好照顾,便把哥哥一家连同我和母亲接去青州,(即青州市),那时父亲在省立四师任校长并给十中兼课。二十岁的嫂子,十六岁的哥哥,五岁的我,未满周岁的姪女,加上双亲六口之家的衣食住行,全靠父亲的微薄薪水来维持。
青州是个古老的城市,是我国最早的九州之一。这里有李清照故居、有明朝的衡王府,还有清代的八旗兵营等古迹,可惜那时我年纪小,不懂这些历史故事。
几年后,我们从青州又迁居济南。哥哥在省立一中读书,他每学期的考试成绩都是优等的。毕业后,根据他的志愿考取了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1919年,北京爆发了震惊中外举世瞩目的“五四”反帝反封建运动。哥哥自始至终参加了集会、游行、罢课斗争。据他回家时告诉我们:1919年5月初,北大同学去朝大讲演宣传,说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平会议上,公开拒绝中国代表向和会提出的“要帝国主义放弃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和收回“山东的一切被日本夺去的权利”的正义要求。可耻的军阀政府竟不惜出卖民族、出卖祖国利益而隹备在和约。上签字。大家听了义愤填膺,当即高呼:反对和约签字!坚决取消日本亡我的二十一条!还我青岛!一切帝国主义侵略者从中国领土上滚出去!我们山东籍的同学表现的特别积极。5月4日,我们朝大同学按时列队开到天安门广场,此时,不少学校的同学已到达,约有数千人。各队高擎标语牌,队列整齐,气氛庄严肃穆。代表们纷纷登台,慷慨陈词,声泪俱下,控诉帝国主义的罪行和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坚决严惩大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口号声、怒吼声犹如山崩海啸,震彻北京城。随之游行、示威,包围赵家楼,火烧曹汝霖住宅,痛打卖国贼章宗祥,真是人心大快。斗争至6月上旬,学生终于胜利了,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逮捕的同学,撤了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了在和约上的签字。
哥哥在向我们介绍他所亲历的“五四”经过时,脸上挂着微笑,眼里迸射出胜利者的光辉。从此,在他身上产生了一种奇异的力量,这就是对革命的向往。
约在1920年,哥哥回家度春节。他发现嫂子床头、帷间放着女儿经、烈女传、《西厢记》和《红楼梦》之类的书,便深情地对嫂子说,《西厢记》和《红楼梦》这些表面看来好象是才子佳人的书,倒是值得一读,但不要被书中那些郎才女貌、卿卿我我的男女痴恋所萦绕,要从张生、莺莺反抗崔老夫人;宝玉、黛玉反对“金玉良缘”方面去认识问题,因为崔老夫人和“金玉良缘”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势力在桎梏男女婚姻方面的代表,只有摧垮它们,才有自由。嫂子听着哥哥满口的新名词,频频点头。哥哥顺手拿起一本线装的烈女传神情严肃地问嫂子,你还想做“烈女”呀!难道你还没吃够这些封建玩意带给广大女同胞的痛苦?这一问把嫂子闹了个粉脸变红。哥哥忙带歉意地解释道:“你不要误会,我是说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简直把妇女害苦了。就拿你来说,好端端的一条身材,竟把两只走路的天足裹成这样,前走走后倒倒行路做活多难呢!嫂子如释重负地看着自己的两只小脚说,它是“木已成舟”,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哥哥忙说不,可以把它放开嘛?于是又把妇女放脚、剪发的道理、意义讲了一遍,并指出这也是一场革命,是千百万妇女要求翻身解放、争取男女平等、婚姻自由起来革封建势力的命。嫂子听了,一时无语。
第二天,哥哥找到我,象往常一样说了些小孩话,既而,态度认真地对我说:“小妹,你现在已经读小学了,应该懂好多道理了吧!现在我要你帮我做一件事,就是动员你嫂子放足,行吗?”当时我天真并且满有把握地回答“保证完成任务”。当天我就钻到嫂子屋里,开门见山地和她啦了起来。嫂子嗔而不怒的说:“你这丫头,和你哥联合起来向我进攻了”。我惊诧地问她,“这事哥对你说过了”?嫂子抚弄着我的齐耳短发:“岂止说过,看来还是非办不可呢。”就这样,嫂子放足了。
嫂子放足后,许多亲友、邻居的女孩子也先后模仿起来,特别是我们家以及和我们家关系较近的女孩子,自嫂子开始,再没有缠脚的,这与哥哥的提倡是有一定关系的。
在国民党政府工作时期
1922年,哥哥朝阳大学毕业负笈归来,虽然品学兼优,但职业需要自谋,经人介绍到市政府工作。
