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我的老嬷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旧军孟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144
颗粒名称:
我的老嬷生活
分类号:
C913.11
页数:
6
页码:
195-2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芳兰在天津孟公馆当老嬷的生活回忆。
关键词:
李芳兰
老嬷
生活
内容
我叫李芳兰,今年八十四岁。曾在天津孟公馆当老嬷九年,回忆那段生活,有些事情还能想起,有些事情忘掉了,现在我想起多少说多少。
我老家是旧军北村,十八岁出嫁到柴家村,丈夫名叫柴象雨。新媳妇刚当了三年,丈夫就短命死去,那年我才二十一岁。当时有人劝我抬身,有人劝我守节。我想,婆母待我挺好,她儿子死了,心里就够难过的啦,我要再走,她可怎么办呢?我把心一横,守下去,反正俺命苦,到那里也好不了。就这样,俺婆媳俩相依为命,苦度了八年。以后日子越来越难,这时我的一位娘家嫂子在旧军孟家当佣人,知道我会绣花,就介绍我去天津孟公馆,给孟雒川的姨太太赵氏当老嬷,这年我二十九岁。
刚到孟公馆,八十岁的孟雒川眯着眼睛端相了我一会儿,转身问他的太太赵氏:“我怎么和她(指李芳兰)挺面熟呢”?赵姨太当着我的面把我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孟雒川叹了口气,说人家是位节孝两全的少妇,年轻轻地出来混碗饭吃不容易,要高看她一眼,不能慢待。我听了很受感动,按照嫂子事先的嘱咐随声说了句谢老爷太太”。从此我就服侍在老太太身边。
孟公馆在英租界,是一所宽大的楼院,有前厅、过厅、配房,后楼。孟雒川住在东过厅,有一男仆姓李乳名叫芙蓉子与他同居,便于伺候;赵姨太住西过厅,和她同住的有她的三女儿、我和两个丫头。每人一个铺,都是三扇的罗汉床,制作很讲究。我睡的床紧挨着老太太,目的是她一旦有事,我可以随时服侍。前院分别住着孟雒川的五儿媳妇即五太太及其两个小女儿和一位老嬷,五儿已去世;还有八儿孟建初即八爷一家。八太太有三儿一女,房中两个老嬷。在平时,儿子儿媳除每天早晚两次到孟雒川和赵姨太房中请安问好外,似乎没有什么往来。开饭时,由厨房人员将饮食分别送到。孟雒川单独吃,赵姨太同女儿一块吃。她娘俩吃完了,剩下的由我、丫头林喜和喜春,还有两个做粗活(洗衣服、打扫卫生)的老嬷一块再吃,这叫“上吃下用”,孟家的老规矩。
孟雒川有夜吃的习惯。他的夜饭由我来做。我的床头放只小闹钟,将响针定在夜十一点。它一响,我便起床,点上火酒炉用小锅放好汤,加好作料,荷包上两个鸽子蛋,做好后,由丫头林喜和喜春送到东过厅,再由芙蓉子照顾孟雒川用饭。这项差使,我九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孟公馆生活九年,事情繁杂,一时难以想清楚。下面分头说说我印象深的几件事。
第一件 赵姨太的苦闷
赵姨太娘家是哪里?我不清楚,听说是出身清寒。她在和孟雒川成婚的时候,为防正夫人王氏的嫉妒,将她娶在花园里。王夫人死后,她才成了孟雒川的夫人,但在妻妾有别偏正不同的孟氏家族里,她始终处于卑贱地位。她生有二男三女,自己的孩子也不能叫她一声娘,只能以姨妈呼之。凡遇有红白喜事逢年过节,亲友来访,她不能出头露面,代她的是儿媳或跟屋的老嬷。孟家有句俗话:“小黄米不敬神,小老婆不见人”。当定居天津后,孟雒川念她子孙满堂,想为其扶正。经商议,赵姨太所出子女是求之不得,可异母兄弟和族人,都不赞成,说是破了祖规。温柔贤慧的赵姨太深明大义,力劝丈夫和子女不要为她的名份地位操心劳神。结果只是在孙子辈上去掉了“姨”字,可以叫她“祖母”了。
她的大女儿是济南沈廷杞的儿媳,二姑娘是徐世昌之弟徐世光的儿媳,都是官僚望族,女儿生小孩做“三九六”日的时候,赵姨太虽是生身母但不能参加庆贺,原因就是她身份不正,只好由她明媒正娶的儿媳代替。因此她常对我说,我跟老爷一辈子,真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就是没能好好地“为人”。