不久父亲到峄县任县长,我同哥嫂在济南安乐街一块生活。这时我已入女师学习,每天晚上,哥哥下班、我放学回家,经常评时论政,从国内到国外。我们的话题大多是关于各地发生的工人罢工斗争,如1923年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1925年胶济铁路大罢工、“五、二九”青岛惨案、同年上海的“五卅”惨案等。哥哥认为这些工人运动都是共产党人领导的,他不只一次地说,中国的希望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国民党如此腐败,迟早要垮台的。1925年张宗昌主鲁以后,哥哥亲眼目击、亲身经历了张宗昌政府的淫糜腐烂。他对张的评价是土匪司令、奉系走狗、山东的混世魔王。他一次花酒舞会,就花掉一个营的半年军饷,一个太太的身价,就能武装一个连。
1928年“五三惨案”发生后,哥哥对国民党政府不抱任何幻想了,他对我和嫂子说,不是父母和家室之累,在这样的政府里工作,我是一天也呆不下去的。
这年农历七月,老家章丘发生了张鸣九匪患。故乡亲友纷纷来济避难,当时家里住满了人,哥哥热情地接待安置,从没厌烦。继后,章丘十大区的区长和许多乡绅来求父亲出面吁请政府出兵剿匪,父亲慨然应允并说事关桑梓责无旁贷。哥哥对乡老们说,如今是兵匪一家,张鸣九的后台老板说不定就是省府大员,若求他们出兵剿匪,还不等于开门揖盗么?事情又被哥哥言中,军阀孙殿英虽收伏了张鸣九,他却耍了个回马枪,洗劫了旧军镇,烧杀淫掠更胜张鸣九一筹。
1930年,哥哥去江苏淮安任淮安关分关主任,一年之后,旋回济南,在济南平市官钱局任职。这期间,正是韩复榘坐镇山东,他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官风吏治更趋腐败,哥哥身历其境,对此忧心忡忡,愤闷不乐,但又无可奈何。
1934年,他从济南调潍县,职务是官钱局局长。抗战开始,母亲与树英等到潍县哥哥处避难,他们亲眼看到哥哥命工作人员将官钱局的现金点清封好,不知作何打算。1937年春,哥哥调滕县任官钱局长,不久,由江苏北上的新四军和由河北南下的八路军会师滕县。是年年底,日寇横渡黄河,韩复榘拥兵自重,不战而逃,使日军长驱直入,济南沦陷,山东告急。广大同胞备遭蹂躏之苦,而拯民于水火,救亡于沙场,挫敌于不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一切抗日力量。正是这种看法和信念,才使哥哥毅然下定决心,投靠共产党。
毁家纾难献身革命
有些同志问,是什么原因促使哥哥背叛原属阶级、放弃优裕生活而走上艰苦的革命道路的呢?细心的读者会从前文叙述中得到答案的。
哥哥在北京读大学时,曾受过“五四”革命运动的洗礼,这是他后来参加革命的思想基础。毕业后,在国民党机关里工作,又使他亲见亲历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特别是“七七”事变后,国民党节节败退,而共产党则浴血抗敌。事实使他认清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从而以身许之。
哥哥携眷到滕县后,很快就和省委领导机关有了联系,因为在这之前,省委统战部的赵笃生(哥哥幼子辛树英的历史老师)同志和哥哥曾有过交往,一切谈之较详。1938年春,哥哥一家住在滕县的长城村,通过赵笃生的介绍,先后有省统战部部长郭子化、省战工会主任黎玉、省委书记郭洪涛等主要领导同志都与哥哥谈过话。刘居英、郭维城、李伯秋、谷牧和哥哥也多有来往。当时,解放区的军民生活是十分艰苦的。有鉴于此,哥哥遂把他从潍县官钱局带去的那部分银圆,全部献给了党组织。负责同志非常感激,说哥哥“是真正的‘山东及时雨’!”据说这项巨款在当时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哥哥决心率全家参加革命了,方考虑到母亲年迈,妻子体弱,还有一个年幼的儿子,他们不适应瞬息万变生死一间的战争环境。只好分两批将老弱家属送回济南(此时父亲辛铸九任济南商会会长),首先,哥哥让长子辛树声将我母亲和哥哥的长女辛树春送回济南(树声化名赵辛,于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济南地下工委书记)。接着又把嫂子等迁来。他带着次子辛曙明、二女儿辛锐和小女儿辛颖(她俩即是荧屏上出现的大辛、小辛),他们三人都是身强力壮、精明强干。父亲对哥哥这一连串的疏亲散眷的举动,心里明白不便启齿。还是哥哥主动地向父亲交了底,父亲显得平静而自然,因为这事早已在他预料之中。他说哥哥已入不惑之年,比较成熟了,自己看准的道路,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哥哥对全家人说,抗战必胜,日本必败,我们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要打回济南,胜利就在明朝,光明就在前面。
哥哥临行前,父亲站在他面前,象朗诵诗歌似的:“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及其老也,血气即衰,戒之在得”。显然,父亲既是自喻,也是在教诲我们。他又说:“君子有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母亲抚着哥哥的头说:“我把你和孙儿孙女,全交给神了,神会保佑你们的(母亲是耶稣信徒)。
哥哥这一走,一别十八个春秋,直到1948年济南解放才重聚。
巍巍蒙山,埋下多少忠骨?滚滚沂河,流去多少英雄血泪?八年抗日,三年自卫战争,哥哥同他的一子、二女,一直战斗在沂蒙山区。这期间他曾任八路军山东纵队财委会委员,山东纵队贸易局局长,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委员兼山东贸易局局长,山东省参议会参议员,山东省行政委员会委员兼商业指导专员,山东省政府委员,山东省支前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支前委员会经理处处长,华东局驻东北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交际处处长等职。
次子辛树明,勇猛刚强,做事果断,工作能独挡一面。1941年,在一次夜行军中,由于叛徒告密,被敌包围。在短兵相接、白刃搏斗中壮烈牺牲,这年他才十九岁。二女儿辛锐(原名淑菏),自幼颖敏,尤爱丹青。曾从师名画家黄固源。她十几岁时,就在父母的支持下,举办个人画展,一时誉满省城。她参加革命后的当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分配在中共山东分局任秘书。1939年夏,日寇扫荡,她舍死忘生地把一个身患伤寒不能行路名叫冠西的男同志,背在身上,冒着炮火转移。嗣后,她身染伤寒,几乎断送了生命。1941年,她任部队姊妹剧团团长,她既是编导又是演员。1942年冬天,日寇又向沂蒙山根据地进行所谓铁臂合围的大扫荡。在大青山突围战斗中,她负了重伤,同志们抬着她突围,当日寇逼近,她怕连累大家,滚下担架,让同志们应战夺路逃生。就在这时,雨点般的子弹射来,同志们倒在血泊里,丈夫陈明在弹尽之后自毙。她紧咬牙关,忍着悲伤和剧痛,端坐山头,手里勾着手榴弹引线,待鬼子冲到身边时,一声巨响,与敌同归于尽。她年仅二十三岁,不愧是哥哥的好女儿。“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两年之中,哥哥连伤一儿、一女、一婿,心情的悲痛、精神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省委的领导、身边的战友,不断对他安慰、劝导,怕他承受不了这一连串的无情重创。坚强的哥哥不但没有悲伤消沉,而且更加顽强地工作战斗,他把千仇万恨集中到敌人身上。他说不把日寇驱除国门,不把一切反动派消灭,中国人民就没有太平日子过。省委对哥哥这种为革命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进行了嘉奖,黾勉他是“一门双英烈,意志坚如钢”。
自1938年哥哥率子女参加革命后,国民党、日特、汉奸不断找父亲和家里人的麻烦,动辄给以罪名。先是国民党造谣说辛铸九曾勾结过日本人,无辜扣押两天。日本统治济南时,马良出任山东维持会会长,企图拉父亲当山东省主席或维持会会长,父亲拒绝后,敌人以辛葭舟系“共匪”要员的罪名,将父亲逮捕押进宪兵队,敌人对他用金钱地位饵诱不成,便将其两拇指绑了吊起来拷打,父亲坚贞不屈凛然处之。后经人出面斡旋,始花钱赎出。为保安全,友人吴绍九等对父亲多方开导耐心劝说,父亲才勉强出任山东省图书馆长一职。
父亲在图书馆工作期间,为解放区因公来济的人员,提供了不少方便,如安排住宿(宿舍一般是仓库,这地方安全,不查户口)。有时,还亲自为其代购物品,如西药、注射器及绷带等。这样既支援了解放区,也成了各地下工作人员的联络点,了解敌情,传递消息。约在1943年,父亲接到哥哥托人捎来的一封信,内容除了“问候、勿念、祝颂”以外,主要是劝父亲对老家章丘的房产、土地,一律免租,让“老户”或他人无尝使用和耕种。然而父亲对此几年前就作了这样的安排,曾受到群众的欢迎。