第二件 为赵姨太做衣裳
赵姨太为人长得胖大魁伟,裁缝们给她做的衣裳很难可体。一次她问我:老柴,你穿的衣裳谁做的?怎么这样合身?我说自己做的,她捏着我的褂襟说,衣裳合适,显得人也俊俏,我大半辈子了,就没穿过一件称心的衣裳,你人俏手巧,能不能给我做一件呀?我忙说不敢当,多蒙太太夸奖。她于是叫女儿拿来一块绸料,非要我给她做件上衣不可。我一边给她量身一边说,太太这样信得过我,我只好献丑了。
我量完了尺寸,又反复看了她的体型,发现她的脖子和肩膀格外粗宽,略有驼背。衣成后,我请她试穿一下,那里不合适再改。谁想她一穿就满意了,连夸好手艺好手艺,我也高兴的不知说啥好。后来她把这件上衣叫人送到柜上,并嘱咐裁缝们以后就照这件衣裳的样子去做。
第三件 做赈衣
每年一进腊月,孟公馆照例舍放棉衣,说这是孟四老爷在章丘许过愿的。等新棉一上市,孟雒川就令柜上开始做赈衣。我在天津九年,有七年参加了这项工作。我和裁缝师傅们一块裁剪,一起缝制,不怕辛苦,日夜苦干,得到大家的好评。
赈衣用料多是“洋布”(即平面布),蓝表白里。一次做二百套。一交腊月,全部做完,用汽车拉到慈善衙门,按名单发放。
第四件 三姑娘
孟雒川的三姑娘和我同岁。自幼聪明伶俐,书底很深,能写会算。孟公馆的一切她说了算。当时下人们都说八爷是外交官,三姑是内经理。她为人沉默寡言,待人温和。三十多岁了还没找婆家。原因是这样的:①孟雒川夫妇年老,身边需要三姑娘照顾;②三姑娘自幼熟读五经四书,受封建礼教思想的影响太深,对当时大城市的革新人物如教授、学者、教员以及当权者看不惯,一时找不到意中人;③青春期过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了老闺女,对象愈来愈难找。有权势的,她还不愿给人家当小老婆。她从自己的母亲身上看到:当姨太太处处不如人,即使给人家生下男育下女,在家族中也是没有地位,还不如自己的子女。欲想改变姨太身份,需要家族同意。同意了还要举行扶正仪式,摆下香案供上祖宗三代,被扶正者蓬首垢面,穿上“叫化子”衣裳,给族人包括自己的子女,挨个磕头,然后脱下“叫化子”衣裳,重新梳妆,这叫“蜕小老婆皮”。这时晚辈们再给扶正者磕头。因此种种,三姑娘立誓不嫁。后来听说两广总督南洋大臣张之洞的后人是个县官,夫人死了,经人说合,被张继娶,成了县官太太。这时三姑娘已是四十多岁。
第五件 东家给我的“恩典”
由于我吃苦勤快,对东家们百依百顺,于是换来了东家的许多“恩典”。记得我刚进孟公馆的时候,周围的一切,使我眼花缭乱,好象换了一个世界。白天干活混混着还不觉得怎样,夜里睡不着;年老的母亲,苦命的婆婆,早死的丈夫…想到这些,难过极了。第二天,赵姨太发现我没吃饭,问我是病了还是想家,我说请太太放心,没有什么。她马上告诉三姑娘,说你柴大娘没吃饭,你去给她要点好点心来。三姑娘立刻给柜上打电话,接着学买卖的就送来了糕点。我吃的时候,背着东家分给两个丫头妮子一些。
每年东家分给下人两身单衣两身棉衣,对我特殊照顾,太太穿过的绒衣绒裤任我选用。七月二十九日孟雒川过生日,他总是嘱咐太太,柴大娘太辛苦,可给人家做身夏天穿的好衣裳啊!老爷的话,赵姨太和三姑娘总是照办的。
每逢柜上有人去旧军或柴家,赵姨太就问我给你婆婆捎点啥?我就说婆母好喝茶。她就叫人给包上一斤或一斤半的中等茶捎给婆婆。年下发钱时从工钱(我每年的工钱是10元)里扣除。
我三十七岁那年,婆婆痪瘫,我接到信便辞别东家,孟雒川说难得你一片孝心,叫账房点给了我三十块现大洋,作为我几年来的赏赐。赵姨太和三姑娘嘱咐我好好守节孝敬婆婆。临走时,丫头林喜和喜春替我拿着行李,全家人看着我上了车。阎掌柜和孟广墩一直送到我老家。
李芳兰、84岁,柴家村。现生活在旧西村敬老院。
知识出处
《章丘旧军孟文史资料》
本刊收录山东省章丘旧军孟的孟氏家族、地主庄园、巨商宏业、社会地位、人物薰莸、家族内部等各方面的文史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李芳兰
责任者
明兆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芳兰
相关人物
章丘
相关地名