1944年,在一个风雨如晦的夜晚,辛颖化妆来到我家(青龙后街91号),她是奉赵笃生同志之命来济要《中国法令大全》和济南市的电话编码簿子的。我通过父亲较容易地得到了这些东西。帮辛颖顺利完成了任务。在我们和哥哥分离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辛颖先后来济五次,有三次是住在我家。每次进城都是冒着极大危险的。其中有两次被特务盯哨紧尾其后,但她都能甩掉特务化险为夷,我叹服这丫头确实是机智、勇敢。她几次来济,主要任务就是让我父亲与吴化文的父亲多加联系,帮其认清形势,以民族为重,规劝儿子弃暗投明,走共产党指引的道路。
1945年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都渴望和平,反对战争,迫切需要一种安定生活。1946年1月,国共两党签订了停战协定,并组成“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和军事调处执行小组。因为它是由美国代表、国民党代表和共产党代表各一人组成,所以人们称其为“三人小组”。济南小组的成员当时我记得是共产党代表邝任农、国民党代表涂叙伍、美国代表雷克上校。
一天,有一老者给我送来一信,要我去仲公柳埠三人小组驻地与兄见面。我大喜欲狂,来不及作过多考虑,马上约了哥哥在济的幼子树英疾步前往。在一间民房里,我见到了朝思暮想日夜悬念的哥哥……他嘱咐我,千万不要让孩子参加“三青团”,那是国民党的特务组织。我们住了三天,几年阔别,尽情倾吐。临来时,我带回一信,是共产党给霍守义的劝降书。回家后不久,我被拘留在趵突泉警察总署。他们拿不到真凭实据,只是漫无边际的胡审乱问:“你胞兄辛葭舟近来给你的指示信件,请交出来!”我知道他们是在敲诈,“我出嫁多年,与娘门没有来往,至于辛葭舟,他离家时,我还是个小姑娘,现在连印象也几乎没有了。”他们又说,辛葭舟给我弄来许多“赤色书刊”,其中有中共要员《评中国之命运》①。我稍一沉思,他们是怎么知道的,便干脆地回答:“不是《评中国之命运》,而是蒋委员长写的《中国之命运》,这还是学校发给我们教员的呢,不信我可以取来你们看。“辛葭舟共来过多少信?转运过什么东西”?我公开承认只是转信,其他一概不知。关押了几天,便让我回家了。
1947年,莱芜、孟良崮大捷后,我和父母亲友兴奋得手舞足蹈。高兴之余,悬念的阴影又袭上心头:哥哥、孩子,战争中……
欢乐的时刻终于到来了。1948年农历八月十四日,解放军进入济南城。我家住青龙后街,近水楼台,首先接触了劳苦功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热泪纵横眼模糊,心潮逐浪迎亲
注:《评中国之命运》,作者是彼时中共领导人陈伯达。
人。浩浩荡荡的大军中,谁是哥哥?哪是颖儿?第二天,哥哥便找到了我,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嗣后,我领他到东郊十亩园见了父母。骨肉重聚,百感交集,互相问候,亲热异常,高兴万分。与此同时,赵辛和树春也见了面,来了个合家大团圆。
建国后,哥哥历任山东省纪念革命烈士建筑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山东省财委会委员、山东省古籍管理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复员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交通局局长、山东省交通厅厅长。1952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曾任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山东省主任委员。1959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哥哥带病外出视察回济,胃病复发,送进医院。经诊断需要动手术。彼时名医大都成了“反动技术权威”,被关进牛棚。哥哥上午开刀,下午吐血,再开刀,又拉血,反复几次折磨,数日后便与世长辞了,享年六十八岁。
知识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山东省章丘县历史上政治、文化、人物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文史资料。本辑共设革命春秋、杏坛佳话、电影戏剧、古今评说、史海探赜等6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辛月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辛葭舟
相关人物
辛月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